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达达特工

【食品尚】【广西美食】广西风味小吃 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3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知道,那你给我的助理还是没兑现。
达达特工 发表于 2011-4-13 11: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3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哇 楼主品遍关系美食
羡慕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达达特工 于 2011-4-14 10:11 编辑

尼姑素面
尼姑面即素面,与桂林米粉堪称姐妹小吃。桂林的尼姑面有悠久的历史,据传100年前,月牙山隐真岩有以为尼姑,做得一手味道特别鲜美的素面,久而久之,后人就称它为尼姑面了。现在七星公园内的月牙楼,仍经营这种小吃。桂林尼姑面,精华也在汤里。这汤的做法与米粉不同,是用黄豆芽、草菇、香菇脚、冬笋等配制煎熬而成。汤色金黄、清口不浊。如再在上面铺上草菇、素火腿、面筋等素菜,洒上香油,油炸花生米、胡椒等酥香配料,其味更鲜美甜爽,清香四溢。
尼姑面的面条既薄且细,全用手工做成,并且最好现做现烧,趁新鲜吃。烧时先用清汤把面烫熟,然后把面撩出到青瓷碗里,再在碗里加进特别熬出来的汤汁,浇上浇头,方才端出待客。尼姑面的精华,吃下来方才知道,一是在特制的面条,二是在于特殊的汤汁,三是在特别的浇头。尼姑面的汤汁,端上来汤色金黄,一清见底,其料由黄豆芽、草菇、香菇、冬笋精心熬制而成。青瓷小碗吃浇上香油,撒上胡椒粉而倍感喷香诱人食欲的尼姑面,面上是浇头。吃时一筷一筷,但觉面条精细,入口润滑细腻,浇头香菇、木耳、面筋、腐竹、素火腿、油炸花生米、新鲜蔬菜,还有点点香葱浮在面上,让人边吃边赞,真是感到地方饮食文化之美。
据说,吃尼姑面还有一段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因缘。当年朱元璋被元军追捕,一路讨饭逃到庵里,竟饿得昏倒在尼姑庵大门口。后来老尼姑把他救起,煮了一碗素面让他充饥,朱元璋捧面吃得直叫“好吃”,吃完又向老尼讨第二碗。谁料朱元璋刚吃好第二碗,还来不及抹嘴,就有元兵追了上来。亏得庵中老尼机灵仁慈,机警引开元兵追到别处,才使朱元璋得脱大厄。后来朱元璋登基做皇帝,依旧不忘落魄时的那碗尼姑面,于是急忙派人南下寻找老尼,可惜老尼已经逝去一个多月了。朱元璋闻此噩耗不胜唏嘘,遂亲笔挥毫,写下了“尼姑面”三字,着人给庵里送去。由于有了皇帝亲笔题赐的的面名,从此尼姑面的名气,便更加不胫而走,并且流传久远,直到如今。可惜的是,如今吃尼姑面已经从清净尼庵,搬出到了琉璃瓦覆盖的金碧月牙楼,吃的环境,无复当年庵树摇曳,幽致寂静而超然尘外了,然而无论如何,纵然如此,尼姑面依旧还是值得一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林辣椒酱
       桂林辣椒酱以独特的风味冠压群芳,不仅走俏国内,而且畅销港澳及东南亚,与桂林三花酒、桂林腐乳一起被誉为“桂林三宝”。桂林辣椒酱因配料有别而品种有异。以大蒜头为配料的是蒜蓉辣椒酱。再加入豆豉就成为豆豉辣椒酱,通常是选用优质红辣椒、大蒜头等剁碎,拌入豆豉,加入三花酒和细盐等,密封入坛,数月之后始成。桂林辣椒酱油润鲜辣,香醇可口,既可食用佐餐,还可作调味用。“桂林三宝”商标的“桂林三宝”礼品盒,集桂林三花酒、桂林豆腐乳、桂林辣椒酱三种名优产品为一体,小巧别致,便于携带,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
  桂林辣椒酱为桂林特产之一,有百年左右的历史。桂林酱料厂制的辣椒酱曾多次被评为自治区、桂林市优质产品和名牌产品,畅销东南亚各国。桂林辣椒酱因其配料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的品种,像蒜蓉辣椒酱,豆豉蒜蓉辣椒酱等。其味鲜辣香醇,辣后回甜,鲜中带香,是上好的调味品,有可以单独食用。
        主要原料为鲜红辣椒、豆豉和大蒜等。选料十分讲究,生产工艺独特。所用豆鼓由工厂特制,红辣椒由专用基地提供。将鲜椒摘把、清洗、绞碎后,严格按配方与其它原料搅拌、封缸,经过一定时间存放后分装销售。具有色泽红褐、粗细均匀、鲜辣醇香、咸淡适口的特点。能健脾开胃助消化,为宴席或家庭调味佳品。
桂林辣椒酱因其配料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的品种,像蒜蓉辣椒酱,豆豉蒜蓉辣椒酱等。其味鲜辣香纯,辣后回甜,鲜中带香,是上好的调味品,有可以单独食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玉林牛巴
玉林牛巴是玉林传统风味名吃,其中“吴常昌”品牌是玉林牛巴的代名词。  
玉林是我国南方重镇,位于广西东南边陲。它使用黄牛臀部肉(俗称打棒肉)为主料制作而成。肉质细而有嚼劲,吃后满口生香,堪称地方一绝。《清异录》载:牛巴“赤明香,世传邝士良家脯也。轻薄甘香,殷红浮脆,后世莫及”。
玉林牛巴制作
1、选用上好的黄牛臀部肉(俗称棒打肉)6千克,洗净血污后用刀片成长12厘米、宽6厘米、厚2厘米左右的薄片,放在盆内,加白酒200克、精盐80克、酱油100克、白糖100克、味精50克、姜汁、蒜白、葱白各50克,小苏打20克,硝水10克,混合拌匀后腌渍1--2小时。
2、取1簸箕,将腌制好的牛肉片一块块地摊在簸箕上,放在太阳下晒至七成干。
3、将锅洗净,放入清油少许烧至八成熟,(清油是未使用过的植物油,烹制牛巴使用茶油或花生油最好),加进八角50克、草果8个、沙姜40克、桂皮50克、丁香40克、桂花40克、桔皮100克、花椒50克、茅根200克、姜块(拍裂)2块、蒜白(拍裂)100克、浸发冬菇100克爆香,然后投入晒好的肉干用中火炒,待肉干回软,锅中无汁时,加入清油翻炒,盖上锅盖,改用文火慢慢煨制1--2小时。中间需按时揭盖翻炒,以免焦底。
4、牛巴煨好后,拣去姜、蒜及香料,控去油汁晾凉,即可改刀切件上桌,或另配原料烹制成其它菜肴。
特点:
色泽暗亮,气味醇香,肉质细而耐嚼,入口生香,令人回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梧州豆浆(冰泉豆浆就是梧州产的)
一招鲜,吃遍天

  江湖卖艺人的这句谚语,其实不止适用于杂技界、戏曲界,也同样适用于饮食崐行业。一种看似平常的产品,只要它的确出类拔萃,别开生面,时常就能一枝独秀,崐饮誉四方。北京烤鸭,德州扒鸡,天津“狗不理”包子,孝感麻糖,西安羊肉泡馍,苏州崐香腐,镇江酱菜,黄桥烧饼之类的东西,就是这样闯出来的。各种软饮料,啤酒,酸梅汤,那些顶儿尖儿的名牌,都是这样闯出来的。

  梧州也有一种饮料,令人瞩目,津津乐道。说来有趣,这东西竟是平平常常的崐豆浆。油条豆浆,这是中国众多城市都有的大众食品,许许多多的车站旁边,早晚崐都见到有小贩在叫卖。蹲在这些摊子旁边喝上一两碗,是许多旅人都有的经验。物崐虽平常,那风味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然而全国竟有一个地方,豆浆成为名产,增加了城市的声誉,这地方就是梧州崐。

  在这座西江旁边的广西山城,经常都听到人们在谈论豆浆。你如果到那儿去作崐客,就会常听到主人们这样的言辞:

“你喝过我们这里的豆浆没有?”

“我们这儿的滴珠豆浆顶好的,什么时候老兄得去试试!”

“明早请你喝豆浆吧!今天我们先去预订一席。”什么,什么?喝豆浆还需要预崐订一席吗?殊不知在梧州,这倒是实事。梧州的豆浆,不是“引车卖浆”的人过街崐喊卖的,它是最正宗最大的一家豆浆馆,就像酒楼似的,气派很大,每天早上常有崐好几十批人轮番光顾。因此,每逢节假日,还有“预订一席”的事。有些在当地召崐开的全国性会议,也全部被邀到那儿光顾去了。

  我好几次到梧州都随友人光顾了这豆浆馆。

  听说它起初原是一座小棚寮,随着声名远播,它逐步扩大了建筑,如今,早已崐成为宽敞的楼馆。它有两层楼,好几个大厅,每个厅堂里面,摆了许多八仙桌,每崐天早晨,门外居然还有小汽车、旅行车呢,端的来头不小!这里出售豆浆,是以“崐一客”“一客”为单位的,每一客除了豆浆之外,还配以饼食,马蹄糕一类东西,崐一客收好几块钱。

  每一位客人发一个大碗,服务员不断提壶加冲。它的豆浆供应方式也象西方的崐咖啡馆或者中国茶楼似的,咖啡和茶水不限量地供应。和当地的朋友谈起,我得知崐人们的肚量是相差很大的。一般人只喝一两碗,但也有人能够喝四碗五碗,听说最崐高纪录是有人喝过八碗。那大概也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之辈啦。

  梧州的豆浆着实好喝,浓郁芬芳,热气腾腾,那模样儿仿佛就是一碗碗鲜奶。崐我在全国各个城市喝过的豆浆,从未有凌驾其上的。所谓“滴珠豆浆”也者,就是崐如果注入一滴到茶水里面,它会像一粒粒珠子似的,保持原貌一直沉下去。我每一崐次到这豆浆馆去,都连喝三大碗。这纪录,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梧州居桂江、浔江汇流之处,两条江水颜色不同,汇合在一起的时候,出现了崐一条呈现异彩的两色江,人们把它叫做“鸳鸯江”。这鸳鸯江畔,每年七夕傍晚,崐我累千累万情侣齐集戏水的地方,就算在平时,它也是当地一大胜景。梧州周围,崐是群山万壑的山区,因此,它成为山珍百货的集散之地,建有巨大的活蛇仓库,这崐蛇库雄视全国,是梧州出色的地方,再加上这豆浆,它们都已成为梧州的城市象征崐了。

  梧州的豆浆,不只在豆浆馆里卖,还设厂制成一袋袋、一盒盒干品,远销海内崐外,当地人们馈赠远方来客,礼品少不了这类东西。足见,梧州人对于当地这样独崐标一格的产品,也是相当自豪的。

  同是一样的黄豆,为什么在梧州制造出来的豆浆这样脍炙人口呢?有人说这是崐因为那里的山泉特别好,我却以为未必尽然,名泉名井到处都有,为什么其它地方崐的豆浆,就显得逊色呢?我想梧州必有什么大师傅,精益求精,标新立异,这才闯崐出这样的局面来。一种平平常常的东西,做到“一招鲜”,就能“吃遍天”,这方崐面,梧州豆浆,不但在饮食领域,也在其它领域给了人们重要的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爆炒乌鸡
在别处多半用来炖汤的乌鸡到了桂林就因地制宜地改为了爆炒。的确,桂林人一向喜欢酸辣为主的浓重口味,一道桂林米粉由此横扫天下。但“药补不如食补”的风潮也挂到了桂林,清淡的乌鸡汤乏人问津,本地菜馆就自创以火红的干辣椒和果菜丁爆炒的乌鸡块儿,果然大受欢迎,堪称“以酸辣的方式将进补进行到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艾草粑粑
自古以来,艾草就因其药用功效闻名于世,《本草纲目》有记载:“艾草气味苦、微温、无毒、治百病,止吐血、妇人漏血,利阴气,辟风寒。使人有子。”所以也有人称艾草为“医草”。而采艾的风俗更是由来已久,最早见于《诗经·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艾草可入药,亦可食用,而且吃法还不少,艾粑粑便是龙城人喜爱的一种风味小吃。此时,大小餐馆、饼屋、早点摊铺,随处可见艾粑粑那碧绿的身影,空气中似乎也弥漫着艾草那独特的清香。
首先准备好糯米干粉,磨得越细越好,艾草准备多些,芝麻、花生适量,猪油适量,黄片糖和白糖适量,柚子树叶或者芭蕉叶若干。
艾草用清水洗净后,入大锅里煮开,其间加一点点苏打粉一起同煮,这样可以使艾草容易煮烂,煮好艾草好,捞出再用清水洗净,然后挤干水分备用。
把花生和芝麻洗净后,分别入锅里炒香,然后放入搅拌机搅碎备用,黄片糖切碎加入花生芝麻馅里,再加入适当的猪油和白糖,搅拌均匀后,制成艾糍粑的馅备用。
用适量的黄片糖放入锅中煮成水状,然后把糯米粉置入大盆,加入黄糖水及处理过的艾草,一起搓揉,尽量揉久些,以便艾草能充分的和糯米粉搅拌均匀,水不可一次加太多,慢慢加入,因为艾草也带有水分,揉好的面应该不干不湿,就象做包子似的面那么样便可。
抓一团面,揉圆后,在中间挖开个洞,装入芝麻花生馅,然后轻轻包好,再揉搓一下成圆形状,蒸笼里垫上柚子叶,把做好的艾糍粑外表抹上一层花生油,然后轻轻置于柚子叶上,置炉上旺火蒸20分钟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芋头糕是很有特色的广西特色小吃,芋头糕以芋头 为主要材料,烹饪的做法烘焙为主,口味属于咸鲜。
基本材料:糯米粉3杯、白芋头大1条、虾米1两、腊肠1条、叉烧4两
调味:盐少许、味精少许、胡椒粉少许、猪油少许
做法:
1.白芋头、刨丝、腊肠加叉烧,切小丁,糯米粉加水,制成糯米浆。
2.腊肠加叉烧加油加虾米,强微波2分钟,加芋头丝加盐,强微波5分钟。
3.加在来米浆觉匀,强微波2分,呈浓稠状,倒入铺年糕纸之模型。
4.表面抹平加保鲜膜,强微波15分,倒扣,待凉切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4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楼主了,有时间亲去尝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4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i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4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去,就不该进来的
全是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4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人民前来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5 20:32 , Processed in 0.04196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