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0|回复: 0

[焦点关注] 请正视印度,印度很多优势是中国不能比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2日,印度政府公布了该国半导体产业投资奖励方案。根据这一方案,在印度经济特区内投资的半导体企业,10年内可享受20%的成本优惠补助,以及其他一些奖励政策。而对设在特区之外的半导体企业,未来10年,印度将给它们25%的成本优惠。其中,政府方面的补贴将以税收减免和无息贷款的形式实施。

此政策的适用对象还包括与半导体相关的项目,如纳米、太阳能电池、显示器产业等。印度政府为此设定了投资额下限,其中,半导体产品制造项目约为5.68亿美元,其他产品项目约为2.27亿美元。

观点
◎ 我们已经占据的半导体产业制造大国优势,可能会被在IT产业发展上屡创神话的印度人夺走。
  
  ◎ 印度打算在自己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尚未真正成熟和崛起之际,就借助大手笔的优惠政策来迅速吸引大量半导体厂商投资,这种做法无异于画龙未成先点睛。
  
  ◎ 即使是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加工贸易,带来的也不仅仅是微薄的利润,还有不能用利润衡量的经济利益。这也是制造工厂愿意作为制造工厂的动机所在。
  
  正视印度优势
  
  在大多数人眼里,除了文明古国、佛教发源、泰姬陵外,印度给人的印象可能就是她的贫穷和落后。甚至,听说我要到印度出差,马上有热心的朋友告诉我:“带足方便面和矿泉水,看好行李和钱包!”
  
  但是,如果你看过《世界是平的》这本书,一定会对印度软件产业与IT外包带给世界的影响感到震惊。《纽约时报》曾经刊登过这么一条消息:“如果你乘坐英航丢失了行李,这个信息将来自于印度的硅谷。”不可否认,虽然印度人均GDP只有500多美元,但其在软件产业和外包服务领域优势明显,印度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的产值高达120亿美元,软件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20%以上。而麦肯锡公司预测,2008年印度软件产值将达到850亿美元,出口创汇达 500亿美元,占印度出口总额的33%。
  
  正因如此,印度刚发布了一条鼓励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策略、甚至策略的细节还没有公布,就引起了国人关注。因为,我们已经占据优势的半导体产业制造大国的优势,可能会被在IT产业发展上屡创神话的印度人夺走。印度究竟强在哪里?
  
  英语的优势勿庸置疑。据统计,有10亿人口的印度初通英语的人超过两亿,是世界上掌握英语人数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美国,而精通英文的人则有5000万。而在中国,英语还是大多数人“永远的痛”。
  
  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事实不可改变。举个小例子,CNET集团在美国有一个专门针对商业管理者的BNet网站,他们的文档和解决方案完全外包给印度人,每个文档或解决方案的收费是1美元。中国虽然劳动力成本低廉,但更多是在江浙一带做打火机、鞋垫、领带的农民工,能胜任高科技营生的农民工太少。
  
  再者,印度还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大多数软件工程师都拥有10年以上的经验;目前印度软件公司拥有超过65万名工程师,每年从大学毕业的软件技术人员约为17.8万人,而每年进入到软件行业的专业人员高达7.3万至8.5万人。而在中国,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经验,计算机专业刚毕业的学生甚至找不到工作。
  
  印度政府对本国IT产业的扶持策略也是可圈可点。为鼓励电子软件的出口,印度政府允许出口者保留出口收入的50%;产品100%出口的软件厂商可免缴营业所得税;政府还放宽对计算机进口的限制,大幅度降低关税;印度政府还规定,凡软件产品全部出口的企业,外资控股可达75%~100%。在中国,能让人欢欣鼓舞的只有早在2000年颁布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18号文件),至今新政还未出台,18号文件中一些关键政策的执行情况也并不乐观。
  
  这样一对比,中国对印度半导体产业新政的紧张就不无道理了。而除了以上提到的优势外,印度经济增长的后劲、贸易开放的势头、厚重的文化底蕴与大国威严的国际形象,都让人不能小看她。
  
  来料加工 薄利外的经济利益
  
  是中国制造还是中国创造?当国人用批判的目光审视中国逐步成长为制造大国,忧心于来料加工的低收益、低附加值时,印度却抢先行动起来,热切地希望能得到国际半导体巨头的关注,在半导体制造等领域获得更多的投资和发展机会。
  
  和中国一样,印度在某些领域也成为国际的制造工厂,而在其擅长的软件领域,他们似乎比中国走得还要极端。这也是有些人听说印度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半导体产业的相关政策时,一下子感觉对中国产生威胁的原因。因为印度在软件产业上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完全可以复制到半导体产业上。
  
  国际制造工厂到底有何魅力?实际上,即使是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加工贸易,带来的也不仅是微薄的利润,还有不能用利润来衡量的经济利益。这也是制造工厂愿意作为制造工厂的动机所在。可利益究竟来自哪里呢?我们看到许多人用隐痛、尴尬、悲哀等词汇来表达对加工贸易和中国制造的担忧,认为这是在帮别人带孩子,最终也成不了孩子的爹妈。他们认为在来料加工贸易中,中国人只能赚点血汗钱,大部分利润都流到了国外。不可否认,虽然我国在某些领域成为了世界的制造基地,但更多的还只是加工中心而不是制造中心。不可否认,作为出口大国,中国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低。
  
  但我们要体谅一点,在国际跨国公司以资本规模与盈利能力控制话语权的时代,中国企业很难进入全球产业链的高端,惟一的选择就是填补低端空白,获取微薄的利润。要想从中国制造走到中国创造,是需要时间的,从加工贸易到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再到创造大国,这是一个伴随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漫长历程。而从最基础的层次来看,来料加工至少可以解决中国庞大的农民工就业问题,让更多的人进入到信息社会,提高劳动力素质、劳动条件和劳动效率。半导体产业也不例外,除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外,它更吸引人的原因是,在半导体制造的过程中可以带来更多的实战机会和管理经验,可以让中国获得迅速拉近与发达国家距离的机会。用经济学家樊纲的话说,“中国的企业要能有专利,要能做高端的设计,也会选择去挣高附加值的钱。但是中国企业刚刚发展,我们要给予他们一些耐心。”
  
  从印度等国争抢半导体市场的事件中可以看到,曾经是我们优势的低成本劳动力已不存在,况且,单纯依靠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优势已无法赢得国际市场。此时,我们需要更多政策的支持,不仅是为吸引国际投资者的目光,更是对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发展的支撑。(穆语)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319429.s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9-22 23:23 , Processed in 0.040449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