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54|回复: 18

房价背后—— 张捷解答80后就真的应该买不起房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普拉达 于 2010-10-28 20:14 编辑





相关系列视频,请见当前版面

发表于 2010-10-16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得非常有道理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3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70后需要购房吗?
没有这类开发商房子会有这个价格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7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吃老家吧,有个好爹OK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9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就怕中国经济崩溃     那样我们都得见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30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70后大学生100%有福利分房,80后top5%年薪15万在北京一样买不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31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到底说的是10年前还是20年前呀?
十年前的工资可不是200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31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恩 是啊 这么年轻的人 我还是住我爸的大房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普拉达 于 2010-11-2 16:48 编辑

回复 6# yyfeng99


    我姐是70后,但是没有福利分房,我是80后,面对的和她同样的问题,只是她们的运气在于,结婚的时候,刚好赶在了房市高涨的初期,于是用当时极合适的价格购买到了房屋,之后就是持续多年的水涨船高。

还有一点就是,那怕当时在我们这个二级城市,近千元平米的房屋也是姐姐和姐夫借了双方父母的钱才购到的,也就是,四位老人和一对年轻人当时的收入储蓄总和买了一套每平米900多元的一百来平米的房子。按照这么些年的收入比例,实际上房屋的涨幅高度远没有到处宣传的那么可怕,但是30%的超收入涨幅肯定是有的。这30%的差别,我想大概就是这次十二五规划中所提到的提高国民收入这个问题了。

本人还是相信会在下一个五年享受到更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70后大学生100%有福利分房,80后top5%年薪15万在北京一样买不起。

yyfeng99 发表于 2010-10-30 09:41


我是70后的,进大学第一年刚好开始收高学费,毕业那年刚好赶上没有分配,毕业后10年才买了个二手房。不知道你那“70后大学生100%有福利分房”怎么得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买什么房,浪费钱,直接换领导,让印度人民来领导我们,哥就去天安门前搭个窝棚,多好啊!风景不错,风水又好,地势也开阔,还特热闹,更是自由的不得了,起夜上个茅房都不用非得去厕所,想尿哪儿就尿哪儿,心情好就尿天安门,心情不好就尿中南海,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 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得还是比较有道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 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得还是比较有道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的起房是关键吗?问题是买的起多大的把,还要位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 -不知道该怎么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60后才有房子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得非常有道理呀
车到山前 发表于 2010-10-16 21:39



    忽悠呀。什么有道理,这都给忽悠过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海 于 2010-11-18 20:50 编辑

在计划经济体制,也是在改革初期,国家政策是保障每户人家是房子居住的。
到了结婚年龄的青年之中,多数是农村青年,留在农村。农民本身是有宅基地,自己可以盖房子,几百平方米的。
虽然,当时考上大学的大学生青年是80后的十分之一,但是,当时城市的房子也是很少,没有高楼大厦,供给也少得多,可能是现在的供给量万分之一。相比之下,供需矛盾更为紧张。(张捷一开始就是忽悠。不是他不明白,而是纯心有意不提及住房供给量的问题,只是片面强调需求。)
大学生毕业一般是进国有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这些单位等你到了婚龄,都是分房子的,只是面积小一些。如果你是中年人,比如你的父母这一辈就分大一些的房子,60平方米。
这样,不管你父母还是你,都是有两个渠道可以获得房子。

然后,考不上大学的绝对多数的青年,可以通过中专、高中毕业文凭,以招工方式考试进入机关或国企业,只是起步等级低一些,房子还是有的。当时的中专文凭,相当于现在的专科。然后,在一边工作时,一边通过自考与业余函授,完成大学文凭。等到你是中年人,甚至是单位骨干人员时,有了子女了,住房有困难了,可以再分一套面积更大的房子。

所以,到了婚龄的多数青年,都是可以解决住房问题的。
不要被上面那个砖家骗了,70后那一批城市青年职工的数量,并不是现在的十分之一,应该数量差不多的。

部分70后没有房子分配,是1998年后,当他们进入国有单位想结婚时,正是由朱总理决定取消住房分配制度后,直接从市场上购买房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海 于 2010-11-18 20:54 编辑

为什么张捷要骗人呢?因为,经济利益不一样。
经济利益决定了人与人的关系,是盟友还是敌人,是说真话还是说假话。

再说下去,就是马克思理论了。现在学校都不教了,怕你们造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6 05:10 , Processed in 1.75524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