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8|回复: 5

钓鱼台冲突背后的日本底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5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仿佛成了定律,每隔几年中日关系就出现一场风波。本世纪不过十年,中日之间大规模的冲突已经发生两次。第一次是首相小泉执意参拜靖国神社,导致中日关系长达四年间的停滞和倒退。第二次就是现在的钓鱼台风波。如果说两者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从“虚”的历史,到“实”的领土。

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国之间都有一些敏感和难解的问题,而且经过长期的交往,相互之间都是有着清楚的认知,知道引爆的后果。比如日俄之间有北方四岛问题,如果直面触碰,必然导致日俄关系动荡。日美之间则有军事基地问题,鸠山首相试图打开缺口,结果引发美国不满,并导致自己政治生命的终结。中美之间则有会见达赖、台湾军售等高度敏感议题。同样的,中日之间则有三大冲突点:历史问题(包括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问题。这其中任何一个,都能导致中日关系的严重动荡。

从逻辑上讲,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引发与他国的冲突,然而事实上却由于制度、国民性、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主动引发事端。

日本是民主国家,小泉在竞选首相时为获得右翼支持,公开声明将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果不其然,胜选后,他年年参拜,不仅为了表示他绝不食言,也以此巩固他的执政地位。但代价却是中日关系进入冰河期。而这期间,恰又是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阶段,致使日本错过依靠中国拉动经济复苏的历史机遇。

这一次钓鱼岛迅速成为外交危机,也与刚刚担任首相不过三个月的菅直人适逢选举有关。由于担心影响选举,致使错过最佳解决时机。现在日本,既不敢审判中方船长,也不敢释放,成为外交僵局。事实上鸠山首相要动美国军事基地,也是由于选举所致。

除了制度上的原因之外,日本政治精英的萎缩、缺乏远见卓识的因素日益突出。小泉没有意识到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加速崛起,从而在最关键的时期错过中国这班快车。鸠山首相竟然不自量力的要动美国的奶酪,甚至做为竞选口号,足见其对国际事务的无知和智商。菅直人在国内问题焦头烂额之际,居然把钓鱼岛冲突升级和长期化,被中国抓住机会暂停所有政、经往来,尤其是日本关注的东海油汽田、旅游立国政策、煤炭供应等事宜都被中国叫停。但在正常时期,中国做其中的任何一件事,都会付出极大的代价和外交被动----还记得中国仅仅是宣布减少稀土出口引发的外交争议和压力吗----结果现在却一举完成。

日本外交的混乱和缺乏战略,是这个岛国民族的传统。二战时竟然想一口吞掉中国、然后攻击苏联。被中国拖住后,竟然又攻击美国。结果输掉了自明治维新以来七十多年的所有奋斗成果。二战后,日本总算吸取了教训,在美国的框架下,经济迅速起飞,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日恢复建交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维持了中日友好大局。然而从九十年代中期到现在,日本外交开始出现混乱直至今天进入一种无所适从的危机状态。原因除了中国的崛起外,还和这二十年日本经济的低迷有关。以致于鸠山妄想告别美欧走入亚洲,提出没有美国的东亚共同体方案。结果导致自己粉身碎骨。今天的菅直人面对钓鱼岛危机,束手无策。既不敢放人,更不敢审判,只能一再拖延。

从大历史的角度看,中日曾经有过两种关系。一是中国领先于日本,日本是中国的学生。这是中日两国的历史常态。二是日本领先于中国。这可称一百年来的历史例外。唯独现在,亚洲出现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一幕:中日两强对峙。中国虽然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政治和军事上(包括核、太空技术)也有明显的优势。但在人均和科技含量上与日本还有不小的差距。从趋势看,中国全面超越日本只是时间问题,但在目前,却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两强并存的格局。面对这五千年未有之变局,日本的政治精英显然是乱了方寸。

这次中国的强硬、日本的拖延,都出乎各方的预料。这除了日本制度和政治精英的问题之外,还表明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在迅速降低。中日刚建交时,中美日可被视为反苏的大同盟。同时刚打开国门的中国急需日本的经济援助和技术。日本则需要中国的市场和资源。在这种背景下,中日友好成为主流,即使出现问题,也很快就能平息和得到妥善解决。但到今天,中日关系的基础和外部环境发生了质变。中国不再需要日本的资金和技术,相反中日之间贸易存在逆差,日本反而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某种程度的依赖。当然两岸关系的和缓,也使得日本的作用下降。同时鸠山的下场也令全球都明白日本的真正的美国附庸国际地位。冷战之后日本也不再视中国为盟友,相反,由于中国支持朝鲜,令日本感到威胁。在这种背景下,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大幅缩水。双方都表现出一幅不在乎的神态。

中日此次外交危机,必然促使日本更加转入美国怀抱。但对现阶段的中国来说并非无益。从历史上看,日本只要一强大就扩张,失败后也总是不愿认罪、认错,百般狡辩。现在中国虽然日益强大,但还没有制约日本的能力。面对一个已经强大而且又需要制约的日本,美国恰好满足了中国(以及亚洲各国)的外在需求。

随着中方船长关押时间的延长,外交危机也一再升级。温家宝总理在出席联合国大会时,发表声明,要求日本立即无条件的放人,否则中国将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一切后果将由日本承担。同时宣布拒绝会见日本领导人。这也是中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正式对钓鱼岛危机表态。也标志着危机上升到国家最高层面。双方政治交流的中断从此前宣布的省部级上升到最高领导人级别。

日本目前的唯一理由是双方制度不同、司法体系不同,由于已经进入司法程序,不可能马上解决云云。这样的话也就是骗骗中国国内的自由派。既然如此,何以十四名船员和渔船就放掉了?从日本的角度讲,他们可是从犯吧?渔船可是犯罪工具吧?连犯罪工具都没有了,还审什么?美国也是民主国家吧,当年为了营救人质,还秘密向伊朗出售武器呢。法国也是民主国家吧,当年炸掉绿色和平组织渔船,还声称法国被陷害呢。最后为了能够提前释放案犯,甚至动用一切经济压力包括利用西欧共同体审议新西兰主要出口产品农产品的机会,迫使另一个民主国家新西兰就范。这个时候,谁和你讲司法独立?进入程序?再扯远一点,当今世界被西方抢去的各国文物可有一件是通过司法要回来的?还不都是国家间的博弈才实现的?这些根本就不是司法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现在日本还在撑的原因是面子。毕竟不可能真的以国内法审判中方船长,而在中国的压力下就此释放也是颜面尽失。于是只能一再延长关押。但强撑又改变不了钓鱼岛的现状:日本既不能驻兵,也不能派官方机构登岛。如果说日本维持的只是一个面子的话,失去的却是里子----大量的实质利益损失以及道义----在船长奶奶去世和中秋节来临之际,此举凸显其不人道。

强撑的后果,日本不是不清楚,现在缺乏的是决断。当年二战时,如果日本再不及时投降,盟国将不得不进行登陆战,但仅凭美国一国显然力不从心。只能是中苏美三方。这样,日本将面临德国、朝鲜被分割占领的命运,一个统一的日本不复苏在(斯大林之所以后来放弃暗杀希特勒,就是不希望德国过早投降,而意图将之彻底摧毁)。正是鉴于此,宁可习惯性玉碎的日本才决定投降。今天中日对决的局面与二战末期有一丝相似之处。至于如何收场,就看日本是否还残存有的政治智慧了。

发表于 2010-9-25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5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会否制度化巡视钓鱼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6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会否制度化巡视钓鱼岛
红色的血 发表于 2010-9-25 16:01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钓鱼岛放那儿又不会跑了,巡视是心虚的表现。

只是如果有别人伸手,那就别怪中国不客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6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精辟!观点独到,分析入木三分!!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6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政府建立“海洋武警”。巡视所属海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 01:37 , Processed in 1.72863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