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富士康连续自杀事件、南海本田罢工事件……今年上半年,劳资冲突在珠三角明显增多,而这些冲突最终均以较大幅度的加薪告终。此外,全国多数省份已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普遍上涨幅度超过了10%,有些省市的涨幅甚至高达20%。
究竟怎样看待这一系列的劳资冲突事件呢?面对劳动力价格上涨,政府究竟应该做些什么呢?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
疑问一:中国迎来了劳动力价格上涨的新阶段?
富士康事件并不是转折点,2003年以来劳动力价格就出现了持续上涨的趋势
今年上半年各省市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一些外资企业也在密集“加薪”,这不由令人生疑,中国是不是迎来了劳动力价格上涨的新阶段?
蔡昉认为,劳动力价格上涨是2003年以来的大趋势。2003年—2008年期间,农民工实际工资每年增长率为10.2%,只有2008年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度放缓了。今年出现的富士康一类的事件只是一个象征,是2003年以来工资水平上涨趋势的继续,不是新阶段。在它们的背后,是中国迎来了“刘易斯转折点”这一历史事实。
刘易斯转折点,又称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供给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劳动力不再是无限供给。简言之就是“不涨工资就会招不到工人”。
“刘易斯转折点并不是一个点,不是一个突变。从2004年开始一直不断出现的民工荒和工资上涨不是局部性、结构性与短暂性的扰动,而是一个不可逆的大趋势。”
蔡昉的研究结论主要基于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近十年来,一方面,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正在大幅度减慢,整体上正在摆脱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二元经济发展特征。2004年到2011年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量以每年13.6%的速度减少。另一方面,城市劳动力与农业雇工需求都根据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不断增长。从2002年到2009年期间,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量从1511万减少到665万。而在这两个年份,城镇新增就业分别为859万和1020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增量分别为2071万和459万。很显然,新增就业已经超过劳动年龄人口增量。
而且,新一代农民工对工资福利、劳动环境和职业发展的需求更高,维权意识更强。我国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中,“新生代”占到60%,企业以原有的劳动力价格可能无法吸引并留住这些新生代农民工。
几年前,蔡昉曾做过一个预测:从劳动力供大于求到供给无法满足需求的转折,会发生在2004年至2009年期间。事实证明,恰恰2004年与2009年这一头一尾,是民工荒现象突显的两个年份,只不过是由于遭遇国际金融危机,本该在2009年突显的“民工荒”被推迟到了2010年的春节后。 |
专家, 中国, 劳动力价格, 契机, 挑战, 专家, 中国, 劳动力价格, 契机, 挑战, 专家, 中国, 劳动力价格, 契机, 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