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海媚

原创:故宫的厚重与媒体的浅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3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小小的一篇文章,发表了一点不同的看法,居然引来一群人如丧考妣。
难道这就是AC倡导的理性、务实、求真吗?我看AC已经成为党同伐异的场所

词语的运用表达,本来就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汉语的表意非常丰富,同一个词语可以表达不同意思,不同的词语可以表达同一个意思,这就是汉语的特点。
而媒体望文生义、贻笑大方,对汉语语法、对联常识一无所知,对这幅对联进行莫须有的歪曲和揣测,打着爱国的招牌,上演了一场现代版的文字狱。

这几天在这里回帖的人有几个是在讨论问题的?不就是看到不符合自己的观点,在那里使尽下三滥手法冷嘲热讽,死缠滥打,这跟你们一天到晚批判的独轮运的手段有什么不同?

一个对自己母语不存敬重,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就可以颠倒黑白,罔顾事实,讨伐异己。更本不配谈什么爱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3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
        好吧……其实我已经准备好鞭子了……
    不过看来lz很用心……我还是克制一下扬鞭的欲望…… ...
神鹰梦泽 发表于 2011-5-23 04:39



    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3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ppytree 于 2011-5-23 13:00 编辑
本人小小的一篇文章,发表了一点不同的看法,居然引来一群人如丧考妣。
难道这就是AC倡导的理性、务实、求 ...
海媚 发表于 2011-5-23 09:55



    大帽子又扣起来了,怎么又跟AC论坛扯上了???这里的朋友都是在发表自己个人观点,论坛又没有对你这样的人进行过什么处理喽!

敬重母语,如果你这样叫敬重母语,我不知道你的母语是什么语,倭语吗?

“颠倒黑白,罔顾事实”?难不成您是凤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3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09年8月27日 于 2011-5-23 15:15 编辑
可悲,一个帖子引来那么多沉渣,AC已沦落为党同伐异的场所。

理性交流,务实求真去哪里了? ...
海媚 发表于 2011-5-22 19:54



你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满帖子里只看到对你指正的人破口大骂,你不是骂人是狗就是骂人祖宗老爸,你看有回骂你的吗?就你这点涵养还妄图占据理性高尚的制高点指责他人?大家之所以群起批你一是因为你冥顽不化强词夺理,二是因你自称是中文教师,大家担心你误人子弟。幸好你id里写的是女性,否则的话早就把你批得人仰马翻狼狈逃窜了。

希望你别再回贴了,你越回就显得你越无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3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小小的一篇文章,发表了一点不同的看法,居然引来一群人如丧考妣。

一个对自己母语不存敬重,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就可以颠倒黑白,罔顾事实,讨伐异己。更本不配谈什么爱国
海媚 发表于 2011-5-23 09:55




如丧考妣都用上了,至于吗?我看回贴的人几乎都比你学识高品行正有理性。


鲁迅先生说:

我翻开帖子一查,这帖子没头没脑,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理性爱国”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痴人”两个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3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勒个去……南周主编??……您太看得起我了……
国之利器“三炮”中如此重要的职位在下担当不起啊……为国家战略计,lz还是另请高明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4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撼”除有“摇动”意义外,古时虽也通“感”字,但现代汉语是不用通假字的。锦旗上显然是用错了。

故宫学者不会犯此错误,但具体办事人就未必了。在故宫工作的人未必都有文化素养。

锦旗可能是故宫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去承办的,保卫人员犯此错误不奇怪。为之辩护没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4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7# e_ddmm2008

    没错。
当时看到这个新闻,马上就可以断定是故宫笔误了。不过我当时想:如果我是故宫的相关负责人,如果要死不认错的话,唯一的借口就是“撼通感”。这样上句就成了“有感于国家的强盛”这样的意思,基本可以说得通了(当然很勉强,谁现在还玩通假字?)……谁知临时出来辩解的人说是“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用法,自断最后的生路……我只好无语了……
    没想到的是:都这样了,居然还有人能为他们接着圆——把个兼语结构“活用”得如此出神入化……叹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4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撼用所谓的通假来解释,句子是通了,对联不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4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ongdong_wang 于 2011-5-24 14:52 编辑

1、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2、词类的活用,不及物动词活用作及物动词(使动、意动,名词、形容词、数词、数量词等的活用);活用都是临时的。
3、对仗的标示语法结构作用
4、最基本常用主要意思(即默认基本词义)
5、通假意表达的意思,在该词中属于生僻词义,本质上所有通假意都和该词的基本主要意思不存在渊源关系,不是该词必须使用或者经常频繁使用的意思。当一个字既有本意,又有通假意的时候,以本意或者本意引申而来的意思解释才是正确的,除非句法结构(对仗也是一种提示句法结构的必要因素之一)及其他相关的上下文或者其他语境情况提示了该字需要用通假意思。

如果一个语言结构,按照其中个元素的常规基本意思搭配组合以后能够成句且符合常规语法习惯,那这个解释就是成立的而且可以优先考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4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有点意思。楼主成功的挑起了我的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4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ongdong_wang 于 2011-5-24 16:00 编辑

汉语中,从动词范围来讲,及物和不及物是有着明显界限的。
有些动词,产生之初就是及物动词,因此,汉语表达可以不以完整句子的形式出现,但这种动词却不能单独出现使用,否则就显得语义不完整,需要补全,而补全的成分就是这个动词的直接对象,之后可以根据情况添加动作主体,也可以不添加主体。
有些动词,产生之初就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相对应,他可以单独使用,这时候这个不及物动词本身就是谓语成分,主语也可以不一定出现。
不及物动词,如果按照及物动词必须遵循的动宾结构语序使用的话,那么不及物动词的主语必须出现在该不及物动词后面,成为不及物动词的宾语,这时候该不及物动词临时成为及物动词,这就是不及物动词活用作及物动词。现在,汉语中很多动词既可以用作及物动词,又可以用作不及物动词,原因就是很多这类动词最初是不及物动词经常活用做及物动词的结果,也正是因为这是一种活用,所以这些动词仍然保留了原先不及物的特征可以当做不及物动词使用。
汉语字,及物和不及物主要取决于表达的语义。不赋予任何语义的文字符号不存在任何语法意义,当然也可以说可以赋予任何语法意义。
汉字语义,都有一个基本的核心意思,虽然在具体使用中会有变化产生很多引申义转折意等,但本质上都是以基本意思为核心的一个类义群体。不符合这些条件的,那么就属于同音同形的不同词。
在汉语中,没有其他含义,只具有通假含义的字是不存在的。因为,那样的话,整个字的全部含义就是那个通假意思,这个字就是那个意思,也就不存在通假这一说了。
按照前面所说,一个字如果有和另一个本字存在通假关系,那么,就说明这个字应该还有他自己本身的意思,而那个意思才是他的常规状态下的意思。这就好像镰刀可以用作斧头砍树(当然,效果和效率可能不如斧头),但不能因此说镰刀就是斧头了。通假字,在古代很多是属于临时借用某个相同或者相近的读音的字来使用从而临时赋予了另一个字的意思。这就好像我们要用斧头了却找不到斧头想不起斧头在哪里,正好手头有镰刀或者反而看到了一把镰刀,于是就拿来用了。一样的道理。
所以,当一个汉字词按照他自己本身意思来解释语句完全能解释得通,那么这样解释就没有问题。某个汉字通假意,不是该汉字的真正的和必须使用的意思。
汉字语义解读,是以该字的本意及其引申义为标准。如果该词还存在通假意,那么仍然以该字的本身的主要意思或者引申意思为准来考虑,除非这样考虑语句本身违反了语法习惯和语义一贯性,才可以参考该词具有的生僻意思或者通假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4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ongdong_wang 于 2011-5-24 15:56 编辑

汉语对仗等形式,除了具有辅助性的艺术修饰作用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提示和限制汉语语言结构的作用。这个作用源自于对称产生的强化或者强调作用。
当对联中各句本身的语言意思和语法意义不会产生误读的时候,对仗的这种语法功能便不显现或者说这个功能处于自动休眠状态。当各句中语言意思或者语法意义存在导致误读的可能,那么对仗便产生判决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的作用,并以此来确定各句成分及各组成元素的意思该怎么解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4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言论自由,楼主之文,有理有据,至少是一家之辞。动不动就乱扣帽子,有什么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5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满帖子里只看到对你指正的人破口大骂,你不是骂人是狗就是骂人祖宗老爸,你看 ...
09年8月27日 发表于 2011-5-23 14:50



    对呀,你们满帖子都在"指正"别人,可是满帖子都看不到一个"正"字,你们不过是为反对而反对而已.

   至于"骂"字的污名,向来是假道学的道德制高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5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撼”除有“摇动”意义外,古时虽也通“感”字,但现代汉语是不用通假字的。锦旗上显然是用错了。

故宫学 ...
e_ddmm2008 发表于 2011-5-24 01:17



    汉语本身表意就非常丰富,"撼"是摇动的意思,也只是动作的状态,那你如何解释"中国震撼世界,解放军震撼中国".

    把自己的揣测强加在别人的文字里,那才是真正可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5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勒个去……南周主编??……您太看得起我了……
国之利器“三炮”中如此重要的职位在下担当不起啊 ...
神鹰梦泽 发表于 2011-5-23 17:17



    那你去真理部,非常合适!可以统一思想,为国家大计,莫要谦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5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损故宫易,撼故宫难.
损本人易,撼本人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5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媒体是如何构陷故宫的.

请待本人细说.

"撼"在《现代汉语》里的解释是:“摇,摇动”的意思,这是“撼”的本义,如词典举例:摇撼||震撼天地||蚍蜉撼大树,不自量力。等,均可解释为“摇,摇动”。


媒体巧妙地把“撼”的本义“摇,摇动”,这个表示动作行为状态的词语,偷换成“动”的引申义“动摇”。强加在“撼”的身上去。

作为动作状态的“摇,摇动”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而进一步引申的“动摇”的意思是“不稳固,不坚定”。如“意志坚定,绝不动摇”,“动摇”是作形容词用了。

这里,媒体把“动摇”当作“撼”的引申义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动摇的意义是直接从“动”这个词引申出来的,“撼”和“动”是同义词,但不等于说“撼”完全等于“撼”。“撼”的引申义只有“撼动,震撼”的意思,它的外延比“动”小多了。


因此,文字狱就此诞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5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对联的常识看。
对联要求上下相对的两联意义相关、相对、相反;形式上结构、词性、字数相同。平仄相合,节奏相应。
读联时,上下联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意思。
“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主帖已经说过,如果用“捍”,犯了“合掌”大忌,因为“捍”和“卫”语义完全相同,而且这幅对联里“捍卫”的意思在下联里已经表达了,“撼”用在上联是突出警察行为的“震撼”,避开与下文同义,避开“合掌”,“撼”表达的是另外一层意思,何来用错字之说?

人家本来就不是表达“捍卫”意思,硬要别人说是,不是构陷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3 02:40 , Processed in 0.04269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