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回复: 6

[东方区] 1949年后全民扫盲:战士行军背着注音字母[组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凤凰网历史   发布时间:2010-06-30
       1949年,我国约有人口5.5亿,那时的文盲率高达80%。文盲成为新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扫盲成为摆在新政权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场轰轰烈烈的扫除文盲运动便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街道。人们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文化的浪潮中。1952年中国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1956年,周恩来总理号召全国人民向现代科学文化进军,于是,第二次扫盲运动又掀起高潮;两年后,陈毅元帅在有关会议上说:扫盲是使6万万人民睁开眼睛的工作,非干好不可,第三次扫盲运动吹响了号角。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的学习。

1.jpg

我国的扫盲运动从战争时期就开始了。图为1942年,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儿童团站岗并教路人识字(原载《晋察冀画报》1942年7月第一期)。新华社记者沙飞摄(资料照片)

2.jpg

图为1960年,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慕士塔格人民公社二大队的社员在小学生的帮助下在田间学习文化。新华社记者武纯展摄(资料照片)

3.jpg

1950年12月,浙江杭县农村冬学普遍展开。图为挟着课本上学去的农村妇女。新华社记者王纯德摄(资料照片)

4.jpg

1951年,河北定县翟城村开展冬学。图为参加冬学的学员们在上课。新华社记者曹兴华摄(资料照片)

       http://news.ifeng.com/history/vp/detail_2010_06/30/1693809_0.shtml

发表于 2010-6-30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图为1951年,青海省的两个牧童在放羊时,温习冬学教师教给他们的生字。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2.jpg

图为1952年,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李顺达农林畜牧生产合作社的妇女识字小组在上课。新华社记者陈之平摄(资料照片)

3.jpg

1951年,部队文化教员祁建华研究速成识字教学法,创立一套适合部队战士学习的快速识字法。图为1952年8月,祁建华(左)帮助行军的战士学习注音字母。新华社记者岳国芳摄(资料照片)

4.jpg

1952年8月2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25周年全军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图为运动员在进行识字赛跑比赛。新华社记者岳国芳摄(资料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图为1952年,天津一个剧团的演员在后台学习生字。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2.jpg

1955年,辽宁省复县沙坨村的扫盲班在地里通过实物进行扫盲教学。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3.jpg

1956年,山西省昔阳县思乐村青年妇女阎志英学习文化后已经可以写信。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4.jpg

1957年,辽宁抚顺老虎台煤矿有4000多名矿工参加扫盲学习。图为课余时,学生们和张凤仙(女)老师交流。新华社记者王少清摄(资料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1958年,云南玉溪县凤凰水库工地上的民工利用休息时间识字。新华社记者王传国摄(资料照片)

2.jpg

1958年5月,四川郫县太平乡红星三社女社员倪怀凤在十天内通过刻苦学习掌握了1500多个生字。图为倪怀凤(中)正在领取扫盲毕业证书。新华社记者孙忠靖、游云谷摄(资料照片)

3.jpg

1958年,北京市宣武区椿树胡同管界内的624名文盲中有557人参加了扫盲学习。图为一个扫盲小组在练习写生字。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4.jpg

1958年,吉林省延吉县东盛乡黎明农业社英成作业区77岁的崔龙珍(左)和78岁的金丙玉(右)通过长期的文化学习已经可以阅读《延边日报》。新华社记者刘恩泰摄(资料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1958年9月,福建省福州市生活在水上的妇女在船头练习写字。解放前,福州市的水上居民中妇女100%都是文盲。解放后,她们组织了识字班,在当地小学教师的辅导下开展扫盲学习。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2.jpg

1959年12月,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到北京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劳动锻炼的演员吴凤媛(中)在帮助工人排练小歌剧“扫盲哨”。新华社记者郑小箴摄(资料照片)

3.jpg

1949年冬,梅州刚刚解放,为了“扫盲”,兴梅地区党和政府决定当年冬天,让青年学生到农村宣传党的政策。这为后来的“土改”运动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这张照片梅州师范的师生是与书乡小学老师们作别时的留影,从中可以看到他们当时是自己带着生活用品下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0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文盲的减少是经过努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0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那个年代的中国。虽然穷虽然苦。但是大家都团结
现在的中国,除了金钱,就剩下JY了。
正常人都去了国外,国内就剩下一堆J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30 16:58 , Processed in 0.049994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