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0|回复: 0

[透析评论] 谢里夫要拿谁的未来换总理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7 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叶海林 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学者




根据统治旁遮普省的穆斯林联盟(谢派)和扎根西北边省的民族人民党的共同提议,近期,巴基斯坦国民议会将再次试图修改宪法,废除前总统穆沙拉夫执政时期通过的宪法第17号修正案,代之以宪法第18号修正案。

  概括而言,新修正案将再次废除巴基斯坦宪法第58条第二款,取消总统解散国民议会的权力,将之转归总理。修正案并将明确规定要追究未来可能的“支持军事政变和颠覆宪法的法官”的法律责任。  在巴基斯坦宪法史上,围绕着第58条第二款的争议,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作为当前巴基斯坦宪法文本的基础《1973年宪法》规定总理是国家行政权力的核心,而总统除了看管国玺之外什么权力几乎都没有。1977年陆军参谋长齐亚·哈克将军政变上台出任总统,终止宪法。1985年哈克决定恢复1973年宪法,但对宪法进行了根本性的修改,通过第8号修正案,不但将任命三军领袖四省省督的权力收归总统,并且规定总统有乾纲独断解散国会、撤换总理的权力。这意味着巴基斯坦从英国式的议会-总理制政体转变为法国式的总统制,至少是准总统制政体。此后20多年,巴基斯坦在总统制和总理制之间像钟摆一样晃来晃去,陷入了没完没了的自我折腾。

  齐亚·哈克将军莫名其妙地死于一箱空运的芒果之后,宪法第8号修正案依然被保留了数年,其间先后4任政府被总统援引这一修正案解散,直到1997年,纳瓦兹·谢里夫总理利用穆斯林联盟超过三分之二的多数议席通过第13号修正案,废除了宪法第58条第二款,重新建立总理负责制。“好”景不长,两年以后穆沙拉夫将军“反政变”成功,2002年围绕着第58条第二款巴基斯坦再次修宪,第17号修正案通过,钟摆再次摆回到了身穿军装的总统一边——直到2008年巴基斯坦外交部小小会计的儿子黯然辞职永远离开了总统官邸。  利用贝·布托夫人遇刺卷土重来的纳瓦兹·谢里夫经过了长达两年的筹备——逼迫穆沙拉夫下野、策动大法官乔杜里复职、取消民族和解令等等,终于可以向第8修正案的复活版第17号修正案复仇了。在他的倡议下,国民议会即将对第13号修正案的重生版第18号修正案进行表决,以便彻底恢复1973年宪法。

  为什么纳瓦兹·谢里夫如此热衷于恢复1973年宪法?要知道那部宪法的制定者是阿里·布托——谢里夫家族和旁遮普政治权贵几十年的死对头,巴基斯坦历史上第一个像国王一样行事的总理,他的“一切权力归国会”式的宪法准则不过是“一切权力归总理”的委婉表述罢了,也不见得多么符合现代宪政的制衡原则。  而现在最热衷维护这部宪法的纳瓦兹·谢里夫同样曾是一个国王般的总理,恢复1973年宪法,他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重入总理府后能像1998年撤换卡拉马特将军那样从心所欲?所谓追究“支持军事政变和颠覆宪法的法官”的法律责任云云也无非是要斩断拉瓦尔品第陆军总部可能的援手罢了。

  1973年宪法有多可爱?或者说有多民主?实在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到底是总统制效率高,还是总理制更能体现民主精神,站在不同的角度——确切地说,是觉得齐亚·哈克和穆沙拉夫两位军人总统对巴基斯坦的贡献更大,还是认为不管议会-总理制再虚弱再腐败也好过那一身戎装——自然会有不同的答案。只不过就眼下的形势而论,通过这样一则修正案,所产生的后果绝非仅仅体现在总统和总理的权力关系上面,其历史后果或许即便强悍如谢里夫也是无法承当的。  若想修宪获得通过,仅仅凭借着谢里夫手中的82张议员选票当然是不够的,即使加上人民党的99张选票,也不够修宪要求的最少三分之二多数(228票)。谢里夫还需要拉其他党派帮忙,而愿意帮忙的却是代表普什图人利益的、扎根于西北边省的民族人民党,条件是“修宪包”应追加扩大省政府权力弱化联邦权威的内容。当然,这一条款对于谢里夫来说倒也没什么坏处,他的家族牢牢掌控着旁遮普省,省府扩权对他的弟弟沙巴兹·谢里夫只会有好处,为什么要说“不”呢?

  然而,问题在于对于一个正在与日益严重的塔利班化倾向作战的巴基斯坦来说,扩大省政府权力真是好事一桩吗?就在几年前,同一个西北边省政府就曾横生枝节阻止政府军开进部落武装控制区打击塔利班分子,要是白沙瓦的权力更大而伊斯兰堡的权威更小,在未来的西北战场上还会发生什么?巴基斯坦作为一个只有4个省外加有可能变成省的“北部地区”(现在叫做吉尔吉特·巴尔迪斯坦)的国家,省府的权力本已经尾大不掉,继续扩权,扩到什么地方去?邦联?不禁让人回想起当年《拉合尔宣言》表明南亚穆斯林独立建国要求时“国”用的可是复数。

为了实现第三次出任总理的梦想,谢里夫到底还要走多远呢?60多年前,当即将离开次大陆的蒙巴顿勋爵一脸不高兴地和即将出任巴基斯坦自治领首任总督的阿里·真纳先生结束一轮艰苦谈话时,当今英国女王的叔父说:“你知道这一职位要你付出多大代价吗?”真纳先生说:“就财产而言或许只要我几个卢比的硬币。”蒙巴顿的话就像一阵寒风——“也许要花掉你所有的财产和巴基斯坦的未来”。对于谢里夫来说,将17换成18或许也只需要议员们的一次举手,但这件事情的代价真的如此微小?他又要支付多少卢比以及谁的未来呢?


http://news.qq.com/a/20100406/001971.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3 07:55 , Processed in 0.04059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