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民族科学在当代的最新成果实例(李世煇老师原创,经作者同意现在陆续发布)
大家非常关心中华民族科学在现当代前沿科学领域发挥的作用解决的问题取得的成就。本人主编的《青年自然国学丛书》顾问李世煇老师恰好收集了部分这方面的实例,现在我陆续把它们发布出来。
作者李世煇先生简介:解放军总参工程兵第四设计院教授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客座研究员,《青年自然国学丛书》顾问。
李世煇先生不仅自己钻研中华民族科学,把它与现代科学技术成功结合起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多有建树,而且他还收集了一些当代中国民族科学家在中华科学传统与当代科学技术结合方面的成功实例,现在我陆续把它们发布出来。
李世煇创立典型信息法,初步解决三峡大坝和黄河小浪底围岩稳定性分析预测难题
地下工程周围的岩石是稳定的?还是即将坍塌?在设计阶段,岩石力学家的分析预测没有把握;在施工中,工程师更难以预测。当今世界各国的认识与处理这种复杂性问题就是这 个水平。20世纪80年代初,这个难题在中国初步解决了,这就是“典型信息法”。典型信息 法中的“信息”,指的是计算机基础上的西方信息科学技术,而“典型” 指的是中国老百 姓喜闻乐见的典型 – 一般方法,即中国传统文化“取象比类,运数比类”的现代版。“典 型信息法”有两种主要应用形式,一种用于解决设计阶段的稳定性预测难题,叫做“典型类 比分析法”;一种用于解决施工阶段的难题,叫做“变形速率比值判别法”。典型信息法采 用的具体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措施,都来自西方,但是,“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的全局 观点和研究方法,是中国的。
20世纪80年代末推广应用以来,在国内外首次给出可信度(经验统计值)0.7-0.9,用户满意率93.6%,国内外影响比较大的工程验证实例是:1991年在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二滩水 电站导流隧洞施工中的设计复核,战胜了德国最大的建筑承包商做出的分析预测(必然要垮 );1999年在广东高速公路猫山隧道施工中,应用这一判别法,两次化险为夷,一旦弃而不 用,就发生了通天的大塌方。目前,在中国大陆“典型信息法”软件的用户已经数以百计, 1998年经总参谋部和总后勤部批准,“典型信息法”的两种主要应用形式已经列入国家军用使用标准,在全军施行。 |
中华民族, 实例, 成果, 科学, 中华民族, 实例, 成果, 科学, 中华民族, 实例, 成果, 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