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28|回复: 11

[世博动态] 参展国一切力求最好 上海世博被称死了都要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0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13亿人的热气腾腾的巨大市场,谁愿意错过?那可是许多国家两百年来的梦想之地世界各国正忙着将自己打扮成理想的模样,盛装参加在上海举行的这场同台秀。

d96530df24bd622e5e9ab05772084602.jpg

冰岛馆 资料图

52b10db3cf9a37f5a70777bf78d12677.jpg


一个煞费心思创意出的杰作即将完成 (凤凰网世博独家探营照片)





“死”了都要来,这就是上海世博。

冰岛正是这种魅力的注脚。金融危机袭来,这个GDP不足200亿美元的国家陷入“国家破产”的噩梦,原定来华签署参展合同的冰岛国家政府代表一度无法成行。

但冰岛依然排除万难来了。尽管参展方案大幅修改,预算压缩了一半至200万美元,其中2/3政府补贴,1/3企业赞助。

困境中的冰岛人,将复苏的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他们希望通过参加世博,为冰岛获得一个重振本国经济的机会。

的确,有谁愿意错过这个13亿人的巨大市场?连美国都不能。

虽然此前作为金融危机源头和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美国能否最终在上海世博亮相也一度存在疑问,但4月7日,美国已正式宣布凑齐了全部经费。

与上百个国家一起,美国赶赴上海世博会这个大秀场。



http://expo2010.ifeng.com/tupian/detail_2010_04/09/517207_0.s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cd5d160a7653cdfe4df0294fc1868ef5.jpg


德国馆内部  资料图


6843b1cea1a144847617b7d0029daf08.jpg


日本馆内的机器人小提琴演奏者 (资料图)






“一切都要最好的”

做一个叫“德国”的品牌,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


对参展的国家来说,这一次的世博经费,可以看做是对中国13亿人口的广告费。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几乎所有国家都宣称这是它们参与世博会历史以来投入财力、人力、物力最大的一次。

为了存在仅仅184天的世博会,各国似乎都下了“血本”,打造以自己国家名字命名的品牌。

西班牙称其投入5500万欧元,相当于5.5元亿人民币(西班牙场馆面积7000平方米,这样的造价可以打造两个同样面积的五星级酒店);德国5000万欧元,英国2000万英镑,而沙特馆以6100平元米、10亿元人民币的造价推出了一艘沙漠中的“月亮船”,他们还称上限不封顶。

当沙特馆建筑经理瑞斯(Bandar Raies)被问起为何要花费重金,打造一个最后会拆掉的世博馆?瑞斯则拿起新闻稿念道:“这是沙特阿拉伯,要送给中国人民的友好礼物。”

“一切都要最好的。”意大利馆馆长安力图(Ernesto Miraglia)看着记者说,“你知道The best of the best从来不便宜。我们试图让这次参展成为最棒的一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5efc1c1c4e1e9effc2d816be646533fe.jpg


德国馆内部模型图 资料图




英国政府发言人则明确表示:“在这个经济困难时期,我们承受不起错过上海世博会。我们的参与是一种投资,将帮助英国获得真正的利益,从商品和服务的双边贸易来看。”

与财力上的大投入相对应的是人力的投入,参展各国都拿出最大的力气来亲近中国游客,在世博园区内,你能够见到很多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外国引导员。

德国馆派出了450人的队伍,他们被称为文化大使,还有虚拟的中文名字“德国小伙严思和中国姑娘燕燕”。

这群从德国各地招募的年轻人对中国游客露出友善的微笑,一开口就能拉近和中国游客的距离。“你看,我们并不遥远。”德国馆总代表、德国经济技术部迪特马尔·舒米茨(Dietmar Schmitz)微笑着说。

各种主题的活动,将在这些大使们的精心组织下展开。

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中国区经理芮济圣(Christopher Wright)说,“这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rd_rs_5f87c295d57a921150e6a0b9399bc95b.jpg


英国希望通过蒲公英馆展示一个创新国家的形象 (CFP/图)





看,英国那个“刺猬”

英国是什么形象?没有大笨钟,没有女王,英国人想让中国看到一个新颖、大胆的创新国度。工人们管那叫“刺猬”

在世博园区,建筑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在第一时间向参观者传递着各个国家的独特气质和价值诉求。而那些在建筑上惹人注目的国家,更是希望藉此能重新定义中国人眼中的自己。

最惹人注意的当属英国馆了。当记者在园区内向布展工人询问英国馆在哪里时,很多工人异口同声地说,就是那个“刺猬”。

事实上,英国馆的名字叫蒲公英,看起来正如一棵迎风舒展的蒲公英。中间是六层楼高的球体型称之为“种子”圣殿,外面60000根细细的透明棒子延展出去,随风抖动。“这个(馆的)设计会挑战中国人对英国的传统概念。这个英国馆不会展示传统的英国元素例如大本钟。通过这个设计,我们将把英国打造成创新国度和创意行业的领先者。”英国馆负责人对记者说。

选择这个造型渗透了英国政府的深思熟虑,他们通过调研发现“很多中国人对英国有很传统甚至是老式的、过时的看法”。所以,不是大本钟,也没有女王,中国人将看到一个新颖、大胆的英国形象。

建筑上同样夺人眼球的还包括西班牙国家馆,这个场馆仿佛一件硕大的篮子,工人们用8524块由中西传统材料制作的藤板,包覆用先进技术造就的钢玻璃结构。

而走进其中,西班牙的文化成为最值得贩售的软性商品之一。从厨房用具、橄榄油到西班牙红酒、音乐舞蹈,西班牙商品总是附带着生活方式,中国的新兴阶级很容易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与之达成沟通。

虽然不愿直接谈贸易,这些文化存在将意味着潜在价值数百亿美元的生意。西班牙外交与合作部亚太司司长、西班牙国家国际展览署董事会主席萨拉利奇在回答记者问题时显得意味深长,他说:“中国对西班牙的出口已经达到了250亿美元,而西班牙对中国的出口只有20亿,还不到10%,所以我们当然希望能站在西班牙的立场上,争取些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3cdd0a86d9d10496b2bf3eed04d2a622.jpg


美国馆内部




潜伏的PRADA

“首先,对和你做生意的人有一点了解,这会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澳洲的生意”


世博会的特色之一,是不能宣传产品。但请不要忘记,世博会最早就被称为“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留心观察,工业和贸易仿佛世博会的潜台词,在这里,企业和产品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由企业直接赞助提供的钢铁、水泥、玻璃等的建筑材料隐藏在各个国家馆之中,工作人员的服装则是流动的广告,意大利工作人员身穿意大利名牌PRADA(这是意大利馆的合作商之一)制服,德国的文化大使们脚上的鞋子则来自德国一家名为Think!的公司。

“德国馆不是关于生意的”,“我知道其他很多国家馆做别的事情,试图举行更多经济活动。”德国馆总代表、德国经济技术部迪特马尔·舒米茨(Dietmar Schmitz)说,但我们想展示的主题是“德国制造和德国创造为和谐都市发挥积极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83a866ee6dc7e3a0720fd1b23b820489.jpg


日本馆外部示意图






走进德国馆,人们会看到琳琅满目的德国产品,小到智能鞋子、宝马汽车的座椅、平底锅、各种家用产品。而走进意大利馆,摆放着法拉利、兰博基尼跑车,著名的奢侈品牌Ferragamo会现场表演制鞋、制包等等,而这些将都是中国城市消费者难以抵挡的诱人风格。

正如迪特马尔·舒米茨所言:“作为德国,还有其他国家,都有兴趣与强大的经济体建立关系。这样可以互相“利用”。你们要买汽车,我们可以卖给你们汽车。双方都得益。”

“来世博会的大多数人不会看到什么贸易的东西,这是关于对一个国家有多一点点的了解。”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中国区经理芮济圣(Christopher Wright)向记者强调,这位在中国呆了二十多年,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澳大利亚人说,参观者将更多地感受到文化、历史。

“但这对贸易意味着什么?”很快他话锋一转,他说,“首先,对和你做生意的人有一点了解,这会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澳洲的生意,也希望澳洲更多了解中国的生意。”

从1792年英国使节马嘎尔尼带着英国工业产品觐见乾隆皇帝开始,两百年来,期冀在中国市场上大有收获的“渴望”贯穿始终,如今,更多的外来者们走进上海世博会,开始它漫长而愉快的征服中国消费者——尤其是正在崛起的高端消费者——的旅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四月行动 于 2010-4-10 12:26 编辑

fc6ee0cc8a058b2ba85e0bb6b412e52f.jpg


澳大利亚馆内部的通道




能留下来的公关之桥

6个月的时间都还不够,各种主题的研讨会、论坛早已挤满了时间表。


“邀请你们的中国朋友、中国客户去世博会,去澳大利亚馆,让他们走过澳大利亚馆里长长的坡道,感受澳大利亚的历史,看澳大利亚的演出,尝些澳大利亚的食物。然后让他们带你们去看中国馆。”

当合作的澳洲企业问他,面对眼前的上海世博会可以做些什么的时候,凭着多年商贸领域的经验,澳大利亚商贸委中国区的经理芮济圣说,“建立联系是做生意的前提,你要知道他们是谁,他们怎么思考,从哪里来。世博会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彼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四月行动 于 2010-4-10 12:26 编辑

aa00db5d476875cc138c2c93ae0e78f6.jpg


新加坡馆(凤凰网世博独家探营照片)


51ad8b99fa427772f06c4ee15bce7a1a.jpg


泰国馆(凤凰网世博独家探营照片)






远道而来的各国家馆也不会坐等着人上门,记者了解到,很多国家馆都在馆内开辟了规模不小的商务中心或VIP室供商务人士、政府官员会面交流。

澳大利亚馆的VIP区域可以容纳超过150人,预计平均每天都会有两场活动,与会嘉宾来自中国、澳大利亚,部长级别的官员也在他们希望邀请的名单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强交流是记者在采访中频繁听到的词。公司与公司间的交流,公司与政府间的交流,世博会虽然有长达6个月的时间,但可能对很多国家来说,6个月的时间都还不够,各种主题的研讨会、论坛早已挤满了时间表。“现在已经非常紧张了。”意大利馆馆长安力图刚送走了一位来访者,对记者说,“但接下来的7个月会更紧张。意大利馆将有一系列演讲、研讨会、论坛等,在中意企业之间搭起桥梁。”这些活动的主题涉及清洁能源、建筑装饰、文物修复、交通等广泛领域。

“这是一个历史时刻,”安力图对记者说,“如果世博会不是在上海召开,我们不会得到跟现在一样的来自政府和意大利企业界的支持。”同样,他们也希望借此与中国建立更多的联系。

这种联系也并不会随着世博会的结束戛然而止。

据了解,有相当部分的国家场馆在世博会之后将继续留在中国,安力图对记者说:“我们正等着最好的价钱。有很多人来联系我们,包括有地方政府,我们会很高兴如果意大利馆能够留在中国。所以,让我们期待一个好价钱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0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挺后现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0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0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死了都要来……真是夸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5 09:28 , Processed in 0.053652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