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6|回复: 5

野史探秘:谁是中国历史上“仇富”第一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30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news.21cn.com/social/wenhua/2009/12/07/7153664_1.shtml

文章摘自《明朝男女的真实生活》  作者:裴钰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鲜为人知的布衣王子

    有一首明曲,写得非常独特,名字叫《富不可交》,作者是朱载堉,意思是富人不可结交成为朋友。我们不能不感叹这首散曲的怪异之处,先看看曲词:
    【南商调 山坡羊】 富不可交

    劝世人休结交有钱富汉,结交他把你下眼来看。 口里挪肚里僭,与他送上礼物只当没见;手拉手往下席安,拱了拱手再不打个照面。
    富汉吃肉他说天生福量,穷汉吃肉他说从来没见。似这般冷淡人心, 守本分切不可与他高攀。
    羞惭,满席飞盅转不到俺眼前;羞惭,你总有钱俺不稀罕!

    作者朱载堉劝人们不要结交“有钱富汉”,因为他总会把你“下眼来看”,那样自尊心就受到了伤害。朱载堉有一次去参加一位富豪举办的酒宴,对方看朱载堉是个穷人,就没正眼看他的礼物,并且直接就把他安排在下座了。身处下座,无酒无肉,当朱载堉目睹着满桌人们交杯换盏,自己的眼前却五酒无肉时,由贫富差别而引起的人情冷淡,让他连连“羞惭”。最后,曲中的一句话道出了作者的观点:你有钱俺不稀罕!富人穷人,阳关大道,各走一边,人穷志不能穷,操守不能穷,别人有钱自己不稀罕。

    这个朱载堉,不仅骂富汉,而且还骂钱。这真是让人意想不到,有曲为证:

    【南商调 黄莺儿】 骂钱

    孔圣人怒气冲,骂钱财狗畜牲。 朝廷王法被你弄, 纲常伦理被你坏,杀人仗你不偿命。
    有理事儿你反覆,无理词讼赢上风。俱是你钱财当车,令吾门弟子受你压伏, 忠良贤才没你不用。
    财帛神当道,任你们胡行,公道事儿你灭净。
    思想起,把钱财刀剁、斧砍、油煎、笼蒸!

    朱载堉认为,钱破坏了政治和道德秩序,践踏法律,败坏纲常;再以拜金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呈现出“公道事儿灭净”的惨象。因此,朱载堉提出,要把钱财刀剁、斧砍、油煎、笼蒸!中国文学史上,淡泊名利的人不少,但是像朱载堉这样直接批评富人,用“刀剁、斧砍、油煎、笼蒸”这样激烈直白的语言批判金钱的人,还真是极其少见,堪称是中国历史“仇富”第一人。

    明代的曹雪芹

    这两首散曲写得非常好,但令我们疑惑的是,作者朱载堉为什么这么仇富?他穷吗?他贫贱吗?他为什么这么嫉恨富人和金钱呢?

    朱载堉,生于1536年,卒于1611年,字伯勤,号句曲山人。他的背景可不简单,他乃大明王朝的正宗国亲,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明仁宗的第六代孙。嘉靖二十四年(1545),这一年朱载堉才10岁,就被封“世子”,成为郑王朱厚烷的继承人。所以,朱载堉小小年纪就遍尝人间荣华,享尽富贵生活,这一点,和《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极其相似,只不过,曹雪芹是豪门富家子孙,而朱载堉则是正宗皇亲子弟。

    朱载堉虽然贵为王世子,但他的生活道路并不平坦。他的父亲是郑王朱厚烷,朱厚烷有两个特点,一是生活朴素、节俭,《明史》本传说他“自少至老,布衣蔬食”。这个记载虽然不免有浮夸之意,但作为一位封建帝国的皇亲藩王,“布衣蔬食”的生活已然是难得了。朱厚烷的第二个特点,可是要了命了,那就是为人刚直不阿。这本来是一个美德,可是,作为皇族的至亲之人,这个“刚直”的美德给朱厚烷带来了灭顶之灾。当朝的皇帝是明世宗朱厚熜,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迷信道教,不理朝政,致使国内政治和经济局面一片混乱。他的兄弟朱厚烷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在嘉靖二十七年(1548)给嘉靖皇帝上书,劝皇兄不要继续迷信、胡闹了,他“以神仙土木为规谏,语切直”。朱厚烷的刚直的语气大大刺痛了嘉靖皇帝的痛处,两年以后,嘉靖皇帝便找了一个理由,削去朱厚烷的藩王爵位,并将其禁锢于安徽凤阳。父亲获罪被软禁,朱载堉全家也就一下子败落了。朱载堉10岁的时候,就贵为王世子,但仅仅过了5年,这一切就灰飞烟灭了。朱载堉原来住的是王府大院,如今,15岁的他只能住在一个简陋的土屋里面。

    15岁,是朱载堉人生的一道坎儿,15岁前,荣华享尽,15岁后,如坠深渊,和曹雪芹的人生经历颇为相似。在大起大落的人生里,才会有大彻大悟,朱载堉从“首富”到“仇富”,15岁的男孩子品味了人世间的贫富两极,情何以堪!

    中国的伏尔泰

    嘉靖皇帝死了,隆庆皇帝继位。隆庆元年(1567),朱载堉的父亲被隆庆皇帝赦免,解除软禁,朱载堉全家重新恢复了元气。34岁的朱载堉又重回荣华富贵之中。但是,此时的朱载堉可不是当初的朱载堉了,改变最大的就是他的钱财观。他这样嘲讽金钱:

    【南商调 山坡羊】钱是好汉

    世间人睁眼观看,论英雄钱是好汉。 有了他诸般趁意,没了他寸步也难。拐子有钱,走歪步合款;哑巴有钱,打手势好看。
    如今人敬的是有钱,蒯文通无钱也说不过潼关。
    实言,人为铜钱,游遍世间。
    实言,求人一文,跟后擦前。

    “世间人睁眼观看,论英雄钱是好汉。有了他诸般趁意,没了他寸步也难。”这正是朱载堉19年至贫至贱生活的写照。重新回归了富贵生活,朱载堉没有成为一个皇家世子,相反,却成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音乐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散曲作家,是和徐霞客、李时珍齐名的一代科学和文化巨匠。

    我们知道,再伟大的音乐家都离不开乐器,当今现代乐器的制造和音乐家使用的乐器都是用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而人类历史上发明“十二平均律”的人就是“仇富”的朱载堉。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这么评价朱载堉:“在中国人中,据说有一个王子叫载堉的,他在旧派音乐家的大反对中,倡导七声音阶。把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以及变调的方法,也是这个有天才和技巧的国家发明的。”

    刚才说的是朱载堉轰动世界的科学成就。我国现在定都北京,北京的地理位置是北纬39°56′,东经116°2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精确计算出北京的地理位置的人,就是朱载堉。朱载堉在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和文学等方面夺得了多项世界第一,每一个发明都能获得今天的诺贝尔奖。朱载堉的父亲朱厚烷去世了,按照皇家宗法礼序,自然要由朱载堉来继承王位,可是,他上书皇帝拒绝继承王位,一门心思要搞自己的科学研究和散曲创作。朱载堉拒绝王位的事情一下子轰动了大明王朝,因此,他被民间称为“布衣王子”。

    中国历史上,“仇学”的人是曹雪芹,不读孔子书,不当禄蠹;“仇富”的是布衣王子朱载堉。其实,朱载堉的“仇富”立场,实际上是在批判贪腐和贿赂,批判的是拜金主义,他在一首散曲里道出了真正自己的人生观:

    【南商调 黄莺儿】求人难

    跨海难虽难犹易,求人难难到至处,亲骨肉深藏远躲,厚朋友绝交断义。相见时项扭头低,问着他面变言迟,俺这里未曾开口,他那里百般回避。
    锦上花争先填补,雪里炭谁肯送去?听知,自己跌倒自己起,指望人扶耽搁了自己!

    这就是朱载堉的人生观——自己跌倒自己起,指望人扶耽搁了自己!在大起大落的遭遇中,朱载堉有了大彻大悟的思考,他不要人扶,要自己走,他一辈子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按照自己的处世原则自强不息!所以,在今天品读朱载堉的明曲,对年轻朋友具有很大的励志作用。

    15至34岁,这是一个人生命中最宝贵的青春时期。朱载堉在家庭巨变中“不要人扶,自己起”,顽强地生存。35岁以后,家道中兴,朱载堉没有在回归的富贵中沉沦,反而拒绝王位,铁了心去做自己的科学研究和散曲创作。这个荣辱遍尝、坎坷历尽,不爱钱财、自强不息的男人,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伟人,是中国的伏尔泰。曹雪芹和朱载堉,两个同命相怜的年轻人,一个在文化领域,一个在自然科学领域,为我们的中华民族赢得了全世界莫大的尊敬。

    你总有钱俺不稀罕!
    思想起,把钱财刀剁、斧砍、油煎、笼蒸!
    自己跌倒自己起,指望人扶耽搁了自己!

    这就是自强不息的布衣王子朱载堉,这就是一位明散曲作家的人格魅力,这也是明曲独有的、饱满的、激情的的励志力量!

    开头第一段,作者劝说一位久经风月的名妓,一句“卖俏家门,歌舞为营运,诙谐是立身”揭开了她看似风光,实质上极其悲惨的境遇。她在家门前不顾羞耻地倚门招客,载歌载舞不过是为了挣钱糊口,逢场作戏、强颜欢笑是其安身立命之本。既然如此不堪,作者便劝告这个歌妓:歌舞风尘成不了什么人间正果,尽快从良摆脱低贱卑微的生活。(完)
发表于 2010-3-30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吾为哥狂 于 2010-3-30 14:27 编辑

“自己跌倒自己起,指望人扶耽搁了自己!”----这句实在是经典,观世事,如今许多社会年青人希望巧遇“贵人提拔”、傍大款“衣食无忧”,沉湎影视“丑小鸭突然成为美天鹅”的幻想中,而可往往误了自己。

PS:历史上发明“十二平均律”的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精确计算出北京地理位置的人、在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和文学等方面夺得了多项世界第一,每一个发明都能获得今天诺贝尔奖的朱载堉,我还是第一次发现,说来实在羞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0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平均律理论被传教士带到了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子朱载堉也随之享誉欧洲。在《朱载堉———明代的科学和艺术巨星》一书中,戴念祖先生引用了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的一段话:“在中国人中,据说有一个王子叫载堉的,他在旧派音乐家的大反对中,倡导七声音阶。把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以及变调的方法,也是这个有天才和技巧的国家发明的。”

只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一边是欧洲人在赞叹并实践朱载堉的伟大发明,而在朱载堉的故乡中国,他的创造被束之高阁。在沉睡了四百多年之后,尽管朱载堉被重新认识和研究,但他仍然躺在学者的书房里。不信,我们可以翻开任何一本历史教科书,无论是小学的或是中学的,很容易看到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徐霞客的成就,而却难发现朱载堉的名字。正如李约瑟博士所说:“这真是不可思议的讽刺”(《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一分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0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证的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没问题,致富没问题,考巴结,自身不够那个标准,致富就是耻辱,日本人视富二代为耻辱代名词,如果社会只是把眼睛朝这些人看,那就跟今天只盯GDP造成的局面一样,总之,仇富不应该,但是对富人的膜拜是绝对不应该的,这不是什么道德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问题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 14:57 , Processed in 1.74688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