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sam712

[时事新闻] 法国警察毙劫匪引骚乱 青年焚汽车商店报复 50多辆汽车被烧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0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成立 法兰西伊斯兰共和国..简称法兰西斯坦.
qingfengni 发表于 2010-7-20 11:11



    这个建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0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成立 法兰西伊斯兰共和国..简称法兰西斯坦.
qingfengni 发表于 2010-7-20 11:11



    那欧盟就一天到晚有得忙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0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本主义社会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0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05年那次萨科奇倒是出动了  就是 因为他的强硬让他得到很多选票
sam712 发表于 2010-7-20 10:54



那应该继续坚持啊

难道他不想连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应该继续坚持啊

难道他不想连任了??
纹三少 发表于 2010-7-20 11:35



     “在法国,移民,尤其是来自非洲法语国家和北非马哥里布地区的移民后代犯罪问题,一直让法国人相当头疼”,戴一龙说。同时,治安问题还是各党在争取选票时的一种重要砝码,法国右翼政党一直主张强力打击非法移民以解决治安问题,但是由于容易引起种族歧视,而并不被法国主流社会而认可。

  “这是个敏感话题,多年来,法国人都不会轻易对此表态,因为很可能会引发人们对你政治倾向的判断。”戴一龙说。


~~~~~~~~~~~~~~~~~~~~~~~~~~

还在等吧 时机也很重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当年,法国巴黎郊区骚乱,众多移民青年到处打砸抢,眼看着一连数月骚乱不止,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时候这位担任内政部长的小个子,完全忘记了自己是移民的后代,冲上了骚乱的第一线了,冲着骚乱的青少年们说“你们这些渣滓,我实话实说,如果你向警察开枪,你就不是‘青少年’,而是暴徒。”多么铿锵有力的话,就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国警方接连中圈套遭移民团伙群殴
http://world.people.com.cn/GB/1029/42356/4944829.ht
2006年10月23日

 环球在线消息:法国警方最近连续遭到暴力团伙设下圈套后发动的袭击,而警方受伤人数也不断增加。袭击事件有可能影响到法国总统选举。

  据美国媒体报道,在一起袭击中,3名警察接到报警之后乘车前往一处地点,在路上突然被一辆疾驰而来的汽车挡住了路,随后,就有数十名蒙面的年轻人从夜色中出现,用石头、木棒和催泪瓦斯对警察发动袭击,之后这些人四处逃窜。

  暴力团伙的袭击手法基本类似,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事件发生地点主要是法国的一些外国移民聚集的地区。也就是在这样的地区,法国去年曾经爆发了持续三个星期的严重冲突。法国警方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今年前6个月中,全国共发生2458起针对警方的暴力袭击。2005年发生了4246起,2004年发生了3842起。有警察就表示,警方面临着一些团伙“永远的起义”。

  除了警察外,消防人员和救援人员也成为受袭目标。10月22日,大约30名年轻人头戴面具,光天化日之下在巴黎南部挟持了一辆公共汽车,将车上所有的人赶走后放火焚烧了汽车。随后,他们又袭击了前来救火的消防队员。法国媒体报道,两人被捕,其中一人只有13岁。

  这些暴力袭击更多地反映出移民团体在融入法国社会中由于宗教信仰等因素出现的问题,也成为法国总统选举中受人关注的竞选议题。法国内政部长尼古拉·萨尔科齐是右翼力量中的主要代表,他本月就指出,那些不爱法国的人不应该留在法国。萨尔科齐的讲话让人想起法国极端右翼力量“国民阵线”长期以来的口号:“法国,要么爱她或要么走开。”(凌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息骚乱有功 法国“未来总统”铁腕赢民心
2005

http://world.people.com.cn/GB/3888511.html

  媒体对萨尔科奇的宽容,不仅仅出于法国人的浪漫天性,更重要的是萨尔科奇平息骚乱有功,赢得了人们的好感。

  当11月初骚乱爆发时,很多法国人将原因归咎于萨尔科奇的强硬移民政策和对郊区青年的过激言辞,媒体也认为萨尔科奇走到了仕途终点。然而,向来善于“创造奇迹”的萨尔科奇,在骚乱中始终坚持“铁腕政策”,先抓人后宵禁,两周内平息骚乱,让“40天骚乱”的预言不攻自破。

  17日,在法国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大会上,当记者问萨尔科奇对这次骚乱事件是否感到遗憾时,他居然大胆回答说,唯一的遗憾是用“渣滓”来形容参加骚乱的青年还是力度不够。法国媒体评价说,萨尔科奇已经完全走出了骚乱时的逆境,重新找回往日的信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11月04日
http://world.people.com.cn/GB/14549/3827853.html

●政府内部仍存分歧

  虽然法国总统希拉克昨日呼吁国民要保持冷静,但是并没有得到响应。希拉克要求德维尔潘在一个月内拿出一份促进种族融合和机会平等的报告。他同时还呼吁制定镇压青少年黑帮的计划。

  持续数天的骚乱对德维尔潘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除了召开内阁紧急会议,总理德维尔潘还和来自骚乱发生地的官员就如何平息骚乱进行了探讨。政府虽然允诺要恢复秩序,但目前政府内部仍对如何平息这场骚乱的办法存在各种争议。

  由于总理德维尔潘和内政部长萨尔科齐可能将一同参加2007年的总统大选,两人在面对这场骚乱的分歧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尤其是在萨尔科齐称抗议的青少年为“社会渣滓”之后。促进机会均等部长阿祖兹·贝卡对萨尔科齐的言论表示了公开批评,德维尔潘也表示了反对。(江玮)

  ■骚乱事件时间表

  10月27日,巴黎北郊克利希苏布瓦镇两名非洲裔穆斯林少年为躲避警察追捕,慌不择路,跑入一所变电站,触电丧生。该镇数百名青少年走上街头抗议,与警方发生冲突,随后引发骚乱。

  10月28日,骚乱继续,克利希苏布瓦街道多辆汽车遭到焚毁。两天的骚乱造成23名警察受伤,13人被捕。

  10月29日,克利希苏布瓦镇数百名居民在市政厅和事发变电站间举行默哀游行。警察一度控制了局面,但仍有零星骚乱发生。

  10月30日,警方向克利希苏布瓦镇一座清真寺投放催泪弹,骚乱进一步升级。

  10月31日,内政部长萨尔科齐到巴黎市郊的阿尔让特耶视察,遭抗议人群示威。抗议人群向他投掷了石块和瓶子。

  11月1日,骚乱从克利希苏布瓦镇蔓延到欧奈苏布瓦镇,造成该地区30多人受伤。1日晚间,巴黎周边9个城镇首次出现小规模骚乱。

  11月2日,法国总统希拉克首次就骚乱事件发表讲话,呼吁民众保持冷静,以恢复正常秩序。

  11月3日,骚乱进入第7天,冲突愈演愈烈。参与骚乱人员向警察和消防人员开枪,焚烧了约40辆汽车、两辆公共汽车、多个垃圾箱和一些巴士站。(江玮)

  ■骚乱背后

  ●政治对手暗中较量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王朝晖:

  本报讯(实习生 储信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王朝晖昨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法国内政部长萨尔科齐和法国总理德维尔潘虽然都是从平息骚乱的角度出发,但是二人处理的方式折射出了双方的政治角力。

  她表示,由于萨尔科齐和德维尔潘都是2007年法国总统选举的有利竞争者,所以二人一直关系紧张。萨尔科齐在对待移民和打击犯罪方面表现得非常强硬,在处理此次骚乱时仍然不改本色,但是德维尔潘却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态度,这都是双方争夺穆斯林选票的表现。由于穆斯林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政党,所以有可能会成为政客的“砝码”。

  虽然此次骚乱对萨尔科齐的声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不起决定作用,最重要的是看二人将来的政绩,特别是德维尔潘能否将经济搞好才是关键。

  法国巴黎政治学院驻北京代表阿丽斯瑞尔女士也告诉记者,萨尔科齐的措施的确非常强硬,但是她相信,公民的指责并不是仅仅是针对萨尔科齐,而是人们向政客的一种发泄。至于二人的政治前途和地位,现在还很难说。

  ■骚乱溯源

  ●外来移民难以融入法国社会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许铁兵:

  本报讯(实习生 储信艳)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许铁兵昨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导致此次巴黎骚乱的根本原因是外来的穆斯林移民无法融入法国主流社会。

  许教授表示,目前法国的穆斯林移民已经发展到了第二代,他们虽然在教育上已经法国化了,但是仍然很难融入法国的主流社会。这些穆斯林移民居住在“郊区”,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大部分从事“蓝领”工作。但随着近年法国社会的变迁,出现了工人日渐减少的趋势,而以前主要从事“蓝领”工作的穆斯林移民失业率就变得越来越高,因而人们的不满情绪也日益高涨,此次骚乱也是人们不满情绪的发泄。

  同时,法国的警察也带有一些种族歧视的普遍观点,很多事件中受害者都是有色人种。

  法国巴黎政治学院驻北京代表阿丽斯瑞尔女士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两个少年的死只是个导火索,真正使这件事情燃烧起来的是那些所有觉得被排除在主流社会以外的人们的不满。穆斯林移民第二代认为自己是法国人,但是却不能完全地被融入法国社会。法国的公众政策并没有成功地解决移民的融合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0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法国,移民,尤其是来自非洲法语国家和北非马哥里布地区的移民后代犯罪问题,一直让法国人相 ...
sam712 发表于 2010-7-20 11:39


要考虑这么多啊

还是咱们这里做官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0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现在知道当代法语里“青年”是什么意思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考虑这么多啊

还是咱们这里做官爽
纹三少 发表于 2010-7-20 11:52



    又没骚乱到萨科奇家

个人选举利益  党派利益 高于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0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没骚乱到萨科奇家

个人选举利益  党派利益 高于一切
sam712 发表于 2010-7-20 12:02



    前提是遵守游戏规则

要不就可以直接用警察军队把在野党全抓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提是遵守游戏规则

要不就可以直接用警察军队把在野党全抓起来........ ...
纹三少 发表于 2010-7-20 12:15




你当是非洲呢  明明有更有效的方法 谁还那么蠢

再说了 人家表面斗 可背后很多事情都是合作的  就像是拉法叶舰收回扣的案件  几十年了  两党几代政客都收了钱  最后法院判决都没事  人家好得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提是遵守游戏规则

要不就可以直接用警察军队把在野党全抓起来........ ...
纹三少 发表于 2010-7-20 12:15


在野的和台上的 有着众多合力维护的东西

    http://bbs.m4.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4012&highlight=%E5%85%B1%E5%92%8C%E5%9B%BD%2B%E5%A5%B6%E9%85%AA

法国历来是一个主张平等的国家。


法国大革命提出的三句话口号中就有一句是“平等”。然而最近一段时间,法国却政坛却不断传出种种与金钱有关的丑闻。在一个要求全民勒紧裤带、实施紧缩政策的时代,民众却发现原来政治家们在那里继续花天酒地,如现任国务秘书克利斯蒂昂·布朗日前被曝,他每年用国家公款报销而抽掉的雪茄就高达12000欧元,几乎等于一个最低工薪阶层一年的收入!这不能不引起舆论的强烈反应。


在法国从政有很多好处。


除了高薪(如果是为了养廉,那绝对是一个失败的政策)外,往往还有实物好处。如部长都有国家支付租金的官阺或住房。社会部国务秘书阿玛拉被揭将国家交付给她本人使用的一套120平米的房子转给自己的亲威使用。另一位工业部长艾斯托齐更是被披露自己占了一套职务用房不算,还给女儿谋了一套。另外还曾曝出一名部长居住在600平米的一套豪宅,却由国家支付高达14400欧元的房租。一名国会议员除了5126欧元的税后薪水外,还有6223欧元的免税“赔偿金”,即为议员开支各种“国家无法报销”的支出。这还没有结束。除了上述共11349欧元外,每个议员还有一笔高达8859欧元的“秘书费”。议员有权为任何一项工作、聘用任何人。事实上,很多议员便堂而皇之地雇佣自己的亲威、如妻子或子女担任自己的秘书。绝对是合法的。除此以外,议员还每年能报销夫妇两人的从自己选区到巴黎的头等舱往返50次的费用、免费乘坐所有火车的头等车、免费乘坐出租车……真不知国家不能报销的到底是什么?也许就是雪茄烟了……


还有一个好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名部长或国务秘书离开政府时,往往会得到相应的一个“闲职”,领取相当丰厚的“补偿金”,而且往往与其本来进政府前所任职务和报酬并行不悖。如果2007至2009年在法国费永政府内担任负责与议会关系的前国务秘书罗歇·卡路齐在被解职后,安排在“大西洋合作与发展组织”当法国大使。每月月薪4000欧元,加上带司机的公家汽车和保镖和一间大办公室!工作?可有可无。这在法国被称为“共和国奶酪”,也就是说,一些由国家支薪的“闲职”,属于安抚性质的工作和近乎或含有“收买”意味的薪水。


如法国阿拉伯学院院长、移民博物馆馆长等等职位,几乎都是由各任前政府部长占据着。法国前总理巴拉迪尔则在下台后担任“勃朗峰隧道委员会主席”……这类职务,有的创立时还有点工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变成了无事可干,但职务却仍然保留着。如巴黎学术总监一职就是如此。无论左翼还是右翼的政府部长,一旦下台,都能分到一杯这类的“羹”。而在这一点上,左右翼官员和议员都“心有灵犀一点通”,利益均摊,绝不会抖落出去。


除了闲职以外,还有一个“肥差”,就是兼职。在法国,很多规定可以兼职的。如著名的凡尔赛宫馆长就是由一名前文化部长让—吕克·阿亚贡兼任。他在凡尔赛宫的月薪是12000欧元,同时他还继续领取3000欧元的另一笔薪水:社会与经济委员会顾问。那么这个“社会与经济委员会”是什么性质的机构呢?一个非常“有闲”的国家机构,233名成员多来自左右翼曾执政的官员,大概就是一个“务虚”为主的机构。法国目前国民议会577名议员中,竟有439名有各种兼职。也就是议员总收入20208欧元(包括供其支配的“秘书费”)外,这439人还有另外一份薪水,一般往往是地方官员职务。其中还有80名议员还有两份兼职。其收入可以相象!


如果这些公职人员真的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这些报酬也许不过份。然而看一看法国目前的状况,即可理解其中的问题哪里。法国国家足球队以上届世界杯亚军的身份前往南非,却首轮就以一平二负的战绩被淘汰。法国体育部长和体育国务秘书是没有任何责任的。直接负责体育的国务秘书雅德的赛前批评法国国家队住宿的旅馆584欧元一人一套太过奢华(由足协自己的钱即私人的钱支付)。但当她自己前往南非时,居住的房间一天却超过了600欧元,而且是由国家用税收人的钱支付的。但这一切都仅仅会被媒体炒作一两天。过后就再也没人想起,也不会有任何变化。因为这一切都是由政府官员们制定、议会议员们投票通过的,也就是合法的。就如萨科齐总统则上台就让支持他上台的右翼占多数的议员投票通过将总统的薪水从6000欧元上升至19000欧元一样,是完全合法的!


如果不是危机,法国民众也不会突然对这一切都倍表关切和反感。原来共和国奶酪都是被共和国的“仆人”悄悄但合法地拿走了……这就是当今西方国家的一个难以改变的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提是遵守游戏规则

要不就可以直接用警察军队把在野党全抓起来........ ...
纹三少 发表于 2010-7-20 12:15



    再说一句啊


现在谁这么傻啊  还直接用警察军队  就算是菲律宾也用私人军装或是私下暗杀了

http://china.zjol.com.cn/05world/system/2009/11/28/016108256.shtml
棉兰老地区的马京达瑙省布卢安镇镇长埃斯梅尔·曼古达达图计划于2010年竞选该省省长,他的妻子、两个妹妹、女律师以及数十名记者于当地时间11月23日前往省会谢里夫阿瓜克的选举委员会递交竞选材料。这惹恼了现任省长安帕图安,他担任马京达瑙省省长多年,虽然表示明年将不再竞选连任,但他要把“官位”让给他的儿子,面对曼古达达图的竞选“挑衅”,安帕图安家族大开杀戒。曼古达达图家族是当地另一个很有势力的帮派首领,与安帕图安一向不和。曼古达达图已经预料到危险,挑选身边的女性出来,但对手依旧没有放过

 菲律宾全国划分为吕宋、维萨亚和棉兰老三大部分。法新社报道说,棉兰老地区的马京达瑙省以及其它偏远地区暴力猖獗的原因多为政治纠纷。棉兰老地区的政治是以权利为主导的,当地富人把“当官”视为与生俱来的权利,是家族私有财产,不容外人侵犯。一旦受到威胁,就会暴力夺回。菲律宾许多政客都拥有装备精良的私人军队,使得每次选举都有血腥事件发生,许多地区都是由敌对的政治世家争夺主要政府职务。
  在此次政治派系斗争中,由于数十名记者死亡,菲律宾原本被列为世界上第4个记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此次血腥屠杀记者过后,菲律宾已经超过索马里、伊拉克和巴基斯坦,成为今年记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0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野的和台上的 有着众多合力维护的东西

   

法国历来是一个主张平等的国家。
法国大革命提出的三句话 ...
sam712 发表于 2010-7-20 12:53



    为什么不是危机,民众就不反感呢

我感觉这些东西是不是危机都很让纳税人反感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0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一句啊


现在谁这么傻啊  还直接用警察军队  就算是菲律宾也用私人军装或是私下暗杀了


棉兰 ...
sam712 发表于 2010-7-20 13:01


菲律宾居然也算是民主国家   

还不如咱们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0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居然镇压和平示威,强烈关注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0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望双方淡定,坐下来谈谈!
飘过前对法国的镇压行为表示谴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3 22:06 , Processed in 0.04362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