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88|回复: 12

中国的侠客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滔滔1949 于 2010-6-2 00:36 编辑

我承认,这帖子的题目起的有点儿大,其实开写之前,就连我自己脑子里都还没有个完整的脉络,还不太清楚究竟要写点儿啥才好。不过废话少说,还是就此言归正传吧。就只当是为坛子里多开辟个新话题好了,列位就凑合着看吧。

其实“侠客”一说不只中国一家独有,各个文化当中基本上都能看到这些以一己之力去勇敢对抗权贵,伸张正义、保护弱小的草根英雄的身影。英国的罗宾汉,美国的佐罗同志,以及紧邻日本的“座头市”等等典型人物,其实都很符合侠客这一特定人物的基本要求。

现代文化中的侠客定义其实与这一特殊人群的最初面目已经大大有所不同,按金庸老人家的观点,什么是侠客?为国为民才是“侠之大者”,若再借用武林外传里的说法,侠就是被人夹道欢迎的意思,不管你有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也不管你是不是力拔千钧的勇士,只要你为国为民不惮一己之躯,就是真正具有侠客精神的人。可是在古代,时间倒退回几千年前“侠”之一说最初出现的那个年代,“侠客”这个行当可不全是完全正面的形象,也不单单仅指那些一腔热血、为大义不惮挺身而出的勇者。

以太史公“游侠列传”所言,侠者可分为卿相之侠、布衣之侠、匹夫之侠、闾巷之侠、乡曲之侠、暴豪之侠,他们可以或文或武,有贵有贱,其中当然有为大义不惜抛头颅撒热血的有志之士,却也不乏仗势欺人、“修行砥名”(大义有点类似现在比较流行的所谓自我炒作)甚至是欺凌孤弱,肆意妄为的匪盗宵小之辈。其成份可谓是鱼龙混杂,不一而足。

游侠之风基本兴于秦汉,最初给“侠”这个名词做出比较权威论述的,目前史学界好像都基本公认是韩非子大人。不过他老人家对“侠”的印象可不怎么好,不但把他列入“五蠹”的行列之中,还开篇名义的指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皆礼之,此所以乱也。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故法之所非,君之所取,吏之所诛,上之所养也。”韩非重法,所以所谓“游侠”在他眼中,无非是一群仗勇力悍然挑战国家权威与法律尊严的不法之徒,认为这些人以“私剑之悍”铤而走险,肆意扰乱正常社会秩序并无视法律尊严,可却被世人视为英雄,是豪勇威猛之士,这根本就是一种极其不正常的现象。可是“吏之所诛,上之所养”,只要是存在的就必然有它的合理性,否则游侠文化也就不会在那个时期如此的盛极一时了。

古代“夹”、“挟”、“侠”三字相通,原义是“大者受两人持”,《汉书 季布传》里标注“侠之言挟也,以权力挟辅人也”,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所谓“游侠”,其实和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完全不同,他们并不全是站在草根阶层一边去一心维护正义的平民英雄,而不过是一群被权贵阶层豢养的暴豪勇力之徒。自春秋发展到战国,中国历史开始正式进入“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乱世,这些当时被称为“侠”的人也逐渐开始羽翼丰满,不顾君臣大义,逞勇斗狠,犯上作乱,所以才致使韩非子有了“人臣肆意陈欲曰侠”这类痛心疾首的感叹。

当时的游侠风气极盛,不过也不全是韩非子所说的那么黑暗跟不堪。金庸将侠定义为“为国为民”,实际上将“侠”凭空拔高了一个层次。从古至今的中国游侠们其实大多并不太具备这么高的觉悟,所谓的“忧国忧民”也仅是相对而言,放到今天都难免有其局限性。比如说天地会的兄弟号召“反清复明”,梁山伯的好汉们要“替天行道”,可说来说去,理想虽好,却总难免过于空泛和不切实际,归根结底,倒还是秦汉时期的游侠们有比较明确的个人目标。因为当时是群雄争霸,各国诸侯谁也说不上有什么合法的君主地位,跟周天子比起来其实大家都是乱臣贼子,所以就谁也别说什么为国为民这类的空话了,否则单是要为哪个“国”,又为哪个“民”,就已经很需要这些游侠们大动一番脑筋了。那一时期的游侠当中有人“慕义感分而临难不苟”,也有人“重气轻死而不爱其躯”,还有“修行砥名而有以树立”,当然也有人“任张声势擅做威福”。这里有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太史公是将“刺客”跟“游侠”特地区别开来单独列传的.刺客究竟算不算游侠,这在史学界向来争议不小,我一区区无聊看客,既没本事也没耐心去对此详加区分,不过可以肯定的说,不管“刺客”算不算是真正的游侠,至少他们与游侠是有很大共通性的,而且在他们的身上也的确不乏侠客的闪光之处。

再说关于游侠的理论基础,目前似乎大多数人都比较同意墨家思想对于游侠文化的流行是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不过关于游侠究竟出于“儒家”还是“墨家”,从古至今一直争论不休,这里也不做特别解释,否则可就更没完没了啦。只说我个人的观点,墨家的很多思想实际都是与儒家针锋相对的,他们提倡人人平等,认为人与人之间不应有高下贵贱之分,主张“官无常贵、民无常贱”,“尚贤、尚同、非攻”,特别是墨子所处的时代本身就是一个弱肉强食、彼此征伐的混乱时代,却仍能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上下尚同一义的思想,这点可说是非常了不起的。不过墨子虽主张“非攻”,但却并不代表他就是纯粹的不抵抗主义,实际上“墨门多勇士”,墨子一派不但不是不抵抗,而且还是当时相当有势力也相当有战斗力的一群军事专家。他们急公好义、锄强扶弱、以富济贫、追求众生平等,奉行“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而且必要时甚至不惜以身报之的种种主张与思想,的确都符合一般意义上的游侠本色,所以才说游侠虽然未必尽出于墨家,但墨家众子却的确都具备侠客本色。并且儒家奉行中庸,而侠客却大多具备极强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不平则鸣,愤起而抗之,以一己之力去悍然挑战权威则更是他们的本色之一,其本身所具有的桀骜不驯、离经叛道的特点也与儒家大相径庭。

说到侠客,古书里多会出现“任侠使气”这类的字眼,“任”这个字在古代也是有其特殊含义的,由此引申出来的放任、专任或是擅任这些词汇用在游侠身上其实都是很合适的。这一类特殊人群游离于社会的各个阶层,上可至士大夫,下可至平民草根,偶有侠义之举却也不能就此简单冠之以“侠客”之名。所谓“乱世重侠游,纵死侠骨香”,在纷乱动荡的年代,这些妄行不法的大胆狂徒往往就代表了一种草根的正义与良心,纲驰败坏,上下混沌,这个时候就唯有寄希望于这些自发自觉的任侠行为来替天行道,主持正义,即便为此粉身碎骨,一腔浩荡正气也足以感天动地,提振人心,这也是这些侠客们的美名壮举得以代代流传,并至今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关于中国的游侠文化,盛极秦汉,流传至魏晋时代略有消减,至隋唐时期又有所抬头,但到宋元明清时又渐次消落,到了晚清时期就基本上处于势微之态,无论是侠客的影响力还是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已不再能与先辈们相提并论。这一来与历史的发展变迁有关,二来也与当时中国的整体社会环境有关。总的来说,乱世由于各方面的束缚都比较少,所以侠客们发挥的空间就比较大,这一时期的游侠之风就比较盛行,而反之整体社会环境趋于稳定,中央政府从上至下都控制的比较严密,这一类所谓的“不法之徒”受到的限制和打压也就比较大,所以自然也就渐渐很难再掀起什么风浪。不过不管是古代还是今天,“游侠”这一特定人群或许已渐渐远离了我们的视线,但“游侠”的精神却从来都不曾真正的消亡过。几千年前那些个性强烈、率性而为、不拘小节,重信守偌,并大多漠视所谓“礼仪教化”等等世俗常规,极具反叛精神也不惮于随时任意挑战权威,甚至往往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坚决维护自我的道德理想以及朴素的正义等等言行,其实直到今天都仍是具有极强生命力的。(嗯,具体的我也就不细说了~)

不好意思,写帖的时候思路就不太清晰,所以全文可能有点混乱,各位凑活着看吧,有时间的话,我再不妨把历史上那些个比较有名的游侠、刺客的事迹详细总结一下,这样或许也更便于大家能更直观和全面的去了解游侠这类人吧。
发表于 2010-6-2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被标题吸引进来的。。
这个可以写个连载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曾将看过一部很长的纪录片,讲中国武侠电影的。其中阐释了很多种对侠的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侠客文化(不是狭义的武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被标题吸引进来的。。
这个可以写个连载哈~
北小沫 发表于 2010-6-2 07:12



    唔……

连载……

这个提议挺有趣的~

有时间就试试看吧,不过我挺懒得些主贴的,要不就在跟帖里随便写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6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现在楼主脑子里现在还有没有个完整的脉络,希望继续给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6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大侠--杨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6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现在楼主脑子里现在还有没有个完整的脉络,希望继续给力啊
shy866 发表于 2010-11-26 18:16



    好早前的帖子,你不挖我都快忘了……

    真是不好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7 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写的真好,继续写吧~

喜欢先秦的游侠、墨家、魏晋的气息,大唐也不错,妙手空空儿、之前的虬髯客等等等等。

板凳说的好象是百家讲坛的孔庆东看武侠小说系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7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侠在中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核心就是墨家的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7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写的真好,继续写吧~

喜欢先秦的游侠、墨家、魏晋的气息,大唐也不错,妙手空空儿、之前的虬髯客等等 ...
碧台莲 发表于 2010-11-27 06:28



    我记得最开始看到的就是 妙手空空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3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墨家在民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3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庆东曾经做过一个讲座,将的就是中国的侠文化,可以看看
好像百家讲坛里也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 23:18 , Processed in 0.046147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