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寿一宋氏家族世代为南宋丞相虞允文守墓,然而“宋氏不绝,守墓不止”的祖训却正受现实考验。
虞允文丞相,在梁羽生的武侠小说里,他是备受侠客们敬重的“虞将军”;在《宋史》里,丞相虞允文被这样赞美:“慷慨磊落有大志,而言动有则度,人望而知为任重之器,早年以文学致身台阁,晚际时艰,出入将相重20年,孜孜忠勤无二。”
赞美,也应送给在此守墓835年,默默且无闻的宋氏家族。
3月31日,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在仁寿县虞丞乡,一位老人拿着纸钱和酒水走向了玉屏山脚边的一个墓地,慢慢将祭祀品摆放在坟头,老人一脸虔诚:“丞相,清明马上就要来了,我来给您扫墓了。”这种场景,从这位老人的祖辈起,已有835年,从不间断。
835年,13代人,守墓者的墓早已变成墓园。这位老人就是南宋丞相虞允文之墓现在的守护者宋克成,他仅领着一个月40元的守墓费。现在,他打算让儿子宋建彬继续信守祖训———守墓。宋家与虞丞相到底是什么关系?宋家为何对守墓如此执着?
忆丞相
宋克成:守墓是宋家的荣耀
今年即将年满80岁的宋克成和73岁的老伴李正南,已为虞允文守墓60年。
虞允文墓位于仁寿县虞丞乡丞相村,明代、清代曾先后三次维修,现存墓碑为光绪十九年重立,高2.3米,宽1.8米,上书:“宋丞相虞忠肃公之墓。知仁寿县事何肇祥重建。”
虞允文,许多人是从梁羽生的武侠小说里,知道这位备受侠客敬重的“虞将军”。
其实,《二十四史》里,就有关于虞允文荡气回肠的记载。
查阅资料可知:虞允文,公元1110年(宋大观四年)生于仁寿县藕塘乡,1154年中进士,1155年调京城,由秘书丞转礼部郎官,后为中书舍人,参与国政。公元1161年,金完颜亮亲率60万大军,兵分四路,直指江南,是年十一月初,虞允文以中书舍人身份代朝廷慰问采石(今安徽当涂西北)驻军。距采石十余里,虞允文见宋军士兵三五成群,溃不成军,原来刚吃了败仗。有人劝他“溜之大吉”,虞允文慷慨答道:“今日之事,有进无退,不敌则死亡。等死耳!退而死不如进而死!”虞允文于是检点宋军残兵败将1.8万余人,利用有利地形,一举击溃60万金军,取得采石大捷,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奇迹。
宋克成说,为虞丞相守墓是宋家的荣耀。
谈守墓
“提起火药枪与盗墓贼对峙”
宋克成称,明史书记载,虞允文系病死成都;但民间却有另一个传说:虞丞相采石大捷后,因小人进谗言而被皇帝斩首。事后,皇帝发现错了,心生愧疚,遂命人铸造了一个金首,配合虞丞相身体下葬。金首的传说使得一些盗墓贼打起了主意。
宋克成说,父亲宋光林、母亲骆印枝守墓时,家里备了梭镖、羊角叉、绳、刀等物。1984年,县文物部门考虑到宋家守墓的实际需要,配了一支火药枪给宋克成。
1998年3月至4月间,盗墓贼先后来虞丞墓5次,在墓周挖了5个大大小小的土坑。宋克成立即和老伴商定:就在丞相坟前搭个简易棚,每晚就陪着丞相睡,睡觉时枪不离手。没想到,宋克成一睡就睡到当年10月。
1999年5月7日凌晨,一伙盗墓贼仗着自己人多势众,虞丞墓地处偏僻,人烟稀少,宋克成、李正南又年老体弱;居然打起手电,大摇大摆来盗墓。听到动静,宋克成让老伴去找村长,自己提起火药枪与盗墓贼对峙。
宋克成趁着天黑,朝空中放了一枪,盗墓贼听到枪声,撒腿就跑,其中5人被随后赶来的村民逮住,扭送当地派出所。
展未来
“守墓不止”遭遇打工挣钱的考验
宋家与虞丞相到底是什么关系?宋克成没听到祖辈们谈过此事,《仁寿县志》也无记载,就是这么一代代执着地守下来了。在宋克成心中,这也许将成为一个永远的谜。
当地人推测,宋家与虞家大致有三种可能的关系:一是宋氏家族的先人曾是虞丞相的部下、同朝为官,且钦佩虞允文的官品、人品;二是宋氏先人本是虞家仆人;三是宋家就是本地人,忠厚老实,受当地官府指派为虞允文守墓。
宋家选定守墓人遵循着三个原则:一是子孙中有人主动要求当守墓人,继承祖辈的“事业”,延续祖辈的忠义和执着;二是由宋家的长房指定老实忠厚,有责任心的人守墓;三是必须是男的。
宋氏不绝,守墓不止。这是宋氏家族的一句祖训。
宋克成的5个女儿全部成了家,春节,宋克成把在外打工的儿子宋建彬留下,他要让儿子继续守墓。这让儿子面临着现实的困惑:是外出打工挣钱,还是接过宋克成守墓的枪?
《宋史》赞美虞允文:“慷慨磊落有大志,而言动有则度,人望而知为任重之器,早年以文学致身台阁,晚际时艰,出入将相重20年,孜孜忠勤无二。”
赞美,也应送给在此守墓835年,默默且无闻的宋氏家族。
目前,虞丞相坟已被列为仁寿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眉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管部门正积极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商报 责任编辑:单晓冰) |
丞相, 南宋, 四川, 宋氏, 家族, 丞相, 南宋, 四川, 宋氏, 家族, 丞相, 南宋, 四川, 宋氏, 家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