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1|回复: 5

荷花市场能"避邪"? 说说什刹海边的节令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cul.china.com.cn/minsu/2011-04/01/content_4106402.htm

荷花市场能"避邪"? 说说什刹海边的节令文化

有人认为,什刹海荷花市场是自发形成的,大概在清末民初。每到夏季,什刹海湖面上的荷花连绵数十亩,很多人就到那儿去赏荷花,看湖光水色。附近的老百姓就在北岸摆上小桌,沏上茶水,您要喝茶,您给点儿钱。

由于都市的人们都以此为消夏胜地,开放式的,没人管,很轻松的地方,这样一个个的小茶棚子,所谓茶寮就排满了什刹海的北岸。清末光绪年间在前海西部的长堤上开始有了市场的迹象,这个长堤现在看不到了,建了什刹海体校,又填了一条沟,我小的时候见过,现在对此还有模模糊糊的印象。后来因为道路改建,还有体校的修建,这个前海原来的面貌变化不小。1916年,地方政府应当地商绅所请,将业已形成的自发市场略加整顿,以长堤为中心,阴历五月初一到七月十五开办,天热延长到八月初一,每年要向官署申报,市场的入口要扎成篱笆墙,而且悬挂布匾,叫“什刹海临时市场”,禁止车辆通行,算是一个纯步行市场。

成善卿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说荷花市场的黄金时代是1920年到1936年,长达16年。1937年因为卢沟桥事变不得不停办,1939年重新开张,1949年因为局势动荡又歇了。1990年,荷花市场重新开市,改为常年市场,以风味小吃为主,后来为了保护什刹海的水质,1995年,就是五年之后改为古玩市场,2001年拆除了各类临时建筑,建成仿古二层楼,就是现在这个模样。原来的荷花市场里有什么内容?主要是围绕着避暑、消夏,包括五大门类,第一是茶饮小吃;第二是玩具用品,都是跟夏天有关系的;第三是文化娱乐;第四是书籍、字画,还有一个是历来文章中讲得比较少的,我画蛇添足地叫做“节令文化”。

茶饮小吃,包括豆汁儿、灌肠儿,豆汁儿在北京有两种吃法,有热吃的,也有冷吃的。到什刹海荷花市场上,就像进鼓楼市场一样,到鼓楼市场喝豆汁儿一定是砂锅给你熬豆汁儿,盛豆汁儿的勺儿,当年叫槟榔瓢,一种长把儿的葫芦,勺儿很小,都是植物的东西,不能用铁器给你盛。现在都是钢铝等金属器皿盛这些东西。在鼓楼市场和荷花市场经营小吃的人非常讲究规矩,讲究程序,先撒什么,后放什么。这地方的冰食也很讲究,就是所谓冷饮中间的冰碗儿,小碗儿里头搁上碎冰,再给你放上些鲜藕片儿、莲子、菱角、鲜核桃仁、白糖。酷热难耐的夏季,在冰里边给你搁上藕片儿、莲子,那种清凉味道真是谁也挡不住的诱惑。说也奇怪,那时人的那肚子不娇气,没听说有闹肚子、拉稀的。当年荷花市场里,冰还是在冬天从什刹海里凿出来的,大冰窖里顺出来的,吃了也没人闹病。此外还有八宝莲子粥,现在也能吃到,还有苏造肉,合义斋的灌肠儿则要到小岛上,僻静的地方去吃去才有感觉。

这里的文化娱乐活动也很丰富,说评书的、唱落子的、说相声的、练杂耍儿的、打把式的。在这里卖艺的名人也不少,像演滑稽大鼓的绰号老倭瓜的崔子明,架冬瓜叶德林;京韵大鼓的刘宝全和白云鹏;演文明新戏的奎星垣与徐维亭,从姓儿上就能看出来有些人和满族有关,还有宝三的撂跤和耍中幡,马元凯的气功,侯宝林先生当年也曾经在荷花市场说过相声。荷花市场还有书摊儿、书画摊儿、字画摊儿,鲁迅先生去过,史学家、辅仁大学的校长陈源先生也经常光顾,老舍先生、齐白石、张大千都是荷花市场的常客。

最后我要额外说的是荷花市场的节令文化。荷花市场是端午节开市,中元节闭市,用两个民俗节日来首尾相连,这在全世界恐怕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当把荷花市场变成固定市场的时候,我觉得还有内容可做,能不能做出当年老北京端午节开市到中元节闭市的这一段节目?北京的端午节,家家要悬挂起朱砂的符来避邪,还要插蒲龙、艾虎,挂吉祥葫芦。家家要供奉、祭奠先人,除了供米粽子之外还要供红樱桃、黑桑葚儿、文官果、八达杏,都是刚刚上市的水果。中午以前切蒲根,伴以雄黄泡酒喝,泡好的雄黄酒喝剩下那点儿根儿都不能浪费了。蘸在手里,抹到小孙子或者儿子的前额上,甚至七窍都得抹上,为什么?端午节了,防疫。然后走河、走海,人们要到东便门去,去明代大运河的终点;要到什刹海去,到湖边上,开阔的地方去走去,为什么?调整内脏肌肤,以避百病。有小女孩的,要打扮得特别鲜艳,甚至吓人,我小的时候就看见过。出嫁的姑娘这天要回娘家,看望父母,端午节叫女儿节。现在的端午节,人们就剩下吃粽子了。日本人过节的时候,真是有滋有味儿。我们为什么淡薄了自己的传统?看来什刹海招人,也有避瘟疫的原因。(袁家方 首经贸大学教授)

文章来源: 北京晚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3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淡薄了自己的传统,
是长辈们自己都不知道,
那我们又如何得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3 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留得残荷听雨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9-28 13:26 , Processed in 0.04701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