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94|回复: 5

中國哲學史參考資料 Part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3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wdztw 于 2010-12-13 13:25 编辑

本帖从第十一章发至第十五章。

中國哲學史參考資料


序論      哲學與中國哲學史

第一章  中國哲學的萌芽

第二章  孔子哲學

第三章  墨子哲學

第四章  孟子哲學

.

第五章  老子哲學

第六章  莊子哲學

第七章  名家哲學

第八章  荀子哲學

第九章  法家與韓非哲學

第十章   戰國至秦之發展

.

第十一章   漢代哲學

第十二章   魏晉玄學

第十三章   中國佛教哲學

第十四章   宋明理學

第十五章   清代哲學


补述:此原为哲学史讲义,并非网络帖子。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wdztw 于 2010-12-13 13:05 编辑

第十一章  漢代哲學

1漢代哲學之外緣條件(勞)

        .1秦用法家之言統一思想,焚燒典籍,故漢初呈文化真空。此時,註經成客觀之需要,經學應運而生。又因所據資料不同,分今古文二派,爭議益多,學者皓首窮經,多事訓詁,思考膚淺,不能從事深入之思想工作。
        .2戰國末年,陰陽五行之說已盛,至秦焚書,又不去卜筮之書,且儒學中斷,諸子散佚,陰陽家言乃成士人共同之觀念基礎。

2漢代思想之轉變(勞)
         .1儒學:以「宇宙論中心」代「心性論中心」。漢儒之「天人相應」,以天之規律及意志為價值根源,論「性」乃就告子、荀子一系之「自然之性」立說,無取於孟子。再進一步論「才性」,影響及魏晉。
*陰陽五行思想支配漢儒之原因:
a.荀子之後,心性之義不明,儒者遂向外求宇宙論依之;
b.陰陽五行觀念透過易經進入儒學;
c.秦漢之際「讖緯」興起,以陰陽五行為理論基礎,漢儒說經多採之。
         .2道家:以「形軀我之功效」代「情意我之境界」。道家思想至漢以後分裂為三部分:
a.「守柔」與「無為」之技術化----黃老之術。
b.「超越我」(情意我) 之形軀化----道教追求長生不老及神通。
c.文化否定論----魏晉放誕之風(否定德性我、認知我,甚至情意我)

3漢代思想的分期(吳)
.1漢初的黃老之術(自漢高祖到景帝,六十餘年)
.2中期的獨尊儒學(儒學尊而未用)
.3兩漢之際讖緯盛行(k反讖緯之批判思想也隨後而起)
.4漢末思想的分歧(a.佛教的傳入;b.道教的產生;c.名士與軍閥的鬥爭。)

4淮南子
此書代表漢人心目中之道家。其編者以道家自居,內容為許多觀念之拼湊,全書不成一系統理論,亦無一明確之「自我」觀念,實未接觸老莊心靈之真象。書中涉及技術權謀之處甚多,大體屬「黃老刑名之術」一支。以其他學派為陪襯,代表六家要旨所論之道家,即雜家化之道家。(勞)
淮南子要略篇總評先秦各家,獨不及陰陽家和道家,說明這兩家混為一體,成為淮南子綜貫各家的基本立場。(韋)「夫精神者,所受於天也;而形體者,所稟於地也。」(精神訓)此標準漢人口吻。
其論「形」與「神」,以「神」表一非物質性之主動力,又是不滅者:
「形有摩而神未嘗化者;以不化應化,千變萬抮,而未始有極。化者,復歸於無形也。不化者,與天地俱生也。」(同上)
「夫使木生者,豈木也?猶充形者之非形也。故生生者未嘗死也,而其所生則死    矣;化物者未嘗化也,其所化則化矣。」(同上)
莊子德充符,是以道德充實於內,自然符應於外,這是德性的力量;淮南子卻由保養精神,配合陰陽相感,萬物相應,說到天人相通之理,越出德性,發展成近乎宗教的天人感應思想。(吳)
道、儒、法三家的混合,「法」顯其客觀性,不再是純為君主統治的工具,而有對君主的制衡作用。故云:「法籍禮義,所以禁君,使無擅斷也。」(主術) (韋)

5董仲舒
董仲舒一方面因天時與人和,促成了儒學獨尊;一方面以《春秋繁露》一書把漢代天人感應之學發展到最高峰。「春秋繁露」係以儒家為主之雜家之學,其中有似墨子的天志思想,似荀子的人為思想,似韓非的法家思想。但人非向天求援,而是福禍自召,故仍為儒家。其思想大要如下:
.1人副天數
「人受命乎天也,……唯人獨能偶天地。……所取天地多者正當之,此見人之絕於物而參天地。……天以終歲之數成人之身,故小節三百六十六,副日數也;大節十二分,副月數也;……」(春秋繁露.人副天數)
         .2以人應天:董仲舒把五行運轉的機械論,與天作主宰的意志論、目的論混合。「天」具有自然物質性和神學人格性。這套圖式確定了君主的絕對專制權力和社會統治秩序。但君主雖居萬民之上,仍受制於圖式系統中,其制約表現在不得任刑濫殺,這是有鑒於秦亡之教訓。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為人者天)
「王道之三綱,可求之于天。」(基義)         
         * 絕對君權與三綱是法家理論,如韓非云:「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此天下之常道也。……人主雖不肖,臣不敢侵也。」(韓非.忠孝)
「王者欲有所為,宜求其端於天。天道之大者在陰陽。陽為德,陰為刑。……陽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養長為事;陰常居大冬,而積於空虛不用之處,以此見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王者承天意以從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漢書.董仲舒傳)
.3以「愛利」言天意,似墨家。(馮)
「天常以愛利為意,……王者亦常以愛利天下為意。」(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4論「性」:其立說,以德性問題只是一「完成問題」,不知「性」之超越義。他又將「性」分為上、中、下三等。  
「仁貪之氣,兩在於身。身之名取諸天。天兩有陰陽之施;身亦有貪仁之性。」 (深察名號)         
「性待漸於教訓而後能為善。善,教訓之所然也;非質樸之所能至也。」(實性)
「善如米,性如禾,而禾未可謂之米也。性雖出善,而性未可謂之善也。米與善,人之繼天而成于外也,非在天所為之內也。」(同上)
「名性不以上,不以下,以其中名之。」(深察名號)                           
「聖人之性,不可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實性)
*評論:
         .1天人感應之學的陷落:天人之學是中國哲學嘗試從心性道德邁向宇宙天體的開始,可惜其學負有政治使命,忽略純知識的追求,又出於主觀的設計。
         .2董仲舒對陰陽家宇宙系統之改造:陰陽家思想的缺點在人只能消極順應客觀規律,「拘而多畏」(史記.太史公自序)。 對此董仲舒有所改造:發揮儒家仁義學說和積極主動精神。重視權變。將仁輸入系統中,使自然人性化、人情化。
         .3董仲舒天人哲學,使他能成漢代最具代表性、影響也最大的思想家。但先秦儒學的真精神----人文主義,本無法和專制整合。他與原始儒家不同的有:把教化寄之於外在權威--統治者。「屈民而伸君」。心的作用只在禁惡於內,在道德和認知兩方面,都缺乏主宰的力量。如說:「衽眾惡於內,弗使得發於外者,心也。故心之為名衽也。人之受氣茍無惡者,心何衽哉。……天有陰陽禁,身有情欲衽,與天道一也。」(深察名號)

6揚雄(勞)
揚雄生於西漢末年,已充分表現半儒半道之立場。其重要著作為「法言」及「太    玄」,前者為儒家立場,後者受道家及陰陽五行說之影響。「法言」體裁似「論語」,「太玄」乃仿「易」而作。「法言」是晚年之作,具有批評精神,陰陽五行之說,至此一掃而空,恢復人之主宰性。揚雄尊孔之外,亦推崇孟子,對荀子則有貶詞。他輕視諸子,但對道德經有偏好。他於道家偏取玄理一支。「莊楊蕩而不法,墨晏儉而廢禮,申韓險而不化,鄒衍迂而不信。」(五百) 其思想大要如下:
.1對成德治學等問題之論調,近荀子。強調外在之改造,重智與效驗。(韋)
「或曰:學無益也,如質何?……隴而錯諸,質在其中矣。」(學行卷第一)
「或問人何尚?曰:尚智。」(法言.問明)「無驗而言之謂妄。」(問神)
.2將天人感應的法天思想,轉化為重人的精神。(韋)
「史以天占人,聖人以人占天。」(五百) 「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君子)
.3董仲舒化天為神,揚雄化神為心,神妙之主宰性回復為人心。(韋)         
「人心其神矣乎,操則存,舍則亡。」(問神)
         .4其論「性」云:「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氣也者,可以適善惡之馬與?」(修身)
.5反「神仙」,擺脫天人感應、災異之說。
「或曰:聖人不師仙,        厥術異也。聖人之於天下,恥一物之不知,仙人之於天下,恥一日之不生。曰:生乎!生乎!名生而實死也。」(君子)
「或問星有甘石,曰:        在德不在星。」(五百)
「或問趙世多神,何也?曰:神惟茫茫,若存若亡,聖人曼(不) 云。」(重黎)

7王充(勞)
王充思想受揚雄、桓譚影響很深。桓譚為揚雄好友,反對讖緯、神仙思想,著有《新論》,已失傳。(吳)王充生於東漢,言論富於反傳統色彩。他反讖緯之說,以「考論實虛」為自覺之目的,立論批判成說,與經生立場異,為一民間知識份子。著《論衡》。其自述云:「淫讀古文,甘聞異言,世書俗說,多所不安。幽處獨居,考論實虛。」(自紀)其為學態度在「疾虛妄」,而方法在求效驗及實証: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空言虛語,雖得道心,人猶不信。」(薄葬)
但他又強調心之思考的重要。
「夫論不留精澄意,茍以外效立事是非;信聞見於外,不詮訂於內;是用耳目論,不以心意議也。……是故是非者不徒耳目,必開心意。墨議不以心而原物,茍信聞見,則雖效驗章明,猶為失實。」(同上)
其思想大要如下:
         .1反對迷信權威,聖賢非生知,亦非無所不知。(韋) 《論衡》有〈問孔〉〈刺孟〉對孔孟質疑。王充反對墨子之天志、明鬼,但贊成薄葬。他重視諸子之地位:「書亦為本,經亦為末。」(書解)(張)
「世儒學者,好信師而是古,以為聖賢所言皆無非,專精講習,不知難問。」(問孔)
「夫總問儒生以古今之義,儒生不能知,斯則坐守師法,不頗博覽之咎也。」(謝短)
「聖賢不能生知。」(實知篇)「不可知者,聖人亦不能知也。」(同上)
.2對歷史之見解--今優於古(馮)
「述事者好高古而下今,貴所聞而賤所見。」(齊世)
「夫實德化則周不能過漢,論符瑞則漢勝於周,度土境則周狹於漢,漢何以不如    周?」(宣漢)
         .3以自然觀念反對天人相應之關係。萬物生死非陰陽所致,人的力量不能改變氣候的影響,否認災異之生與意志天有關,天不應有意志及行動。把「天」當作物質的天,有異於老子,是瓦解感應說最有力的根據。(韋)但老子的自然,是很高的境界;王充卻把自然當作偶然,把天打破了,破壞人性和道德的必然性。(吳)
「天地合氣,萬物自生。猶夫婦合氣,子自生矣。」(自然)
「天動不欲以生物,而物自生,此則自然也。」(同上)
「夫物以春生夏長,秋而熟老,適自枯死,陰氣適盛,與之會遇,……人生百歲而    終,物生一歲而死,死謂陰氣殺之,人終觸何氣而亡?」(偶會)
「人有寒溫之病,非操行之所及也。遭風逢氣,身生寒溫;變操易行,寒溫不除。夫身近而猶不能變除其疾;國邑遠矣,安能調和其氣?」(寒溫)
「夫天能動物,物焉能動天?何則?人物繫於天,天為人物主也。」(變動)
「血脈不調,人生疾病;風氣不和,歲生災異。災異謂天譴告國政,疾病天復譴告人乎?」(譴告)         
「夫天道,自然也,無為;如譴告人,是有為,非自然也。」(同上)
「天者,氣邪?體邪?如氣乎?雲煙無異。」(談天)「天有形體,所據不虛。」(同前)「夫天去人,非徒層臺之高也。湯雖自責,(天) 安能自知而與之雨乎?」(感虛)
「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隨行而應人。」(明雩)
         .4論「性」:其所謂「性」指「才性」,非自由意志或德性我。他以「性」乃被決定者,毫無主宰意義。「才性」之論,開魏晉清談之風。其所謂「率性」與中庸不同。他也分「性」為上、中、下三等,似董仲舒。又有「氣性」之說。
「人性有善有惡,猶人才有高有下也。」(本性)
「論人之性,實有善有惡。其善者固自善矣,其惡者故可教告率勉使之為善。」 (率性)
「孟軻言人性善者,中人以上者也;孫卿言人性惡者,中人以下者也;揚雄言人性善惡混者,中人也。若反經合道,則可以為教,盡性之理則未也。」(本性)            
         .5性與命的關聯:「才性」與命不相關。又由「氣」論「性」,且把「稟性」(可稱「氣命」) 和「命」相關聯。國亦有「國命」,他並不反對「數」,對「命」「數」又非持科學的態度,不免漢人之習見。(馮)
「臨事知愚,操行清濁,性與才也;仕宦貴賤,治產貧富,命與時也。」(命祿)
「夫性與命異;或性善而命凶,或性惡而命吉。操行善惡者,性也;禍福吉凶者,命也。……性自有善惡,命自有吉凶。」(命義)
「用氣為性,性成命定。」(無形)
「死生者,無象在天,        以性為主。稟得堅彊之性,則氣渥厚……則壽命長……稟性軟弱者,氣少泊而性羸窳,……則壽命短,……故言有命,命則性也。」(同上)
「稟性受命,同一實也。命有貴賤,性有善惡。謂性無善惡,是謂人命無貴賤也。」(本性)
「宋衛陳鄭,同日並災。四國之民,必有祿盛未當衰之人。然而俱災,國禍陵之也。」(命義)「人皆知富饒居安樂者命祿厚,而不知國安治化行者歷數吉也。……國之安危在數不在教。」(治期)

8崔寔、王符、仲長統(韋)
漢代自揚雄開始,有批評的精神。揚雄、王充批評天人感應之學,崔寔等三人則大膽批評現實政治社會。仲長統云:「人事為本,天道為末。」(群書治要引.昌言)此可代表漢末思想之轉變。王符以氣為道之根本,是「唯氣論」者。
「道者(氣)之根也,氣所變也。」(潛夫論.本訓)「莫不氣之所為。」(同上.德化)
然現實之無可為,如仲長統者不免有「名不常存,人生易滅。」(樂志論)之浩嘆,漢代哲學終於走向魏晉玄學,非無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wdztw 于 2010-12-13 13:08 编辑

第十二章  魏晉玄學

1清議與清談

東漢黨錮時代部份大臣及太學生抨擊朝政及權奸,乃所謂「清議」。「清談」則為清議的轉化,將論時政轉為品鑒人物、談玄論道。由東漢末的「綜核名實」轉為魏晉玄學的「辯名析理」(語見郭象《莊子.天下篇》注,乃就一「名」分析其所示之「理」)。
2玄學的成因(吳)
.1政治社會的不安 .2知識份子受摧殘 .3漢代學術的反動 .4浪漫文學的交互影響
3玄學的特徵和主要課題(勞) (張)
玄學論辯的主題是關於「有」和「無」的問題,由本體論、宇宙論來討論,所用的方法是「辨名析理」,簡稱「名理」。「名」取形上學意義及邏輯意義;「理」指形上意義之規律。談名理,重在對玄趣之欣賞,非真建立一種「學」。玄學主要特徵有三:
         .1思想資料是三玄:老子、莊子、周易。玄學一方面以儒學解老莊,又把周易玄學化。
         .2玄學家注釋經典,繼承儒家傳統,又融合道家抽象思辨的特色。漢儒注經,重章句訓詁,玄學家注經重發揮義理,表現己見,啟發獨立思考。
.3大體調和孔老,折衷自然、無為及名數。
「會通孔老」涵自然與名教衝突之問題。阮籍曰:「禮豈為我輩設邪?」表二者之衝突;樂廣則以二者並不衝突,晉書樂廣傳:「是時王澄胡母輔之等皆亦任放為達,或至裸體等,廣聞而笑曰:名教內自有樂地,何必乃爾?」
魏晉人有混雜儒道的傾向,如王弼與裴徽的問答即是一例:(勞)「徽……問弼曰:夫無者,誠萬物之所資也;然聖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無已者何?弼曰:聖人體無,無又不可以訓,故不說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恆言所不足。(三國志.魏志.鍾會傳注)
阮贍與王戎的問答又一例:(馮)「戎問曰:聖人貴名教,老莊明自然,其旨同異?贍曰:將無同。」(晉書.阮籍傳)(k按:「將,得也」「將無同」即「能不同嗎?」)
「將無同」既不肯定二者一定同;又不肯定一定不同,這種說法代表一種玄趣。(牟)

4玄學的前驅---才性論(勞)
漢光武表章氣節,使得名士互相標榜,品藻次第,講才識、風度。(吳)東漢名士好品評人物,與當時辟舉制度有關。魏晉名士則在品評人物中顯一智慧。魏文帝頒布九品中正制度,其選拔人才要考察其容貌、談吐、才質、器度。品評人物的書乃成「入宦指南」。
才性之探究,雖由自然之性導出,又與經驗科學觀點有異。它不將人作解析,而以人作為一整體而施以判斷,乃一情意性之觀賞活動,不涉及德性,不提供知識,故其態度似道家。代表性之資料,有徐幹(171-218)的《中論》、劉劭(約182-245)的《人物志》。
《中論》主張選拔官吏要注重名聲與實際才能的統一。(張)《人物志》的方法是觀形以知性。人之情性,通過陰陽五行以解釋,無「主體性」成分,而為被決定之材質。情性既屬已決定者,故不論改造或培養之問題,書中所論皆限於如何了解不同情性或材質。才性決定人之成就之限度,但在此限度內,人仍須作一定努力以實現其才性。他以聖人為才性最高者,此表聖人與他人之區別,只有事實意義,而無規範意義,則人對道德之高下,不能自負其責,道德生活則不能成立,乃成一決定論。
「蓋人物之本,出於情性。……凡有血氣者,莫不含元一以為質,稟陰陽以立性,盡五行而著形;苟有形質,猶可即而求之。」(九徵第一)
「兼德而至,謂之中庸;中庸也者,聖人之目也。」(同上)
人之認知活動也受才性的決定:「質性平淡,思心玄微,能通自然,道理之家也。質性警徹,權略機捷,能理煩速,事理之家也。質性和平,能論禮教,辯其得失,義理之家也。質性機解,推情原意,能適其變,情理之家也。」(同上)
總之,道德、事功、認知,都受才性之決定,此才性論之立場。
《人物志》融會儒、道、名、法思想,動搖了兩漢經學,從而影響玄學的產生和發展。辯論才性異同的,還有:李豐(?-254)、王廣(?-251)主張才能與德行未必一致;而傅嘏(209-255)、鍾會(225-264)則以才能與德行一致,有事功者必有德行。(張)

5玄學的主要派別與分期
許杭生等著《魏晉玄學史》將玄學分為:正始玄學(何晏、王弼)、竹林玄學(嵇康、阮籍、向秀)、西晉元康玄學(裴頠、歐陽建與郭象)、兩晉之際玄學(列子)、東晉玄學(張湛)五階段。馮友蘭則分三派(三階段):貴無論(何晏、王弼)、崇有論(裴頠)、無無論(郭象)。他把竹林七賢併屬貴無論,而不認為《列子》和張湛《列子注》可獨立為一階段。
6正始之音:何晏(193?-249)王弼(226-249)
魏正始年代(240-248)的有夏侯玄、何晏、王弼。夏侯玄(208-254)無專著傳世。此派之何晏、王弼,奉老子,也不否定孔子,註道德經也註易經、論語,有意調和儒道,實以老注孔,以道家代替儒家。此派大體主張「有生於無」。
.1何晏:其《論語集解》以老解儒(勞)。如:論語「為政以德」集註:「德者無為。」
論語「回也其庶乎,屢空。」集註:「空猶虛中也。」
論語「志於道」集註:「志,慕也。道不可體,故志之而已。」
論語「修己以安百姓」集註:「百姓百品,萬國殊風,以不治治之,乃得其極。」
        .2王弼:何晏曾以為「聖人無喜怒哀樂」,王弼與辯,以聖人亦「應物」而有哀樂,但「應物而無累於物」,故與常人不同。(勞)王弼以為:
「(聖人)不能無哀樂以應物。然則聖人之情,應物而無累於物者也。今以其無累便謂不復應物,失之多矣。」(三國志、鍾會傳、裴松之注)
他以聖人「本」在「跡」中,這隱藏「圓教」的觀念,以此來會通孔老。(牟)以道為「無」,不屬現象界,又是現象界之根源,且為現象界共循之規律,此承老子之說。他能明老子之形上學觀念,與漢人喜談宇宙論不同。但王弼不涉及老子主體境界。他解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並不相應,如注《老子》說:(勞)
「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地不為獸生芻而獸食芻,不為人生狗而人食狗;無為於萬物,而萬物各適其所用,則莫不贍矣。」
易繫辭傳云:「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王弼專從形上學論「易」,主張「忘象以求其意」(王弼《周易略例》)與漢人取象數災異之言不同。(勞)他主張「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同上),提出言、象、意的範疇。這種言意之辨,是決定玄學發展的重要關鍵。(韋)「言不盡意」的強調,可以解決儒家經書與玄學的矛盾,使聖人之意和自然之道相通,把人的思考導向對「無」的玄想。(張)
他以老子解「易」,如注「復,其見天地之心乎」云:(吳)
「復者,反本之謂也;天地以本為心者也。凡動息則靜,靜非對動者也;語息則默,默非對語者也。……寂然至無,是其本矣。故動息地中,乃天地之心見也。」

7竹林七賢之代表:阮籍(210-263)嵇康(223-263)(韋)
大約與何、王同期的阮籍、嵇康二人為「竹林七賢」的領袖,除老子外,亦好莊子。主張依自然本性,無拘束地生活,以抗議司馬氏以「名教」排除異己的行為。(張)他們尊奉莊子,崇尚逍遙,拋開儒家,時而違反禮俗,或稱之曠達派。此派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何、王係在理論的層次,使自然與名教(道與儒)保持調和。阮、嵇等因落在具體生命中,遂反映出嚴重的衝突,終至反名教。乃越名教而任自然。(韋)
        .1阮籍言:「禮豈為吾輩設也!」有〈達莊論〉〈大人先生傳〉以莊子寓言方式宣洩對社會之不滿。他以禮法為偽善,只能束縛弱者,助紂為虐,〈大人先生傳〉云:
「君立而虐興,臣設而賊生。」「無君而庶物定,無臣而萬事理。」
.2嵇康完全擺脫經學傳統,走向獨立思考:
「夫推類辨物,當先求之自然之理,理已足,然後借古書以明之耳。今末得之於心, 而多恃前言以為談証,自此以後,恐巧歷不能紀耳。(嵇康《聲無哀樂論》)
他的〈聲無哀樂論〉主張把內心與外在之聲切斷。
「心之與聲,明為二物。二物誠然,則求情者不留觀於形貌,揆心者不假聽於聲音也。察者欲因聲以知心,不亦外乎?」
這種內外切斷之法,用在道家修養上,即他在〈釋私論〉所謂「越名教而任自然」。 所以他反對樂教:
「樂之為體,以心為主。故無聲之樂,民之父母也。至八音諧會,人之所悅,亦總謂之樂。然風俗移易,本不在此也。」(聲無哀樂論)
他在〈難自然好學論〉中強烈排斥六經:(吳)
「六經以抑引為主,人性以從欲為歡。抑引則違其性,從欲則得自然。然則自然之得,不由抑引之六經;全性之本,不須犯情之禮律。故仁義務於理偽,非養真之要術;廉謙生於爭奪,非自然之所出。」
其〈養生論〉未能把握莊子德性精神,掉入空虛,徒求形骸之長生。他揉雜許多修鍊之術,係受道士神仙丹道的影響。(吳)
「知名位之傷德,故忽而不營,非欲而強禁也。誠厚味之害性,故棄而弗顧,非貪而後抑也。」

8裴頠(267?-300)《崇有論》
常與樂廣清談,為維護名教而評論玄學貴無論,認為「無」不能生「有」,反對何晏等人的貴無賤有。「有」為自生。他說:「賤有則必外形,外形則必遺制,遺制則必忽防,忽防則必忘禮。禮制弗存,則無以為政矣。」
9歐陽建(約268-300)《言盡意論》
取易繫辭傳上:「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以物與性質是客觀的,不以人所設的名、言而轉移。他說:「形不待名而方圓已著,色不俟稱而黑白已彰。然則名之於物,無施者也;言之於理,無為者也。」
10中朝名士(元康名士):向秀(約227-272)郭象(252-312)(勞)
「中朝」指西晉中葉,晉惠帝元康年(291-299)前後出現的名士,以向秀、郭象、王衍、樂廣等人為代表。向秀為竹林七賢之一。向秀、郭象致力於理論之探討,用心於儒道的合流。向、郭力圖以莊子的形式,容納更多儒家內容,對莊子有新解。凡莊子抑儒之文句,皆以儒道相融之觀點注之。莊子反對禮法,向郭則否;莊子反對現存事物,向郭則為現存事物辯解。二人反對何、王,以為「無」不能生「有」,也不同意裴頠,以為「有」也不能生「有」,提出「自生」之說。以無因論,反對「貴無」與「崇有」。以一切現象皆孤立存在,而「自然」與「名教」也沒有矛盾。名教非人為,故不能少。郭象在無因論前提下,接受漢儒的「命定論」。(張)今本莊子郭象注,常取向秀注,故二者混合於郭注中。或向、郭各有所注,後人為閱讀方便,合抄之。(韋)
.1自然
向郭以「物之自爾」釋「自然」,否定了造物,也否認有生於無。「無」成為與「有」對立之邏輯概念,非萬物之根源,亦非一形上學觀念。此與老子異。
「無既無矣,則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為生;然則生生者誰哉?塊然而自生耳。……自己而然,謂之天然。」(莊子注疏.卷一)
「無也,豈能生神哉?不神鬼帝而鬼帝自神,斯乃不神之神也;不生天地而天地自生,斯乃不生之生也。」「物各自生而無所出焉,此天道也。」(同上.卷三.卷一)
「自然者,不為而自然者也。故大鵬之能高,斥鴳之能下,樁木之能長,朝菌之能短,凡此皆自然之所能,非為之所能也,不為而自能,所以為正也。」(逍遙遊注)
「性各有分,故賢者守知以待終;而愚者抱愚以至死,豈有能中易其性者也?」(齊物論注)
在向郭的思想中,只有萬物的自生自滅,「無」的作用義及主體境界義不彰。(吳)莊子要超脫人事,復歸自然;向郭卻要肯定人事,以人事本身就是自然:(李)
「人之生也,可不服牛乘馬乎?服牛乘馬,可不穿落之乎?牛馬不辭穿落者,天命之固當也。苟當乎天命,則雖寄之人事,而本在乎天也。」(秋水注)「臣能親事,王能用臣;斧能刻木,而工能用斧;各當其能,則天理自然,非有為也。」(天道注)
.2無待
        宇宙論意義,即「獨化」,指存在歷程之「自己而然」。
        「物各自造而無所待焉,此天地之正也。」(同上)
        「若責其所待,而尋其所由,則尋責無極而至於無待,而獨化之理明矣。」(同上)
        自我之境界義:此自我不涵德性義,乃情意我,重觀賞之自由,不主宰世界。
        「故乘天地之正者,即是順萬物之性也。……所遇斯乘,又將惡乎待哉?此乃至德之人,玄同彼我者之逍遙也。」(同上)
.3無為:「無為者,非拱默之謂也;直各任其自為,則性命安矣。」(同上,卷四)
        .4冥與跡:「夫堯實冥矣,其跡則堯也。自跡觀冥,內外異域,未足怪也。世徒見堯之為堯,豈識其冥哉?」(同上,卷一)

11列子
《列子》為魏晉時代作品,其楊朱篇表放情肆志之人生觀,有自然主義傾向。人生甚短,故取最近之樂。無信仰、無希望,安樂處順以俟死,乃真正之悲觀。(馮)
「命曰:既謂之命,奈何有制之者邪?朕直而推之,曲而任之,自壽自夭,自窮自達,自貴自賤,自當自貧,朕豈能識之哉?」(力命)
「天地萬物,與我並生,類也。類無貴賤,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豈天本為人生之?且蚊蚋噆膚,虎狠食肉,天本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哉?」(說符)
「意之所欲為者,放逸,而不得行,謂之閼性。凡此諸閼,廢虐之主。去此廢虐之主,熙熙然以俟死,一日,一月,一年,十年,吾所謂養。拘此廢虐之主,錄而不舍,蹙蹙然以至久生,百年,千年,萬年,非吾所謂養。」(同上)
「人生之生也,奚為哉?奚樂哉?為美厚爾,為聲色爾。……從心而動,不違自然所好。當身之娛,非所去也,故不為名所勸。」(同上)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同上)

12魏晉反玄學思想---楊泉《物理論》
楊泉三國時人,生卒年無考,現存《物理論》殘卷。他從自然科學領域走向反玄學和神滅論。他批評貴無派「虛無之談,尚其華藻,無異春蛙秋蟬,聒耳而已。」他認為萬物以水之氣為本,反對靈魂不滅:(張) 「人死之後,無遺魂矣。」
「所以立天地者,水也。夫水,地之本也,吐元氣,發日月,經星辰,皆由水而興。」
附論:南北朝的反佛思想----范縝(約450-510)(韋)
東晉慧遠先主張「形盡神不滅」。後南朝宋鄭道子(364-427)作〈神不滅論〉。而南朝宋何承天(370-447)有〈報應問〉〈達性論〉反對報應及輪迴之說。齊劉峻(462-521)有〈辯命論〉反對因果。齊梁間,范縝以〈神滅論〉闢佛而轟動好佛之梁武帝朝野。反駁神滅論之文章,見於《弘明集》。神滅論云: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也。……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是則形稱其質,神言其用,形之與神,不得相異也。……神之於質,猶利之於刀;形之於用,猶刀之於利。……未聞刀沒而利存,豈容形亡而神在?」
(南北朝時期道教的思想、儒道融合等,請參張豈之書,在此從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wdztw 于 2010-12-13 13:11 编辑

第十三章  中國佛教哲學

1大乘佛學之三系:印順法師大乘判教:「性空唯名,虛妄唯識,真常唯心。」

大乘之後有秘密大乘。
2佛教的傳入中國(漢代、三國、西晉佛教2BC-316AD,cf鎌田茂雄《中國佛教史》鄭彭年譯,下同)
         .1現存關於佛教傳入最早之記載:《三國志.魏書卷卅.裴松之注》引魚豢《魏略.西戎傳》云:「昔漢哀帝元壽元年(西元前2年)博十弟子景盧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經,曰:复立(豆)者其人也。」
         .2記載中最早信佛教的人,是東漢明帝的異母弟楚王英(65年左右)。桓帝(在位147-167)是第一個信佛教的皇帝。漢末有笮融(?-195)建能容三千人之佛寺,鑄鍍金之銅佛像,舉行浴佛會,供應飯食。由其聚眾誦經,可見已有漢譯佛經流傳。桓帝時有安息太子安世高來(148),廿餘年間譯卅多部經,以小乘為主。大月氏支婁迦讖亦於桓帝時來,靈帝時譯經,所譯皆般若等大乘經典。阿彌陀佛被引介入中國。靈帝時有嚴佛調為漢人第一位出家者,著《十慧章句》為漢佛教徒所撰笫一部佛書。
          a.小乘禪學系統:安世高、康僧會(康居人)繼承漢代以長生不老為主的道教性佛教。
          b.大乘般若系統:支婁迦讖、支亮、支謙(大月氏人)所譯般若經典對西晉用老莊思想理解佛法(格義佛教),影響很大。此系開拓了以後的玄學性佛教。
         .3第一位到西域取經的,是魏時漢僧朱士行(250左右到于闐),其弟子攜回《放光般若經》,後被譯出,大有助於西晉之般若研究。曹植信佛,曾聞空中梵天之贊,乃作梵唄和之,中國最早梵唄始於曹植。魏嘉平中(249-253)中天竺的曇柯迦羅來,譯了戒律,並請梵僧來行受戒,這可能是中國受戒之始。中國僧侶始按戒律生活。
.4三國時牟子由交趾來,寫了《理惑論》底本,首論三教異同優劣。
         .5西晉時月氏人竺法護(譯經年代266-308)譯了超過一百五十部經。所譯《法華經》普及了觀音信仰。

3中國佛學的初期發展(東晉、南北朝佛教317-589,勞、鎌田)
大體來說,北方重實踐、禪法流行;南方重玄談、義學發達。
.1道安與六家七宗(六家七宗之說據吉藏《中觀論疏》日本安澄《中論疏記》)
道安(312-385)為中國佛教奠基之人,重視注釋佛典,可謂佛典注釋之祖。他編纂佛典目錄《綜理眾經目錄》,後來梁僧祐以此為藍本編成《出三藏記集》(現存最早的佛典目錄),對研究佛教幫助很大。道安之學以般若為主,亦倡禪定、重戒律、制定儀法,首倡姓釋,對營運教團,有所貢獻。弟子數千人,為一代師表,乃中國佛教運動之重要人物。但其早年亦循「格義」之法,依附他派之說講經。當時許多重要論著(如《中論》)尚未傳來中國。六家七宗之中,有些也受道家形上學影響,從本體義看般若義。
          a.本無宗:道安為代表人物。「無在萬化之前,空為眾形之始。夫人之所滯,滯在末有,若宅心本無,則異想便息。……一切諸法,本性空寂,故云本無。」(吉藏疏)
          b.本無異宗:竺法深(285-374)竺法汰(319-381)為代表。「本無者,未有色法,先有於無,故從無出有,即無在有先,有在無後。」(吉藏疏)「諸法本無,壑然無形,為第一義諦;所生萬物,名為世諦。」(安澄記引)執著於形上意義之「無」,同於老子「有生於無」,不合般若空義。
  c.即色宗:支道林(即「支遁」314-366)為代表。
          關內即色義:「明即色是空者,此明色無自性,故言即色是空,不言即色是本性空也。此義為肇公所呵。肇公云:此乃悟色而不自色,未領色非色也。」(吉藏疏)「細色和合,而成粗色。若為空時,但空粗色,不空細色」(安澄記)。乃實在論立場。
即色遊玄論:「夫色之性,色不自色,不自,雖色而空;知不自知,雖知而寂。」(安澄記引)「明即色是空,.….此猶不壞假名,而說實相。」(吉藏記)
        d.識含宗:于法開(約與支道林同時)為代表。「三界為長夜之宅,心識為大夢之主。     今所見群有,皆於夢中所見。其於大夢既覺,長夜獲曉,即倒惑識滅,三界都空,是時無所從生、而靡所不生。」 (吉藏疏)不以無或空為形上學,其說稍勝。
        e.幻化宗:道壹(約328-399)為代表。「一切諸法,皆同幻化;同幻化故,名為世諦。     心神猶真不空,是第一義;若神復空,教何所施?誰修道?隔凡成聖,故知神不空。」(安澄記)
        f心無宗:支敏(愍)度、竺法溫為代表。「心無者,無心於萬物,萬物未嘗無。此釋意云:經中說諸法空者,欲令心體虛妄不執,故言無耳,不空外物,即萬物之境不空。」(吉藏疏)
        g.緣會宗:于道邃為代表。「緣會故有,名為世諦;緣散故即無,稱第一義諦。」(吉     藏疏)以緣會解釋萬法皆空,然只重在說對象之空,未契般若深義。
.2鳩摩羅什及其弟子僧肇
鳩摩羅什(約344-413)為西域名僧,在長安譯經、講經,是使中國佛教從移植期轉入發展期的原動力,頗能掃除「格義」之謬。羅什中心工作在闡明般若教義,全承龍樹之義。所譯之《中論》,明「無我」之義,以法身不同於個別靈魂。某著作未流傳。弟子有僧肇、道生等。僧肇(384-414)有著作發揚師說:
        a.不真空論:「空」即「不真」,即對「獨立實有」之否定。「待緣而後有」故非「有」;「緣起故不無」故非「無」。論云:「諸法假號不真,譬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
b.物不遷論:以時空變化等觀念,皆依認知活動而立,本身非實有。
        c.般若無知論:以般若智異於一般認知,前者雖照而不滯於事象或規律;後者主客對      立,互相限定,故有知識而無智慧。
.3北方四宗(據隋代北方淨影寺慧遠《大乘義章》)
a.立性宗(毗曇宗):小乘中淺,以諸法各有體性,皆從緣生。
b.破性宗(成實宗):小乘中深,以諸法虛假無性,法雖無性,不無假相。
c.破相宗(般若宗):大乘中淺,以虛假之相亦無所有,雖說無相,未顯法實。
        d.顯實宗(真宗):大乘中深,以諸法妄想故有,妄想無體,起必任真,真者所謂如           來藏性,生死涅槃出同一真心實性,乃最高主體之肯定,同地論宗、涅槃宗,亦近大乘起信論之一心開二門。
.4慧遠
慧遠(334-416)係道安弟子,南方之佛教運動者。以般若為本,堅持持律,亦參以禪定法門,且倡淨土。建白蓮社,唱念佛三昧,為蓮宗祖師。其於般若之學所知不過道安,而不及僧肇。他保有格義佛教之影響,其思想具過渡性資。有〈沙門不敬王者論〉,可見禮教與佛教之衝突,此論已持泥洹常住之說:「泥洹不變,以化盡為宅。……不以生累其神,則神可冥。冥神絕境,故謂之泥洹。」。另有(法性論),已佚,剩一句:「至極以不變為性,得性以體極為宗。」。其〈大智度論抄序〉云:「無性之性,謂之法性,法性無性,因緣以之生;生緣無自相,雖有而常無;常無非絕有,猶火傳而不息。」
.5道生
道生(355-434)幼從竺法汰出家,後從僧伽提婆習小乘「一切有部」義,後又受業於鳩摩羅什,習般若義。南歸之後,適法顯西行歸來,攜有「六卷泥洹」(即大涅槃經之一部分)並譯出,道生乃據此立「佛性」之說,謂「一闡提有佛性」,被抨擊後居廬山,倡涅槃宗義,乃中國最早主真常之教者。自大本涅槃經譯出,果與道生說合,道生之學乃大盛。除闡提成佛說外,又倡頓悟成佛說、善不受報說,以離望報之心始有善。頓悟說影響了後代的禪宗和華嚴宗。道生著《法華經義疏》,魏晉佛教以般若為主,至宋齊以後以法華、涅槃為主,道生此《義疏》是其轉折點。
a.佛性即真我
小乘無真我義;般若之教只重破除,未直言真我;道生則力肯定真我。其維摩經注云: 「無我本無死生中我,非不有佛性我也。」主體性由此安立,不能由他因生出,不能受外在決定,故佛性為眾生本有。
b.法身無色
以法身非色身,故無人佛,因人是經驗性之對象,佛則為超越經驗之主體性。因而雜有經驗、涉及時空之描述不可用於佛,故有「佛無淨土」之義。「淨土」觀念乃方便之說也。推之,最高主體非因果或條件系列所及,故無報應,因而善之受報,亦方便之說。修持不應貪報。(然佛教言未覺領域之「報」,乃對現象界之主要描述,非方便說也)
c.頓悟
一切程序表條件關係,主體之迷悟是自身之活動,不能與任何程序有確定關係,故「悟」不依程序決定,故為頓悟。且一悟便全悟,因悟無步驟可說,理不可分。慧達言道生頓悟義云:「見解名悟,聞解名信;信解非真,悟發信謝。」(肇論疏) 「信」是未悟前事,真悟不依賴「信」。未悟而可以有培養階段,但培養有無成果,仍賴自己,故悟時仍是頓,因不能從培養中決定何時能悟也。悟為主體性的全面展露,就此說無不知,非指經驗知識。此有歸於一心之意味,已近日後之禪宗矣。
.6真諦
道生而後百餘年,印度僧真諦(499-569)至建業,傳瑜伽行派,譯《攝大乘論》,立攝論宗,無著、世親之學乃行於南方。真諦死後二十年,隋統一中國。攝論宗主要特色在立「第九識」(即阿摩羅識或無垢識),以說覺悟之動力。以三性中的依他起性為染污,應斷滅。
.7大乘起信論
此書作者、譯者皆可疑。此書出於南朝末年,屬真常一系,應成於地論、攝論二宗立教之後。「心」為一切法之本。心有兩種活動,即真如、生滅兩面。心觀一切法,且生一切染淨諸法。此一心二門之義。一切法可由真如看;亦可由生滅看。覺是由迷而覺;迷是由覺而迷。是以真如與生滅乃相依而立之二門,二門不相離。般若之學以法性、真如、空三者互詮,不說另有不空之真如,本論則依真常之教,肯定主體或真我,故說不空一面。
本論以阿賴耶識指生滅心,為真我之一狀態。生滅心亦依真心(如來藏、真如)而有。依阿賴耶識說有「無明」。由無明至一切染法之生起,皆此心自陷幻妄之故。心之迷,在於誤取一活動方向。

4中國佛學的完成(隋唐佛學589-906,鎌田)
         .1北朝系統的實踐佛教----禪、淨土和戒律等傳統繼續發展,形成隋唐佛教的主軸。這些實踐性傾向和南朝系統的理論、思辨性佛教綜合,成為隋唐佛教之特色。天台宗和華嚴宗的哲學背景,就是天台止觀和華嚴觀法系統。
         .2玄奘之取經,不空和善無畏等傳入密教,各宗大德輩出,如法相宗窺基、律宗道宣、華嚴宗法藏、淨土宗善導、禪宗惠能等。佛教信仰和佛教文化,滲入人民生活中,更傳播到韓國、日本。
         .3隋時佛教產生了主張普敬普行的三階教。對一切人不作差別,應視之如佛來拜。要求僧俗同行。

5中國佛學在五代以後的發展(鎌田)
         .1宋太祖出版《大藏經》(蜀版),刻成1076部5048卷。以後陸續有官版、私版的《大藏經》重刻。至清乾隆三年出版的龍藏,有735帙7838卷。宋初有不少中國佛教史書的著述,如《宋高僧傳》《釋門正統》是現存最古的紀傳體佛教史書。
         .2宋儒一方面吸收佛學思想,特別是華嚴和禪宗思想,以深化儒學,一方面又排佛。
         .3儒、釋、道三家主張三教調和者,亦不乏人。
         .4民國以來,太虛法師企圖整頓佛教界,組織了世界佛教聯合會,出版《海潮音》月刊。另有歐陽竟無領導南京內學院,在梵、藏、漢文獻的比較研究上有成果。梁啟超、胡適、熊十力、湯用彤、蔣維喬、黃懺華、梅光羲、印光法師等都有重著作。

6中國佛教重要宗派思想略說(《中國佛教》、鎌田、勞)
中國佛教重要宗派有:毗曇師、成實師、涅槃師、地論師、攝論師、俱舍師、三論宗、律宗、天台宗、華嚴宗、禪宗、法相宗(又名唯識宗)、淨土宗、密宗等,各有其傳承、教理、重視之經典、判教理論,並發展出不同之修行法門。其中富有哲學思想,或具中國佛學特色的,是三論、天台、華嚴與禪宗,以下就此數宗略作說明:
.1三論宗
這是弘揚《中論》《十二門論》《百論》三論的宗派。鳩摩羅什譯此三論,故為此宗開山祖師。從北朝僧詮開始,三論宗才具備宗派形態。隋時吉藏著《三論疏》《三論文義》,則為此宗第七代大師。初唐玄奘所傳的法相宗興起,此宗迅即衰落。
三論宗除「破邪」之外並不承認「顯正」(即破而不立),認為破邪就是顯正。破邪就是除去一切分別情見,於是便體現了言詮不及、意路不到的無名之道。顯正就是悟中道。以八不來破除生滅、去來、一異、斷常的八迷,洗淨一切有所得心。一切有為、無為諸法皆空,以明萬法當體性空而無礙於緣起的中道之理。
其判教:立二藏、三輪。二藏是聲聞藏、菩薩藏,即分小乘、大乘。三輪是:根本法輪,即《華嚴經》;枝末法輪,即從《華嚴經》到《法華經》之前的一切經;攝末歸本法輪,即《法華經》。
另有真、俗二諦之說,為著空者依俗諦明有;為執有者依真諦明空。令體會超有、空
的諸法實相理。二諦是言教,只是適時而用的假設。
.2天台宗(又名法華宗)
此宗由隋天台山的智顗(智者大師)所建。北齊慧文禪師為始祖。慧文因讀龍樹《中論》《大智度論》而悟「一心三觀」,傳給慧思,慧思又由《法華經》倡諸法實相論,然後傳至智者構成完整的學說。宋時此宗內部因爭論智者所撰《金光明玄義》的真偽分為山家、山外兩派。山外受他宗影響,被山家斥為不純,不久即衰。天台有三大部: 《法華文句》《法華玄義》《摩訶止觀》,乃教觀並重。智者以「五時八教」分判佛教之一切教義。
a.五時:(1)華嚴時:佛初成道時所說。         (2)鹿苑時:佛說小乘義。
              (3)方等時:廣說各法門,斥小贊大。           (4)般若時:專說空義。
       (5)法華涅槃時:說究竟了義,三乘歸一乘,立圓教,說真常,明佛性。
b.八教:八教穿插在《法華》以前四時,《法華》則高出八教。
化法四教:(化法指教理,即教化的內容)
(1)藏教:小乘教義,以四諦為主,正化聲聞緣覺,旁化菩薩。即三藏教。
(2)通教:大乘初門,為二乘所共,以說因緣即空為主,正化菩薩,旁通二乘。
(3)別教:專為菩薩,不通二乘,以說因緣假名為主。
(4)圓教:為最上利根菩薩而立,以說二諦中道為主,事理圓融、究竟了義之教。
化儀四教:(化儀指教化過程或方式)
(1)頓教:佛成道初,直說無上法,即華嚴經所代表之教法。
(2)漸教:漸次引誘,先小後大。
(3)秘密:可解為漸,可解為頓,聽者隨機得益。
(4)不定:頓中有漸,漸中有頓,聽者自悟。
c.諸法實相:諸法當體即是實相。萬有差別的事相,皆是顯示法性真如的本相。
        d.三諦圓融:諸法實相由空、假、中三諦表明。視諸法為空、假、中,以空看則三諦即空,以假看則三諦即假,以中看則三諦即中,即空、即假、即中,為三諦圓融。《中論》三諦偈:「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e.一念三千:智者之說,以自我在任何境界中,均可通往其他任何境界,其升降進退,      悉歸一念。萬物相互融通,一心具有三千世間(十法界各具十法界,一法界各具十如是,十如是各具五蘊、有情、器三世間)(十如是: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此顯萬法之交互相融,每一法可通往其他各法,與華嚴宗之因陀羅網相似。
        f.性具善惡:善惡皆性德本具,如來不斷性惡,但斷修惡;闡提不斷性善,但斷修善。
g.無情有性:色心不二,所以一草一塵都具佛性。
        h.一心三觀:一心中,空、假、中三觀之任一觀可貫他二觀,由一心生萬法,說萬法之相融相通。其宗旨是掃除對概念之執著,又同時安立各概念於言說中。「觀」而以「止」附之,止觀不離,即定慧互成之意。
i.六即佛(修行之位次):
(1)理即:眾生在「理上」本與佛不離。 (2)名字即:通過名言知識而知此理。
(3)觀行即:心明此理,行守此理。     (4)相似即:接近正覺。
(5)分真即:已悟但僅得部分之真。     (6)究竟即:佛境界。
.3華嚴宗(又名賢首宗或法界宗)
完成本宗理論者,為唐代賢首法師。本宗以《華嚴經》為主,而吸取北方的地論、攝
論學說,且受玄奘唯識學的刺激形成,為唯心緣起法門。用海印三昧描繪佛境,一滴
海水有百川之味,無盡圓融。賢首有五教十宗之說。
a.五教為:
(1)小乘教:專說「人空」,未能盡「法空」之義,乃對劣根者說。
(2)大乘始教:大乘初門,以般若、唯識之學屬之。
(3)大乘終教:真常之教。
(4)頓教:不講階位,不立法門,乃一乘教。
(5)圓教:一攝一切,一切攝一,重重無盡,圓融無礙,亦一乘教。
b.法界觀:諸法在一領域中,成一法界。賢首立「四法界」:
(1)事法界:就現象本身看,以差別為特色。
(2)理法界:現象所依之理看,以無二無差別為特色。「理」指實相或真如說。
        (3)理事無礙法界:現象與實相(真如)不離。現象由實相生,實相在現象上顯,           此即理事不一不異,融通無礙。
        (4)事事無礙法界:一一現象彼此間,皆由同一真如,故彼此融攝,取任一法,皆           可顯真如本身,亦可顯其他萬法,此即一攝一切,一切攝一,即賢首所謂「因陀羅網,重重無盡」。事事無礙,即一事理可通其他事理,即每一境界可通其他境界。
        c.十玄:由十個論點說明「法界緣起」之理,即以十玄門來說明萬有都是依原樣相即相入,一體不離,一即多、多即一。有「唯心迴轉」一義。
        d.六相圓融:賢首以一概念之意義,皆與其他概念之意義互為條件。換言之,概念之意義只在關係中成立。因此,一一「法」皆在「界」中獲得意義。就一法依待他法而有意義說,即是「相融相即」。乃以六相作為示例:
(1)總相:一種緣起中,具足各種成分。例:舍。
         (2)別相:各種成分,有其差別。如:椽。椽之所以為椽,必是某舍之椽。而椽即是舍,若離於椽,舍即不成;得椽即得舍。此明因果相為條件之理,亦明總別互依之理。
(3)同相:各部分相依,同成一總體。如椽、瓦同作舍,皆名舍緣,故名同相。
         (4)異相:各部分互生,仍各相異。椽與瓦形類相異。各緣互異,功用不同,方能       同為一舍之緣。故同異二概念亦互相涵攝。
         (5)成相:各部分緣起,法得成。由諸緣,成舍義;由舍,椽、瓦成緣名,成則互成。
(6)壞相:各部分仍住自法未動。椽、瓦諸緣各守本身之法,諸緣本身並未變成舍。
「總即一舍,別即諸緣;同即互不相違,異即諸緣各別;成即諸緣辦果,壞即各住自法。」(賢首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四)
.4禪宗(又名佛心宗,楞伽宗)
一般分「禪」有下列五種:
  a.外道禪:印度所通行,以生天為目的。
  b.凡夫禪:行五戒十善。    c.小乘禪:以小乘法所修,即安世高所傳者。
  d.大乘禪:又名菩薩禪,以安般、不淨、慈心、觀緣、念佛為內容。
  e.最上乘禪:如來清淨禪,達摩所傳。亦名一行三昧、真如三昧。後又名祖師禪。
本宗係持「禪悟」以參究法,徹見心性本源。禪悟非禪定,禪定是一般修持工夫,非教外別傳;禪悟是大乘一乘教,乃教外別傳。梁時菩提達摩傳入此法。達摩傳《楞伽經》,為偏於真常之唯識經典。達摩之教有「理」「行」二門:
  a.理入:深信真性,堅住不移,不用思辯言說之教法。
  b.行入:修心實踐之法,有四行:
   (l)報怨行:不怨。                 (2)隨緣行:苦樂得失隨緣,心無增減。
(3)無所求行:無所貪求,安心無為。 (4)稱法行:心歸清淨,修行六度,自利利他。
唐時惠能、神秀開「南頓」「北漸」二派:
神秀偈:「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惠能偈:「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惠能立教,有《壇經》傳世。
  a.自信自悟之頓教:
「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信,須求書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
「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迷人漸契,悟人頓修。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
  b.見性成佛:「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
  c.定慧不二:(定慧即禪)
「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
「住心觀淨,是病非禪;長坐拘身,於理何益?聽吾偈曰: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元是臭骨頭,何為立功過?」
  d.無念、無相、無住:
「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
南宗禪至唐末、五代,分出溈仰、臨濟、曹洞、雲門、法眼五宗。宋時臨濟宗倡參看話頭之「看話禪」;曹洞宗倡寂默靜照之「默照禪」。臨濟宗後又開黃龍、楊岐二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wdztw 于 2010-12-13 13:18 编辑

第十四章  宋明理學

1緒論

.1宋明理學興起的原因
a.對五代道德淪喪之警省                  b.對佛老之消化及出擊
c.對漢唐注疏之學及宇宙論中心哲學的反動
d.政治及社會條件之助緣
(1)朝廷之重文抑武(2)政治寬容、諫權高漲(3)外患激起憂患意識
(4)貴族門第衰落 (5)科舉取土、平民興起(6)變法失敗、由外王轉內聖
(7)書院制度及印刷術發達促使學術普及
.2宋明理學的基本課題
a.天道論(道德在宇宙中有根據嗎?心性與天道可以貫通嗎?)
b.人道論:(1)心性論(每個人都可能成聖嗎?道德在生命中有根據嗎?)
         (2)工夫論(如何修養成聖?)
.3先秦儒學與宋明理學之主要差別(牟《心體與性體》)
a.以孔子之仁與天之內容意義完全合一     b.以孟子之心性與天合一
c.以《中庸》之性與天命合一   d.以《易傳》「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之乾道即性命
e.以《大學》之明德即德性
.4宋明理學與佛學之異同
.5宋明理學之分系分期
a.勞思光之說
         一糸說:以發展演變之動態觀,將各系視為整體過程中之階段特徵,而有一原始方向或要求,成一判準。歷史標準:愈近孔孟,愈成熟。哲學標準:理論愈有效力,愈成功或愈重要。
三階段:(1)半形上學半宇宙論形態:易傳、中庸、天----------------周張┐
         (2)較純粹之形上學形態:易傳、中庸、大學:性,理----二程┴─朱子
         (3)心性論中心形態:論、孟:心、知(主體性)--------------陸王
         (1)天道觀(2)本性觀(3)心性論
  b.牟宗三之說(《心體與性體》):周、張、明道不分系:即活動即存有
三糸說:(1)五峰、劉嶯山:易庸論孟:以心著性、逆覺體証┐
         (2)陸王:以論孟攝易庸,以論孟為主:逆覺體証─┴──── 縱貫系統
         (3)程朱:以大學攝易庸,以大學為主:致知涵養、橫攝順取─ 橫攝系統
.6宋明理學的貢獻
a.心性論:建立道德主體性 b.天道論:建立道德絕對性 c.工夫論:建立自律的工夫
.7理學之不足:a.忽略知識及方法b.忽視個別差異c.忽視多元價值d.道德客觀化不足

2周濂溪
         .1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而生水火木金土,……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自註:無欲故靜),立人極焉。」
        思想來源:「無極」來自《老子》,如云:「常德不忒,復歸于無極。」然儒之易傳、     中庸亦論本體之無。如:「神無方而易無體」「寂然不動」「無思無為」「上天之載,無聲無臭。」
要義:a.天道論:體用一源、顯微無間、理一分殊的宇宙論。
b.心性論:五性感動而善惡分。
c.工夫論:定之以中正仁義,主靜立人極,無欲故靜。
貢獻與影響:a.以人極合太極,建立宋明儒之天人合一之形上學。
b.由無欲主靜工夫,建立宋明儒「去人欲,存天理」之工夫論。
.2通書
          a.誠:「誠者,聖人之本。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誠斯立焉,純粹至善者也。」
  b.幾:「誠無為,幾善惡。,
  c.性:「中」是性之圓滿實現。周子不注意「心」
「性者,剛柔善惡中而已矣。」「剛善,剛惡,柔亦如之,中焉止矣。」
.3周子之不足(牟):a.對孟子之心學,尚無真切的理解。b.對欲、理之關係,未正視。
        c.對通於誠體之性,尚無積極之正視;氣質之性與天地之性的分別尚不明顯。

3程明道
.1一本:「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當處便認取,更不可外求。」
.2理:「吾學雖有所受,天理二字,卻是自家體貼出來。」
「天理具備,元無歉少,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父子君臣,常理不易。」
.3性
「生之謂性,性即氣,氣即性,生之謂也。人生氣稟,理有善惡,然不是性中元有此兩物相對而生也。……善固性也,然惡亦不可不謂之性也。蓋生之謂性,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才說性,便已不是性也。凡人說性,只是說繼之者善也,孟子言人性善,是也。」
「生之謂性」之二說:(牟) 前說可統攝後說,成立既透本源又明限制之完備之人性論。
  a.明道:由本體宇宙論之直買順成說的「理」之實現而顯之性。
  b.告子:由經驗主義或自然主義之描述說的實然之性、類不同之性、形構之理之性。
.4工夫
          a.識仁篇:「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智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已。不須防檢,不須窮索,……存久自明。」
          b.定性書:「橫渠張子問於先生曰:『定性末能不動,猶累於外物,何如?』先生因作是篇。『所謂定者,動亦定,靜亦定……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物而無情,故君子之學,莫若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

4程伊川
         .1理:「一物之理,即萬物之理。」「有物必有則,一物須有一理。」「凡眼前無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熱,水之所以寒,至於君臣父子間,皆是理。」
         .2性與氣、情:主「性即理」:以大公之理,即一人所自有,客觀普遍即在主觀特殊之中,故以性為善,以理想之實現,即吾生命之性之實現。(唐《原性篇》)
「論性不論氣,不備。論氣不論性,不明。」(二程語)
「惻隱固是愛也,愛自是情,仁自是性。」「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
.3工夫論
「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人道莫如敬,未有能致知而不在敬者。」
「聞見之知,非德性之知,物交物則知之,非內也,今之所謂博物多能者是也。德性 之知,不假見聞。」「須是知了方能行。」
.4二程之異
          a.明道工夫簡易直截,識仁然後以誠敬存之,此由逆覺體證入。伊川工夫分解細密, 致知用敬,便於初學。伊川窮理由知下手,明道則曰:「不可將窮理作知之事。」伊川之「敬」與明道「誠敬」不同。
          b.明道盛言本體「於穆不已」之神及寂感。伊川似只論及氣之感,如:「感而遂通,此已言人分上事。」

5張橫渠
         .1虛體氣用:「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至靜無感,性之淵源;有識有知,物交之容感爾。容感客形與無感無形,惟盡性者一之。」(《正蒙》)
.2性:「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同上)
.3心與知:「心能盡性,人能弘道也;性不知檢具心,非道私人也。」(同上)
「見聞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於見聞。」(同上)
.4工夫:a.盡物窮理
b.大心、無心,虛靜、存心:「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同上)
「學者亦須無心,故孔子教人絕四,自始學至成聖皆須無此。」(《張載集.語錄》)
「靜者善之本,虛者靜之本。靜猶對動,虛則至一。」(同上)
「心不可勞,當存其大者,存之熟後,小者可略。」(同上)
.5窮神知化:「易謂『窮神知化』,乃德盛仁熟之致,非智力能強也。」(《正蒙》)

6邵康節
         .1觀物:「夫所謂之觀物者,非以目觀之也,而觀之以心也。非觀之以心也,而觀之以理也。……不以我觀物者,以物觀物之謂也。」(觀物內)
「以物觀物,性也。以我觀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而暗。」(觀物外)
.2學、心法:「學不至于樂,不可謂之學。」(觀物外)
「先天之學,心法也。故圖皆從中起,萬化萬事生於心。」(觀物外)

7胡五峰
.1性無善惡:「性者天地鬼神之奧也,善不足以言之,況惡乎?」
         .2心無死生:「或問:心有死生乎?曰:無死生。……無以形觀心,而以心觀心,則知之矣。」(《知言》)
.3理與欲:「天理人欲同體而異用,同行而異情。」
     「好惡,性也。小人好惡以己,君子好惡以道。察乎是,而天理人欲可知。」
.4工夫:以識仁、盡心為切要。助緣工夫則以寡欲、窮理交相發,輔以居敬、致知。

8陸象山
.1非分解的方法---簡易、啟發、即本體即工夫
「今天下學者惟有兩途:一途樸實,一途議論,足以明人心之邪正,破學者窟宅矣。」
.2鵝湖之會
復齋:「……古聖相傳只此心。……留情傳注翻榛塞,著意精微轉陸沈。……」
象山:「……斯人干古不磨心。……易簡工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沈。……」
朱子:「……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只愁說到無言處,不信人間有古今。」
.3心即理:「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4工夫
「凡欲為學,當先識義利公私之辨。」「學苟知本,六經皆我註腳。」「若某則不識一箇字,亦須還我堂堂地做箇人。」「學問於大本既立,而萬微不可不察。」「在人情事勢物理上做些工夫。」

9朱子
         .1理、太極、氣(理氣二分):「有此理後,方有此氣。」「先有知覺之理,理未知覺,氣聚成形,理與氣合,便能知覺。譬如這燭火,是因得這脂膏,便有許多光燄。」
「統體是一太極,然又一物各具一太極。」
「知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則隨處而見,不可謂月已分也。」
.2心、性、情(心性情三分.、心統性情):
「靈處只是心,不是性,性只是理。」「所覺者,心之理也;能覺者,氣之靈也。」
「仁是性,惻隱是情,須從心上發出來,心統性情者也。」
.3工夫(靜養動察、敬貫動靜):「如今更不可別求用力處,只是持敬以窮理而已。」
.4中和說:a.舊說:未發為性,已發為心(37歲)
「據其已發者而指其未發者,則已發者人心,而未發者皆其性也。」
          b.新說:末發、已發皆指心,末發時可有涵養工夫(40歲):「自來講論思索,直以心為已發,而所論致知格物亦以察識端倪為初下手處,以故缺卻平日涵養一段工夫。」
.5朱陸之異:a.朱言性即理;陸言心即理。
        b.朱重經驗意義主體之心,有「知」理之能力,故強調致知格物,讀書講論;陸重超驗意義主體之心,心理為一,故發明本心,先立其大。
.6朱子與事功派(永康學派、永嘉學派)之爭(韋)
陳克(同甫),永康人;葉適(水心),永嘉人,都屬事功派,分別創立永康學派、永嘉學派)。前者是英雄主義的事功;後者則就制度言事功。朱子曾與同甫爭論三代和漢唐。
「諸儒自處者曰義曰王,漢唐做得成者曰利曰霸,……如此卻是義利雙行,王霸並用。」
(陳亮《龍川文集.甲辰答書》)
「千五百年之間正坐如此,所以只是架漏牽補過了時日,其間雖或不無小康,而堯舜、三王、周公、孔子所傳之道,未嘗一日得行於天地之間也。」(朱文公文集.與陳同甫)
「道在於器數,其通變在於事物。」「無驗於事者其言不合,無言於器者其道不化。」
(《水心別集.總義》)

10陳白沙
         .1靜之工夫:「舍彼之繁,求吾之約,惟在靜坐。久之,然後見吾此心之體,隱然呈露,常若有物。日用間種種應酬隨吾所欲,如馬之御銜勒也。體認物理,稽諸聖訓,各有頭緒來歷,如水之有源委也。」
         .2自得:「若道不希慕聖賢,我還肯如此學否?思量到此,見得個不容已處。雖使古無聖賢為之依歸,我亦住不得,如是方是自得之學。」
.3自然:「學者以自然為宗。」「本於自然不安排者,便覺好。」

11王陽明
.1學前三變、學成三變(黃宗羲語)
「先生之學,始泛濫於詞章,繼而遍讀考亭之書,循序格物。顧物理吾心終判為二,無所得入。於是出入於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處困,動心忍性,因念聖心處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學凡三變而始得其門.。」
「自此之後,盡去枝葉,一意本原,以默生澄心為學的。……江右以後,專提致良知三字。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習不慮,出之自有天則……居越以後,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時時知是知非,時時無是無非。開口即得本心,更無假借湊泊。如赤日當空而萬象畢照。是學成之後,又有此三變也。」
         .2良知:「良知是天理之昭明靈覺處,故良知即是天理。」「良知不由見聞而有,而見聞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滯於見聞而亦不離於見聞。」「今日良知見在如此,只隨今日所知擴充到底。」「良知只是箇是非之心,是非只是箇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
         .3良知與天:「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真是與物無對。」「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蓋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其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
.4心外無物:「心外無物,知吾心發一念孝親,即孝親便是物。」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如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夫物理不外於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無物理矣;遺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耶?」
.5致良知與知行合一:「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l」
「我如今且見講習討論,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如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6事上磨鍊:「人須在事上磨鍊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
.7本體工夫---體用一源(即本體即工夫)
「功夫不離本體。本體原無內外,……功夫不要有內外,乃是本體功夫。」
「即體而言,用在體;即用而言,體在用,是謂體用一源。」
「『有心俱是實,無心俱是幻;無心俱是實,有心俱是幻。』汝中曰:『有心俱是實,無心俱是幻,是本體上說工夫;無心俱是實,有心俱是幻,是工夫上說本體。』
.8天泉證道----四句教
「德洪舉先生教言:『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話頭。若說心體是無善無惡,意亦是無善無惡,知亦是無善無惡,物亦是無善無惡矣。若說意有善惡,畢竟心體還有善惡在。』……是夕坐天泉橋,各舉詩正。先生曰:『二君之見正好相資,不可各執一邊。……利根之人一悟本體即是功夫,……其次不免有習心在。……不教他在良知上實用為善去惡功夫,只是懸空想個本體,一切事為俱不著實,不過養或一個虛寂,病痛不是小小。」
.9陽明後學之分派
陽明後學諸家所爭在工夫問題,有認良知為現成自有不待磨鍊,只以悟得良知為工夫,悟得後,便不再於發用處言工夫,王龍溪所謂「在先天心體上立根」,龍溪為此派代表,王心齋近之,皆宗悟也;另則以良知須有一段培養工夫。(勞)
          a.王畿(龍溪)------浙中派(勞),又名「現成派」:倡現成良知:當前自覺心中之「良知」即與最高境界中之「良知」是一非二,此即「現成」之義。工夫無明確講法,其後學墮入所謂「狂禪」。
          b.鄒守益(東廓)----江右派(勞),又名「修證派」:重視「敬」,然其「敬」實先有良知作主宰,此與伊川之說敬不同。其以戒慎恐懼之 工夫,救猖狂一路。
          c.聶豹(雙江)----江右派(勞),又名「歸寂派」:重在未發處之工夫。使此心駐於寂然不動之自覺境界,即是心由經驗層至超越層之轉化工夫。蓋心駐何境界,即決定如何發用,故主「格物處無工夫」。其以「澄心」「歸寂」講「致知」,重「養良知」。批評「現成良知」。
          d.王艮(心齋)----泰州派(牟),亦「現成派」:以眼前即是道,主平常、自然,倡百姓日用之學。講學大眾化,全無學究氣,故其門下有樵夫、陶匠、田夫。特別重視陽明「樂是心之本體」之義,有〈樂學歌〉。似平常而實是最高境界乃成泰州派的特殊風格。然此派後演變而為狂蕩一路,所謂狂禪。心齋有「淮南格物義」:「格物之物,即物有本末之物,其本亂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格物也。」(《王心齋先生遺集》)泰州學派日後有顏山農、何心隱之流,隨利欲之念而橫行無忌。(勞)
          e.羅汝芳(近溪)----泰州派(牟):不就概念之分解以立說,只就「道體之順適平常與渾然一體而現」而說。道體平常,即在眼前,既超越而又內在,故問題只在如何破除光景,使知體天明能具體而真實地流行于日用之間。因此無說可立,無工夫可立,唯求一當下呈現。
        * 陽明後,唯王龍溪與羅近溪是王學之調適而上遂者,世稱二溪。順龍溪之風,可誤引至「虛玄而蕩」;順近溪之風,可誤引至「情識而肆」。然這是人病,非法病。

12羅欽順、王廷相對理學之批評:二人與陽明同時,皆主「氣本論」。(詳參張豈之書)
13東林學派(勞):明末(萬曆32年、西元1604年)顧憲成、高攀龍等人,在無錫建立東林書院講學論政,即所謂東林黨。此派抨擊陽明後學「無善無惡」之說,而強調「性善」之義。其思想欲調和程朱與陸王,而實未能。此派倡氣節,關心世道,並由講學而形成社會勢力,在明末影響很大。顧氏主悟、修並重,批評空談見道者。
14劉蕺山
.1論王學流弊(牟)
「今天下爭言良知矣,及其弊也,猖狂者參之以情識,而一是皆良,超潔者蕩之以玄虛,而夷良于賊。」
北宋初三家由中庸、易傳回歸於論、孟,回歸至明道而圓,蕺山則繼之以論孟來形著
中庸、易傳。(k:朱子主「格物」→陽明主「致知」→劉蕺山主「誠意」)
.2心、性、意、知、念、慎獨、誠意(牟)
心與性之關係是形著之關係,亦是自覺與超自覺之關係,是內在的與超絕的之對反。性與心內容全同,一是客觀而形式地說;一是主觀而具體地說,總歸是一。
蕺山歸心學於慎獨,他以《大學》言慎獨是從心體說,《中庸》言慎獨是從性體說,依此而有性宗、心宗之分。從心體言慎獨,則獨字所指之體即好善惡惡之「意」。蘊於心,淵然有定向者,即意也。意根即誠體。蕺山說「意」,陽明則說「知」也。他又以意與念不同:意為超越層;念為感性層。誠意之功首在格致,此從知說;其次在慎獨,此從行說。只有戒慎恐懼于獨居閒居之時,而無一毫之自欺,此誠體始真能時時呈現。因此,誠體亦曰「獨體」。
「心無善惡,而一點獨知知善知惡。知善知惡之知即是好善惡惡之蒠;好善惡惡之意即是無善無惡之體。」
「意之好惡與起念之好惡不同。意之好惡,一機而互見;念之好惡,兩在而異情。」
.3人譜(牟)
含人極圖、人極圖說、證人要旨、紀過格、訟過法、改過說。乃倣濂溪太極圖與圖說,將慎獨之學納入,以明實踐工夫歷程,以證人之所以為人,即立人極也。他在〈紀過
格〉中指出一種最初之「微過」。(k:近似佛教所說之「根本無明」)
         .4評論(勞):蕺山之「意」只有「定向」之功能,而無「建構」之功能,故亦不能有所謂「客觀化」。陽明所代表之心性論模型之哲學,至蕺山已發揮至極。蕺山以後,王夫之、顏元、戴震等,皆有強調客觀領域之傾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wdztw 于 2010-12-13 13:22 编辑

第十五章  清代哲學

1總論

清代哲學有繼承宋明理學者,有於宋明理學別開生面者,有顯然反對宋明理學者。(勞)
經學史大師皮錫瑞將清代學術思想分為三大階段:漢宋兼採階段、專門漢學階段、西漢今文經階段。清初的思想富於啟蒙精神,和明末以來的反理學思潮融為一體,是皮氏所謂「漢宋兼採階段」。清康熙以後至嘉慶年間(約當十八世紀),為皮氏所謂「專門漢學階段」。道光(1821-1850)以後為皮氏所謂「西漢今文經階段」,融匯了近代思想潮流。

2陳確(1604-1677)(張):陳確四十歲時,從學於劉宗周。主要著作有《大學辯》《性解》《俗誤解》,全部著作編為《陳確集》。其對理學批評有:
         .1以〈大學〉重「致知」不重「行」,為空寂之學。針對朱子「如人行路,不見便如何行」的說法,提出:「能見屋內步,更能見屋外步乎?能見山後步,更能見山前步乎……行到然後知到。」(〈答陸考夫〉)他以「天下之理無窮」批評〈大學〉「知止」;以「一人之心有限」批評朱子「豁然貫通」之說。
         .2他借用《易傳》「繼善成性」之說,主張人的自然本性不是完備的道德之善,因此須「成」。把人性看成如自然一樣變化發展,人性的完美,須經歷長時間的學習。
         .3他主張「理在欲中」:「天理皆從人欲中見,人欲正當處,即是理。」(〈與劉伯繩書〉)「天理人欲分別太嚴,使人欲無躲閃處,而身心之害百出矣,自有宋諸儒始也。」 (《近言集》)

3黃宗羲(1610-1695)
         .1黃宗羲博學且勤於著述,其重要著作有《南雷文定》(文集)《明夷待訪錄》(專制制度的抨擊與建議)《易學象數論》(辨象數學之偽)《明史案》《明文海》(史學著作)《明儒學案》《宋元學案》(學術思想史)。梨洲治史,一以輔經學,一以求實用,乃經學、事功並重,非另有重史學之立場,此與清代乾嘉學人不同。(勞)
.2對理學之批評
「奈何今之言心學者,則無事乎讀書窮理;言理學者,其所讀之書不過經生之章句,其所窮之理不過字義之從違。……天崩地解,落然無與吾事,猶且說同道異,自附於所謂道學者,豈非逃之者之愈巧乎?」(《南雷文定別集.留別海昌同學序》)
         .3《明儒學案》之理學思想:以陽明、蕺山為主,以論諸家之斷代哲學史,為空前之著作,開「學案體」之先聲。其重視各家之為學宗旨及其不同處,兼容並蓄,富有學術價值。
「學問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為真。凡倚門傍戶,依樣葫蘆,非流俗之士,則經生之業也。此編所列,有一偏之見,有相反之論。學者於其不同處,正宜著眼理會,所謂一本而萬殊也。以水濟水,豈是學問!」(《明儒學案.凡例》)
「盈天地皆心也;變化不測,不能不萬殊。心無本體,工夫所至,即其本體。」(〈序〉)
「心」徇物則為物化之心,反照自主則為絕對自由之心。心非被決定之存在,其自身如何活動,即決定自身成為如何。(勞)其批評理氣二分的觀點,如:(張)
「理氣之名,由人而造。自其深沈升降者而言,則謂之氣,自其浮沈升降不失其則者而言,則謂之理。蓋一物而兩名,非兩物而一體也。」
.4《明夷待訪錄》之政治思想
.4.1〈原君〉:肯定人天性之自私自利,懷疑現有之君主制度。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興之,有公害而莫除之。有 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為害,而使天下釋其害。 此其人之勤勞必千萬於天下之人。……後之為君者不然,……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大 公。……此無他,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
         .4.2〈原臣〉:「家天下」及「君為臣綱」之否定。「緣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
         .4.3〈原法〉:論「法」之目的(天下之法,非一家之法),未及「法」之形式義(法治觀念)與人民之立法權。(勞)「三代以上有法,三代以下無法。……三代以上之法也,固未嘗為一己而立也。後之 人主……其所謂法者,一家之法,非天下之法也。……論者謂有治人無治法,吾以謂有治法而後有治人。」
         .4.4〈置相〉:「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相始也。……宰相既罷,天子更無與為禮者矣。遂謂百官之設,所以事我。……天子傳子,宰相不傳子。天子之子不皆賢,尚賴宰相傳賢,足相補救。」

4王夫之(1619-1692)
         .1王夫之的主要著作有:《周易內傳》《周易外傳》《尚書引義》《讀四書大全說》《張子正蒙注》《思問錄》(讀通鑒論》《宋論》《老子衍》《莊子通》《黃書》等,計二百五十八卷。他對專制多所批判,對法家及二氏也深表不滿。他說:「古今之大害有三:老莊也,浮屠也,申韓也。」(《讀通鑒論》)他也批評宋以來陳摶的太極圖說、邵雍的象數之學。而慕張載之學云:「希張橫渠之正學,而力不能企。」 (《薑齋文集補遺.自題墓石》)
         .2太極:「兩儀,太極中所具足之陰陽也。……非太極為父、兩儀為子之謂也。……太極非孤立於陰陽之上者也。」(《周易內傳》)
         .3器之道:「天下惟器而已。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諝之道之器也。無其道則無其器,人類能言之。雖然,苟有其器矣,豈患無道哉?……未有弓矢而無射道,……未有子而無父道,……故無其器則無其道。」(《周易外傳》)
「形而上者即所謂清通而不可象者也。器有成毀,而不可象者寓於器而起用,未嘗成亦不可毀。器敝而道未嘗息也。」(《張子正蒙注》)
「道」即形器所以能「成」,且具一定之「用」的理據,但如無形器,則「道」無由顯,故「道與器不相離」。「道」不在形器之外,而「隱」於形器之中。「道」之實現,必須在「器」中實現。(勞)
         .4氣無非理:「凡虛空皆氣也。……性命者,氣之健順有常之理,主持神化而寓於神化之中,無跡可見。若其實,則理在氣中,氣無非理,……通一而無二者也。」(同上)
         .5陰陽渾合、乾坤並建:「(太極)其實陰陽之渾合而已,而不可名之為陰陽,則但贊其極極至無以加曰:太極。」「周易並建乾坤為太始。……無有陰而無陽,無有陽而無陰。……以純陽為乾者,……舉其陽之盛大流行者言之也。(《周易內傳》)
         .6體用相函:「無車何乘?無器何貯?故曰體以致用;不貯非器,不乘非車,故曰用以備體。」「性情相需者也,始終相成者也,體用相函者也。」(《周易外傳》)
.7知行相資:「知行相資以為周,惟其各有致功,而亦各有其效。」(《禮記章句》)
         「君子之學,未嘗離行以為如也。」(《尚書引義.說命中二》)此反對程朱「知先行後」,及陸王、楊簡「以知為行,以不行為行」。
         .8理欲不離:「理欲皆自然。」(《正蒙注》)「禮雖純為天理之節文,而必寓於人欲以見。……終不離欲而別有理也。」(《讀四書大全說》)
         .9發展觀:「太極動而生陽,動之動也;靜而生陰,動之靜也。廢然無動而靜,陰惡從生哉?……維天之命,於穆不已,何靜之有?」(《思問錄》)
「夫性者生理也,日生則日成也。則夫天命者,豈但初生之頃命之哉?」(同上)
         .10氣無不善、惡之起:習與性成:「在天之氣無不善,……人之氣亦無不善。」「習於外而生於中,故曰:習與性成。此後天之性所以有不善,故言氣稟不如言後天之得也。」「後天之動,有得位、有不得位。……不得位則物以移習於惡,而習以成性於不善矣。……物之來幾與吾之往幾,不相應以其正,而不善之幾以成。」
「心之官為思,而其變動之幾,則以為耳目口體任知覺之用。故心守其本位以盡其官,則唯以其思與性相應;若以其思為耳目口體任知覺之用為務,則自嚝其位,而逐物以著其能,於是而惡以起矣。」(《讀四書大全說》)
天道之運行為善;運行之「不得位」為不善所自起。惡本身非存有,乃「運行」之某種狀態所生。船山肯定萬有之實在,肯定天道實現於此萬有生化不息之世界中,故人、物之「性」皆善,「氣」亦無不善,然人之「心」可以不合於「性」。此說明惡之起。
.11政治思想
.11.1三維:人禽之別、華夷之辨、君子小人之分
「人不自畛以絕物,則天維裂矣;華夏不自畛以絕夷,則地維裂矣;天地制人以畛, 人不能自畛以維其黨,則人維裂矣。是故三維者,三極之大司也。」(《黃書,原極》) 「夷狄之與華夏,……特地界分、天氣殊,而不可亂。……君子之與小人,……特所產殊類,所尚殊方,而不可亂。」(《讀通鑑論)
         .11.2尊君抑民:「人不可一日無君。」(同上) 「君為輕者,非天子之謂也。」(《讀四書大全說》) 「民之視聽非能有所稽者也。……民之視聽,一動而浮遊不已者也。」「民權畸重則民志不寧。其流既決,挽之勞而交受其傷,將焉及哉?」(《尚書引義》)
.11.3重人輕法:「任法不如任人。」(《讀通鑑論》)
.12史觀
         .12.1事勢之理:「時異而勢異,勢異而理亦異。」(《宋論》)「有即事以窮理,無立理以限事。」(《續春秋左氏傳博議》)「勢之順者,即理之當然者也。」(《讀四書大全說》)「離事無理,離理無勢。勢之難易,理之順逆為之也。理順斯勢順矣,理逆斯勢逆矣。」(《尚書引義》)
「以古之制,治古之天下,而未可概以今日者,君子不以主事;以今之宜,治今之天下,而非可必之後日者,君子不以垂法。」「郡縣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勢之所趨,豈非理而能然哉?」「一治一亂,天也。猶日之有晝夜。(《讀通鑒論》)
         .12.2治統、道統、正統:「天下所極重而不可竊者二:天子之位也,是謂治統;聖人之教也,是謂道統。」「儒者之統與帝王之統並行天下,而互為興替。其合也,天下以道而治,……及其衰而帝王之統絕,儒者猶保其道,以孤行而無所待。」「天下之生,一治一亂。當其治,無不正以相干,而何有於正?當其亂,既不正矣,而又孰為正?」(《讀通鑑論》) 他反對政治有「正統」。
         .13評論(勞)
「三維」之說,乃極端封閉偏執之思想。此由於其強調「氣」之特殊性。於是在政治、歷史二面,皆持「傳統主義」,尊君抑民,重人輕法,不了解「相權」及「諫權」之意義,不見政治之客觀領域。其思想乃與民主、自由、平等、法治、人權等不 相容。

5顏李學派:顏元(1635-1704)有《四存編》等,其弟子李塨(1659-1733)。其以功利觀點批評理學之空疏,而求其所謂「實行」或「習行」。
         .1理在事中、道在事中:「夫事有條理曰理,即在事中。今曰理在事上,是理為一物矣。理,虛字也,可為物乎?……詩曰:有物有則,離事物何所為理乎?」(李塨《論語傳注問》)
「其倫為人所共由,其物為人所共習,猶逵衢然,故曰:道。倫物,實事也;道,虛名也。」(《恕谷後集.原道》)
         .2重實行:「浮文是戒,實行是崇。」「僕妄謂性命之理,不可講也;雖講,人亦不能聽也;雖聽,人亦不能醒也;雖醒,人亦不能行也。……即詩書六藝亦非徒列坐講聽,要惟一講即教習,習至難處來問,方再與講。講之功有限,習之功無已。」(《四存編》)
         .3重形與氣質:「舍形則無性矣,舍性亦無形矣。失性者,據形求之。盡性者,於形盡之。賊其形,則賊其性矣。」「氣質拘此性,即從此氣質明此性,還用此氣質發用此性。」(《存人編》)
.4重情欲:「男女者人之大欲也,亦人之真情致性也。」(同上)

6戴震(1724-1777):(其哲學方面之重要著作有:《原善》《孟子字義疏證》)
.1性:以實然歷程中最早之內容為「性」,指本能之全部,純是自然義、事實義。(勞)
「(孟子)言理義之為性,非言性之為理。性者,血氣心知本乎陰陽五行,人物莫不區以別焉,是也。」(《孟子字義疏證》)
.2自然、必然與本然:
「言乎自然之謂順;言乎必然之謂常;言乎本然之謂德。」(《原善》)
「必然與自然,非二事也。就其自然明之盡,而無幾微之失焉,是其必然也。……故歸於必然,適完其自然。」(《緒言》)
.3氣之理(氣之道):「天地、人物、事為,不聞無可言之理者也。」(《疏證》)
「曰道,曰性,亦指其實體實事之名也。……曰善,曰理,亦稱夫純美精好之名也。」
「六經孔孟之書,不聞理氣之分;而宋儒刱言之。又以道屬之理,實失道之名義也。」
「孔子以太極指氣化之陰陽,……以兩儀、四象、八卦指易畫。後世儒者以兩儀為陰陽,而求太極於陰陽之所由生。豈孔子之言乎?謂氣生於理,豈其然乎?」(同上)
「理者,察之而幾微必區以別之名也。是故謂之分理。」(同上)
「凡有所施於人,反躬而靜思之,人以此施於我,能受之乎?……天理云者,言乎自然之分理也。自然之分理,以我之情絜人之情,而無不得其平,是也。」(同上)
「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同上)
.4欲:「理者存乎欲者也。」「欲者,有生則願遂其生而備其休嘉者也。」(同上)
「無欲則無為矣,有欲而後有為。有為而歸於至當不可易之謂理。無欲無為又焉有理?」「道德之盛,使人之欲無不遂,人之情無不達,斯已矣!」(同上)
「今既截然分理欲為二,治己以不出於欲為理,治人亦必以不出於欲為理。舉凡民之飢寒愁怨、飲食男女、常清隱曲之感,咸視為人欲之甚輕者矣。輕其所輕,乃吾重天理也、公義也。言難美,而用之治人,則禍其人。」(同上)
.5對「以理殺人」的批評:「酷吏以法殺人,後儒以理殺人。」(同上)
「尊者以理責卑,長者以理責幼,貴者以理責賤,雖失,謂之順;卑者、幼者、賤者以理爭之,雖得,謂之逆。……人死於法,猶有憐之者;死於理,其誰憐之?」
.6評論
         .6.1東原由「以情絜情」言「理」,淺近平易,合於孔子由恕說仁之義。他由心之所同然來說「理」,也本於孟子。然將「理」限於氣之理,偏於靜態的理,喪失孔孟道德創生之義。其不能了解宋明理學之實義。作《孟子》疏證,非能正確了解孟學。
         .6.2東原以性包含血氣心知,情欲歸之血氧,心知則是知性。知性能察見條理,由此而成德。成德入手關頭在理性意志之自覺,非純靠知性之所立。(勞)
.6.3其以太極指「氣化之陰陽」,於《易傳》思想亦不合。(勞)

* 本章於「專門漢學」,因非關哲學,略而不論。1840年,鴉片戰爭起,此時之思想家有龔自珍(1792-1841),其後有魏源(1794-1857)、嚴復(1853-1921)、譚嗣同(1865-1898)、康有為(1858-1927)、梁啟超(1873-1929)等人。這些學者之思想,或承前人,或取西學,或為變法立論,大多龐雜,哲學意義不大,亦略而不論。凡此,可參見張豈之《新中國思想史》下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9-8 07:54 , Processed in 0.05040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