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9|回复: 1

[透析评论] 印度总统访华:讨论贸易与政治背后的文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8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和印度的这一段古老的佛教渊源使其有别于其他大部分新兴社会,帕蒂尔总统此次访华正是为了在讨论具体的贸易和政治问题时突出这一更广大的文明背景。

  随着崛起中的中印两国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两国关系中的任何龃龉,哪怕只是蛛丝马迹都可能登上报纸的头版。而另一方面,关于中印关系的积极报道却往往出现在报纸第十几版的某个角落,或者干脆只是在电视屏幕下方的滚动字幕中转瞬即逝。中国和印度的媒体在这方面彼此竞争,且均精于此道。

  最近访华的印度环境部长、“Chindia”一词的发明人拉梅什的遭遇就很能说明问题。而这只不过是中印之间无休止的情绪化冲突的一段最新插曲。

  去年中印双边贸易额从520亿美元骤降到420亿美元,相互投资也没有取得突破。虽然很少有人会怀疑拉梅什代表了一批重视中印关系的印度政治家,但是他批评印度对中国投资反应过度的言论还是立刻在印度国内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中国媒体对拉梅什一边倒的声援让后者在国内的处境更加被动,他的上述言论很快在执政联盟和政府内部引起震荡,最后他本人不得不出面道歉。虽然这只是一起小小的风波,但双方的过激反应还是证明了彼此间的猜疑。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印度总统帕蒂尔开始了她为期五天的中国之行。

  帕蒂尔总统的行程包括北京、洛阳和上海,议程涵盖政治、文化、贸易等各个领域。除了大批媒体记者和官员,总统的随行人员中还包括一个超过60人的商务代表团,其所属产业涉及汽车、教育、能源、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包装材料、制药、软件、钢铁和通信。

  与此同时,双方还将探讨一些更宽泛的议题。比如,如何在现有框架内另辟蹊径以重塑中印关系;再比如,如何打破2006年和2008年以来两国在边界对话和双边贸易上的僵持局面。

  尽管两国高层领袖和部长如今在各种地区和全球论坛上频繁接触,但是印度总统访华还是十年来的头一遭。帕蒂尔此行是对2006年11月胡锦涛主席访印的回访。

  作为印度政治传统中的资深政治家,印度总统出访通常旨在与对方就相互认知和对外政策交换看法,其重心是争取对方的理解而非寻求签署某一具体协议。比如,印度总统上次(2000年4月)访华就是发生在1998年5月印度核试验之后。身为前印度驻华大使和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时任印度总统的纳拉亚南成功地说服了中国领导人,从而缓解了当时的紧张气氛。

  这一次帕蒂尔总统也肩负重要使命。除了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会谈或会见外,帕蒂尔总统还将参观上海世博会并向商界精英发表演讲。然而,帕蒂尔总统访华的真正亮点是强化中印两国在历史上的联系,即“中印”在文化和文明上的契合性。同时,身为印度首位女性总统(印度现在也已经诞生了首位下议院女性议长和执政联盟女性党魁),帕蒂尔总统也代表了一种聚焦同情、共识与合作,而不是竞争和危机管理的女性主义国际政治观。

  为了加强彼此认知中的文明元素,帕蒂尔总统将访问闻名遐迩的洛阳白马寺,并出席印度风格佛教寺庙的落成典礼。该寺庙由印度历时五年,耗资四百万美元建成。这一史无前例的中印合作项目象征着中印人文交往的加强,也是两国庆祝建交六十周年活动的一部分。

  为了凸显白马寺的重要地位,两任印度总理——拉奥和瓦杰帕伊分别于1993年和2003年访华时参观过这一寺庙。当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时,双方签署了一份关于在白马寺旁边修建印度风格佛教寺庙的谅解备忘录。根据这一备忘录,中国将无偿提供超过2666平方米的场地,印度则负责提供设计图纸、技术指导、建筑原料、景观绿化和一尊15英尺高的佛像。

  白马寺建于公元68年(东汉永平十一年),是汉明帝为了纪念两位印度来的高僧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而建。而新的印度风格的寺庙并不仅仅是为了颂扬白马寺的精神,也是仿造建于公元3世纪至12世纪之间的印度最著名的佛教圣地桑奇(Shanchi)和鹿野苑(Sarnath)。

  白马寺的故事源于汉明帝做的一个梦,他梦见一个金人从他的宫殿上空飞过。当他和大臣们讨论这个梦时,得出的结论是金人就是来自天竺(即今印度)的佛陀。一个代表团随后被派往印度学习佛经。当这个代表团三年后回到中国时,还带回来两位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以及一匹驮载佛经和佛像的白马,汉明帝遂下令营建白马寺以纪念中国和天竺的这一段交往。

  正是在白马寺,佛经被译成了中文,佛教也由此被传播到全中国,并“出口”到朝鲜、日本和越南。佛教直到很久以后才从印度传播到西藏,今天藏传佛教已经成为佛教的另一个独特分支。中国和印度的这一段古老的佛教渊源使其有别于其他大部分新兴社会,帕蒂尔总统此次访华正是为了在讨论具体的贸易和政治问题时突出这一更广大的文明背景。


http://news.qq.com/a/20100527/001378.htm
发表于 2010-5-28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不是已经在3000年前就已经亡国了吗?现在的印度统治者不过是一群婆罗门的后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7-3 08:52 , Processed in 1.75287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