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53|回复: 6

中國哲學史參考資料 Part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0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从第五章发至第十章。

中國哲學史參考資料


序論      哲學與中國哲學史

第一章  中國哲學的萌芽

第二章  孔子哲學

第三章  墨子哲學

第四章  孟子哲學

.

第五章  老子哲學

第六章  莊子哲學

第七章  名家哲學

第八章  荀子哲學

第九章  法家與韓非哲學

第十章   戰國至秦之發展

.

第十一章   漢代哲學

第十二章   魏晉玄學

第十三章   中國佛教哲學

第十四章   宋明理學

第十五章   清代哲學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wdztw 于 2010-12-10 19:21 编辑

第五章  老子哲學


1老子其人
.1姓名問題  .2孔子問禮之間題  .3出關、著書問題
.4年齡問題  .5世系問題        .6老萊子、太史儋問題

2老子其書(除現行本外,另有1973年出土之帛書老子及1993年出土之郭店竹簡老子)
在《莊子.天下篇》,《韓非子.解老、喻老篇》之前。〈天下篇〉在墨子、宋牼、尹文、彭蒙、田駢、慎到之後,才介紹老聃。因此,《老子》思想不會早於宋尹等人。且其思想反聖、智,仁、義,宜在孔子之後。現行《老子》,記者非一地一人,或有韻或無韻,文體不一,用詞、風俗亦不一。

3思想探源
.1地域文化的影響:陳人或楚人精神
.2對偶性思潮:如:「清濁、大小、長短、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左昭廿年晏嬰)
.3懷疑哲學之出現(侯):「天道」觀念之解放「道法自然。」「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親親之反)懷疑現實社會、學術、歷史進步。

4方法與知識論
.1首以形上層次論「道」。
.2「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3借自然以明人事,非由自然現象歸納出「道」。(李)
.4凡「定言」都是假相(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唯之與阿,相去幾何?」「正言若反。」「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5「道」由超越主客觀對立,以直觀得之。(侯)如曰:「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6絕對自然原理與絕對道德原理合一。

5宇宙論
.1道:創生天地萬物的基本動力,經驗世界恃之而成之規律。
.2無(虛):道不可見聞即「無」。如:「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3有:「有生於無。」「有,名萬物之母。」「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烻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4玄:「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5德:「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6反:a.正反互轉、返本復初(A←→ -A)   b.相反相成
「反者道之動。」「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6人生論(返樸歸真、求和諧、反智、無為----韋)
.1自然:無知、無欲、無身、無為、不爭。「孔德之客,惟道是從。」
   自然、無為即破認知我、形軀我(含情意我)、道德我之執,無身而有真吾。(勞)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
「聖人為腹不為目。」「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心使氣曰強」「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夫惟無以生為者,猶賢於貴生。」「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益生曰祥。」
「無為而無不為。」「為者敗之。」「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知之害:(馮)
  a.本身即一欲之對象。  b.由知而有分別,由分別而有是非、好惡,導致對立、競逐。
  c.使人知道更多欲之對象而不知足。  d.助人追求欲之對象而不知止。
         *常德之知:「自知者明。」「不自見故明。」「滌除玄覽。」「明白四達。」
.2反者道之動(馮):「反」是返其本根。無對有(矛盾)的銷解,即「復」。(侯)
「文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a.不趨極端:「聖人去甚、去奢、去泰。」「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b.居反面以求正面:「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c.含反面可免發展至反面:「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
.3弱者道之用:「守柔曰強。」「專氣致柔。」「功遂身退,天之道。」
   要訣:a.知足 b.不露鋒芒 c.曲成之道 d.以退為攻 e.把握樞機(吳)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7政治、教育、經濟哲學
.1非愚民政策:由人君向「德」回歸,促成人民向「德」回歸。(徐)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2反對有為:反對法令,但有相當之制作,非無政府主義。不用神權政治。不反對戰爭,但「不得已而用之」。「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3不用教育:(侯)「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4社會分工末成熟:無商業、不重交通、文字。不鼓勵囤積,不重價值比較。(侯)
「生而不有。」「聖人不積。」「多藏必厚亡。」「少則得。」「財貨有餘,是為盜夸。」「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8對後代的影響
9評論
10道家別派
(張p.123~1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wdztw 于 2010-12-10 19:25 编辑

第六章 莊子哲學

基源問題:在文明的各種束縛壓迫中,如何實現精神自由、萬物和諧之境(勞)
1老莊之先後問題(徐)
.1依《莊子》內篇及〈天下篇〉,老子為「古之博大真人」,在莊子之前。
.2由思想上看:
        a.老子仍關心政治問題之解決,莊子則把政治問題踢開,直接求人精神的大解放。------此發展與貴族政治崩潰的社會背景相映。
        b.老子提出「無」「有」。莊子進一步提出:「有有也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末始有無也者。」(齊物論)
        c.老子有先後、內外的區分,如「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莊子則以「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同上)
        d.老子知「常」,莊子泯除常與無常,主張「物化」。(《詩.大雅.文王》:「天命靡常。」故「無常」乃傳統之觀念。)

2形軀我之超越(勞)------逍遙、破生死、通人我;「離形去知。」(大宗師)
「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大宗師)
「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同上)
「生也者死之徒,死也者生之始,孰知其紀?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者為臭腐,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知北遊)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養生主)

3認知我之超越(勞)------齊物、混是非、薄辯議。一切言語、理論、知識,皆受限制,不能見道。
「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嘗有言邪?其以為異於鷇音?……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以天,……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詭譎怪,道通為一。……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既以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歷不能得。」(齊物論)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養生主)
*辯議之無用:
a.辯之勝敗未必與是非有關。
b.無第三者可作裁斷。
c.語言本身既有限制,故由言辯不能得真相。
「聖人懷之,眾人辯之以相示也。故曰:辯也者,有不見也。」(齊物論)

4心靈修養工夫------真我之實現,物化、無我、心齋(虛)、坐忘、養生(性)
「無以人滅天,無以故(後起之習慣)滅命(性之決定)。」(秋水)
.1心之虛、靜 →「神」
「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人間世)
「盡其所受乎天,而無見得,亦虛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應帝王)
「萬物無足以鐃心者,故靜也。……水靜猶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
萬物之鏡也。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聖人休焉。」 (天道)
「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養生主)
.2化:「觀化」「物化」(隨物變化) →「和」
「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心休乎自然之境)(齊物論)
「動以不得已之謂德。」(庚桑楚)
「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謂縣解也。」(大宗師)
「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一上一下,以和為量。浮遊乎萬物之祖,物物而不物於物。」
(山木)
「遊心乎德之和,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德充符)
.3忘:忘己→忘物→忘適→「美」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 不如兩忘而化其道。……(女偊曰:)參日而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 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旦明)。 朝徹而後能見獨(絕對),見獨而後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生不死。」(大宗師)
「忘足,履之適也。忘要,帶之適也。知忘是非,心之適也。不內變,不外從,事會之適也。始乎適而未嘗不適者,忘適之適也。」(達生)
「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澹然無極而眾美從之。」(刻意)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知北遊)

5真我之境界(勞)------無待、見獨、縣解、逍遙、自由、自然、道通為一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上與造物者遊,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可謂稠適而上遂矣。」(天下)
*莊子之「我」,不求理分之完成,不作捨離之超越,只順物自然,觀賞自得。
*「我」之四境:
希臘重認知我:掌握經驗規律和力量,利用世界。
儒家重德性我:實現道德價值,善化世界。
道家重自然我:我與自然冥合,精神逍遙,美化世界。
佛家重無我:解脫一切我執、法執,自渡普渡,淨化世界。

6文化觀與政治哲學
知識有其限制,故一般文化之發展不免成毀相續、是非相因,一有執著,即陷入痛苦、罪惡之中,而不得自由,失去真正的智慧與幸福。
「遊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應帝王)

7評論
.1莊子表現了驚人的創造力(韋):對萬物之洞察力,縱橫奔放的想像力,創造了大量的哲學概念,如宇宙、精神、天理、造物、物化、靈府、成心、獨、體性、弔詭等。對中國哲學、文學、藝術有莫大之影響。
.2對文明弊病有深刻的反省,以求「不物於物」之精神自覺之自由、平等文化。(李) (徐)
.3建立精神自由的絕對領域,超越利害成敗,遊於自然天地之美,能啟發藝術精神。(勞)
.4祇求主體之自由,以認知為「累」,道德實踐為「障」,不能成禮俗和教化。(勞)
.5「物役」有歷史的必然性,莊子祇以精神超越之,不能客觀有效地解決社會問題。(李)
.6莊學末流之弊:流於清談、縱欲、養生,逃避現實,逆來順受,得過且過。(勞) (李)

8老莊之異
9儒道之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wdztw 于 2010-12-10 19:28 编辑

第七章  名家哲學

1先秦「名」字之用法(勞)
         .1孔子「正名」,論與「分」相配之「名」,建立禮序,屬政治、道德意義。
         .2老子論與「道」相配之「名」,屬形上意義。以「名」為障蔽,主「無名」。
         .3孟子首提「實」以與仁、義等相對,「仁之實,事親是也。」(離婁上)重道德意義。
         .4莊子承老子「無名」,以〈齊物論〉論名言之不確定性。
         .5公孫龍由「概念論」論「名實」「名,實謂也。」(名實)。墨學近此。
         .6荀子「正名」,重思考與政治制度,「辨同異」「明貴賤」。
         .7韓非主「形名」,偏政治。「形」(刑)本指表現,此指實效,與「實」相似,即「功」。

2名家之旨趣
先秦論「名」之二支:實踐旨趣:如孔子、韓非子。理論旨趣:如老子、墨學。漢人所論之名家,屬韓非一支,故司馬談評名家「控名責實」,〈藝文志〉以名家出於「禮官」。惠施、公孫龍等名家,超越感覺經驗,以純粹思考分析知識。只探索認識論、邏輯及形上學問題,較不注意政治、道德、歷史、文化等問題。(勞)
3惠施之學----合同異(勞)----同中辯異、異中求同(張)
以一切物性及標準(有無、空間、時間)皆相對,否認「同」與「異」二概念之確定性。論宇宙之無限性、統一性和多樣性;事物之變動性;運動的連貫性。由此引出「氾愛萬物,天地一體也」之理想。《莊子.天下篇》列有惠施之說八事(「歷物十事」):
.1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    .2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
.3天與地卑,山與澤平。            .4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5南方無窮而有窮,今日適越而昔來:連環可解也。    .6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7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8氾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另《荀子.不苟》又說:「山淵平。天地比。齊秦襲。入乎耳,出乎口。鉤有須。卵有毛。是說之難持者也,而惠施、鄧析能之。」
*惠施與莊子之異:
         《莊于.天下篇》謂惠施:「以反人為實,而欲以勝人為名,是以與眾不適也。弱於德,強於物,其塗隩矣。……其於物也何庸?……逐萬物而不反,是窮響以聲,形與影競走也。悲乎!」而謂莊子:「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其書雖瑰瑋,而連犿無傷也。……其於本也宏大而辟……其應於化而解於物也。」
惠施之名理,進於莊子之玄理,則技也而進於道。名理是形式地談,純理地談;玄理則是主觀修證地談,具體地談。《莊子.德充符》:「自其異者視之,則肝瞻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此「異」不是純理說的個個不同,是主觀執著之差別相。此「同」不是客觀絕對普遍性之同,而是不起差別見之不可言說之「玄同」。(牟)

4公孫龍之學----離堅白
「離」,即以共相可離個體而獨立,見差別不見統一,知靜止之相離,否定運動之相續。因主辭與述辭間的抽象相異性,而成立各種否定命題(「白馬非馬」等)。(侯)其論「白馬非馬」等乃在「欲推是辯以正名實,而化天下焉。」(跡府篇)而真正的價值,乃在建立邏輯系統中之概念論。
.1名實論----論概念與被指謂者之關係(主張名實間指謂關係之確定性)
「夫名,實(之)謂也。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則不謂也;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則不謂也。至矣哉!古之明王,審其名實,慎其所謂。」
.2白馬論----論概念與概念之關係,不同之概念不能等同。
「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馬非馬。……黃黑馬一也,而可以應有馬,而不可以應有白馬,是白馬之非馬審矣。」
由此顯出:a.別名與共名、或個體名與類名、或個體與共相之不同;
b.「非」字有不同之意義。
         .3.堅白論----論事物與屬性之關係,特別是概念或共相的互離與自存。
「視不得其所堅,而得其所白者,無堅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堅,得其堅也,無白。……有自藏也,非藏而藏也。……得其白,得其堅,見與不見,離。一一不相盈,故離。離也者,藏也。……白以目見,目以火見,而火不見,則火與目不見而神見,神不見而見離。堅以手,而手以捶。是捶與手知而不知,而神與不知,神乎?是之謂離焉。離也者,天下故獨而正。」
         .4指物論----論概念與個別事物之性質及關係,概念與個體物不能等同。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指也者,天下之所無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指者,天下之所兼。……使天下無「物指」,誰徑謂「非指」?天下無「物」,誰徑謂「指」?……且夫指固自為(非)指,奚待於物乃與為指?」
「指」(或「旨」)表「意義」「概念」或「類」,「物」表「分子」。物莫非概念所指,但概念非概念所指。即概念自身不是天下存在之物,概念自身不能再視為一物而成概念所指之對象。概念不存在於天下,它不是一物,但可為物所兼有。認識概念(指),也不能離開「物」和「物指」(附於物之概念)。概念能自藏而為一存有,故為「獨而正」----為獨自存有且純正(不可再分析、沒有摻雜)。
.5通變論----論積類(高一層概念)與所積之類(次一層概念)之關係。
「曰:二有一乎?曰:二無一。曰:二有右乎?曰:二無右。曰:二有左乎?曰:二無左。曰:右可謂二乎?曰:不可。曰:左可謂二乎?曰:不可。曰:左右可謂二乎?曰:可。曰:右有與,可謂變乎?曰:可。曰:變奚?曰:右。曰:右苟變,安可謂右?苟不變,安可謂變?二苟無左又無右,二者左與右,奈何?曰:羊合牛非馬,牛合羊非雞。」
*公孫龍與莊子之異:
莊子持相對主義之經驗世界觀;公孫龍則把經驗事物之間、事物與概念之間、概念與概念之間的差別,都予以確定。
莊子曰:「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是莫得其偶,恢詭譎怪,道通為一。」(齊物論)公孫龍則曰:「彼此而彼且此,此彼而此且彼,不可。」(名實論)

5天下篇所述辯者之說廿一事
卵有毛。馬有卵。丁子有尾。犬可以為羊。白狗黑。龜長於蛇。郢有天下。山出口。火不熱。目不見。矩不方,規不可以為圓。鑿不圍枘。指不至,至不絕。輪不輾地。飛鳥之景,未嘗動也。鏃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時。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狗非犬。孤駒未嘗有母。黃馬驪牛三。雞三足。
以上第一行約合惠施「合同異」,第二行以下約合公孫龍「離堅白」之說。合同異有三類(侯):a. 論因果之合同異:卵有毛。馬有卵。丁子有尾。b.論形色之合同異:犬可以為羊。白狗黑。c.論時空之合同異:龜長於蛇。郢有天下。山出口。

6《墨子》的名學
《墨子》中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此四篇稱為墨經或墨辯;另加大取、小取共六篇,歷來視為《墨子》中之名辯之學。其中「堅白同異」「牛馬非牛」之討論,孟子末提及,應後於墨子。《莊子,天下篇》以墨子後學「俱誦墨經」,可見墨經在〈天下篇〉前已有。
〈經下〉每章都系以「說在某某」,〈大取〉也有「其類在某某」,同樣句法地出現在《韓非子.內外儲說》「其說在某某」,《呂氏春秋.有始覽》「解在某某」,此為戰國末期所特有。「辯勝」(經上)「謂辯無勝,必不當,說在辯。」(經下)此駁莊子。「五行毋常勝,說在宜(多)。」(經下)此駁鄒衍。「仁義之為內外也,非。」(經下)此駁告子。「愛人不外己,己在所愛之中。」(大取)此答《荀子.正名》:「聖人不愛己。」之非難。「殺盜,非殺人也,無難矣。」(小取)此答《荀子.正名》「殺盜,非殺人也。」之非難。由此,〈大取〉〈小取〉或在《荀子.正名》之後,而與〈大取〉有相同句法的〈經下〉,也可能為同時之作。(侯)
.1破惠施之合同異與「萬物一體」
「同:二名一實,重同也;不外於兼,體同也;俱處於室,合同也;有以同,類同也。」(經說上)「狂舉不可以知異,說在有不可。」(經下)
.2破公孫龍之堅白離
「堅白,不相外也。」(經上)「於一有知焉,有不知為,說在存。」(經下)
「火熱,說在頓。」(經下)
「非半弗斮,則不動,說在端。」(經下)(破「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以牛有齒、馬有尾,說牛之非馬也,不可,是俱有,不偏有偏無有。……若舉牛有齒、馬有尾,以為是類之不同也,是狂舉。」(經說下)
.3知識論
「知,材也;慮,求也;知,接也;智,明也。」(經上)
「知也者,以其知過物而能貌之,若見。」(經說上)「智也者,以其知論物而其知之也著,若明。」(經說上)
「知:聞、說、親。名、實、合、為。」(經上)「知而不以五路,說在久。」(經下)
「物之所以然,與所以知之,與所以使人知之,不必同,說在病。」(經下)
「或傷之,然也;見之,智(知)也;告之,使智(知)也。」(經說下)
「是名也,止於是實也。」(經說上)
「謂辯無勝,必不當,說在辯。」(經下)「當者勝。」(經說下)
.4邏輯學
「名:達、類、私。」「謂:移、舉、加。」(經上)「命狗犬,移也;狗犬,舉也;叱狗,加也。」(經說上)
「故,所得而後成也。」(經上)「故,小故,有之不必然,無之必不然。體也,若有端。大故,有之必然,無之必不然,若見之成見也。」(經說上)
「或也者,不盡也。假也者,今不然。效也者,為之法也,……辟也者,舉也(他)物而以明之也。侔也者,比辭而俱行也。援也者,曰:子然,我奚獨不可以然也?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之同於其所取者予之也。」(小取)
「車,木也;乘車,非乘木也。」(小取)
.5對墨學之說明(馮):「義,利也。」「利,所得而喜也;害,所得而惡也。」(經上)
.6對墨學之修正(侯)
         a.先王概念的修正:「堯善治,自今在(察)諸古也;自古在之今,則堯不能治。」(經說下)
         b.「尚同」之修正:「君,臣萌(民)通約也。」(經上)「君,以若(順)名(民)者也。」(經說上)
c.重視「志」:「義,利;不義,害;志功為辯。」(大取)
.7科學思想
「久,彌異時也;宇,彌異所也。」(經上)「端,體之無厚而最前者也。」(經上)
「區,物一體也。」(經下)「區,無所大。」(經說上)「厚,有所大也。」(經上)
「圜,一中同長也。」(經上)「力,重之謂。」(經說上)
「景之大小,說在杝(斜)正遠近。」(經下)「光小於木,則景大於木。」(經說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wdztw 于 2010-12-10 19:29 编辑

第八章  荀子哲學

基源問題:如何建立一成就禮義之客觀軌道?(勞)
1孟子之不足(勞)
.1對形軀、情意之阻擾,論之不詳。
.2對由仁義至禮法之展開歷程中,禮法之特性不顯。
*荀子對孟子只得之傳聞,可能末見其書,評孟子:「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徐)

2方法
.1經驗的性格(徐):荀子重知覺,基本立場是經驗主義及實証論。(勞)
「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行之,明也。……不聞不見,則雖當,非仁也。」(儒效)
「善言古者必有節(驗)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徵于人。凡論者貴其有辨合(別合),有符驗,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設,張而可施行。」(性惡)
.2知識之來源:能知與所知之分立。(韋)
「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解蔽)
「心有徵知,徵知則緣耳而知聲可也,緣目而知形可也。」(正名)
「然則何緣以同異?曰:緣天官。」(正名)
「徵知必將待天官之當簿其類,然後可也。」(正名)
  *「類」與「故」:(侯)
「類」是事物之屬性;「故」是「知類」的說明。「類」的真偽正誤,不決定於主觀的「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而決定於客觀事物屬性的類與不類。「知類」為立言之本,可打破感性的局限。類可與禮法結合。
「類不悖,雖久同理。」「以淺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萬。」(儒效)
「齊(濟)法教之所不及,聞見之所未至。」(同上)
         .3理智主義(韋):「知明而行無過」(勸學);人之所以為人「以其有辨也」(非相)。
「辨則盡故」(正名)

3要旨
.1由天人之分到天生人成(孔子:「人能弘道」)
天無意志、目的,只是自盡其職。人知應天、制天(順而制之)而不求知天。
「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王制)
「願於物之所以生,孰與有物之所以成。」(天論)
.2性
「不事而自然謂之性。」(正名)「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正名)
「塗之人,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皆有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然則其可以為禹明矣。」
性之四義:(徐)
  a.官能之欲望(食欲----同告子----非本惡)
  b.官能之能力(辨色力---告子未言----非惡)
  c.性之可塑性(同告子)「固可與如此,可與如彼也哉。」(榮辱)
  d.性之普遍性「凡人之性者,堯舜之與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與小人,其性一也。」
.3情:「情者性之質也。」性以情為實質,性遂無形上色彩,性、情、欲三位一體。(徐)
.4性惡
孟子言人性,取本質義,非事實義。荀子則取事實義,如談性善,即涉及善由何來,必肯定天命、天道,故荀子不取。他在性以外求價值根源。(勞)性屬天,天為自然而無道德,故性中不能有道德。否定先天良知的存在,而以善為社會關係所積習之經驗範疇。惡起於縱欲而不知節,但欲非惡,故與一般宗教不同。由本能到縱欲,是因心有所蔽。(馮)「凡人之欲為善者,為性惡也。」(性惡)
「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性惡) 「苟無之中者,必求於外。」
「凡萬物異則莫不相為蔽,此心術之公患也。」(解蔽)
.5心
「心慮而能為之動,謂之偽。」(正名)「情然而心為之擇,謂之慮。」(正名)
「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無所受令。」(解蔽)
心知「道」之法在「虛壹而靜」(大清明之境):「未得道而求道者,謂之虛壹而靜。」
「心未嘗不藏也……不以所已藏害所將受,謂之虛。」(同上)
「心未嘗不滿(兩)也……不以夫一害此一,謂之壹。」(同上)
「心未嘗不動也……不以夢劇亂知,謂之靜。」(同上)
「虛」不是「無藏」,此與道家不同。心應兼容不同的理(壹),且無雜亂思念(靜)。治心之法又有「誠」(真實)「獨」(專一):「不誠則不獨,不獨則不形。」(不苟)
「道經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微:妙也)
「心不可不知道,心不知道,則不可道,而可非道。」(解蔽)
人心指一般人認識之心,道心即知道之心。心的主宰性,對行為的道德而言,並不是可信賴的。心的不可信賴,是由其認識能力之不可信賴。因此必須依靠外在的道,以規正認識的方向。(徐) 以心順道,才能保証心的認識能力之正確性。「道」是生於聖人或聖王。「理」「道」或「價值根源」在心外。心與道為二物。
*價值有四種來源:(勞)
  a.心----如孟子
  b.天----非人格化之天----如道家之「自然」;人格化之天----如墨家之「天志」
  c.形軀----即「利」-------墨家及其他功利論者
  d.禮、聖、君----外在之權威----如荀子----不求知天,不肯定良知,不求形軀之利
.6化性(韋)
「性也者,吾所不能為也,然而可化也。」(儒效)
「化性而起偽。」(性惡)「性偽合而天下治。」(禮論)
自然之性是不能化的,可化的是「順是」發展以後的性,這是文明帶來的惡果,必須用文明的方式(禮義)消治它。以人性之知能,化人性之惡,以實現客觀之善。化性的工夫在「起偽」,要靠:a.習俗(以禮義為中心)  b.個人積學
重視環境、師法,也重視學之歷程----積。「積善成德」(勸壆)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
此外,他也注意到由量變質的動的觀點。(侯)
「習俗移志,安久移質。……故積木而為山,積水而為海,……積禮義而為君子。……是非天性也。」
他更以君、勢等政治的強制力作教育的手段。(徐)
「立君上之勢以臨之,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使天下皆出於治,合於善也。」(性惡)
.7禮與法
荀子以禮之起源在用以免爭亂,禮義只有「工具價值」,為外在權威(但與墨子不同,荀子重「用」亦重「文」,禮以節欲,文以飾情)。(勞)
「禮起於何?曰:人生而有欲……爭則亂……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是禮之所起也。」(禮論)
孔子為周文找人性根據,荀子希望發現周文不變之「理」。禮義之統由「理」形成,「理」由「類」而知。把周文理性化,對秦漢以後的禮治社會,產生影響。(韋)
「其有法者以法行,其無法者以類舉。」(王制)「類不悖,雖久同理。」(非相)
「以類舉」即「以理相推」。他擴大了禮的涵義,而接近於「法」。因宗法的君臣關係已破壞,而成買賣關係,爭權力,計利害,必講法術。他把禮、法合一。(侯)
「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勸學)
禮之二用:「分」與「養」。養是養欲。(吳)
「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於分,分莫大於禮。」(非相)「禮者,養也。」(禮論)
          *荀子也重術,主張用「便嬖左右」窺察臣下(君道),但較不重勢。荀子與法家不同在他仍以「人」重於「法」。
「有治人,無治法。」(君道)「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8尊君
禮是外在權威,故尊君。「君者,民之原也。」(同上)
「夫民易一以道,而不可與共故。故明君臨之以勢,道之以道,申之以命,章之以論,禁之以刑。」(正名)
「尊君權,明君法,教要行,信賞必罰,私請不行,進退有律。」(成相)
「天下無隱士,無遺善,同焉者是也,異焉者非也。」(正論)
此似李斯、秦皇統一思想之理論根據。(馮)
荀子在人性論上承認人類先天平等,但又主張社會上後天的差等。(侯)
「分均則不偏,埶齊則不壹,眾齊則不使,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王制)
不過,荀子又與法家不同(韋):
「從道,不從君。」(臣道)「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大略)
.9名學
正名的目的及二用:一在名位上建立制度;一在名學上批評名家。(吳)
「上以明貴賤;下以辨同異。」(正名)
「聖王沒,名守漫,奇辭起,名實亂,是非之形不明。」
  *「名」之形成之因素有二(侯):
        a.主觀因素:「凡同類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擬)似之而通,是以共其約名以相期。」(正名)
        b.社會因素:「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於約者謂之不宜。」
荀子又提出「共名」「別名」之分,一方面否定公孫龍別共離異的觀點;一方面否定莊惠的齊物或合同異。(侯)
  *其論詭辯之誤有三:
a.用名以亂名:把意義相同之名,加以區別以致混亂。
「見侮不辱,聖人不愛己,殺盜非殺人。」(正名)
用實以亂名:用特殊之實以亂一般之名。
「山淵平,情欲寡,芻豢不加甘,大鍾不加樂。」
c.用名以亂實:以名之異,証實之異。 「(白)馬非馬。」
由他的制名指實,進一步為韓非之循名責實之「刑名」(官僚考核制度)。(吳)

4評論
5孟荀之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wdztw 于 2010-12-10 19:33 编辑

第九章  法家與韓非哲學

基源問題:如何富強?如何建立一有力之統治?

1時代背景及主要工柞
貴族政冶破壞,君權漸重,國家範圍既廣,組織複雜,商業日漸輟達,人際關係疏遠,以人治人之方法,自有困難,故諸國漸頒法律。鄭子產作刑書,晉作刑鼎,尊君權,重法治,禁私學,乃當時現實政治之自然趨勢,法家不過將其理論化而已。(馮)法家的主要工作,是將政權和經濟權自貴族手中奪回,集中於國君之手,以致富強。其主要措施是廢井田、立郡縣。(牟)
2前期法家:李悝(或即李克)、吳起、商鞅、申不害。(張)
3法家之三派(馮)
               .1重勢:國君須有威勢方能驅使臣下----慎到。
               .2重術:重君主御下之技術----申不害。
               .3重法:重臣下所遵之憲令---商鞅。

4商鞅變法的意義(徐《兩漢思想史》)
消極意義:將流動生民安定下來,以凝聚國力。流動性最大莫如商人,商人財富亦為流動的,故商鞅要「抑商」,及打擊遊士之活動。把人民都釘在鄉土上,使立國現實基礎穩固。
        積極意義:a.信賞必罰,用連坐及軍法治民,社會組織是軍事組織,又是刑法組織,形成專制最基本內容;
            b.將地方機關劃一為「縣」,便於政令推行;
            c.拋棄封建身分的統治結構,代以耕戰為中心的統治結構;
                    d.人民職業只有耕織一途,並開阡陌、破經界,沒有特權階級,稅負公平,以鼓勵生產;
            e.反對人民有人格獨立之教養,與信奉法令以外之知識,以免逃避農戰。

5文獻:管子、商君書皆偽託,申不害之書已不傳。韓非子部分偽作,大部分沒問題。
6韓非受荀子的影響(勞)
.1荀子強調師法之改造作用,人成何種人,悉由外加之改造而定。
「夫必恃自直之箭,百世無矢;恃自圜之木,千世無輪矣!」(《韓非.顯學》)
.2荀子主性惡
「父母之於子也,產男則相賀,產女則殺之……故父母之於子女,猶用計算之心以相待也,而況無父子之澤乎?」(六反)「必周於用者,皆挾自為心也。」(外儲說左上)
只有肯定人的自私自利,賞罰的充分有效性才能獲得保証。但荀子講性惡,是為禮義的效用,性雖惡而可化;韓非講性惡,是為賞罰的效用,不是用法化性,而是要人絕對受制於法。荀子性惡,是為教化,韓非是為統治。
.3荀子之權威主義:韓非只肯定君權或人主之利,權威主義色彩又基於荀子。

7韓非受道家之影響
韓非顯學篇批評儒墨,但不批評道家,可見與道家之關係。法家將道家冷眼旁觀之非情感態度,發展為極端冷酷無情的專制思想。法家盜取道家「靜觀之智慧」以為統治技術之助。道家之無為轉成御下之術,道家之智慧轉為陰謀。所以他一反道家的貴柔、守雌、不爭,強調衝突鬥爭。他對老子思想作了改造(張p202)。
8韓非對儒家之批評(吳)
.1仁政鼓勵怠惰:「徵歛於富人,以布施於貧家,是奪力儉而與侈惰也。」(顯學)
.2孝道有害法治:「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五蠹)
.3仁義寬緩難行:「如欲以寬緩之政,治急世之民,猶無轡策而御駻馬。」(同上)

9思想特徵(韋)
.1變的史觀------反傳統:「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五蠹)
「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同上)
「稽萬物之理,故不得不化,不得不化,故無常操。」(解老)
         *察事變:知不難,難在如何處理、運用知識,計算其實際後果。知識運用於具體不同的人事關係中,應注意人情世故的複雜性、變異性。(李)
「宋有富人,天雨墻壞,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盜,其鄰子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非知之難也,處知則難也。」(說難)
.2重經驗:批評迷信、先驗,強調「參驗」。建立「道」與「理」之區別與關係。(張)
「萬物各異理而道盡稽萬物之理。」(解老)
.3功利思想與實用主義
「聖人之治國也,固有使人不得不愛我之道,而不恃人之以愛為我也。……故設利害之道以示天下而已矣。」(奸劫弒臣)
「夫言行者,以功用為之的彀者也。……今聽言觀行,不以功用為之的彀,言雖至察,
行雖至堅,則妄發之說也。」(問辯)此與名家不同。

10政治哲學
.1論治道:「利」收人心,「威」行意志,「名」為制定之共同標準。
「聖人之所以為治道者三:一曰利,二曰威,三曰名。夫利者,所以得民也;威者,所以行令也;名者,上下之所同道也。」(詭使)
.2重法:法治比心治、教育有效,中主可以治國。法以外的價值,絕對不能容許存在。
「釋法術而任心治,堯不能正一國。」(用人)
「父母之愛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嚴刑者。」(五蠹)
        .3重術:「術以知姦」(定法)「君無術則蔽於上」「術者,藏之於胸中,以偶眾端,而御群臣者也。」(難三)
         * 術之一:握主權:防止權柄下移,建立絕對權力。「人主之所以身危國亡者,大臣太貴,左右太威也。」(人主)
* 術之二:正名實:「審合形名」,君操其名,臣效其形,此御臣之法。
         * 術之三:虛靜與二柄(勞):以虛靜無為自守,靜觀萬變。須無好惡、無逞能,無主觀意識、感情因素以用法,才能不受制於臣子。二柄即人主之賞罰之權。虛靜之心,定於內;二柄之用,行於外。
「舍己能,而因法數。」(有度)「夫虎之能服狗者,爪牙也。」
「各處其宜,故上下無為。……聖人執一以靜,使名自命,令事自定。」(揚搉)
        .4勢與明(勞):勢的作用在確定法的權威性,有法勢,乃可不待賢人而治。勢重於材,即外在機遇或條件,重於內在之品質。將一切價值化歸外在條件。重勢之說,在反儒家之尊賢。「明主」之觀念,在反儒家之「仁主」。
「夫有材而無勢,雖賢不能制不肖。故立尺材於高山之上,則臨千仞之谿。材非長也,
位高也。」(功名)「今待堯舜之賢乃治當世之民,是猶待梁肉而救餓之說也。」(難勢)
「明主之國,令者,言最貴者也;法者,事最適者也。言無二貴,法不兩適。」(問辯)
* 造成失勢之因:(韋)a.臣閉其主:使不通下情;b.臣制財利:財政大權旁落;c.臣擅行令:臣下專權;d.臣得行義:臣下擅自主持正義;e.臣得樹人:臣下樹立私黨。
.5反智(韋):「有道之主,遠仁義,去智能,服之(指百姓)以法。」 (外儲說右上)
「民智之不可用,猶嬰兒之心。」(顯學)老莊反智,是恐人失其純真;韓非反智,是為統治。但非主愚民:「境內之民,其言談者必軌於法,動作者歸之於功。」(五蠹)

11評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wdztw 于 2010-12-10 19:35 编辑

第十章 戰國至秦之發展

1戰國及漢初總論諸子之文獻
戰國:《莊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篇》〈解蔽篇〉《韓非子.顯學篇》
漢初:《商君書.開塞篇》《史記.(司馬談)六家要旨》(侯)
        *大一統也反映在思想的合流上,形成儒、道、法、陰陽家等各種方式的混合,並有雜家之出現。

2楊朱(440-380BC)
「楊朱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孟子.盡心上)
「義不入危城,不處軍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輕物重生之士也。」(韓非.顯學)
「陽生貴己。」(呂氏春秋.不二)
「全生保真,不以物累形,楊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之。」(淮南子.氾論訓)
*楊朱貴己重生,與老子「少私寡欲」不同,與莊了齊生死不同。(侯)
        *楊、墨之異:楊主貴生、重一己之利;墨主「貴義于其身也。」(墨子.貴義)重兼愛之利。(同上)
        *楊朱後學有子華子、詹何、思想出入楊朱、莊子之間。《呂氏春秋.重己》〈本生〉〈貴生〉〈情欲〉等篇近楊朱之說。
        評論:楊朱貴己重生,但無法避免他物之傷己。老子則知宇宙變化之規律,求'沒身不殆」,且進而言「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莊子更主張齊生死,同人我,不以害為害。(馮)

3告子(425-339BC):「生之謂性」「食色性也」「仁內義外」「不動心」。
4宋鈃(382-300BC)、尹文(360-280BC)
宋鈃在《荀子.非十二子》和墨子一派;在《莊子.天下》和尹文一派。尹文在《漢書藝文志》屬名家。宋鈃又名宋牼、宋榮。〈天下篇〉論宋尹之學:「願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人我之養,畢足而止。」「情欲寡。」「禁攻寢兵,救世之戰。」「見悔不辱,救民之鬥。」「語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以上近墨子)「接萬物以別宥為始。」「不累於俗。」(近莊子)
*評論:「宋子有見於少,無見於多。」(荀子.天論)
「宋子蔽於欲而不知得。」(同上.解蔽)

5彭蒙(?BC)、田駢(370-290BC)、慎到(370-290BC)
慎到在《荀子.非十二子》為法家;莊子視之為道家;《史記》以「具黃老道德之術。」〈天人篇〉論三人之學:
「齊萬物以為首。」「棄知去已,而緣不得已。」「公而不黨,易而無私,決然無主。」「塊不失道。」「無用賢聖。」「笑天下之尚賢也。」
*評論:「慎子有見於後,無見於先。」(荀子.強國)
「慎到之道,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適得怪焉,……彭蒙、田駢、慎到不知道。」(天下篇)
「田子貴均。」(尸子.廣澤)「陳駢貴齊。」(呂氏春秋.執一)
與莊子齊物不同,乃求沒個性之強制之齊,故重法.勢。其棄知與老莊亦異。(徐)

6管子(725-645BC)
「守敬莫若靜,內靜外敬,能反其性,性將大定。」(內業) 「虛而無形謂之道。」(心術上)此兼有儒、道之色彩,似宋明理學家之言。
「氣者,身之充也。」(心術下)「此氣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內業)此似孟子之言。
「世人之所識者精(情)也。去欲則宣(寡),宣則靜矣;靜則精,精則獨矣;獨則明,明則神矣。」(心術上)

7孫子(480-400BC)
以現實利害為依據,從事冷靜的理智判斷和謀畫。把握整體,利用矛盾,避免感情用事或取決於鬼神,表現了中國的辯證思惟及實用理性。
「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孫子.計篇)

8騶衍(340-260BC)
齊人駢衍「深觀陰陽消息,……稱引天地剖判以來,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若茲。以為儒者所謂中國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史記)
齊地濱海,多異聞,孟子曰:「此齊東野人之語也。」(萬章上)《莊子.逍遙遊》:「'齊諧者,志怪者也。」

9許行(?BC)、陳相(?BC)的農家思想
10易傳
易傳作者不止一人,其內容雜有儒、道、陰陽之思想。荀子說:「善為易者不占。」(性惡)「易」到荀子時已由占卜轉為哲學,        由信外在力量到自我主宰。荀子已吸收道、墨、法的許多東西,走向廣大的外在世界,從天地自然到人間制度;易傳將此傾向予以高度哲學化,提出了天、地、人統一的宇宙圖式。(李)其大要如下:(馮)
         .1易傳以宇宙有二原理:陽陰,其卦為乾坤,具體代表為天地。將自然事象與自覺活動兩領域,視為同一形上規律所支配。(勞)不僅天道作用於人道,人道也作用於天道。(李)
「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繫辭)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同上)
「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繫辭)
.2陰陽為太極之二原理,太極似老子之「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
.3乾陽為主,坤陰為輔。陰陽交合而生萬物。乾表主動性;坤表容受性。
「天地感而萬物化生。」(咸彖)「乾以易知,坤以簡能。」(繫辭上)
.4萬物變化皆依一定秩序。
「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豫彖)
「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也。」(恆彖)
         .5宇宙演化永無止期。自然有活躍的生命性質,具有不斷生長、向前發展的積極樂觀的主調。(李)
「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序卦)
「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繫辭上)         
.6變化是循環的,物極必反。「無往不復,天地際也。」(泰象)
.7宇宙變化程序中,有好亦必有不好,        宇宙之有惡,乃必然之勢。大業必與吉凶為緣。
「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繫辭)「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同上)
.8人事上重「時」「中」,掌握「物極必反」以處世接物。
「易之為書不可遠,其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惟變所適。」(同上)
.9「貞凶」的問題(勞)
易爻辭每有「貞凶」之文,        巽卦象辭釋之云:「正乎凶也。」易傳似承認一雖正而仍凶的情況。此涉及生命之有限性問題。一人之生命乃有限者,使人無法同時完成各種理分,此乃「理分實現之衝突」(如忠孝不能兩全)。
.10憂患意識(吳)
盡一切努力以立德,以處憂患。如果說易經明吉凶是小乘思想;易傳念念在德,在憂患以行乎憂患,乃大乘精神。
「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本也;恆,德之固也;損,德之修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繫辭)

11禮記哲學
以儒家為主,但雜有陰陽、道、法之思想。
.1中庸
原子思所作,然完成於荀子以後。以孟學為主,但形上信念更明顯,將價值問題收歸於形上問題之下,完成儒家的道德形上學,然亦間含荀學。
易傳由天而人,中庸由人而天,        二者對天人貫通有相似的體會。易傳的重心在天    道之描述,中庸的重心在人道的展示。二者均相信道是生生且不息,其內涵是仁且智。
在中庸,「道」不再是冷靜的客觀規律,而是與人的每一刻存在交融的。天道與人道合一,亦即客觀世界的規律性與主體存在的目的性合一。人於是可以參天地、贊化育,達到中和的最高境界。和易傳不同的是,中庸的天人合一,是通過個體修養所達到的主觀精神境界。這種由心性而致的天人相通,帶有準宗教氣息。(李)其要旨如下:(勞)
a.就心性面說「中」「和」,自我與情緒活動非一事。欲建立任何價值理論,必先建立一能超越自然狀態之自我觀念,由此可知,中庸有意建立一價值理論。
b.「中」「和」有形上之規律效用,可作用於存在面(天地、萬物)。
c.「大本」「達道」涵動靜之分,有後世體、用之意味;
        d.其價值理論之基本內容為:本性之實現,即「誠」(盡性)。價值問題出現於:本性之應實現而未能實現。
        e.「誠」與「誠之」對舉,表境界與工夫,已實現與未實現(求實現),「誠」指性,「明」指教;
        f.「誠」有境界義及動力義,「誠」表「已實現」時,乃境界義,但它也是實現的原動力;「本性之實現」不僅是一境界,也是一動力。於是整個存有領域,皆成一目的性之歷程。但中庸未明白說及何以有「未實現本性」之可能。(k:事實上,此「誠」之動力常常受阻,此又涉及道德之本義與意志之自由的肯定。)道雖自道,有內在之動力,但必透過人之成德而落實。(k:誠之原始動力之在人,亦須由人之盡性之努力才能完全發揮,因人是主體,孔子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唯天下至誠為盡其性。」「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2大學與學記(勞)
大學荀學味濃,其思想與「學記」相通。學記重外在改造之「學」,無強調成德工夫,近於荀子。大學視政治秩序為個人道德之延長,未能肯定政治生活之獨立境域;因之,政治生活與個人生活,共同事務與個人事務之區劃,以及由此必須涉及之「權力問題」,亦未在大學中出現。後儒論政治,只知說「聖君賢相」,不知注目於「理想制度」,即承此方向。至於德性問題,大學亦未直接論及。
.3禮運
儒家之政治哲學之受道家(馮)、墨家影響者。其文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貨惡其棄於地也 ,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睦兄弟,以和夫婦,……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是謂小康。」
.4樂記
樂記作者受易傳影響很深,篇中有沿襲易傳之文:「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大小殊矣,……」也有仿效易傳句法的:「樂著太始,而禮居成物。」或採用易傳的觀念的:「大樂必易,大禮必簡。」(韋)        
樂記要旨:(勞)                                                            
          a.「聲」「音」為自然現象;「樂」為文化活動。樂記主張以道德(含政治)節制情緒。音樂易成道德、政治生活之工具。                                    
「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                           
        「德音之謂樂。」「樂行,而民鄉方,可以觀德矣。」                                            
  b.樂和禮的關係(2 to 5吳)
        (1)樂表普遍性;禮表特殊性。「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
        * 樂非附屬於人之殊異性而立,則特殊階級之樂,受忽略;且藝術強調的個體性觀念,亦難安頓。
   (2)樂治心;禮治行為。「樂也者,動於內者也;禮也者,動於外者也。」
   (3)樂主情;禮主理。「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
   (4)樂主和;禮主序。
「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
        (5) 樂主施;禮主報。
          「樂也者施也;禮也者報也。樂,樂其所自生;而禮,反其所自始。」
        k:樂記似以樂為禮之根本,這與孔子不同,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泰伯)
  c.「樂」本身依其工具意義,        亦有好壞可分,如「和樂」「淫樂」。
  d.天理與人欲
                「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

12呂氏春秋(韋)
呂氏春秋有意將各家思想匯合,是為一個代周而興的統一新王朝作理論建樹,然    仍以儒家思想為主幹。(李)此書完成於秦始皇大帝國成立之第八年。它的理想是:    「齊萬不同,愚智工拙,皆盡力竭能,如出一穴。」(不二)
呂不韋不能做大帝國的皇帝,卻夢想做學術上的皇帝。本書兼採儒、道、陰陽、法、墨、縱橫、兵、名、農等各家的大混合,十足的雜家。它接受了陰陽家的宇宙觀,一開始即用五德終始說。因兼容並蓄,有些觀點不免自相矛盾。如一方面強調法家的絕對君權,一方面又有民本思想。
「父雖無道,子敢不事父乎?君雖不惠,臣敢不事君乎?」(恃君覽、行論)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天下之天下也。」(孟春紀、貴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18 14:46 , Processed in 0.04413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