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32|回复: 27

【10.06.19 新闻周刊】中国的高科技蓝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1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千年明月 于 2010-6-21 17:47 编辑

【中文标题】中国的高科技蓝领
【原文标题】China's High-Tech Underclass
【登载媒体】新闻周刊
【原文作者】Tara Lewis
【原文链接】http://www.newsweek.com/photo/2010/06/19/china-tech-workers.html


摄影师Mark Leong所观察到这个国家的低层白领阶级。



217.jpg
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增长速度远超过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所提供的白领工作职位增长速度。年轻人认为高等教育会给他们带来高薪的工作和体面的公寓,但他们现在却成千上万地挤在高科技产业区周边的贫民窟中,他们在那里寻找计算机和编程的工作。这些新兴的满怀抱负的专业人士被称为“蚁族”,因为他们既渴求工作,又愿意挤在低劣的生活条件中。中国的这些低等白领相互间形成了密切的关系,他们分享奋斗的经历,努力适应这个国家不断变化的社会状态。



218.jpg
22岁的赵兴昌(右)来自辽宁省朝阳市,去年7月份毕业于北大青鸟培训学校。他想要找一份月薪至少3000块人民币(约440美元)的工作。他的朋友,21岁的岳春阳(左)来自河北省张家口,他正在寻找一份编程的工作。



219.jpg
每个工作日的早晨,蚂蚁们从巢穴中出来,等待开往北京上地和中关村IT产业区的公交车。大部分人会花一整天来找工作,或者出售一些低端的电子产品。



220.jpg
乘客挤进开往上地和中关村的公交车。开往这些IT温床地区的公交车通常会非常拥挤,政府部门甚至雇用“推手”来把乘客推进车厢。



221.jpg
唐家岭的公告墙上贴满了更新率很高的小广告。一个教授JAVA程序的技术学校海报上盖满了廉价出租房屋和空调维修广告。



222.jpg
清晨,蚁族工人走过百度——中国最受欢迎的搜索引擎的办公大楼,到上地IT产业区去上班。



223.jpg
一家网吧,蚁族和当地人在这里玩视频游戏、看电影、视频聊天。



224.jpg
30岁的张祖亮(中)来自江西省农村,他在2001年来到北京,在电脑界巨无霸联想下边的一个子公司工作。他25岁的弟弟张琪(右)去年也来到北京,现在在北京软件教育培训学校参加一个为期4个月的培训课程。他们的表亲,27岁的张京良(左)在中国地质大学读书,同时在一家复印商店打工。



225.jpg
一堆JAVA编程书籍。



226.jpg
蚁族们从中关村的上地高科技产业区回到家里。



227.jpg
成捆的电源线和网络线的下面是农村的小市场,蚁族们在这里采购新鲜的食物。尽管他们的公寓都安装了宽带,但是大部分人都没有冰箱。



228.jpg
唐家岭曾经是一个小村庄,但现在这里充满了难看的粗糙混凝土建筑物,其中塞满了16到20平方英尺的小公寓。这片土地最主要的价值在于扮演着北京IT产业基地的角色。


原文:

Photographer Mark Leong's look at the country's white-collar underclass

The number of college graduates in China is growing far faster than the number of white-collar jobs in major cities like Beijing and Shanghai. Young people who thought higher education would lead to high-paying jobs and chic apartments are instead cramming by the tens-of-thousands into slums near the IT districts where they seek jobs in computing and programming. The new aspiring professionals are known as "ants" because of both their eagerness to work and a willingness to cram together in poor living conditions. China's new white-collar underclass is developing an intimate connections as they share struggles and seek to adapt to their nation's changing society.

22-year old Zhao Xingchang (right) is from Chaoyang, Niaoning province and graduated from Beida Qingniao Training School last July. He wants to find a job that pays at least 3,000 RBM per month (about $440). His friend Yue Chunyang, 21,(left) from Zhangjiakou, Hebei province, is looking for a job in programming.
Every weekday morning, the ants emerge from their rooms to get on the bus for Beijing's Shangdi and Zhongguancun IT zones where most will search for work or spend the day selling low-end electronic gear.

Passengers cram onto one of the buses to Shangdi and Zhongguancun. The buses to these IT hotbeds are often so crowded that the government hires "pushers" to push passengers on board to maximize space.
The walls in Tangjialing are covered with a rapid turnover of ads. A posting for a technical school to learn Java programming is masked by fliers for cheap hous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repair.

In the morning ant workers walk past the headquarters of Baidu, China's most popular search engine, on their way to work in the Shangdi IT area.

An Internet bar where ants and locals go to play video games, watch movies, and video chat.

From rural Jiangxi province, Zhang Zuliang (center), 30, came to Beijing in 2001 and is now working at a subsidiary of computing giant Lenovo. His 25-year old brother, Zhang Qi (right) joined him last year and is now in a four-month training program at Beijing Software Education training school. Their cousin, Zhang Jingliang (left), 27, is studying a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and working at a printing service store at the same time.
A stack of Java programming study books.

Ant workers return from Shangdi's hi-tech zone in the Zhongguancun IT district.
Bundles of power and data cables crowd above the village market where the ants buy fresh food. Though most of their apartments are wired for broadband, many don't have refrigerators.

Tangjialing was once a rural village but has now grown into an unsightly collection of unpainted concrete block structures. Inside the gray masses are cramped 16-by-20 square foot apartments that the villagers have built on the land whose main value is proximity to Beijing's IT industry areas.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6-21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们加油,哥也是从这种生存环境中过来的。艰难困苦只会给你两种结果:要么让你低下头颅,要么让你更坚强。如果你没有倒下,那就只有成功,且坚强地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1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面的某一个人,说不定哪天就是一个大公司的老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1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不死狂龙


    在中国这个很难,势利会把你压的很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1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文标题】中国的高科技蓝领
【原文标题】China's High-Tech Underclass
【登载媒体】新闻周刊
【原文作 ...
满仓 发表于 2010-6-21 13:59
His 25-year old brother, Zhang Qi (right) joined him last year and is now in a four-month training program at Beijing Software Education training school.

这应该翻译成:“他25岁的弟弟,张其。。。。。。”而不是大他25岁的哥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应该翻译成:“他25岁的弟弟,张其。。。。。。”而不是大他25岁的哥哥 ...
千年明月 发表于 2010-6-21 16:53



多谢,劳驾帮忙改过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1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劳驾帮忙改过来吧。
满仓 发表于 2010-6-21 17:41
不客气。已经改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1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不需要冰箱,因为我吃食堂
我喜欢在床上上网,因为舒服
我喜欢赶公交车,因为便宜(文章里说,政府雇拥推手推人上公交,真好笑)

就业压力那里都有,美国也一样。我们去签证,都被告知不要透露出移民或者在美工作的倾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1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刚刚毕业或者正在上大四的学生每天从400平米的豪华别墅走到车库,开着一辆黑色的宝马轿车,驶进高达200米的写字楼内。中午开宝马去附近的高级西餐厅吃,每份200元人民币的半生牛排,外加一瓶1927年的价值20万元的红酒。下班后去会员制健身中心缴纳5000元的健身费。再回到家里。在4米宽,8米长的大床上躺下进入梦乡……
-------
只有这样的生活方式,美国人才不会嚼舌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1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連長 于 2010-6-21 19:11 编辑

我每天在1米宽2米长的普通钢架床上醒来,背上海绵宝宝的书包,离开22平米的4人宿舍。去食堂吃2元的玉米和1.5元的豆浆。中午放学后去食堂吃5元的菜外加0.6元的米饭和免费赠送的例汤。下午接着去上课,最多买一瓶脉动。晚上还去食堂吃5元的菜外加0.6元的米饭和免费赠送的例汤。夜里花2块钱洗澡,然后回到我1米宽2米长的普通钢架床上挺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1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曾是这些人中的一员,我认为他们才是我们国家的希望!不是那些狗屁不通的公职人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1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美国生活消费很低是值得羡慕的,600刀可以过一个月。在中国,600人民币,我半个月就用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吧  在美国我要买点东西还是要1000刀的啊 要租房啊 你以为 我觉得咱们国家的宿舍很好啦 呵呵但是相对而言人家的奖学金更多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4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不死狂龙


    在中国这个很难,势利会把你压的很惨
chinakono 发表于 2010-6-21 15:49


不用什么都扯势力吧。。在中国,要想发达的人哪个不懂的跟势力合作。只是当前刚奋斗的还没什么机会接触势力。等到有资本了,自然会和势力联系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5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从这样的环境里走出来的呀。2000年2月25日,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我来的北京,成了一名“蚁族”成员,一晃,已经十年啦。好在哥终于熬出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5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連長

如果是在学校,600倒是够我1个月正常生活了。当然喽,前提是没买名牌衣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5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連長

如果是在学校,600倒是够我1个月正常生活了。当然喽,前提是没买名牌衣裤。。。。 ...
diwent 发表于 2010/6/25 00:18



  
买山寨。

我觉得特搞笑,我喜欢穿迷彩服,在中国,除了军人就是民工才穿。每次我去高级一点的商场买衣服,那些该死的服务小姐都不理我。我觉得特气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5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連長

不少服饰品牌有仿迷彩服装出售,也可以去军迷店挑选迷彩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5 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等需要你的人多了,你自然就成功了。钱是一般等价物的符号,用来衡量财富即人类一般劳动的价值量。你的劳动的价值取决于你别人的需求。比如你唱的歌好听,人人都想听你自然就富了。财富就是你的文凭,假文凭是容易被揭穿和鄙视的。

等你可以帮助所有的人成长的时候,你就是CEO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6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摄影的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18 17:28 , Processed in 0.053329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