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0591

中国历史未解之迷集-----欢迎各筒子添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3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政界郑和七下西洋之谜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宝,云南昆阳人,出生于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郑和长相魁梧,博辩机智,“资貌才智,内侍中无与比者”,深得明成祖朱棣的信赖,是成祖的心腹。“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使郑和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他受明成祖的派遣,率领规模庞大的船队驰骋万里海域,先后七次下西洋。郑和航海规模之大,航程之远,所到国家之多,为历史所罕见。对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明史·郑和传》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从中可知,《明史》的作者将到海外暗中侦察建文帝的踪迹看作是郑和下西洋的动机和目的;而沿途宣扬国威,向外示富,只是个辅助的方面。文中所说的惠帝即明成祖朱棣的侄儿建文帝朱允。建文帝刚坐上皇帝宝座时,由于各诸侯掌握兵权,而自己无实权,便想尽一切办法削弱他们的力量。燕王朱棣当时公开反叛,以“清君侧”为理由武力夺取皇位,号称“靖难”。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便不知所终,这“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建文帝始终是朱棣的一块心病。为了长治久安,防止建文帝东山再起,威胁自己的统治地位,朱棣便一次又一次地派遣郑和出使西洋,寻找建文帝的踪迹。这是《明史》的叙述,自此以后,编写历史的人大部分归因于此,连历史也按此说法。如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曾明确指出郑和下西洋是假,寻惠帝是真。
  
  也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是具有政治和经济的“双重目的”。近人梁启超据“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语,在其《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说明成祖野心勃勃,利用郑和下西洋扬名海外,其实只不过是“自我陶醉”罢了。李长傅的《中国殖民史》,称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称为“炫耀自我”。
  
  还有人说,郑和七下西洋,每次出航,明成祖交给他的任务都是不相同的。尚钺的《中国历史钢要》认为,15世纪,帖木儿帝国出现于中西亚,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十一月,帖木儿带领千军万马侵犯明朝,但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二月亡于路上,所以同年六月成祖派郑和远渡重洋,可能是为了联络外邦共同对付帖木儿帝国,使它没有时间入犯,后六次则是为了开辟一条新航海路线,以便容易地与国外进行贸易。李光壁的《明朝史略》赞成郑和后六次的使命如尚钺所述,同时又指出郑和首次西下则带有扩大贸易、提高“威望”、联络印度等国的三重任务。郑鹤声、郑一均在《郑和下西洋简论》中认为,郑和前三次下西洋,其目的是同亚非三十多个国家结盟,顺便打听朱允的下落,后四次则是为宣扬“国威”。
  
  每派所述,都有一定道理,到底哪种说法才是当时明成祖派郑和西下的真正目的呢?这就不得而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政界吴三桂降清疑点颇多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陷了明朝统治下的北京,崇祯在煤山自缢,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在增援途中闻讯后,仓皇逃回山海关。李自成亲率大军开赴山海关,想以武力逼降吴三桂,吴三桂非常害怕,便向清朝求援。当李、吴两军在山海关前展开血战之时,清朝的精骑突然杀出,农民军毫无防备,惨败而归,从此一蹶不振。由于史书中的种种记载,史学界一直瞩目吴三桂引清军入关镇压农民起义这一事件,人们一直认为吴三桂此举便是投降了清朝。但近年有人认为,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并不是表明他投降了清朝,并提出了种种证据。这一说法使似乎让本已盖棺定论的问题重又成为历史谜团。
  
  至少还有两点理由可以说明吴三桂投降了清朝:第一,清朝最高统治者视吴三桂为降将,如清摄政王多尔衮就把吴三桂作为部下来驱使,“命三桂兵各白布系肩为号”,“命三桂军先锋”,又“命吴三桂以步骑二万前驱追贼”。清廷为了奖励吴三桂在战争中的功劳,还“授三桂平西王勒印”(《圣武记》)。后来清帝剥除吴三桂爵位时,也把他称为降将:“逆贼吴三桂穷蹙来归,我世祖章皇帝念其输未投降,授之军旅。”(《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在清朝廷的眼中,吴三桂就是一个明朝降将。第二,吴三桂入关后的所作所为也表明他已真心降清,吴三桂打着为明王朝复仇的旗号引清入关,但是在南明政权的福王多次派人拉拢吴三桂时,吴三桂却断然拒绝。如当福王的侍郎左懋第“谒三桂,出银币且致福藩意”时,吴三桂说“时势如此,我何敢受赐,惟有闭门束甲以俟后命耳”(《明季稗史汇编》)。除了福王之外,还有几任南明王,吴三桂都不曾表示要协同反清复明,与此相反,他竟然亲自出兵缅甸追杀南明永历王。可以看出,不管当初引清兵入关时吴三桂是怎么想的,在清兵入关后,他就投降了清朝,此时,他已经不敢违抗清廷的命令,更不敢有任何反清复明的想法了。为了向清王朝表示他的忠心,他“破流贼,定陕,定川、定滇,取南明王于缅甸,又平水西土司安氏”(《圣武记》),俨然成为清廷平定天下的一把利刃。
  
  否认吴三桂“降清”的人则认为,北京失守后,形成了三股较强的政治势力并存的局面,即吴三桂、农民军、清王朝。而夹在这两股势力中间的吴三桂势力最弱,因此他能走的路只有两条:要么抗清,要么镇压农民军,考虑到其父亲被农民军扣押、爱妾受辱,为报此仇,吴三桂选择了联合清朝的道路,但这并不能说明他投降清朝。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吴三桂一贯抗清的态度决定了他不会轻易降清。在任辽东宁远总兵期间,吴三桂曾多次参加抗清斗争,甚至在明清松锦战役后,明军明显处于下风的情况下,他的态度仍很坚决。吴三桂对明朝降清的劝降函都“答书不从”。
  
  第二,多尔衮在山海关战后加强了对吴三桂的控制可以证明吴三桂未降。史载,多尔衮在山海关之战胜利的当天,玩弄权术,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又将一万步兵交给吴三桂。这说明吴三桂受到了多尔衮的拉拢和控制。
  
  第三,山海关战后发表的檄文证明其未降。清军与吴三桂乘胜追击,吴三桂提出了“周命未改,汉德可恩”、“试看赤县之归心,仍是朱家之正统”的口号,如吴三桂已降,也不会发布这样的檄文,清廷也不会允许他这样做。
  
  第四,在山海关一役后,在攻陷北京前后吴三桂欲立朱明太子的行动证明其未降。李自成败退永平,吴三桂提出“约自成回军,速离京城,吾将奉太子即位”,又“传帖至今,言义兵不日入城,凡我臣民为先帝服丧,整备迎候东宫”,可是“多尔衮命其西行追贼”的策略打乱了吴三桂的如意算盘。吴三桂因其势力太弱,只得听从了多尔衮。
  
  第五,暗中积蓄实力以反清复明也可证明吴三桂未降。他一边广招贤才,暗布党羽,“阴养天下骁健,收忍荆楚奇才”,一边厉兵秣马,为将来的战争“殖货财”。他之所以没有实现反清复明的愿望,是因为清政治统治的日渐强大使“反清复明”的旗帜没有了号召力。而吴三桂是否降清这一历史问题已不能用后来的历史进程说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政界清代名将年羹尧为何被雍正赐死
  
  提起年羹尧,人们就会想起血淋淋的血滴子,因为在传说中,年羹尧总是用血滴子残酷地杀死其对头,在为雍正除掉许多对头之后,年羹尧也没有得到好下场,最终为雍正所杀,但雍正为什么要杀掉年羹尧呢?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年羹尧,字亮工,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692年)进士。为人聪敏,豁达,娴辞令,善墨翰,办事能力亦极强。后受到雍亲王的重用,各皇储争夺皇位时,他利用自己的精明才干,时时向主子出谋献策,奔波游说,深受青睐,更使主子高兴的是,年氏将自己的亲妹妹献给了他,以示忠诚,那时,主仆二人曾发誓,死生不相背负,从此交情更加深厚。君有情,臣有意,再加上年氏的才能,官阶越升越高,不到十年即升为四川巡抚,接着,又升为川陕总督,独掌军政大权,成为雍正心腹。
  
  年氏受到雍正的宠幸是在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十月年氏来京陛见以前,具体地说,在七月中旬以前,即平定西海叛乱以后。年氏手握重权,荣立青海大功,君臣之间,无猜无疑,如雍正所谓“千古君臣知遇榜样”。但七月中旬后,尤其是陛见抵署以后,即十二月初,雍正使出浑身解数开始置年氏于死地,雍正为什么转变得这么快?年氏的死因究竟是如何呢?
  
  有人认为年羹尧的死与雍正帝夺嫡有关。学者孟森的《清代史》、王钟翰的《清世宗夺嫡考实》等持此说。据说康熙帝临终时指定十四子胤嗣位。四子胤串通年羹尧、鄂尔泰、隆科多,矫诏篡位。其时,十四子胤在四川为抚远大将军,原可挥兵争位,然受制于川督年羹尧,遂无能为力。胤即位后,改元雍正,为酬报年羹尧拥立之功,大加恩赏,然而这不过是灌“迷汤”,雍正帝实已对这些知情者存有杀心,最终还是找借口除掉了他。
  
  有些人不同意此说。他们认为雍正初年年羹尧受宠,并非是雍正帝为他灌“迷汤”,而是皇帝对他效忠辅弼的奖励。雍正帝继位之时,年羹尧尚在四川平乱,并未参与其间,所以不可能知情,故上说不能成立。《清史稿》、《清代七百名人传》等作者,都认为年羹尧是恃功自傲而致被杀。《清史稿》载:“羹尧才气凌厉,恃上眷遇,师出屡有功,骄傲……入觐,令总督李维钧、巡抚范时捷跪道送迎……公卿跪接于广宁门处,年(羹尧)策马过,毫不动容;王公有下马问候者,年颔之而已。世宗前,亦箕坐无人臣礼。”《清代轶闻》作者说“年挟拥戴功,骄益盛”,且年羹尧残暴对待部下,任人惟亲,乱劾贤吏,引起公愤,也为雍正帝所不容,故被杀。
  
  年羹尧成败之速,异于寻常,对于其死因的种种说法,人们到现在还是难辨真假,难怪被史学家列为“雍正八案”的首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名人西施最后的归宿如何
  
  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是春秋末期越国的一名浣纱女,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貌,之所以能名见史册,是因为她不幸成为两个国家斗争的主角,吴王夫差对之宠幸有加,也因为她对越国放松了警惕最终被越国打败。
  
  那么,吴国灭亡以后,这位美貌的女子究竟归宿何处呢?早期的史书所记录的,都是一代红颜薄命的下场,立了功却最终被越王装进皮袋沉到江里。《墨子·亲士》篇就说:“西施之沈(“沉”,古作“沈”),其美也。”《太平御览》引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中有关西施的记载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随鸱夷以终。”这里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鸱夷”,就是皮袋。这与上述记载相同。另外,唐代诗人皮日休也有《馆娃宫怀古》五首,第五首是:“响廊中金玉步,采苹山上绮罗身;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这些记载均说西施最后被沉于水。但是后人不忍这位绝代佳人有如此可悲的结局,于是流传出西施和范蠡偕隐西湖的美满姻缘的故事。范蠡是当时越国的大夫,帮助越王勾践刻苦图强,灭亡吴国,因深知越王勾践为人“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于是隐姓埋名出走。本来范蠡和西施没有任何关系,但因有范蠡泛于西湖的传说,后人便给他安排了一个如花美眷西施为伴,同时也给西施安排了一个虚假的美满的结局。《越绝书》是东汉袁康所撰,记吴越两国史迹及范蠡等人的活动,多采传闻异说。例如《越绝书》就这样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唐代诗人杜牧在所作《杜秋娘诗》中有句云:“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这里的“鸱夷”不作皮袋解释,而指的是范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说范蠡亡吴后,“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姓氏书辨证》卷三中也说,范蠡到了齐国以后,自号鸱夷子。
  
  民间还有一些纪念范蠡与西施爱情的场所。说是在范蠡送西施去吴国途中,二人情难自抑,双宿双栖,生下一子。等他们一路磨蹭到吴国时,孩子已能张嘴说话。至今吴越间还有一“爱子亭”,用于纪念范蠡与西施的爱情结晶。只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传说中这个孩子后来送给别人抚养就再也没有找回。
  
  《史记》中《越王勾践世家》与《货殖列传》都提到范蠡却没有提起西施,就更不用说她和范蠡有什么关系。是司马迁没有看到这方面的记载,没有听到这方面的传说,还是司马迁特意不写进去,今天就无从知晓了。因此有关西施的结局众说纷纭。是被沉于水,或者跟随范蠡归隐于西湖,或者还有其他什么结局,这仍是有待探索的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名人孟姜女哭长城是否真有其事
  
  “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流传千古的古代民间传说,可谓妇儒皆知。为了纪念那位万里寻夫的孟姜女,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姜女庙,登临庙宇的游人,无不动容。但有人认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纯属虚构。因为被指定为“孟姜女哭长城”之地的山海关所有的长城是秦朝以后才筑起的,而秦始皇所筑长城距山海关北去数百里。历史上有过哭倒城墙的记载,但故事发生的时间比秦统一六国要早得多,因此和秦始皇根本没有关系。
  
  唐末有一首《杞梁妻》,诗中说杞梁妻为秦国人,她去长城哭吊筑长城而死的丈夫,“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到了宋代广为流传的杞梁开始有了姓,但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说姓范,有说姓万,还有叫杞郎或喜良的。南宋郑樵曰:“杞梁之妻,于经传所言者,数十言耳,彼则演成万千言……”看来孟姜女哭长城是由杞梁妻的故事演变而来的,而故事最后大致形成于北宋年间。
  
  故事、传说毕竟代替不了历史事实,实际上并没有孟姜女哭长城这件事。但是因为这个故事的生动性与悲剧色彩,成了各朝各代人们借题发挥的素材。有种观点就认为,根据历代时势和风俗的不断变化,孟姜女哭长城也在不断变更。战国时齐都中哭吊盛行,杞梁战死而妻哭吊便是悲剧的材料。西汉时,天人感应之说盛行,杞妻的哭夫便成了崩城和坏山的感应。到了六朝、隋唐间,乐府中出现送衣之曲,于是送寒衣的内容增加了。可见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顺应了文化演变的潮流,随各时各地的时势和风俗而改变,并在民众的情感和想像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
  
  但也有人根本否定孟姜女即《左传》中的“杞梁之妻”,认为在封建社会,民不聊生,哭夫的题材并不少见,《左传》中也有记载,因此单凭哭夫就作出了论断,不能令人信服。还有的说,好端端的长城,竟然城墙被一位妇女哭塌了,过于荒诞。再说,齐国的孟姜女被捏造成秦国的孟姜女,攻打莒城被改为修筑长城,这是故意往秦始皇身上栽赃。
  
  2000多年来,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以故事、歌谣、戏曲等多种形式流传于我国广大地区。其故事的真实程度早已被撇到一边,人们欣赏的是孟姜女身上那种坚贞不渝的爱情和对统治者的坚定的反抗精神,真是“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宋文天祥书孟姜女庙楹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名人王昭君出塞之谜
  
  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昭君出塞”的故事让风华绝代的王昭君在历史上据有一席之位。
  
  这个故事在《汉书·匈奴传》和《后汉书·南匈奴传》等正史中都有所记载。但有关她出塞的原因,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种最流行的说法是,王昭君因自傲,未买通画工毛延寿,因而被丑化。未能遭皇上宠幸的昭君觉得在宫中没有意思,于是自请去匈奴。经汉元帝同意,她便出塞去和亲了。
  
  据《汉书·元帝纪》和《西京杂记》所载:“王昭君,西汉南昭秭归(今属湖北)人,名嫱。”晋时为避司马昭讳,她又被称为明君和明妃。相传,她是齐国王襄的女儿,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17岁的王嫱被选入宫中,汉元帝是按画工的画像选宫女的,为了能被皇上召幸,深居后宫的宫女们,总想让画工把自己画得美点。所以,她们不惜花费重金贿赂画工。
  
  王昭君初入宫廷,第一不懂这些规矩,因而没有准备这笔贿金;二来觉得自己天生美貌,不怕皇上不召见。据说,画工毛延寿在画王昭君的眼睛时,便开口说:“画人的传神之笔在于点睛,是一点千金呀!”对毛的暗示昭君虽心领神会,但没有买他的账,反而讥讽了他几句,毛延寿见她如此傲慢,便把那点该点到昭君眼睛上的丹青点到了她的脸上。多了这么一点,王昭君因而苦守了不知多少时光。
  
  这时,恰好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要与汉人和亲。王昭君久居深宫,觉得面见圣上无望,积怨甚深,便主动要求离汉宫去匈奴。汉元帝原想她毫无姿色,因此同意了她的要求。
  
  到了呼韩邪单于与昭君离开的那一天,汉元帝见王昭君丰容盛饰,美冠汉宫,不禁大吃一惊。他本想留下她,可是怕与人失信,只好忍痛割爱,让王昭君出塞和亲。据传,后来汉元帝对画工毛延寿大为恼火,想要杀掉毛延寿等画工。
  
  王昭君到了匈奴,生儿育女,俨然一个贤妻良母。可是好景不长,没几年,呼韩邪单于驾崩。阏氏之子继位。依匈奴习俗,王昭君要嫁给继子为妻。昭君不从,上书汉朝要求回汉宫。此时元帝已死,成帝即位,成帝敕令她从胡俗,无奈之下昭君又成了单于阏氏。又传,王昭君觉得屈辱,最后服药而死。
  
  历史上还有一说,王昭君之所以出塞,是毛延寿设下的救国计策。宫廷画工见王昭君美貌异常,怕汉元帝贪恋其美色而步纣王后尘,于是将昭君有意丑化。后汉元帝见昭君真面目虽想反悔但最终忍痛割爱。历史上一些文人大大赞扬了毛延寿此举,认为他这样做不但使元帝免于沉溺女色之祸,而且昭君出塞确实对边疆的安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正史中记载,王昭君出塞和亲,对汉边疆的安宁确实起了积极的作用。从此,汉匈关系和睦,这说明政治联姻对于汉匈外交起到了积极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名人“闭月”之貌出谁家—貂蝉身世之谜
  
  在古代四大美人中,最迷人的当属貂蝉了,因为她竟让英雄豪杰为之神魂颠倒;也数她最不可捉摸,因为人们至今还没有弄清楚她的本来面目。关于她的身世,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她是王允的歌妓。王允,东汉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字子师。初为郡吏,灵帝时,任豫州刺史,献帝登基后任司徒。王允为了铲除董卓,想用美人计来达到目的。于是他想到了貂蝉,王允对她说明了其中情由及利害关系,并要求她助一臂之力。貂蝉按王允的要求,以她的美色挑起了吕布和董卓之间的矛盾,最后,利用吕布杀了董卓,为王允排除异己立下了汗马功劳。事成后,貂蝉在花园里为王允祈祷拜月,正巧此时有一片彩云遮月。王允见之曰:“貂蝉美色使月亮躲到云后面去了。”据此,后人都传说貂蝉有“闭月”之容。
  
  第二种观点认为她是董卓的婢女。董卓,东汉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字仲颖。本为凉州豪强,灵帝时,任并州牧。昭宁元年(公元198年)率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专断朝政。曹操与袁绍等起兵反对,他挟献帝西迁长安,自为太师,后来为吕布所杀。据《后汉书·吕布传》载:“卓以布为骑都尉,誓为父子,甚爱信之。常小失意,卓拔戟掷之,布拳捷得免。布由是阴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阁,而私与侍婢情通,益不自安。”这段记载的就是凤仪亭掷戟之事。由此可知,貂蝉是与吕布情通的董卓婢女。
  
  第三种观点认为她是吕布之妻。据《三国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载:“建安(汉献帝年号)元年六月,夜半时,布将河内郝萌反,将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诣厅事阁外,同声大呼,布不知反将为谁,直牵妇,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诣都督高顺营。”又载:“布欲令陈宫、高顺守城,自将骑断太祖(曹操)粮道,布妻谓曰:‘宫、顺素不和,将军一出,宫、顺必不同心共守城也,如在蹉跌,将军当于何自立乎?妾昔在长安,已为将军所弃,赖得庞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须顾妾也。’布得妻言,愁闷不能自决。”这里描述的这位科头袒衣的妇人,就是吕布之妻貂蝉。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她是吕布部将秦宜禄之妻。据《三国志·关云长传》注引《蜀记》曰:“曹公与刘备围布于下邳,云长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云长心不自安。”从这段记载中可知秦宜禄的妻子是很有姿色的。另外,因为关羽先想娶其为妻,可是由于曹操“自留之”,所以引起关羽的妒忌。他妒火中烧,一刀便把秦宜禄的妻子给杀了。元人杂剧《关公月下斩貂蝉》就是以此事创作而成。因此,秦宜禄之妻也成了传说中的貂蝉。
  
  貂蝉作为四大美女之一,其最后的命运却很悲惨,正应了红颜薄命之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名人曹植在《洛神赋》中写的神秘女子是谁
  
  位列“三曹”之一,素以文采见长的曹植在他一生的作品中,除七步诗之外,《洛神赋》便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了。但曹植在《洛神赋》中所写的洛水之神到底是谁呢?
  
  甄后,是曹丕的妃子。作为小叔子的曹植居然动了爱慕之心,这就兄弟之道言,是其不义,就君臣之道言,是其不忠。不义不忠,大逆不道,成何体统?于是从古至今,便有一支浩荡大军,来辨伪正本,口诛笔伐。唐彦谦曾经说:“惊鸿瞥过游龙去,虚恼陈王一事无。”陈王,就是指曹植。宋人刘克庄却说,这是好事之人乃“造甄后之事以实之”。明人王世贞又说:“令洛神见之,未免笑子建(曹植字)伧父耳。”清代又有何焯、朱乾、潘德舆、丁晏、张云等人,群起而鞭挞之。把他们的论点综合起来,大概有如下几点:第一,曹植爱上他的嫂嫂很不可能。他没有那么大的胆量写《感甄赋》。丕与植兄弟之间因为政治的斗争,本来就很紧张,曹植写《感甄赋》,岂不是色胆包天,不怕掉脑袋了吗?第二,图谋兄妻,这是“禽兽之恶行”,“其有污其兄之妻而其兄晏然,污其兄子(指明帝)之母而兄子晏然,况身为帝王者乎?”第三,李善注引《记》所说的文帝曹丕向曹植展示甄后之枕,并把此枕赐给曹植,“里老所不为”,何况是帝王呢?极不合情理,纯属无稽之谈。第四,《感甄赋》确有其文,但“甄”并不是甄后之“甄”,而是鄄城之“鄄”。“鄄”与“甄”通,因此是“感甄”。曹植在写这篇赋前一年,任鄄城王。第五,《洛神赋》一文,是“托词宓妃以寄心文帝”,“其亦屈子之志也”,“纯是爱君恋阙之词”,就是说赋中所说的“长寄心于君王”。后来的人否定感甄说不过是重复这些观点。如果说有所增加,只是说,14岁的曹植不大可能向曹操求娶已经24岁的已婚女子为妻。
  
  与此相对立的是小说传奇和一些诗人,有的作者干脆认为洛神就是甄后。《太平广记》卷三百三十一《萧旷》篇和《类书》卷三十二《传奇》篇,都记述着萧旷与洛神女艳遇一节。洛神女说:“妾,即甄后也……妾为慕陈思王之才调,文帝怒而幽死。后精魂遇于洛水之上,叙其冕抑。因感而赋之。”李商隐在他的诗作之中,曾经多次引用到曹植感甄的情节,甚至说:“君王不得为天下,半为当时赋洛神。”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甄后》篇中,甄后大骂曹操、曹丕,说“丕不过贼父子庸子耳”,连父带子一块骂。后面还有一段评语是这样的:“陈思时一见,《感甄赋》不虚作矣。”
  
  综观千百年来的争论,对立的双方都没有拿出充分而直接的证据来说明是感甄或不是感甄,大多是推论。如果说是感甄之作,用什么确凿的材料来推翻否定者所提出的六点疑问?如果不是为感甄而作,那曹植又为什么写这篇《洛神赋》?如果说是寄托君臣之道,作为政治上屡次受其兄长迫害的曹植,会产生《洛神赋》中所表现的那么真挚的感情吗?似乎也不可能,所有的这一切仍旧是悬而未解的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极好,
获益良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政界和绅受宠之谜

    清以来,明君屈指可数,乾隆帝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但令人奇怪的是,在这样的一个贤君身边,竟时刻跟随着一个奸臣,这个奸臣就是和绅,民间有“和扳倒,嘉庆吃饱”一说。然而为什么这样的奸臣会受到乾隆的无比宠幸呢?  
  
  有人认为,是因为和善于揣摩乾隆的心思。有名的“乾隆下江南”就是和绅鼓动而成的。一次,主仆二人说起江南秀丽风光,繁华都市,乾隆帝道:“朕也想重游江南。但顾虑南北迢遥,劳命伤财,朕所以未决。”和绅道:“圣祖皇帝六次南巡,非但未招致民怨,反而被颂为圣君。古来圣君,莫如尧舜,《尚书·舜典上》也说‘五载一巡狩’,可见自古巡览就是胜典。但凡圣君,道本相似,何况国库殷实,金银充足,区区巡游不会耗费多少库银。”和绅这一席话,正好逢迎了皇上仿效先祖、学尧舜的喜好,乾隆遂降旨预备南巡。和绅亲自为皇上监督龙舟等南巡的设施,华丽奢侈之极,库银由和绅流水般地挥霍掉了。和绅也因此更加得到皇上的宠信,被升为侍郎。
   
  这种观点认为,和绅论文论武,都没有什么才能,但因为他善玩心理战术,逢迎皇上,才受皇上的恩宠。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有个叫尹壮图的官员向皇上呈奏,各省库金银亏空。和绅对其怀恨在心,上奏请皇上命尹壮图再去查实,暗中派了自己的亲信前往。结果尹壮图被降职,原因是所奏不实,和绅更得宠信。官库虽然空虚,但和绅却以各种名目进行搜刮,所以皇帝不愁没银子花,而和绅也更加受宠。
   
  然而,关于和绅受宠的原因,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记载,在乾隆帝还是宝亲王的时候,曾钟情于马佳氏,而这马佳氏正是雍正皇帝宠爱的妃子。宝亲王时年17岁,情窦已开,常在没人的时候和马佳氏调笑。一天,不知为何,马佳氏误撞到宝亲王的眉际,被皇后钮祜禄氏看见,以马佳氏调戏皇子为名,下令将马佳氏牵到月华门勒死。宝亲王听后,流着泪到月华门前,此时的马佳氏已奄奄一息,宝亲王便放声哭道:“我害了你。”便咬破自己的指头,滴一点血在妃子的颈上,说:“我今生无力救你,来生以红痣相认。”话至此,马佳氏淌了两行眼泪便魂归西天。宝亲王又仔细端详了马佳氏的脸面,吩咐用上好的棺木盛殓,并买通宫女把马佳氏贴身的衬衣脱下来,日日同眠。他登基后,这件事渐渐淡忘了。而和绅酷似马佳氏,那颈上也有一颗鲜红的血痣。因此,和绅被乾隆认为是马佳氏在世,开始受到万千宠爱。御书房是他和皇上同榻而眠的场所。和绅做出百般娇媚的样子,使皇帝更加相信他就是第二个马佳氏。
   
  而且,据考证,和绅所居住的恭王府中有一条地道可直接通往皇宫,据说和每次就是通过这条地道,直接到达宫中与皇帝幽会的。
   
  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和到底由于何种原因受到宠信?这些君臣之间的故事只能留给后人评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军事庞涓指挥过马陵之战吗


      马陵之战是历史上的一次著名的战役,众所周知,孙膑在这次战役中杀死了庞涓,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了这次战役。

     魏国与赵国联合在公元前343年末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第二年,齐魏王为救韩国而派大将田忌、军师孙膑,发兵攻打魏国。这场战争中,将军庞涓是魏国军队的指挥。他看到齐军援兵来到,便放下韩国转而攻打齐军。齐军军师孙膑献上一条妙计,让士兵装出一副害怕的样子,并且让军队一天接一天后退,第一天的行军营地有十万个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灶,第三天再减为三万个灶,这就是著名的行军灶之计。

      三日后,庞涓行军到此看到这个情景,喜出望外,放弃步兵,率领其精锐骑兵日夜兼程来追齐军。孙膑在马陵设下埋伏,马陵地势极为险峻,道路颇窄。孙膑在一棵砍去树枝的大树上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八个大字,并在树的周围设下埋伏圈。果然,庞涓率领魏军在当晚追到马陵地区,想点火看看这树上究竟写了什么文字。庞涓还没有读完树上的字,周围隐蔽的齐军便已万箭齐发,魏军顿时乱成一团。庞涓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拔剑自刎,齐军趁此机会大败魏军。从司马迁的这段记载来看,庞涓是指挥过马陵之战的,但在历史上还有另一种说法。
   
  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汉简《孙膑兵法》中的《擒庞涓》一篇这样记载:魏军大将庞涓在公元前353年也就是马陵之战前十一年的桂陵之战中,被齐军活捉。当时魏国攻打赵国国都邯郸,派将军庞涓带八万兵马出击。齐国也派将军田忌,军师孙膑领八万兵马去援助赵国。孙膑派“不识事”的齐城、高唐二大人先攻打守备森严、“人众甲兵盛”的平陵以迷惑魏军。结果齐国这两个大夫未进入平陵攻战,在路上就遭到了魏军侵袭,齐军大败。魏国开始骄傲轻敌,不把齐国放在眼里。接着,孙膑为了“以怒其气”,派遣轻战车到魏都大梁的郊外,让极少的士卒分散跟随在战车之后,显出一副兵少将寡的样子。正在全力攻赵的魏军统帅庞涓得知这个情况,并不知是骗局,转而率领精兵强将日夜兼程回到大梁与齐军进行决战。于是孙膑故意施计,追击到桂陵,生擒庞涓。

    《孙膑兵法》为孙膑弟子所写,它十分清楚地记载了孙膑在桂陵之战中生擒庞涓的事,应该说可信度也是很高的。既然在桂陵之战中齐军已经俘虏了庞涓,他怎么还能在马陵之战中再指挥魏军作战呢?如果说庞涓在桂陵之战时已经中了孙膑伏兵狙击之计,他怎么会不吸取教训,在马陵之战时再次受骗呢?
   
  但司马迁在《史记》中多次提到马陵之战的魏将是庞涓。如《魏世家》中说,当时魏军任庞涓为将,太子申为上将军。结果,魏在马陵失利,齐国擒住太子申,杀了庞涓。再如《田敬仲完世家》中说,这次战役齐国救韩,赵来打击魏,使魏军大败于马陵,虏太子申,杀大将庞涓。再如《六国年表·魏》在马陵之战的当年记载:“齐虏我太子申,杀将军庞涓。”
   
  考察以上两种说法,关键就是庞涓在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之间的经历,在这一段时间内,他是否被释放回魏国并重新担任将领?于是有的学者认为,桂陵之战,庞涓落入齐军之手,但不久后就被放出来了,又一次担任马陵之战中的将领,和孙膑再次交战。《水经·淮水注》引《竹书纪年》中的记载说,在桂陵之战的第二年,魏惠王调用韩国军队,在襄陵打败了齐、宋、卫三国联军,齐国见局势危急,就传楚将景舍在中间调和,也就在这个时候,庞涓被释放。
   
  但《水经注》中毕竟只是转引其他书籍中的记载,其真实性如何,魏军将领庞涓是不是被俘而又释,是不是再次东山再起,参加了马陵之战,至今仍无法确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曹操赤壁战败之谜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打了败仗呢?一般人认为曹军失败的致命原因是遭遇火攻。《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载:“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说,黄盖“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预备走舸,纱于其尾。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展,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曹军败在火攻上,证据确凿。

      可是,随着社会进步,近些年来,有论者提出了许多关于火攻论的质疑。他们认为曹操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军队遭遇疾病瘟疫,导致战斗力丧失,而不是由火攻造成的,更为详尽的是,他们说是血吸虫病造成曹军赤壁战败的。
   
  血吸虫论者也是根据史籍提出这一论点的。如陈寿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叙述赤壁之战时,并未提及“火攻”这件事。他说,曹公到了赤壁,与刘军大战,不占上风。后来发生瘟疫,士兵大部分都死了,于是带领部队回去。从曹军主帅曹操在战后写给孙权的一封信中可看出,他不承认失败是因为遭到火攻,其中写道:“赤壁之战,有疾病侵袭,我烧船而退,使周瑜白捡了这个好名声。”而曹操所说并不是惟一凭证,《吴书·吴主传》中也有曹操自己烧掉战船一说:“曹公烧剩余船而退败。”由此论者认为,火攻一说不足以取信。曹军失利主要原因就是瘟疫,即血吸虫病,其理由是:
   
  第一,我国古代早已存在血吸虫病,远古医书中的周易卦象便有“山风蛊”之病症,在公元7世纪初的《诸病源候论》中也有关于血吸虫病一类的记载。现今,研究者在出土于1973年的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的女尸肠壁及肝脏组织中也发现了大量血吸虫卵。由此可以看出,早在汉代,血吸虫病之患就在长沙附近存在着。大量调查资料表明,与赤壁之战有关的地区为血吸虫病发区,尤其是湖南湖北一带。
   
  第二,论者根据赤壁之战的时间与血吸虫病的易感染季节推断,血吸虫病的流行季节正好是曹军迁徙、训练水军的秋季。曹军从陆地转战水中,是最容易染上此病的。血吸虫在人体中的潜伏期为一个月,它们在一个月以后才会使人出现急性症状。所以曹军在训练时期已经染上此病,个把月后,进入冬季决战时期,此病也已进入急性期,致使曹军遭受此痛折磨,不堪一击。孙刘联军也同样是水上训练和作战,为什么不会染上血吸虫病呢?关于这个问题,论者认为这要根据人免疫力的强弱来看。孙刘联军长期居住于南方疫区,具有一定抵抗力,即使得此病,也不会这么严重。曹军都是北方人,抵抗力差,所以患此病的症状严重,因而溃败。
   
  然而,血吸虫病说也不可尽信,它比火攻论的争议还要多。《新医学》1981年11期与1982年5月25日的《文汇报》就这个问题相继载文展开争论,他们认为:
   
  第一,曹操在邺而不是在疫区江陵训练水军,那里不是血吸虫病疫区,感染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第二,史书确实记载曹操烧船退军一事,但烧船的地点不在赤壁而在巴丘,时间不在赤壁大战时,而在曹军兵败退到巴丘时。
   
  第三,血吸虫病的潜伏期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少数在两个月以上,潜伏期越长,发病的症状也就越轻,所以即使曹军在秋季患上了血吸虫病,到大战爆发时才发病,曹军的身体状况也不会很糟糕。
   
  第四,曹操的水军大部分是居于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湖北人,跟孙刘联军的免疫力没有什么差别,除此之外,补充给曹操的刘璋军队也是来自疫区四川的士卒。所以,孙刘联军在免疫能力上与曹军没有高低强弱的分别。
   
  火攻论不可尽信,血吸虫病说也有缺陷,那么,曹操在赤壁战败的原因,只能作为一个千古之谜留存于人们心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之迷


      “失街亭”的故事几乎人人皆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鸣的故事也家喻户晓,有很多人为马谡不平,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仅仅打败了一场战争,便要被斩,诸葛亮的军法是否太过严厉呢?但马谡被斩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仅仅是因为失街亭吗?
   
    朱大渭在《马谡被杀真相》一文中指出,虽然失街亭是马谡“罪在必诛”的导火线,但是常言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应因一次败仗就让将领“罪在必诛”。但就算街亭一战胜利了,按军法马谡也该杀,因为他不仅违反军法,而且还畏罪潜逃。因此朱大渭认为,马谡是违抗了诸葛亮的正确领导而失街亭的。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马谡举动失宜,违亮节度,大意为所破。”街亭的失守,不是一个小的错误,而是在战争最关键的时刻,马谡自作主张一手造成这个严重后果,按军纪应斩马谡。俗话说“军纪如山”,特别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更是治军严谨。正像诸葛亮回答蒋琬时所说:“若不按军法斩马谡,谁还会服从指挥,如何能‘讨贼’呢?”朱大渭还指出,马谡不但不承认错误,还是罪出逃。按照当时军中的法规,如果将士临阵脱逃,就要被处死,所以失街亭正是马谡被斩的原因。
   
    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马谡在战前颐指气使,吹嘘自己“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在战时,他骄傲轻敌,让军队驻扎在山上,舍弃有利地形,不切实际地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兵法,副将王平几次劝说都没有用,因而他是个赵括般的危险人物。马谡这个危险人物根本不是“杰出将才”,而只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因而司马懿听说诸葛亮派马谡来时,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耶!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

      马谡领命时立过军令状,表示“若有差失”,则“乞斩全家”。但结果他令军队全军覆没,耽误国事,还使诸葛亮险些被司马懿所擒。因此综合以上因素,正是因为马谡在战前、战时、战后的各种表现的综合,造成了马谡的被斩,而马谡的被斩,绝不仅仅是因为失掉了一个小小的街亭。所以尽管马谡没有畏罪投敌,而且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临死前还留了一份遗书给诸葛丞相,使全军官兵感动得痛哭流涕,但诸葛亮最后还是杀了马谡以谢众人。
   
  尽管马谡被斩还存在各种各样的谜团,但总之还是造成了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结局,让后人为之扼腕叹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英雄郑成功猝死之谜


      郑成功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他骁勇善战,令殖民者闻之丧胆。但郑成功就在台湾收复后不久便去世了,年仅38岁。正值壮年,却突然暴病而亡。仔细推敲其死因,就会发现有许多疑点。  
  
  关于郑成功的死,同时代人如李光地、林时对、夏琳等人的笔记都很简单,一般是说“伤风寒”、“感冒风寒”,但一个正值壮年的人怎会轻易地被“风寒”夺去生命?  
  
  根据郑成功临终前的异常情况和当时郑氏集团内部斗争的背景,有人认为郑成功是被人投毒杀死的,这一说法目前最引人注目。此说主要的依据有:
   
  第一,郑成功死前的情状与中毒后毒性发作的症状极似,另外,夏琳《闽海纪闻》中记载郑成功临终前都督洪秉诚调药以进,成功将药投之于地,然后成功“顿足扶膺,大呼而殂”。郑成功大概察觉出有人谋害自己,但为时已晚。
   
  第二,郑氏集团内部暗藏着一些危险因素。生性暴烈的郑成功,用法严峻,郑氏部下,包括他的长辈亲族因过被处以极刑者很多,众将人心惶惶,其中很多人在清廷高官厚禄诱惑下叛逃,郑氏集团内部关系极其紧张。伍远贤所编《郑成功传说》一书中记述,清廷收买内奸刺杀郑成功,因此,如果说台湾岛上一直有人企图谋害郑成功,极有可能是以清廷作为背景。
   
  第三,一个重大疑点是马信神秘地死去。马信是清降将,后来成为郑成功的亲信,郑成功去世当天,由他荐一医师投药一帖,夜里郑成功死去,他本人也突然无病而卒。照李光地的说法,马信在郑成功去世的第二天就死去,江日升《台湾外纪》中记载,其死期距郑成功去世仅仅5天。因此马信可能直接参与谋害郑成功的活动,但后来又被人杀害以灭口。
   
  那么,这起谋杀案的主谋究竟是谁呢?人们把怀疑的目光投到了郑成功兄弟辈的郑泰、郑鸣骏、郑袭等人的身上,特别是郑泰。郑泰长期操纵郑氏集团的东西洋贸易,掌握财政大权,对郑成功早存异心,对郑成功出兵收复台湾曾极力反对。复台初期的郑氏政权财政面临困境,郑泰却暗地里在日本存银30多万以备他用。

      等到郑成功去世,郑泰等人迫不及待地伪造郑成功的遗命对郑经诛讨,并抬出有野心但无才干的郑袭来承兄续统。最后,他们的阴谋被郑经挫败,郑泰入狱而死,郑鸣骏等率部众携亲眷投清,据此分析,策划谋害郑成功的很可能就是郑泰等人。他们早存夺权之心,还可能和清廷有勾结。他们乘郑成功患感冒的时候开始实施他们的计划。夏琳和江日升的记载中说,郑成功病情开始并不严重,常常登台观望、看书,有时还饮酒,甚至拒绝服药。他们极可能在酒中下毒,但这期间饮酒较少,因此七八天毒性才发作。最后他们又在医生开的凉剂中下毒,郑成功终于被毒死。

      郑成功死后,郑经先是忙于对付郑泰的叛乱,后发现郑泰在日本银行的巨款,又集中注意力追回这笔款子。他本人又因犯奸险些被郑成功杀死,对郑成功之死也许心存侥幸,因此郑成功的死因在当时没有被深究。海天茫茫,也许这永远是个解不开的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6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7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焚书坑儒已经算不上是“谜”。秦始皇是因为方士卢生、侯生找不到不死药而逃跑,将犯禁者诸生(术士)坑杀。

方士是术士中炼丹求得道成仙的一类人,而术士指儒生中讲阴阳灾异的一派人。本来很明白的事后来让司马迁解释成儒家知识分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8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位斑斑复制不少 我来添加一条:2010年曹操墓发掘之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8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位斑斑复制不少 我来添加一条:2010年曹操墓发掘之谜
ggmch 发表于 2010-6-28 15:35



    内容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9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后留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9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呢??
0591 发表于 2010-6-28 21:28



    内容啊 曹操墓挖掘至始至终争议不断 我不费神复制了 呵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19 16:16 , Processed in 0.04650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