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2|回复: 13

有良心的经济学家夏业良:解读中印经济真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4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ikefg 于 2010-9-24 21:31 编辑

凤凰视频
http://v.ifeng.com/v/news/20100509/5094/index.shtml#0f0c3721-8f89-461e-aea4-339049ab0f65 
 
精彩观点
  
  1、印度中产阶级人口至少有2.5亿,中国只有2000万,不及印度十分之一。
  2、2008年,印度的信息产业产值1050亿美元,占印度gdp20%,而且印度的gdp已经超过了一万亿美元!
  3、中国应在中印的贸易摩擦中大度,以免树立这样一个可怕的敌人。
  4、印度的私营经济远比中国发达,同时因为私营经济的比重大,所以印度的通胀率比中国低。
  5、印度的经济发展是靠国民消费拉动的,中国是靠投资拉动的
  3,印度的发展路径比中国更可持续发展。
  
  演讲台底下的北大学生反应同样精彩!
  学生提问没有任何一人对其演讲提出异议,包括一位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可能是北大毕业的)都对夏教授的演讲热烈掌声,这在以质疑勇锐知名的北大学子中是不多见的。
  
  希望这样有良心,给人们解读真相的经济学家能多一些!
 楼主| 发表于 2010-9-24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开支408元就是中产阶级,夏业良教授说印度有3亿中产阶级是有理由的

今天看了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才知道夏业良教授关于印度有3亿以上中产阶级说法的由来。原来在亚洲日开支在2-13美元以内的都叫中产阶级,折合成人民币按月计算就是月开支408-2652元之间的人都是中产阶级,按此标准计算,中国可能只有几千万人不是中产阶级了。。。笑。


华尔街日报:印度“中产阶级”多与穷人一步之遥   链接:http://chinese.wsj.com/gb/20100823/bog112249.asp?source=channel


亚洲开发银行(ADB)最近发布的一份关于亚洲中产阶级的报告说,如果按2005年美元购买力平价计算,日花销2-20美元定为中产,则印度的中产阶级人群已增加至4.2亿左右。

印度有4.2亿中产阶级,看你如何界定?


跟中国相比,印度有更多与贫困线只一步之遥的中产阶级,一不留神可能就会滚落回穷人的队伍里。

这里指的就是那些每日生活费介于2美元和4美元之间的人群。若按名义价格计算,他们每天的花销约为20-40卢比(按1美元兑15.66卢比的购买力平价计),换言之,一个五口之家的月花销约为4,700-9,400卢比。

亚开行首席经济学家李钟和(Jong-Wha Lee)说,让中产阶级继续成为中产阶级很重要,印度大部分中产阶级依然属于中下阶层。他说,这些人的处境很脆弱,一旦丢了工作或有重大变动就会重新沦为穷人。这份针对印度1994-2005财年数据的研究结果是在新德里公布的。

这些脆弱的底层中产阶级约有2.44亿人,占到印度整个中产阶级的60%。此外,印度大约有2,600万富裕阶层,他们的日花销超过20美元。

要想准确计算出印度中产阶级的数量是件复杂的工作。亚开行的这份报告指出,利用日均花销2-13美元这个界定标准,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拉瓦雷(Martin Ravallion)将印度中产阶级的人数定在2.64亿。经济学家伯索尔(Nancy Birdsal)认为,如果将标准提高至日花销10美元以上且不包括占人口5%的最高收入阶层,印度就根本不存在中产阶级。


亚开行这份报告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图表,或许当属按消费水平划分的印度人口绝对数量分布图。该图显示了一座底部极其庞大臃肿的金字塔,顺着这个巨大无比的基座往上看,金字塔迅速变窄变细。在这个基座之上,大多数消费群体的人口数量看起来都比1990年代翻了一番。富裕人口数量增长了好像不止一倍,而位于金字塔底部的穷人数量则没有改变。

中国的“收入金字塔”差不多是钻石形,只有不到1亿的中国人日均花销低于2美元。中国多数人口归类于每天花销在5-10美元的“中间中产阶层”,其绝对数量在1995-2007年之间几乎增长了四倍。

图表中代表穷人的模块大小看起来没有变化,但在印度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却缩小了(总人口不断增长所致)。尽管如此,令人沮丧的是,虽有成百上千万的印度人成为底层中产人士,印度穷人的绝对数量基本保持不变。

据该报告的统计,印度日花销低于2美元的穷人数量约为6.51亿。

李钟和说,人口增长对印度产生的影响巨大,印度贫困人群的生育率更高,家庭成员也更多,这也是为什么需要不断关注如何让他们成为中产阶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4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在崛起是不争的事实。。。 盲目自大忽视山中的另一只虎不是一件好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4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这个中产阶级怎么定义的?2-3亿?这种砖家真是牛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4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通胀率低?那就不用加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4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消费低,其实不是坏事。。。何况中国其实消费并不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4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消费而消费,没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4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被印度洗脑的专家?还是被数据洗脑的专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4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胡 Care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4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追赶中国或成印度“噩梦”

2010-9-22   来源:《参考消息》
  
【法国《回声报》9月20日文章】题:中国,印度的榜样与反衬(作者帕特里克· 德雅克洛)

从现在起的20年内,可以肯定,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但这是在一个十分特定的领域内:人口领域。中国的人口或许将达到14亿,而印度的人口将超过它的邻居,达到l5亿,甚至是l6亿。但在其他方面,赶上中国甚至是接近中国的目标依然十分遥远。

并非印度不想赶超,而是因为中国对于印度的领导阶级来说是一个真正的噩梦。尽管根据他们负责的领域(或是经济或是政治和外交)的不同,其态度迥异。

在经济方面,亚洲头号强国的成就在印度激起了赞赏和嫉妒。赞赏的东西有高出印度近3倍的GDP、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中国人几乎全部扫盲。嫉妒则是因为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更凸显出印度的不足。两个国家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从相同的水平起步的。但两个大国的发展状况迥异。中国已经或多或少要同美国平起平坐了。而印度继续在同一些困难作斗争。例如:儿童的高死亡率、营养不良和现代化基础设施不足。

一位欧洲的外交宫指出,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凸显了印度制度的 “落后、混乱和繁杂”。他还说:“印度无法和中国的效能相比。”一位工作在德里的印裔法国经济学家巴苏德布·乔杜里指出:“问题在于印度实施民主的方式。分享权力的做法导致出现这样的情况: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主要是由印度的各个州来决定。于是发展的不平衡就出现了。古吉拉特邦自信可以用与中国同样的速度建设基础设施,可其他的邦就完全没有能力这样做。”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的经济界——包括商人和政府中负责发展的人士——总的来说是赞成同中国进行不带成见的合作的,认为可以从中国的迅速发展中受益。过去微不足道的两国双边贸易迅速增长.今年可能达到600亿美元。中国购买印度的原料,而印度向中国购买高技术产品。

虽然商业关系是符合两目的共同利益的,但引发两国政治紧张的因素却很多:中国在印度洋的雄心、印度对达赖喇嘛的支持、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帮助、中国对阿鲁纳恰尔邦(即我藏南地区——本报注)的领土要求……

印度的政界因此在总理辛格的“和平现实主义”和一种十分不信任的态度之间摇摆。辛格认为,同中国在外交方面的分歧不应该阻止双方在经济上的尽可能积极的合作。而另有一部分人鼓吹在边境地区大力进行军事部署。所有这一切正在妨碍印度可能从中大大受益的经济合作。

印度面对其对手当然也握有一些王牌:它人口众多(但只有通过深刻的教育体制改革,人口才可能成为真正的财富)、使用英语(但远未普及,不过比中国要使用广泛)、被称为培养国际水准的管理干部的摇篮以及在像信息技术这样的尖端领域中颇有作为.

印度也就是要从这些优势出发去追赶中国。一位西方的观察员指出,真正的挑战 “在于,尽管中国的增长跌到了10%以下,而印度正在接近这个速度,但中国的发展基础却要雄厚得多,因此差距还会继续扩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4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已经给出了结论:

因为以私营经济为主,所以通胀率低。

我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4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lol:夏業良,有良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4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良心的经济学家?俺看是既没良心也非经济学家!这帮自由经济教的小丑 顶着干大帽子   除了随意臆断 就剩胡说八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4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无聊的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9-23 23:32 , Processed in 0.31179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