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BONIU

血染的风采--纪念对纪念老兵,纪念军魂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印战争背后沉痛的教训:对印反击的后勤
http://bbshistory.new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6892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道理老祖宗早就明白了。也算客观规律吧,无论是主管上还是客观上,谁在后勤上出了问题谁就会受到无情的惩罚。不过实际中经常发生的情况是,每当权衡作战目标和后勤能力时,被忽视的常常是后勤。
  书归正传,重点还是想琢磨一下对印反击战中的后勤问题。中印问题争端的来龙去脉本身实在非常复杂,俺就不自不量力了。我这有一本PDF格式的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编写组编写的“中印自卫反击战史”,算是官方的权威史料,对西藏问题的来龙去脉介绍的比较详细,有兴趣的河友留个信箱。河里也有黑岛人的长文,后面附有大量的地图,大家可以研究一下。俺这里就只从后勤角度入手了。
  和北非战场德国人的处境类似,摆在解放军面前的也是一条漫长的后勤线,甚至应该说还更加恶劣——因为面对的是世界屋脊。能够入藏的公路主要包括1954年12月25日同时通车的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新藏公路迟到1957年10月6日通车,全长1455公里。这里有个简短的新闻报道川藏、新藏公路全年畅通360天以上报道,很短却提到一个非常严酷的事实“两条公路通车时间由原来一年不足5个月提高到11个月以上,行车速度提高了3倍,事故率降低40%”。显然,不管我们高不高兴、愿不愿意,当时川藏公路和新藏公路每年只能在有限时间内通车,夏季多发的塌方泥石流、冬季的大雪封山等等使得新藏公路和川藏公路可以说非常脆弱,大自然的力量还是可怕的。所以毫不奇怪,青藏公路将担负起人员、物资入藏的主要任务,事实上长期以来青藏公路承担了85%以上的进藏物资运输。
  青藏公路初通时从西宁到拉萨全长约2100公里,历年改造完善后现在全长1947公里,而作为青藏铁路的第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虽最早于58年开工,但中途停工,70年代复工后直到84年才投入运营,所以长期以来所有进藏的人员、物资都是西宁出发完全指望汽车了。青藏公路沿线总共设了18个兵站,其中8个在西宁到格尔木之间,这些兵站的最主要的一项工作是负责接待往返于青藏线上的汽车运输团,为汽车兵提供食宿等服务。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唐古拉这4座兵站的平均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到了冬季,人迹罕至,气温常在零下30℃以下。尤其是五道梁兵站,地处风口,海拔4415米,7月平均气温为5.5℃;唐古拉兵站,坐落在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附近,人称“天上军营”,是青藏线上海拔最高的兵站。这里有个心仪青藏线提供了不少非常有价值的资料。
  简单说一下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过程,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结束,历时1个月,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作战,东线主要在克节朗方向;第二阶段作战,东线包括西山口-邦迪拉方向反击印军第四师和在在瓦弄方向反击第十一旅;在西线,中国新疆边防部队向班公洛地区展开反击。东线总共投入藏字四一九部队所属3个步兵团第一五四、第一五五、第一五七团、第十一师两个团、山南军分区步兵第二团和军区炮兵第三○八团两个连、工兵第一三六团一部共10300人,西线投入约6300人。不过这只是第一线部队,后面肯定还有预备队,而且后续还有大批部队入藏增援。对印反击战爆发的时间呢看似偶然也有必然。一方面尼赫鲁从50年代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到60年代初采取所谓“前进政策”,迫不及待地走上了以武力改变中印边界现状的道路;而对中国来说,59年至60年代初随着西藏平叛的胜利和民主改革,也算中央政府几百年来第一次真正牢牢控制住了西藏,接下来就是边防开始建设逐步到位,正好和印度的企图迎头相撞。既然谈判之路不通,那么就只好打了。进一步来说,具体反击时间选择在10-11月也是大有讲究的,西线实际是由新藏公路提供补给,而东线的最东段是由川藏公路进行保障,此时可以减少夏季和冬季对公路运输的影响。另外,为向前线输送物资,还需要进一步修造尽可能接近第一线的公路。
  中印边境东段地区的边防,是1959年平叛时才先后建立和进驻的,而通往这些点的公路到1962年,错那方向仅修到惜那,昌都方向仅修至扎拉。而从错那,扎拉到作战地区仅有乡村路可通行。边防要点的阵地构筑和各种副防御设施,仅靠就地取材,十分简陋,通信设施也极为落后,不解决道路和通信问题,自卫反击作战的任务是难以完成的。战前,西藏军区根据作战预案,在山南地区组织力量抢修了错那至麻麻,邛多江至三安曲林的公路,维修了拉萨至曲水段的公路,加修了错那至肖,麻麻至勒和加玉至陇的乡村路。架设了泽当至错那的电话线路。给山南军分区步兵第二团配备了200瓦电台,直接与总参谋部沟通了无线电联络。林芝地区抢修了6条乡村道路。克节朗地区自卫反击作战开始后,又抢修了格金山口至肖(后又延伸至达旺),麻麻至勒和扎拉至察隅的急造军路,保障了前运后送的需要。
  不过,这急造军路的路面质量和通行能力应该是不能很乐观的。
  采用类似的方法,大致估算一下后勤的成本。青藏公路1962年按全长2000公里算,那么需要走几天呢?这里有这样两个数据:1)风雪青藏线上的十八个兵站里面提到1954年从西宁到拉萨需要15天时间;2)83年经青藏公路入藏散记从格尔木出发到拉萨,一共走了6天。根据这两条资料,假设62年一辆汽车走上12天到达拉萨不算离谱,都是砂石路面,多打一点没坏处,所谓“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当时运输的主力当然是56年投产的老解放,标准载重量4吨,因为高原的关系超载就别想了,能不能达到这个数字不好说,暂时还是按照标准载重量算吧。当时在东线第一线投入了约一个师的兵力,当时解放军已经换装,虽然生活上要求不高,但是弹药消耗还是比以前高了不少的,姑且按照每天240吨来计算。这样需要解放卡车60辆。青藏公路来回24天,加一天装卸,那就是25x60=1500辆,还是假设30%的故障率,那就成了1500x1.3=1950辆,这个数字已经不老少了,投入的运力已经接近8000吨。不过还没完,这才刚到拉萨,离前线还远呢。查了一下,从拉萨到东段西端前指所在麻麻地区公路里程大约400公里,至中段的林芝430公里。这一段的公路应该不会比青藏公路好到哪去。姑且按照两天到达,来回4天,多打一天机动,5x60=300辆,这样保障一个师一天的需要大约需要2300辆左右的卡车。
  上面是估算,需要用实际数据进行校正。对印反击短短一个月,消耗的物资已经非常客观。在反击战史中有这样一个数据
  从50年代末期开始,中央军委及西藏、新疆军区就根据该地区的战略地位以及可能的作战方向,进行战场后勤建设。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陆续修建了兵站、医院、修理场(所)和各种物资储备仓库。储备了一定数量的给养、弹药、药材、油料、器材以及其它军需物资。在主要方向和边防一线地区,还储备了一定数量的主副食、柴草、马料、酥油、帐篷等物资。根据中印边境斗争形势的发展变化,预测可能的作战规模,先后建立了多级物资储备点,加大战备物资储备。在反击作战中,共前运各种物资6.57万吨,其中靠两个战区战前储备就解决了3.57万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后方运输的负担,缓解了运输任务紧张和运力不足的矛盾。为保证作战物资的供应,中央军委和西藏、新疆军区共征调了4370余台汽车执行运输任务。第一、第三、第九、第十六、第十七、第二十,第三十五、第七十六团不分昼夜地奋战在风雪高原的千里运输线上……
  这平均每天两千吨以上的前运物资当然并不意味着全都消耗了,大量物资得送到前线储备起来以防万一,不过也算是提供了一个客观尺度。一线投入兵力东西两线不到两个师,照俺的计算每天差不多500吨的量,假如实际物资消耗很少,恐怕就犯不着如此拼命往上送了,至少说明俺这个估算并不离谱。另一方面,需要的车辆俺的估算一个半师加起来至少得3000辆,而动员了4370辆车(8个汽车团)。这个标准对当时的中国军队来说已经是非常高了。
  上面对反击战中的后勤量简单分析了一下,由于中国撤军停火,中印虽然仍然对峙但毕竟战争停止了。不少人一直吵吵为什么胜利撤军,后勤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中国边防部队在整个自卫反击作战中,歼灭印军3个旅(第七旅、第六十二旅、炮兵第四旅),基本歼灭了3个旅(第一一二旅、第四十八旅、第六十五旅),另歼灭印军第五旅、第六十七旅、第一一四旅、第一二九旅各一部。共击毙印军第六十二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00余人,俘印军第七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00余人,缴获入侵印军大批武器、装备和物资。
  相对印度的人力资源,这点损失是微不足道的。随后而来的必然是印度的反击,形成类似中越老山那样的对峙的局面,而目前的部队肯定是不够的。就算一线由于山地的原因不能展开更多的部队,二线也必须保持强大的预备队以防万一,后面还得部署部队机动待援。中印反击时不过投入两个师,真得长期打下去的话在西藏恐怕得保持8个师的兵力,后面的部队即使不打仗也得吃饭,西藏的粮食肯定是不够的。对第一线部队来说,每一克粮食、每一发子弹、炮弹都得从2400公里以外的西宁运来(西宁也不产这些物资,实际还得从其他地方运,只不过铁路运输的难度还是小了许多)。这样别的不说,又涉及到两个最直接的问题:1)维持每天的补给所需要的卡车肯定在一万辆以上,而且在这种高原恶劣路面上对车辆的损耗还特别高。而当时中国卡车的产量有多少呢?一汽的解放卡车1956年7月下线,年设计生产能力3万辆。俺没有找到详细的年生产统计数字,不过这里有篇报道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年风雨五十年辉煌1966年以前,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形成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显然,当时卡车的产量实在有限,假如中印长期打下去,维持每天的补给所需的卡车量差不多相当于卡车年产量的1/4-1/3;而且,这么多的车辆本身就是一个后勤的沉重负担,维修保养所需的人力、物力不说,光司机就得1万多人,同样也需要吃饭休息;2)燃料问题,直到大庆油田开发以后中国才基本解决了石油的问题,当时主要依靠几个小油田,就算汽油管够吧,老解放耗油比较狠,百公里40升这样全程一趟下来就得大约40x24=960升,而这一万多台车每天的耗油可就是了不得了的数字(每天行进200公里算的话就是照着百万升以上)。当时还没有入藏的输油管,全靠油罐车一点点拉,而油罐车自身消耗的油料就占运输量相当一部分(有个数据是消耗自身运输量的1/3,待核实),长此以往,如何得了?进一步来说,任何公路都有其最大的通行能力,青藏公路全线以及西藏的公路都是砂石土路,能否经得住每天这么多车辆的磨损就是未知数。显然大规模的公路养护肯定是很必要了,不过当时很多地段都是无人区,这个困难可不是一般的大;现在还没有考虑种种意外情况,新藏、川藏公路不算,而直到80年代由于恶劣天气造成的青藏公路的大规模堵塞并不罕见,这个因素不考虑可就是犯罪了。
  其实问题还没完,公路通不到阵地上,还有一个如何将物资运到第一线的问题,网上有很多当时的照片,很多地方都是肩挑人扛送上去的,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畜力,单靠部队本身是完不成,而战场环境更是恶劣。
  在对印反击战期间,除了后方的大力支援外,西藏差不多就是总动员,当印度在中印边境挑起战争之际,中共西藏工委、西藏军区于1962年10月11日发出《关于西藏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同时部署了西藏地区支援前线的工作。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西藏工委第一书记张经武,在西藏军区组成前指的会议上说:“你们管打仗,我管支援,要什么给什么。”10月14日,西藏工委组成了以副书记、军区副政委王其梅为首的支前工作领导小组。西藏自治区筹委下属的各部门及有关各地(市)均相继成立了支前指挥机构。各级党政部门和各行各业把支前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当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取得初战胜利时,中共西藏工委于10月23日,发出《西藏目前形势与任务的补充指示》,向全区发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号召。在全区先后抽调各级党政干部1280人,组成支前工作队(组),以县、区为单位进行编组,率领民工奔赴前线。全区全力以赴支援反击作战,要人出人,要物给物,要车有车。
  在中印边境反击作战期间,山南、昌都、林芝、江孜、阿里等五个地区和拉萨市;共出动民工32237人,占西藏自治区总人口的2.66%,占劳动力的6.01%;民畜1057头,支援糌粑112万公斤,酥油3万公斤,牛羊肉66万公斤、柴草150万公斤,马料48万公斤,蔬菜15万公斤。自治区商业处支前物资总价值519297.50元(人民币),人民银行西藏分行拨给前线部队银元14万元,印度卢比11万盾,自治区组建战俘医院两所,参加献血743人。
  对自卫反击战,俺的感觉是军委很早就开始做准备了,比如前面提到的战前就在新疆和西藏已经储备3万吨以上的物资,大大减轻了战时后勤的负担。从表面看起来,对印反击战是摧枯拉朽、捷报频传,而这恰恰和战前的扎实准备是分不开的,也是建立在广大指战员勇敢善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优良传统基础上的,更是与西藏和后方人民的大力支援分不开的。
  在高原地区作战,还要战胜险恶的自然地理条件给部队行动和生存造成的巨大困难。由于战斗异常激烈,指战员经常要忍受极度疲劳、寒冷、饥饿等困难和严重高山反应对生命的威胁。连续行军作战,爬山攀崖,须付出超常的艰辛和努力,才能保证任务的完成。特别是西线战区,平均海拔5000多米,人员极易冻伤,若救护不及时,就有可能截肢,甚至死亡。由于缺氧,饭难煮熟,参战部队吃的常是夹生饭、面糊糊,喝的是冰雪水。有时给养上不去或任务紧张来不及做饭,就要挨饿。总之,有些痛苦,一般人的肉体是难以承受的。在这样的环境里执行反击作战任务,没有顽强的毅力,是坚持不住的。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党委(支部)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指战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战胜了印军和恶劣的自然环境这两个敌人。
  虽然解放军传统中强调所谓“精神原子弹”的作用,但总的来说并没有无限夸大,相反,对“物质上”如何改善装备、提高战斗力是一贯重视的,而“精神原子弹”也得在相应的物质手段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就像隆美尔后来痛苦地认识到的,没有足够的军火物资,再勇敢的士兵也无法战斗(想起八路拿着日本鬼子的土造炮楼无可奈何,换现在别说重炮,火箭筒管够就行);没有足够的粮食等的补给,再顽强的士兵也无法坚持战斗。在战前长期准备的基础上,对印反击战中看似并没有发生严重的物质短缺,但这显然不能简单得说假如占着藏南长期打下去也会没有问题。一方面后勤代价极其高昂,当时的国力能否长时间支持就成了问题;另一方面还必须遇见到各种可能的以外情况。比如西线补给所需的新藏公路以及东线东段瓦弄方向所需川藏公路当时只能通车几个月,夏季、冬季完全可能长期通不了车,墨脱现在也不是坦途,就算人能少吃一点,饿着肚子挺一挺,没有子弹、炮弹仗就没法打,难道亮出免战牌?当时西藏人民大力支前,前面摘录的中印反击战史也提到相关统计资料:前线几个地区加拉萨共出动民工32237人,占西藏自治区总人口的2.66%,占劳动力的6.01%。这得相当于当地人口的多少?估计得10%以上了,相当于绝大多数当地青壮年全都动员支前,要不怎么有小孩都参加运送物资的说法,而显然这是以牺牲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为代价的。这样一天两天没问题,一俩月也罢了,几年都这么干下去恐怕谁也受不了。
  自古所谓兵贵胜,不贵久。原苏联的阿富汗战争、老美的越南战争就是现成的例子。说起来俺到不是什么反战人士,不过呢孙子兵法第一句就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打仗么,至少得三个原则吧:第一就得知己知彼,虽然是老生常谈、妇孺皆知的常识,可在这方面犯错误的还是比比皆是,误判形势满盘皆输的实在太多,一总结经验经常听到的就是xxx又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对手;第二呢,明确战争的目标,确认相应的规模,这个度的问题可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第三么,怎么也得确保要打赢吧,算算帐眼瞅着就是输还打个什么劲。反正呢,无论如何是不能脑门一热,拎着家伙就开练,像小布什似的;否则你想打由你,占了便宜想停可就由不得你了。说起来弄个两败俱伤还算好的,比如两伊战争,搞不好就是输个精光,希特勒打完法国后到是想和英国媾和来着,可最后把老命都赔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越西沙之战中方小艇击败南越4艘美式战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杨贵老人近照。杨少松 摄

  70年代的杨贵(图中挎手枪者)。



  中新网广州9月20日电 题:八旬老船长记忆中的西沙之战
  作者 郑小红 杨少松
  新中国成立那年,杨贵正好二十岁,之后的六十年间,他从普通船员到船长,从指挥民兵船队经历西沙海战的船队队长到广东省水产厅副厅长,又到退休后的修单车师傅,传奇中透着平凡。





出生广东电白的杨贵从十多岁开始就漂游海边,一开始在粤东一带出海谋生。
  
国庆六十周年前夕,在广州家中接受采访的杨贵依然身体健朗,他说,“我在南海水产公司呆了二十多年,一九五六年到五七年左右,我担任四0七渔船的船长兼八条船队的队长”
  杨贵说,西沙群岛景色天然、海产丰富,如果不是南越人的到来,这里将一直保持着美丽、宁静。





那时,南海渔业公司从日本引进了远洋钓船,专门到西沙钓深海金枪鱼等。船员们从永兴岛转战永乐群岛,把中国国旗高高地升起在永兴岛、琛航岛和羚羊礁上。他们也在西沙发现了更多的水产资源,石花、贝壳、梅花参、黑狗参...。.永兴岛的鸟粪被运回广州做化肥。
  一切的美好终于在一九七四年的一月被打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越当局派出一艘驱逐舰和三艘护卫舰侵入西沙永乐群岛海域。杨贵的四0七船和另一条兄弟船从经常打渔的羚羊礁绕着附近的珊瑚岛转悠,他们发现岛上来了越南兵。“他们在干什么?”船员们连续两天绕着珊瑚岛进行观察。
  两三天过后,收到电报的南越军舰气势汹汹地赶来了,一下子就增加到四条军舰,全是近四千吨的美式旧军舰。






一九七四年一月十一日,中国外交部重申中国对西沙群岛等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决不允许任何人侵犯。十四日,海军南海舰队指示榆林基地在春节前巡逻西沙,为渔民护航。
  十五日十三点,南越军舰骚扰在甘泉岛附近正常生产的中国渔轮,并炮击竖有中国国旗的甘泉岛,继而派二条分别载七、八个人的武装艇上岛,将中国国旗扯下来。然后,又在近海用炮对准杨贵手下的两条渔船,驱






中国当时赴西沙的船队骨干全是优秀民兵,船上也配备了高射机枪、手榴弹武装。杨贵作为四0七渔船的船长,带领另一条渔船与南越军舰对阵,互相驱赶。虽然杨贵他们的渔船只有三百吨,但他和兄弟渔民们在强敌面前无所惧怕。一九七四年一月十七日,南越侵占了金银岛和甘泉岛,海战一触即发。
  一月十八日,中国两条军舰清晨抵达琛航岛,每艘军舰都运送了几十名守岛官兵。当晚,杨贵和渔民兄弟们用玻璃钢船将守岛官兵运进琛航岛内驻守之后,依然在珊瑚岛附近作业。






中越双方不断冲突,同样是对骂、互赶,枪炮已推上膛,但谁也没有打响第一枪。
  十八日,由邓小平、叶剑英等坐镇,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的西沙自卫反击战真正爆发。

  “南越方是四艘几千吨级的巨舰,中方是三艘三百吨左右的小型军舰,海战打得异常惨烈,南海舰队三八九军舰不幸被越方击中弹药库,十八位战士壮烈牺牲,战后被安葬在琛航岛的最高处。”
  杨贵清晰地记得,当时双方在琛航岛南边交战,他带领的两条渔船在北边停留。





南海舰队二七四艇的通信和操作设备全部打坏,政委冯松柏、副艇长周锡通牺牲,只剩艇长李福祥指挥。三八九舰弹药库中弹起火,仍随编队冲向敌舰。鏖战两个多小时,在另一军舰的支援下,海军终将越方一艘军舰击沉,其他三艘重创后逃离。





杨贵说,“中弹的三八九军舰赶跑越舰后向北驶去,水已浸到甲板,大火在甲板上燃烧。我们冒着军舰爆炸的危险,用玻璃钢船将军舰上的十多名战士救了下来。”
  打跑越舰,中方收复了珊瑚、甘泉、金银岛。二十日十三点,三座海岛全部被收复,俘虏四十八人,其中包括一名美国联络官






西沙海战是一场以海战为主的陆海空三军和渔民共同参加的协同作战的典型。二十三日,中央军委、国务院颁发嘉奖令,表彰参战部队英勇顽强,杨贵也以民兵组织的身份获颁一等功。
  战后的杨贵,被委任为广东省水产厅副厅长,此后又在南海区渔业指挥部任船队队长,负责船艇建造和船员招聘以及管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退休后的杨贵闲不住,开了一个修自行车的小铺子,自得其乐地干了两年,如今在家享受着晚年的幸福生活
http://zw4755.blog.sohu.com/146254223.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战期间越南空军歼6曾击落7架美军战机(图)






资料图:中国军人准备为歼-6装弹

  6月12日,国产歼-6飞机正式退出空军编制序列。

  歼-6战机为中国自主生产第一代超音速战机,从1964年首架交付使用,1986年停产,在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装备序列当中,它曾经是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实战当中击落敌机最多的国产喷气式超音速战斗机。该机系苏联米格-19战斗机的国产型号,是第一种国产超音速战斗机,曾是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战果最辉煌的国产喷气飞机。歼-6生产了近4000架,在近40年的服役时间里,立下了赫赫战功。

  从1964年到1968年,歼6战机共击落20多架各型战机,而自己没有一架被击落。

  空中擒“妖”

  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党空军启用有“西方战略眼睛”之称的RF-101超音速侦察机,他们号称该机“雷达看不到(因为可超低空飞行),高炮够不着,飞机追不上(最大时速1900公里),导弹瞄不准”。1962至1964年,RF-101进入大陆沿海侦察139架次,竟都全身而退。解放军飞行员称这种飞机为“妖中妖”(101的谐音)。

  1964年12月18日,国民党空军的一架RF-101进入浙江侦察,解放军海航4师飞行员王鸿喜驾驶歼-6起飞迎击。在9700米高空,瞄准RF-101猛烈开炮。敌机飞行员从座舱里弹出,飞机坠海。

  1965年3月18日,国民党空军派出2架RF-101执行例行侦察任务。解放军空军航空兵第18师54大队副大队长高长吉驾驶歼-6起飞迎战,抓住后面一架RF-101,距离600米时三炮齐发,将RF-101打得凌空爆炸。高长吉在3分40秒的过程中连续做了16个高难度的动作,从11000米高空追到2000米,从600米距离打到480米,一次射击解决战斗。世界空战史上超音速条件下击落敌机的纪录就此诞生。

  痛歼“笨贼”

  1964年“北部湾事件”后,美国频繁用无人机侦察中越边境。当时比较典型的无人机就是BQM-147G型“火蜂”,它体积小,航速慢,飞行路线相对固定,且不能主动规避攻击,是个呆头呆脑的“笨贼”。

  1964年11月15日,雷达发现海南岛陵水以东170公里处有一架无人机。航空兵1师中队长徐开通驾驶歼-6起飞拦截。当距离敌机230米时,徐开通三次开火,“火蜂”侦察机爆炸起火。这是中国空军首次击落美国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从1964年到1970年,中国空军、海军航空兵共击落20架美制无人机,其中有11架是歼-6的杰作。

  刺刀见红

  1965年9月20日,美国1架F-104C型战斗机飞临海南岛西岸,呈S航线飞行,时而侵入中国空域。海航4师10团大队长高翔、副大队长黄凤生迅速驾驶歼-6起飞截击。

  在距目标30千米时,歼-6以最快速度冲向美机。高翔率先从距离敌机291米处开炮,一直打到29米!3门航炮将F-104打得凌空爆炸。34岁的高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打掉F-104C的人,同时也创造了空战史上超音速战斗机开炮距离最近的记录。因为距离太近,高翔的座机被F-104爆炸的碎片击伤了13处,1台发动机停车,另一台发动机也严重受损。29米对于超音速战斗机来说,只是零点几秒的差距,这次战斗是真正的“空中拼刺刀”!

  南海驱“鬼”

  1967年6月26日,在海南岛文昌县附近上空发现1架美F-4C战斗机。飞行员王桂书和吕纪良驾驶两架歼-6起飞,在高空巡逻待战。F-4是典型的第二代战斗机,绰号“鬼怪”,它比F-104更加先进,是当时美军主力战机。

  美机第3次侵入中国领空时,早有准备的歼-6双机在地面引导下,打开加力,向左急转机动到F-4C后方,在距离250米时王桂书三炮齐发,将F-4C右水平尾翼打掉,紧接着赶到的吕纪良再次三炮齐发,将F-4C肢解。

  从1964到1968年,歼-6击落击伤各型美机20多架,且未被击落一架。1989年,中国在北京小汤山建立航空博物馆。大批歼-6飞来这里。曾经轰轰烈烈的空中老将,合上了它叱咤风云历史的最后一页。

  背景资料>>>

  歼-6战机

  歼-6型飞机是中国沈飞工业公司制造的单座双发超音速战斗机,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前线局部制空权,也可执行一定的对地攻击任务。

  歼-6是根据前苏联米格-19仿制和发展的,1958年初开始研制,1960年投入批生产,1964年,首批歼-6战斗机交付中国空军使用。是第一种国产超音速战斗机,

  该机采用头部进气,后掠翼,正常式布局,具有尺寸少、重量轻、推重比大、机动性好等特点,适用于近距空战格斗,除装备中国的空军和海军外,还向国外出口。

  该机有歼-6Ⅰ、歼-6Ⅱ、歼-6Ⅲ、歼教-6、歼-66甲等多种改型。

  专家称>>>

  退役歼6有4种归宿

  歼-6退役后主要有以下几个归宿:1、封存,退役歼6中状态较好的将被封存,未来战争中可以随时启用重新担负作战任务。2、拆解,退役歼6中状态较差的将被拆解,回收金属。3、教育,进博物馆或在其他担负爱国主义任务的地方继续发挥余热。4、改装,歼6飞机低空性能良好,退役歼6在技术上可以改装成无人攻击机,同时,歼6还可以改装成靶机,歼6作为战斗机飞行性能良好,改装成靶机可以有效提高现役飞行员的实战能力。

  扬威国外

  45秒

  击落2架苏-7

  和苏联的米格一19一样,中国的歼一6也“飞”到了许多国家。不同的是,歼一6在国外的战绩要远远超过米格一19。

  1971年12月,在为期14天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巴基斯坦飞行员曾驾驶性能劣于印方的歼-6飞机,在45秒钟之内击落印度2架苏-7飞机。

  12月8日,巴空军对空观察警报系统发现,印空军2架苏-7歼击轰炸机,正以低空大速度向巴空军基地飞来。巴空军飞行员哈斯米中校驾驶歼-6飞机升空迎敌。

  在双方的距离仅有600米时,哈斯米发射红外制导的“响尾蛇”导弹,第一架苏-7飞机当空爆炸。首战告捷后,哈斯米继续利用有利的攻击位置,咬住另一架苏-7穷追不放用航炮射击,在距离350米时将第二架苏-7飞机击落。

  巴方一架歼-6飞机在一对二的情况下,从发射第一枚导弹开始,前后仅用45秒钟的时间就击落了印方两架苏-7飞机。

  越战中

  击落美机7架

  越南是同时间接受中国歼一6的另一个国家。

  1965年中国培训了一批越南飞行员,次年越南空军得到了第一批中国援助的歼一6战斗机。

  歼一6与美军战斗机的第一次空战发生在1 972年5月28日。美军第15战术战斗机中队飞行员巴顿-P-克鲁少校和凯斯K·琼斯上尉驾驶F-4在河内上空用1枚麻雀导弹击落了1架歼一6。但两天后歼一6就还以颜色。美军第452战术侦察机联队的飞行员鲍勃·劳治少校和罗杰·罗克尔上尉驾驶F-4战斗机执行对杜梅大桥的侦察任务时,被越南空军的2架歼一6击落。鲍勃·劳治少校当场毙命。同一天,越南王牌飞行员乐桑岛和李多苏的歼一6双机编队还击落了1架F-4E,飞行员J·哈里斯上尉和D·威金森上尉丧命。1972年5月28日一7月28日的两个月中,歼一6飞机就在越南参加空战8次,击落美机7架。
http://mil.21voc.com/bencandy-45-164822-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战是他永远的痛 麦纳马拉和他的十一个教训

主导越战的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麦纳马拉(Robert McNamara)最近逝世。他生前虽拥有辉煌的国际金融界生涯,越南战争却一直是他心中的痛。麦纳马拉耗尽余生,致力于向世人阐释美国在越战中的角色,并且为他犯下的错误致歉。   不少专家认为,越战的教训依然可用于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局势,麦纳马拉的经验对美国现实政治仍具借鉴意义。 制图@林德生 瞭望台 又一个风云人物走了!   这里要说的不是万人迷摇滚天王麦克杰逊,而是主导越战升级造成生灵涂炭而遭千夫所指,差点万劫不复的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麦纳马拉(Robert McNamara)。   麦纳马拉是在7月6日星期一在华盛顿家里去世,享年93岁。   从1961到1968年,麦纳马拉在肯尼迪和约翰逊两任总统的时代,担任过七年的国防部长,是美国在职最久的防长。越战的发生和升级都和他密切相关,有人甚至把越战称为“麦纳马拉的战争”。   在这期间,麦纳马拉也参与侵略古巴和美俄导弹危机的决策,监督美国庞大的核武和军售计划,扩大国防部长角色和插手外交等,堪称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国防部长。可是,人们一提到他,总是把他和越战联在一起。麦纳马拉已成为这段惨痛历史的经典象征。   越战早期的麦纳马拉是个强势的乐观主义者,相信凭着他指挥的强大兵力、犀利的武器科技加上强大的后勤势力,可以将共产势力打败。   可是,随着兵力增加而收益递减,麦纳马拉在1967年开始对美国的越南政策感到怀疑,不再相信美军可以在越南丛林打赢游击战,可是,他还得在公众面前伪装自信。1968年2月,麦纳马拉终于在极度沮丧(有说是精神衰弱)中离开五角大楼。   之后他担任了长达13年的世界银行行长,致力改善发展中国家的民生,他还曾担任《华盛顿邮报》董事长,后期也致力于推动核裁军。但越南战争一直是他心中挥不去的阴影。   然而,卸任防长后20多年,麦纳马拉对越战一直三缄其口,直到79岁高龄,他终于良心不安,在1995年出版取名《回顾:越南悲剧和教训》( “In Retrospect: The Tragedy and Lessons of Vietnam”)的回忆录,公开他反思越战的心得,以忏悔的语气说:“我们在肯尼迪和约翰逊任内,自认秉承我国原则和传统行事,但我们错了,错得很厉害。”   这本书揭示了他因越战备受心灵及良心折磨的心路历程。读者可上网详阅。若嫌篇幅太长,那么,只读第一章前言和最后一章《越南的教训》就能略知梗概。 从越战中得到的教训   主持越战无异是麦纳马拉的个人恶梦。但他把美国在越南的悲剧归因于当时的反共大环境和外交及军事政策的误判。   麦纳马拉在书中列举了11条主要原因:   一、美国错误判断北约和越共的动机,高估了越南行动的威胁。   二、美国把自己的经验套到南越身上,对南越的政治力量作出完全错误的判断。   三、美国低估了民族主义对北越和越共的推动力。   四、美国在越南的错误,反映了对该地区的历史,文化,人民的政治信仰及其领导人的个性特征与习惯的无知。   五、美国没有意识到现代化,高科技的军事装备,军队和理论,在与非正规,被高度激发起来的人民@#运动的对抗中,其作用是有局限的。   六、行政部门在决定大规模卷入军事冲突前,没有和国会与人民进行开诚布公的讨论。   七、由于决策者在越战问题上向美国人解释不力,一旦出现变数和困难,便无法获得人民的广泛支持。   八、决策者没有意识到美国并不是万能和无所不知的,美国无权依照自己的意愿去改造别的国家。   九、在美国的安全未受到直接威胁下,其在越南的行动应该与多国部队配合,并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但美国没有做到这一点。   十、美国没有意识到在国际事务中有一些问题是一时无法解决的。   十一、在所有这些错误中最基本的错误是,行政部门没能组织一个跨部门的高层领导班子去有效处理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问题。这种组织缺陷使承受了极大的风险和长期处于动用军队的紧张压力下。 伊拉克战争期间编导 战争纪录片 2003年,麦纳马拉以88岁高龄,在独立制片家莫里斯编导的纪录片《战争的迷雾:麦纳马拉生命中的11个教训》(“The Fog of War:Eleven Lessons From the Life of Robert McNamara”)中现身说法,追忆自己的政治生涯,但重点还是越战。   顾名思义,年已古稀的麦纳马拉再次感怀幽叹美国政府当局者迷,没看清楚战争是怎么一回事,而在越南种下大错。   这部影片问世于美国进兵伊拉克的同时,很快就给人联想的空间。它获得了年度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本地电缆电视台两年前播映过,随着麦纳马拉逝世,片子重播指日可待。   麦纳马拉在回忆录里写道:有人说冷战结束后的世界与过去的世界已大不相同,所以,越南的教训将不再适用或与21世纪无关,但他不同意这说法。   他说,指出这些错误,可以让美国看清越南的教训,使美国能够站在一个新的角度上,应用它们来审视冷战后的世界。   他为冷战后的世界和平与安全勾勒出以下图景:“在这个世界里,国家关系应建立在法律准则之上,国家安全将由一个集体安全体系来保障。防止冲突、解决冲突和维护和平的任务必须由一个多边组织来承担,即一个重组的、强大的联合国,辅以一些新的、扩大的地区性组织。”   麦纳马拉认为今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将直接趋向于五个目标:   一、向所有国家提供反对外部扩张的保证——国界将不应用武力来改变。   二、使各国国内少数民族集团的权力得到法律的保护,为改善他们的境遇提供条件,以免其诉诸暴力。   三、建立一个机构解决地区和国家间的冲突,避免由超级大国单方面采取行动。   四、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和经济援助,帮助他们加快社会和经济发展速度。   五、将保护全球环境作为我们全体发展的保证。 对美国现实政治 仍具借鉴意义   同样地,不少专家认为,越南的教训依然可用于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局势,麦纳马拉的经验对美国现实政治仍具借鉴意义。   这几年,媒体已习惯把伊拉克和越南相提并论,并把被伊战搞得焦头烂额的前防长拉姆斯菲尔德和麦纳马拉相比。   而布什政权的单边主义和“全武打”干涉主义更是为人诟病和与麦纳马拉所鼓吹的集体安全体制反其道而行。   奥巴马总统最近在开罗发表讲话,表示美国将不再沿用过去的干涉主义,而作为上世纪美国干涉主义象征人物的麦纳马拉的去世,在某种程度上或许象征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西方通讯社和美国媒体在麦纳马拉逝世后刊登的讣闻都突出他是越战升级主导者。不过,多家主流媒体包括《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的社论和时评则以比较宽容的语气,呼吁国人从麦纳马拉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和记住他晚年对追求世界和平所作的努力。   有人因成功影响一个国家,也有人以失败影响一个国家。麦纳马拉无疑属于后者。 不过,他晚年勇于认错和谆谆善诱,诲人不倦劝导美国当政者如何避免越南悲剧重演,还是叫人肃然起敬的。   法新社记者就麦纳马拉逝世试探越南政府的反应,越南外交部发言人简单地回应:“愿他的灵魂安息!”
  说不上一笑泯恩仇,但麦纳马拉真的可以安息了!
http://www.21voc.com/bencandy-66-15863-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舰船网友评论:十年中越之战的影响
(BONIU:我觉得这篇更像是总结和反思越战)


(网管按语:本文是署名为“weisheng”的网友于2004年2月23日发表在“陆军论坛”里的论帖)
  第一,战争极大锻炼了中国军队。79年战争,中国军队其实无论各方面都是不如越南。素质上,越军历抗法,抗美,数十年战争中度过,军队战斗力极强。中国大米,苏联援助大量军火及缴获美军的军火可以供它再打一场越战。武器装备上,士兵普遍装备AK冲锋枪  
,而同期中国士兵还用56式半自动步枪。越军炮兵尤其了得,打得奇准不说,单口径就比中国军队使用得大,且射程远,威力大。79年中国军队就吃了越军远程炮火的大亏。空军方面,米格21和23--苏联援助--已是制式装备,而中国同期还是使用歼6,即米格19。后勤方面,中国军队是深入敌国,补给不便,越军则是守株待兔,毫无后顾之扰。另外中国军队的指挥,通讯系统极其落后,仍停留在五六十年代水平,造成79年战斗中许多无谓的伤亡。经过79年一战的教训,中国军队痛下决心,改革军队作战体系,更新装备,改善后勤,恢复军衔制,强化通讯和指挥。到84年广西法卡山之战,中国军队已是焕然一新了,走上了现代化军队之列。
  第二,中越之战拖垮了越南。越军于78年入侵柬埔寨,精锐尽出,却深陷泥潭。中越之战又从北方拉开,令越军两面受敌,疲于奔命。国家经济建设无法搞起,军费不继,民生凋敝,只好不断向苏联伸手。多年积累的家底最终耗尽。而中国是个大国,资源丰富,又加上实行改革开放,国力迅速上升,从84到88年期间,基本上是将越南当做练兵场,各大军区轮流派兵作战,锻炼军队战斗力,测试新式装备,培养了一代军人。同时也是直接支援了柬埔寨的抵抗力量,令越南无法喘息。当世界进入九十年代,回头一看,亚洲各国早已纷纷崛起,经济迅速发展,而越南却还在喝稀米粥。大好十年发展机会,就这么白白浪费在无谓的战争之中了。
  另外,中越之战,对亚太地区地缘政治的影响还包括,苏联也被拖入越南这个无底洞,其亚洲扩张野心受到遏制。每年数十亿美元军费投入越南,变成的仅仅是一堆堆白骨,其余一无所获。中国和美日欧更加靠近,对中国的战略围堵已不攻自破,再无意义。反而在中美联手压制下,特别是美国利用星球大战计划等军备竞赛手段以及欧洲的铁幕围堵,和平演变,亚洲中美合作,苏联经济日益衰弱,最终被拖垮,国家四分五裂,一代枭雄灰飞烟灭!越南从此失去大靠山。虽说俄罗斯继承了苏联衣钵,继续使用金兰湾,同时提供援助,但也不在是免费黑面包加土豆牛肉了。一切以硬通货为准。柬埔寨也从此再次摆脱越南,其扶持的傀儡政权洪森转而向中国示好,老挝也开始更多转向北京。中国凭借其强大经济,政治及军事影响力,再次称雄亚洲。正可谓“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http://mil.news.sina.com.cn/2004-02-23/2349183816.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惊曝!传中国海军在南海出手打死6名越海军




据美联社消息7月6日,南海中国海军舰艇在巡航时遭越南巡逻艇拦截干扰,并向中国舰艇发出警告。随后在距不到2海里的前方拦截。





中国舰艇迎面撞去,越南巡逻艇掉头规避时被中国舰艇拦腰撞上,越南巡逻艇被撞损。初步认定死亡6人,获救7人,数人失踪。中方无伤亡,舰艇无损。据报道,中国海军是一艘90年产的3000多吨的巡洋舰,越方是一艘1000余吨70年代前苏联产的巡逻艇。



越方外交部紧急召见驻越大使向中方提出抗议,中方表示是越南侵入了中方的领海。目前,被救的越方军人在中方的舰艇上进行救治。越方表示是被扣押,要求立即放人。


http://bbs.tiexue.net/post_4445400_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夺回美济礁始末:小型渔政船"肉搏"菲律宾军舰

为了达到将南沙争端国际化的目的,菲律宾当局出动战舰护送外国记者,欲前往美济礁“实地采访”。闻风而动的中国渔政人员,驾船与吨位十数倍于己的菲舰贴身对峙,通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海上肉搏战”,迫使对方接受了我进驻美济礁的事实。

资料图:今日我美济礁。

    外国记者团进逼美济礁     1995年5月12日夜,中国南海。     刚刚挣脱赤道阳光束缚的无垠海面,灰蓝灰蓝的。一艘庞大舰艇的艟影出现在朦胧的夜色当中。这是一艘排水量4000吨的登陆舰,旗杆上挂着菲律宾国旗。紧随其后的是一艘护卫舰,全副武装的士兵在舰上往来奔走,一艘巨型客轮不紧不慢地跟在最后面。     这是由菲律宾西部司令部司令塔内加少将统帅的一支海上编队,从菲本土起航,目标直指美济礁。外电证实,两艘军舰分别是4000吨级的登陆舰“本盖特”号和巡逻舰“米格尔·马尔瓦尔”号。     一个半月前,这两艘舰艇曾在距美济礁30多海里的仙娥礁将4条中国渔船、62名渔民席卷而去,投入菲律宾的监狱,引起国际社会震动。
    此次,菲当局又组织了39名各国记者到美济礁进行所谓“实地采访”,计划发动一场宣传战,企图使美济礁事件引起国际关注。对此,中国外交部驻菲律宾大使馆多次向菲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菲方取消这次挑衅性行动,但毫无效果。

与菲律宾战舰贴身对峙     次日晨5时30分,中国渔政34号船奉命驶出美济礁,漂流观察。     10时20分,雷达发现3个目标聚集一起,距我船12海里。     “各战位人员上前,发子弹。”指导员陈暹有一边发子弹,一边叮嘱大家千万别走火。     13时40分,34号船离菲舰0.75海里。菲护卫舰上炮手就位,炮弹上膛。双方均不减速,仍在接近。1000米,800米,600米……     “前进4,右25度”,船长徐再林下了舵令,一脸铁青,牙齿咬得咯咯响。     渔政34号船急速向前,斜插在军舰的航线上,像一把出鞘的利剑。     菲律宾军舰紧转弯,两船擦肩而过。     徐再林推开舵手,亲自驾船。这位刚满34岁的汉子,5年前就已是队里最年轻的船长,技术过硬,胆壮气旺。在徐再林的操纵下,34号船左右穿插,时而出现在“本盖特”号左舷,时而出现在它的右舷,始终保持着不到50米的距离,阻止它开往美济礁。     14时10分,菲舰停车,巨大的船头直对着34号船矮小的船舷。     实力悬殊的对峙。既要把对方截住,又不能打第一枪,惟一的办法是扯着嗓门喊话。     “这是中国领土,你们立即离开。”     “我们是菲律宾海军,护送记者采访。”     “这是中国领土,外国船只不得入内!”
    菲舰不再作声,转而将火炮全部指向34号船。双方怒目而视,似乎都在等待最后的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死也得壮烈一点”

    70分钟过去了,眼看无法突破中国渔政船的拦截,菲指挥官只好下令舰载直升机起飞,运载记者进入美济礁上空。

    外国记者分四批进入美济礁。直升机都是超低空飞行,飞行高度仅20米,距礁上的高脚屋只有10米,几乎与高脚屋的窗户等高。

    观察员报告:“飞机低空飞行。他们正在拍照。我们怎么办?”

    指挥所命令:“观察。隐蔽。忍耐。”

    菲律宾直升机在美济礁上空来回盘旋。穿着短裤和裙子的男女记者“哈罗”、“哈罗”地喊着。我方人员在高脚屋里气得眼睛冒火,要不是有命令在,哪容得菲军机如此放肆?

    “混账,扔个酒瓶子出去,肯定一砸一个准!”

    14时20分,满载着记者的直升机在“本盖特”号停机坪降落,男男女女纷纷朝中国渔政34号船的人招手,有个外国女记者甚至来了一记飞吻,作惜别状。

    14时55分,菲舰护送满载记者的客轮调头往东北方向驶去。

    徐再林回忆说,当34号船与菲舰贴身对峙的时候,他已经做好了必死的准备。大海行船跟陆地开车不一样,船舶没有刹车装备,因惯性作用,调头转弯都很困难。高速行驶中的34号船,如果跟吨位十数倍于己的菲律宾战舰迎头相撞,肯定会在海上连翻几个跟斗,并在翻滚中分崩离析。“最多无非一死,要死就死得壮烈一点,也不枉做个真男人。”

    8月9日至10日,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王英凡赴马尼拉,同菲律宾副外长塞贝里诺就南沙问题举行磋商。在磋商中,菲律宾没有再提出让我方撤出美济礁的要求,也未纠缠要与我方“共管”美济礁等。实际上,菲方已不得不接受了我方进驻美济礁的事实。 (节选自《南海!南海!》,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 来源:青年参考 作者:伊始 姚中才 陈贞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少见中美撞机猛图 中国军队守卫的美EP-3C巡逻机




身穿飞行服飒爽英姿的王伟




2001年4月1日王伟与僚机起飞执行任务,前往拦截对海南岛实施抵近侦查的美军飞机。


起飞七分钟 发现美机


回忆当天的情景,赵宇说:“那天少云,能见度大于10公里。我和王伟奉命于8时45分起飞,赴海南岛东南空域执行跟踪监视任务。起飞后约7分钟,我们在左前方20度、距离50公里处发现一架大型飞机。”


这架飞机很快被赵宇和王伟判明为美EP———3型电子侦察机。近年来,美机频繁对我国海南岛地区实施抵近空中侦察活动,对我国的安全利益构成严重威胁。


相距四百米 同速跟踪


“美机航向为240度,当它发现我机后,航向调整至40度,我机也跟着转向。9时05分,美机调整航向至110度,我机也转至110度与美机同向同速飞行。我机在海南岛一侧,美机在外侧,我机距美机约400米。”




美机突转向 撞压我机


据赵宇介绍,我国飞行员对可能危及国家安全的空中目标都要查明,并对其跟踪监视。这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神圣职责,也是我国飞行员执行的正常勤务。“9时07分,美机突然大动作向我机方向转向,向王伟驾驶的飞机撞压过去。”赵宇有些激动。


飞机失控制 请求跳伞


“我看到美机机头和左机翼撞到王伟的飞机,同时美机左翼外侧螺旋桨将王伟驾驶的飞机垂直尾翼打成碎片。


我提示王伟:‘你的垂尾被打掉了,注意保持状态,保持状态’。王伟回答‘明白’。约30秒后,我发现王伟飞机右滚下俯状坠落,飞机失去控制。王伟请求跳伞,我回答:‘可以’。尔后,我与王伟失去联系。”


他说:“接着,我驾机盘旋下降高度至3000米时,发现王伟的飞机坠海,还发现空中飘有座椅稳定伞和救生伞各一具。我驾机盘旋一周,确认王伟位置后返航。9时23分,我驾机安全着陆。10分钟后,美机未经我国政府许可,也降落在我陵水机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这篇是我很喜欢的,虽然没有大谈战争,但是文中的事实是没有硝烟的战争所以收录

===============================


http://club.xilu.com/emas/msgview-821955-4631485.html

议南海战略
一、中国在南沙问题上两个时期的失误

1、“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由来

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在回答日本记者提问时说:“尖阁列岛我们叫钓鱼岛……这次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时候,双方也约定不涉及这一问题。我们认为,两国政府把这个问题避开是比较明智的。这样的问题放一下不要紧,等十年也没关系。” 1979年5月,邓小平会见来华访问的自民党众议员铃木善幸时表示:可考虑在不涉及领土主权情况下,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资源。同年6月,中方通过外交渠道正式向日方提出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资源的设想。在1978、1979两年,邓小平和中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表态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的萌芽。

1984年2月,邓小平就有些周边国家占据南沙岛礁表态:“那里历来是中国的领土……我们多次声明主权是中国的,管你占领不占领,主权还是中国的。”1984年10月,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谈外交问题时最早提出了“把主权问题搁置起来,共同开发”的外交方针──“南沙群岛,历来世界地图是划到中国的,属中国,现在除台湾占了一个岛以外,菲律宾占了几个岛,越南占了几个岛,马来西亚占了几个岛。将来怎么办?一个办法是我们用武力统统把这些岛收回来;一个办法是把主权问题搁置起来,共同开发,这就可以消除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

事情发展至此,就出现问题了:

①钓鱼岛问题与南沙群岛问题相提并论是否明智
钓鱼岛问题的实质是中日关系问题,南沙群岛问题的实质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问题。这两个外交关系问题的份量是不一样的,中国改革开放伊始,对日本多有倚靠,在资金、技术上有求于日本,另外当时日本是西方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在经济挂帅的国策下与日本灵活地搞好关系有益于中国与西方各国打交道,此种态势下在钓鱼岛问题上作出一定牺牲也算值;而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就不一样了,东盟各国除了新加坡其余都是穷国,中国没有倚靠东盟国家的需要,发展双方的关系是一件互相彼此的事,没有必要为了发展双方关系而在南沙群岛问题上作出牺牲。保持对南沙群岛主权的争议状态,中国和东盟各国照样发展经贸关系,不和中国作生意是东盟各国的损失。

②南沙群岛的战略价值远远高于钓鱼岛

南沙群岛临近马六甲国际航道,中国的进出口物资相当一部分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马六甲海峡是中国远洋贸易的咽喉要道,有效控制南沙群岛是确保中国贸易通道安全的重要保证。对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怎么能轻言“把主权问题搁置起来”?不搁置南沙群岛的主权问题,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三国也不能把中国怎么样,它们已经占了便宜,横不能堵住南沙海域不让中国商船过吧,假如它们那么干,日本、美国、欧共体都不答应。

③“管你占领不占领,主权还是中国的”与时效问题

    这话有一种鸵鸟心理,他国占领中国的岛礁是对中国主权的损害,受害一方可以视而不见,但抹煞不了这种损害的客观存在。更重要的是把对这种主权损害可以容忍多长时间忽略了,邓小平谈钓鱼岛问题时说“等十年也没关系”,意思是十年就算长的了,那南沙群岛问题呢?10年不算短,20年就了不得,事实是从1984年至今已经26年了,而1984年距菲律宾侵占南沙岛礁才不过14年。

④推敲“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

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是怎么回事呢?这要从朝鲜战争说起了。中国参与朝鲜战争后,在东南亚的战略生态环境开始恶化,1951年8月菲律宾同美国签订《美菲联防条约》,9月美、澳、新签订《太平洋安全条约》,1954年9月美、英、法、泰、菲、澳、新西兰、巴基斯坦在马尼拉签订《东南亚集体防御条约》,这些条约明显都是针对中国的。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开始,几个东南亚的共产党在中国境内设立广播电台,以广播宣传向东南亚输出意识形态。条约和广播相互作用,在东南亚营造出一种“中国威胁”的气氛,东盟各国在不同程度上对中国存在敌视或不信任态度。以南海主权上的一定牺牲为代价“消除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有点结与东盟各国之欢心的意思。

“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消除了,但20多年过后,新的问题又积累出来了。2009年初菲律宾参众两院依次通过2699号法案(“制定菲律宾领海基线的法案”),并由总统签署生效,该法案将中国南沙群岛的8个岛礁和黄岩岛划为菲属岛屿,并拥有相关岛礁12海里的领海权。2009年8月,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第24次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越南和马来西亚两国政府代表共同发表了关于东海(中国称南海)以南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的联合报告。目前各方在南沙群岛上的争议是主权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现在的形势已经相当麻烦了。

1986年6月,菲律宾副总统劳雷尔访华,邓小平向他提出:“南沙问题可以先搁置一下,先放一放,我们不会让这个问题妨碍与菲律宾和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1988年4月,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夫人访华,邓小平与她会谈时再次阐述:“从两国友好关系出发,这个问题可先搁置一下,采取共同开发的办法”。

从1978年至1988年的10年间,中国在岛屿争议问题上“先搁置一下”的态度只对日本、菲律宾单独表达过。1990年,中国总理李鹏访问新加坡时对记者说:“中国愿意与东南亚国家进行合作,共同开发南沙岛屿,并暂时搁置争端。”这标志着中国对外正式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南海的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成为中国关于岛屿争议的普遍性外交政策,在对外交往上适用于所有与中国存在岛屿所属权争议的国家。为什么此时抛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呢,原因就是1989年后中国在国际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孤立,中国在东南亚需要求得理解和支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就是为此而支付的筹码。

从1978年至1990年,“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从适用于一岛,适用于一小片海域,适用于一个对象国,到适用于几十个岛礁,适用于一大片海域,适用于6个对象国,这种损害主权现象的蔓延趋势的实质是中国的外交处境由较为有利转为明显不利。

2、“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发展
1992年,在菲律宾的推动下,东盟第25届外长会议通过《东盟关于南中国海问题的宣言》,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东盟对中国”的态势。

1995年中国与菲律宾发生美济礁事件,同年台海局势趋于紧张,中国的海疆危机频现,该如何是好呢?邓小平去世后,本着凡是有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去查阅《邓小平文选》,凡是碰到拿不定主意的事就重温小平同志的讲话这一惯例,当时的几个领导人坐在一起学习了文选,重温了讲话,决定还是按既定方针办。既定方针就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领导们衡量了轻重之后,觉得应以台湾问题为重,南海问题靠边站,这就是《中国与东盟国家首脑会晤联合声明》出笼的政治背景。

1997年江泽民和东盟各成员国的领导人在吉隆坡联合发表了《中国与东盟国家首脑会晤联合声明》,《声明》第八条声明“承诺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或争端,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有关各方同意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包括一九八二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解决南海争议。”人家占领了南沙群岛的所有岛和绝大部分礁盘,中国所占有的少量礁盘人家不稀罕,“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是单方面制约中国的,否决了中国以防务手段恢复对这些岛礁行使主权的可能。

后来一些善于捉刀粉饰的人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解读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把这个《声明》从头看到尾,也找不到“南沙群岛的主权属于中国”之类的字样。当然没有了,如果有,人家能和你在外交场合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吗?不过在第九条中倒是找到了“东盟成员国重申继续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中国与东盟国家首脑会晤联合声明》里面通篇都是泛泛之辞,就上面那句和这一句是核心话语,这两句外交表述是中国与东盟的南海争议国家的政治交易。以南海主权上的一定牺牲换取东盟国家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的支持,对于这一点人家是心知肚明,这个交易对中国来说是否明智暂且不论,对东盟的南海争议国家来说,说句漂亮话就能固化在南海已经取得的利益,真是太划算、太实惠了。

2000年台湾的以台独为基本政治主张的民进党上台执政,陈水扁成为台湾的一把手,中国大陆的领导只好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既定方针上继续走下去。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各国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这是专门对5年前那个《声明》第八条的细化,里面有“四、……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它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而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五、各方承诺保持自我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和影响和平与稳定的行动,包括不在现无人居住的岛、礁、滩、沙或其它自然构造上采取居住的行动,并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它们的分歧……在各方国防及军队官员之间开展适当的对话和交换意见;”、“七、有关各方愿通过各方同意的模式,就有关问题继续进行磋商和对话,包括对遵守本宣言问题举行定期磋商,以增进睦邻友好关系和提高透明度,创造和谐、相互理解与合作,推动以和平方式解决彼此间争议。”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效应如何呢?2003年4月,越南在南沙举行了“解放南沙”28周年纪念大会,以越南国会副主席阮福清为首的国会代表团和以越国防部副部长冯光青为首的国防部代表团赴南沙参加了大会,并视察越占南沙岛礁。同月,菲律宾海军派军舰运送地方官员赴南沙中业岛举行了“设立卡拉延市25周年”纪念活动。菲律宾还实施所谓的“卡拉延移民工程”。5月31日,越外交部就中国在南海实施禁渔一事发表声明,宣称越南对西沙和南沙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2004年4月,越南向南沙群岛派出大约100人的旅游团,以此宣示其所谓的“主权”。5月越南在其所控制的南沙群岛南威岛修建飞机跑道。同年10月,中国香港凤凰电视台举行纪念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凤凰”号航行到越南控制的南子岛附近海域时遭到越军枪击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鼓励了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三个实际控制南沙岛礁的国家以各种方式宣示其对各自划定海域的“主权”,这些与中国领导人努力的目的截然相反、事与愿违的现象,简单地证明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实质就是损害中国的南海主权。

二、南海问题与台湾问题的内在联系
中国大陆的领导人以南海主权上的一定牺牲换取东盟国家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的支持,希望减轻在台湾问题上承受的压力,效果如何呢?

2001年台湾中央研究院召开“台湾与南海地区之冲突管理”学术讨论会,邀请东南亚、美国的学者与台湾的学者、政界人士进行小型圆桌讨论。举办讨论会的目的是“提升我国在南海问题上所扮演之角色及发言地位、增加台湾参与与南海问题相关安全对话管道的机会、强化与东协合作关系、突破中共对我参与亚太地区安全机制之打压封锁、拟定我国参与区域安全对话机制之有效策略。”会议分五场讨论,为简约起见,笔者将各学者在不同场次中的发言集中引用。

马来西亚学者翰扎博士发言:“南海岛屿并无居民长期居住的事实。此外,发现古物并不表示就可主张发现古物该地的领土主权。”、“历史不得被用为唯一支持主权主张之因素,盖其他国家也有在南海活动之事实”、“台湾之政府应检讨与北京的关系,在寻求一个独立的外交政策同时,思考如何维持台湾领土完整之问题。倘若太平岛失守,是否台湾的核心利益就受到威胁?”、“台湾应持续向国际社会宣示放弃武力之使用,并降低所占岛屿之军事存在,改派海巡署人员驻守。台湾也应继续支持南海地区之所有信心建立措施,其中包括接受东协(即东盟,笔者注)所提议通过之南海地区行为准则(即酝酿中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台湾应采取与中共有别之南海政策”

南沙群岛的岛屿都很小,主岛太平岛约0.44平方公里,最小的费信岛才0.04平方公里,岛上的资源不足以供人长期居住,历史上中国人在南沙各岛屿上留下来的短期居住的遗迹足以作为主权证据。“台湾应持续向国际社会宣示放弃武力之使用,并降低所占岛屿之军事存在”则抬高了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在1970年代才开始的在南沙的军事存在。早在1946年中华民国政府就派出4艘军舰,抵达太平岛,树立“太平岛”石碑和“南沙群岛太平岛”石碑,于“南沙群岛太平岛”碑旁举行接收和升旗典礼。1956年5月台湾和中国大陆对菲律宾民间人士侵扰南沙群岛一事先后向菲律宾政府提出抗议,台湾外交部门负责人叶公超还就此事专门约见菲律宾大使。6月台湾派出“立威”舰艇编队巡察南沙群岛宣示主权。在巡弋过程中,登陆3个岛:太平岛、南威岛、西月岛,并在此三岛上重树石碑、举行升旗礼,设立“南沙守备区”,派海军陆战队守备太平岛。另外巡察5个岛和1个沙洲:南子岛、北子岛、中业岛、敦谦沙洲、南钥岛、鸿庥岛;经过两个暗沙:逍遥暗沙、永登暗沙;3个群礁:郑和群礁、中业群礁和尹庆群礁;12个礁:渚碧礁、大现礁、小现礁、福禄寺礁、 西礁、中礁、东礁、华阳礁、日积礁、相生礁(火艾礁)、常濑礁(蒙自礁)和扬信沙洲。此次主权宣示行动覆盖了南沙群岛的主要岛礁,并于主岛驻军。稍后台湾又先后派出“威远”编队、“宁远”编队再三巡察南沙群岛宣示主权。“台湾应持续向国际社会宣示放弃武力之使用,并降低所占岛屿之军事存在”不是抹煞了中华民国政府在1946年、1956年两次深具法理意义的主权宣示行为和军事存在吗?

印尼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贾拉博士建议“台湾采APEC模式或中西部太平洋渔业组织模式,或以‘行政实体’等方式寻求国际组织之参与。”至于南海问题之处理上,他认为“不应太过于强调主权,因为此问题相当复杂难处理。此外,争端国亦应考虑采取第三方之处理解决争端方式,举如诉诸于国际法院”、“对南海问题之处理是抱持乐观态度;同意美国将扮演一个重要角色的看法”。他还重申了1998年提出的在南沙中北部四方共同开发之提议,建议台湾应继续推动此合作计划。

贾拉博士的“不应太过于强调主权”和翰扎博士的“台湾应持续向国际社会宣示放弃武力之使用”与中国领导人的“搁置争议”倒是异曲同工,但贾拉博士的“美国将扮演一个重要角色的看法”是中国领导人所不赞赏的。

对翰扎博士和贾拉博士的发言,东吴大学的傅昆成教授不以为然,他指出“中华民国的宪法与法律也是存在的事实,也必须被尊重。南海U形线之存在亦然。至于台湾片面宣布南海行为准则,有何正面好处?台湾自东南沙撤军,此已是善意之行为表现,但东协或其它国家有何正面之回应?”他对南沙中、北部四方共同开发之提议持反对意见,认为南海系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3条所称之半封闭海,因此,合作应以整个南海为范围。

在台湾有傅昆成教授这样立场明确地维护台湾在南海的主权,同时也维护了中国大陆在南海的主权的学者,真是难得。南海地区行为准则(即酝酿中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不仅对台湾没有好处,对中国大陆也没有好处,总之对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没有好处,这个“南海地区行为准则”对九条断续线内历史性水域之主张起了破坏作用,对中国未来的重新统一起了反作用。

美国夏威夷东西文化中心的瓦伦西亚认为“台湾应放弃九条断续线内历史性水域之主张,反对中共在西沙所宣布制定之领海直基线,并提出交由国际法院决定南海争议岛屿之主权。”、“台湾应考虑片面宣布南海行为准则;台湾应大肆渲染由东南沙撤军换防一事;台湾也应提出前总统李登辉所倡议的设立民间控股公司共同开发南海的提议;最后台湾与菲律宾也应进行重叠海域之渔业合作事宜。”、“倘若台湾要在南海问题上扮演一个较为有影响力、较重要角色的话,台湾的南海政策有必要调整。”

如果台湾放弃九条断续线内历史性水域之主张,就会在法理上置中国大陆于不利境地,因为中国大陆迟至1988年才有实际的针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宣示行动,才有在南海的军事存在,晚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三国,并且中国大陆没有控制南沙群岛的任何一个岛,从法理上讲,实际控制岛屿是显示主权最关键的行为。如果按照瓦伦西亚的建议行事,南沙群岛海域将被6国7方分割得一片狼藉,不仅如此,九条断续线内历史性水域的消亡也宣示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不复存在。如果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上继续滑下去,就滑进了瓦伦西亚的建议里,就会给中国的重新统一惹新的麻烦,制造新的障碍,这是十分危险的。

台湾清华大学钟坚教授强调“南海对台湾外贸、石油进口、战略等之重要性。一旦对台湾有敌意之国家在南海实施海上封锁,台湾国家安全将大受影响。中共未来海上军力将大为增强,对台湾构成大威胁。”对此瓦伦西亚博士表示“同意国家安全与他国对台湾实施禁运或封锁是重要的问题,但台湾继续在太平岛上驻军,以及持续提出南海岛屿主权主张,此与防止中共实施海上封锁有何关联?”

中央研究院宋燕辉博士提出“研议以‘合作实体’方式签署南海区域行为准则的可能”,他“对台湾有关直线基线和历史性水域主张与国际法相冲突的情形感到忧心。”,另外他指出“中共与南海岛屿主权争端国所达成之协议或所发表之声明对台湾想强化在南海问题上之发言权是不利的发展。”宋燕辉博士的看法偏绿。

台湾政治大学赵国材教授指出“不认为中共会攻打太平岛。相反的,台湾与中共在南海有合作的空间;台湾的南海政策因政府之改变也在变;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台湾是有正面的影响;至于行为准则方面,必须注意它只是一个政治文件,而非法律文件。”赵国材教授的看法属中性,也很清醒,他预见到了南海地区行为准则并没有实际的约束性。

台当局的资政姚嘉文指出“民进党一向主张台湾为一主权独立国家,因此,南海立场与北京并不一致,不一定支持南海U形线之立场。”这明显是扁政府色彩的态度,是正宗的绿。

中山大学林文程教授评论时指出“至于台湾的南海政策方面,有两派之学者或想法。一者强调与中共合作,并采取较为强硬之南海政策;另一派认为加强与东协国家关系较为重要,因此,建议在南海采取较为低调之立场。”前者是一种泛蓝态度,后者是一种泛绿态度,“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在事实上给泛蓝营泄了气,为泛绿营鼓了劲。

新加坡大学的李励图教授指出“第三,北京与台北在南海问题上有合作之可能。南海问题之讨论与两岸关系无法分开。”、“第六,尽管双边或多边有关南海之对话基多,也有许多信心建立措施、预防外交、或共同开发提议被提出,但最缺乏的是真正合作的政治意愿。”他还强调了“美国的可能影响,举如美国航母将使用新加坡之军港。”李励图教授的“南海问题之讨论与两岸关系无法分开。”是非常有眼光的,比当时中国大陆的领导人看得更远,李励图教授看问题也很客观清醒,“最缺乏的是真正合作的政治意愿。”一语中的,道破了从《中国与东盟国家首脑会晤联合声明》到炮制中的南海地区行为准则,参与各国始终是互相虚以委蛇。

2009年5月台湾当局发布《中华民国大陆礁层(即大陆架)外部界限声明》,强调“中华民国”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中华民国”对超过200海里的延伸大陆架主张不受12日到期的限制。某台湾媒体报道:“中华民国政府重申,无论就历史、地理及国际法而言,钓鱼岛列屿、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东沙群岛及其周遭水域是中华民国固有领土及水域,主权属于中华民国。”

南海不仅对台湾的外贸、石油进口、战略等具有重要性,对中国大陆的外贸、石油进口、战略等亦然,海峡两岸在南海问题上存在很大的战略交集。南海问题在海峡两岸以后开展的政治对话中是绕不过去的议题,甚至是第一个大议题,一个战略性议题。通过正视九条断续线内历史性水域,考虑谋划如何维护在南海的主权,两岸将感受到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的召唤,体会到渐趋统一的强大动力。

如果两岸的政治家以真诚务实的态度在维护南海主权上携手合作,就能实现战略上的双赢,迈出了两岸走向统一的第一步。南沙群岛是中国走向重新统一的真正起点,南海是中国的统一之门,也是中国走向海洋大国的第一扇大门,每一个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都应该对南海加以最深切的关注。

三、2010至2015年营造南海的主权气氛
应该彻底摒弃“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外交政策,突出强调“主权在我”,以各种有效举措在南海营造主权气氛。

中国的南海主权起源于古代中国渔民在南海的生存权。古代中国渔民很早就在南海从事渔业活动,在太平岛发现东汉五铢钱和宋代熙宁通宝,在皇路礁发现熙宁通宝,在福禄寺礁发现元代元熔通宝和明代大清通宝,在太平岛和南通礁发现清代嘉庆、道光、咸丰等时期的通宝,这些历代古币是中国渔民在南海从事渔业活动的直接证据。经过千百年的探索积累,海南渔民自编自用十多种不同形式和版本的航海指南──《更路簿》,这些文图中记载了航海路线、暗礁分布、气象水流特征,详实准确,是历代中国渔民鲜血和生命的结晶。
近代以来,在南沙海域作业的海南渔船因设备简陋,难于长时间在海上作业,天气变坏时,渔民干脆上岛暂住,待天气好转后再出海作业。即使平时,渔民也经常上岛汲淡水,添柴草,晒海产品。有的渔民在岛上居住期间去世后就地埋葬,在南沙北子岛残存着两座清代的荒坟,一座是同治十一年的翁文芹,另一座是同治十三年的吴姓人氏。光绪二十年,琼海渔民在太平岛西北部建伏波庙一座,并在岛西北部开掘水井一口,种植椰子树二百株,又分别在西月、中业、双子、南钥、南威等岛上各开掘水井一口,种植椰子树二十至一百株不等。1956年,台湾向太平岛派驻军队后,海南渔民暂时停止了南沙海域的渔业活动,进入改革开放后,海南渔民又开始大规模的前往南沙海域作业捕鱼。

然而中国渔民重新在南海展开渔业活动不久后,这片海域对他们而言不再是安全之海了。自1989年越南首先对中国渔船开枪开炮驱赶以来,中国渔民在南海的处境越发艰难。菲律宾以驱赶为主要手段袭扰中国渔船,也发生过枪击事件,马来西亚和印尼则发挥其控制海域远离中国大陆的优势,抓扣中国渔船。截至目前,中国渔船遭周边国家军舰和武装分子侵扰、抓扣以及不明身份海盗抢劫的事件达300多起,被抓扣渔船80多艘,被枪击致死渔民25人,重伤17人,1800多名渔民被抓扣遭受牢狱之灾。

2009年,中国渔船在南沙被周边国家抓扣了10艘,经过外交等途径交涉,渔民放回来了,但是船要不回来。现在中国到南沙进行捕鱼作业的相当一部分是三、五百吨的大渔船,一条船造价达两百多万元,设施物资筹备齐全下水需要400万元,这不是一个渔民能够承担的,往往由很多亲戚朋友参股,再借很多债才能运作起来,渔船一旦被扣渔户的损失非常大。

没有中国渔民长期以来在南海的的渔业活动,中国就不会有南海的主权,中国渔民在南海的生命财产损失不仅是中国南海主权的损失,也是中国国家尊严的损失。南海岛礁争议国家频繁抓捕中国渔民的目的,就是为了强化对其所划定海域的所谓“主权”。2008年底,印尼政府在海洋事务和渔业部内部设立了专门的抓捕局,配备了近30艘监督船,由一名海军少将负责协调各方行动,该局的船只多次进入中国传统海域抓扣中国渔船。这种现象绝对不能再容忍下去了,必须保护中国渔民在南海的生存权。

今年中国渔政首次采取贴身伴随的护渔方式,初见成效,渔政人员反映,南海主权争议国家的军舰对中国政府的公务船还是非常忌惮的,不敢乱来。可以考虑成立海上安全部,统辖现有的海警部队和海监部门等执法力量。可以把一部分江湖级护卫舰改装为远海巡逻舰,去掉旧式导弹发射箱,加装直升机机库和平台,必要时可以加装C701类的小型反舰导弹。以配备一定武装的远海巡逻舰在南沙群岛南部海域保护中国渔船,如遇主权争议国家的舰船袭扰中国渔船,就扣押袭扰舰船,以交换中国被扣渔船。应该统一为南海渔船装备GPS装置,以便远海巡逻舰在第一时间得知被袭扰渔船的方位,在最短时间内救援。如果远海巡逻舰遇到对方先进舰艇,发生对峙,则联系海军舰艇或战机支援。强有力的护渔举措,不仅能保护中国渔民在南海的生存权,而且能引发国际社会对中国南海主权的关注,为下一步恢复行使对南海群岛的主权制造必要的舆论。

四、2015至2025(或2030年)分三步走恢复行使对南海群岛的主权
东盟1994年公开宣布,在南海问题上“今后对外将以集体名义而不以双边名义接受谈判”。 东盟目前有10个成员国,其中5个与中国存在南海主权争议,这5 个主权争议国拉上另5 个与中国没有主权争议的国家一起在南海主权问题上与中国对垒,此做法本身就是不自信的表现。中国应该采取先后、双边解决主权争议的策略破解5 个主权争议国的如意算盘,不仅是先后、双边策略,解决的方式也不局限于谈判,防务手段也在解决方式之列。

对这5 个主权争议国,解决的态度、方式并不一样,从强硬程度上分为三级,对菲律宾为一级强硬,对越南为二级强硬,对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为三级强硬。划分强硬等级的目的既是针对菲、越、马3个南海主权争议国侵占中国岛礁的时间、数量、质量有所不同,又是为了分化瓦解这3个实际控制岛礁的国家。

恢复行使对南海群岛的主权不仅是为了维护中国海洋领土的完整,为了促进中国的重新统一,也是为了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即便中国放弃南海群岛的主权,菲、越、马等国也会争得不可开交,菲律宾和越南两国对南海的划定线重叠的部分居然占到南沙海域的一大半,两国在争议海域还发生过交火事件。

美国不愿意看到中国在南海居于主导地位,但美国在战略上对世界的支配已经处于减弱趋势,它不可能长久地维持在南海的战略影响力,从长远看,中国主导南海秩序是一种必然。中国不能等到美国把南海甩手后再主导南海的秩序,那样就晚了,中国应该在美国对南海的战略影响正在减弱时就逐渐着手主导南海秩序,而且以自己的努力加快美国影响下降的速度。

1、 第一步:用防务手段收复菲律宾占据的岛屿
    菲律宾是最早对南沙群岛动心的东南亚国家。

    1933年法国侵占南沙九小岛时,菲律宾国内就有人主张南沙群岛是菲律宾群岛的一部分,但美国官方认为其位于菲律宾主权之外,所以并未生出事端。菲律宾当时为美国殖民地,根据美国与西班牙1898、1900年签署的协议,以及1930年协议,南沙群岛都不在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之内。

    1946年初,菲律宾财政部长季里诺向菲总统罗哈斯建议占领南沙群岛中一部分岛屿,这是菲律宾政府第一次表露占有南沙的意图。1946年9月,季里诺以外长身份致函盟军统帅麦克阿瑟,正式提出由菲律宾兼并南沙群岛的要求,对此美国没有任何举措。

1948年9月季里诺继任菲律宾总统,1949年季里诺下令加强菲律宾群岛的海岸巡逻,并指示菲国防部长派遣海军准将安德拉达赴太平岛及其附近区域视察。安德拉达返菲后报告了南沙近况,提及菲巴拉旺渔民经常前往太平岛,菲部分内阁阁员附和季里诺的将南沙群岛归并菲律宾版图的建议。中华民国驻菲公使馆获悉此事,正式向菲政府重申太平岛一如南沙地区其他各岛是南沙群岛的一部分,主权属于中华民国。菲外交部收到此照会后回复中国公使馆表示菲政府认同“太平岛为南沙群岛的一部分,主权属于中华民国”。 这是菲律宾首次涉及南沙问题的外交事件。

1950年5月《马尼拉论坛报》和《纪事报》发表社论,以南沙群岛距菲律宾甚近为由,建议菲政府立即占领南沙群岛。菲国防部长随后发表谈话,说将与外交部长讨论此议题。台湾当局当即发表声明,指出南沙群岛为中国领土。菲律宾总统季里诺一方面表示如果南沙群岛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占领将会对菲安全带来威胁,但在新闻招待会上他又声明如果报告所说的中国国民党在南沙群岛的存在是真的,菲律宾不需要对这些岛礁提出主权要求,因为“中华民国”是一个友好国家,圆滑之态毕显。

1956年菲律宾民间人士克罗马宣称率领40余人由“探险”而“发现”进而“占领”了11个岛屿,成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名为“自由邦”,克罗马自任“总统”。克罗马发表“告世界宣言”,声称对南沙地区64976平方海里领域内的全部三十三个岛、屿、沙、礁、洲、滩及渔区享有主权。其公布的地图上显示,所谓“自由邦”实际上是南沙群岛的大部分,如南威岛、中业岛、太平岛、南钥岛等。台湾当局得知此事后发表声明,指出南沙群岛为中国固有领土的一部分,任何人不能因这些岛屿无人居住而滥行占领。5月23日,台湾驻菲律宾外交代表遵照指令正式向菲政府抗议,菲副总统兼外交部长贾西亚诿称“克罗马所提各岛似不在中国南沙群岛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新华社发表声明:“绝不容许任何国家以任何籍口或任何方式侵犯中国对南沙群岛的合法主权”。之后克罗马向报界宣称他申请占领这些岛屿纯属其个人行动,菲外交部事前不知,事后亦未予支持,此事与菲政府无关。菲律宾政府和民间人士合作演出了一场政治双簧,从中可以看出菲律宾政府对占有南沙群岛可以说是挖空心思、处心积虑,同时又胆小怕事,首鼠两端。当年台湾先后派出“立威”、“威远”编队、“宁远”三支舰艇编队巡视南沙群岛,宣示主权,期间抓获一只侵入南沙海域、携带轻武器的菲律宾民船,台湾海军勒令船员写下永不再犯的保证书后将其释放。台湾当局将“南沙群岛管理处”改编为“南沙守备区指挥部”,恢复驻军。

海峡两岸的声明抗议和台湾恢复驻军太平岛,使菲律宾政府不得不有所收敛。但1956年12月,菲副总统和外交部秘书贾西亚表示:1.只要国际上还没有国家根据国际法对这些岛礁建立主权并被国际社会所承认,那么“卡拉延群岛”为“无主土地”,对菲国民开放进行经济开采和居住。2.南沙群岛7个岛礁为二战后战胜国共管。3.只要他们的活动正当,菲政府对菲国民对这些无人居住和占领的岛礁上的经济开采和居住活动等权益不会漠不关心。这3项政府观点支持了菲律宾人的私人活动,虽然没有宣布官方的主权主张,但是对以后提出官方的主权主张留下了余地。此后克罗马在各地活动,宣传其所谓的“自由邦”,菲律宾国内媒体大肆报道,为其造势,菲国内政府官员也给予其支持,政治双簧继续上演。

1967年至1969年间国际上一些探测研究机构在南海进行探测,并陆续传出消息说南沙群岛海域可能蕴藏大量油气资源,得知这些消息后,菲律宾政府再也按捺不住侵占南沙群岛的欲望。1971年7月,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召开国家安全会议,会议评估了南沙的地位和当时的情势。会后马科斯召开记者会,宣读了一项公报,公报中说菲政府已要求台湾撤离在南沙的守军和军事设施,菲律宾为了自身安全亦驻军南沙另外三个岛屿:马欢岛,费信岛和中业岛。 马科斯说:基于国际法,私人不能取得领土主权,因此,克罗马事实上已将“自由地”主权让与菲政府。这是菲律宾政府第一次正式向所谓的“卡拉延群岛”提出了主权要求,它将所谓的“卡拉延群岛”规定为“不包括南沙群岛的由53个岛礁组成的岛礁群体,由克罗马在1947年至1959年间发现”。7月13日中国大陆发表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此郑重宣布,任何国家以任何籍口或用任何手段侵犯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将绝不容忍。”7月16日,台湾当局发言人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南沙主权属于“中华民国”,不容变更。7月18日,马科斯向报界发表声明,澄清菲政府对南沙群岛的立场,说菲军进驻的岛并不属南沙群岛,强调菲政府不打算对南沙群岛中任何岛屿作任何主权要求,唯认为此群岛为托管地,除非由其他盟国同意,不能受任何国家占领。他重申要求台北从南沙撤退,因为此群岛接近菲律宾,“中华民国”驻军对菲律宾安全构成威胁。

    1971年10月下旬联合国大会讨论中国的联合国席位问题时,菲律宾政府乘机派兵占据了南沙群岛中的中业岛、马欢岛、南钥岛、西月岛、北子岛、费信岛。10月26日菲军参谋长宣布23日有中华民国海军25、34号驱逐舰两艘载蛙人8名登陆中业岛,岛上有菲国驻军,因言语不通,僵持十分钟后退去。10月26日又在南钥岛遭遇同样情况。菲军方希望“中华民国”守军勿接近有菲军驻守的岛屿,菲军也不接近有台湾海军驻守的岛屿,以免引发事端。

由于当时中国大陆海军能力有限,未能对菲律宾的侵占行为采取防务措施。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为了侵占南沙群岛,菲律宾政府花招频出,手法卑鄙,终于如愿以偿。1978年菲律宾发布第1596号和1599号总统令,前者将所谓“卡拉延群岛”正式划入菲领土范围,后者宣布菲律宾设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目前菲律宾总共占据了8个南沙岛礁,其中6个是岛,占南沙全部11个岛的一半还多,是实际控制南海岛礁的四国五方中占有岛的数量最多的一方,其占据的中业岛是面积仅次于太平岛的南沙第二大岛。

1995年菲律宾对中国在美济礁上修建配合渔民海上作业的高脚屋提出抗议。3月菲律宾海军把中国在五方礁、仙娥礁、信义礁、半月礁和仁爱礁上设立的测量标志炸毁,菲海军巡逻艇袭击停靠在半月礁附近的4艘中国渔船,拘留了船上62名渔民,指责渔民“非法进入菲律宾专属经济区捕鱼”,“非法破坏海洋自然环境”。 5月菲律宾军方组织了几十名本国与外国记者到美济礁进行所谓的“采访”,企图引起国际上的关注。中国渔政船与菲军舰船对峙了8个多小时,菲军舰船没能进入美济礁。1998年10月,菲律宾重新挑起美济礁事件,指责中国在美济礁修建“军事建筑”。11月菲海军将在仙娥礁附近捕鱼的20名中国渔民拘捕。菲律宾政府想藉此挑起东盟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不满,但这些国家当时正处于经济危机,无暇顾及此事,东盟秘书长说:“我们有更大的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经济问题。”菲政府又找到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的成员罗拉巴彻,请他干预此事。罗拉巴彻乘飞机视察了美济礁,回国后指责克林顿政府淡化美济礁事件,以阻止国会对其中国政策的批评,但罗拉巴彻职微言轻,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菲律宾政府在美济礁事件上的外交动作毫无成效,不得不灰溜溜地收场。至1999年中国施工人员在美济礁修建了4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3层建筑。

从美济礁事件可以看出,菲律宾军队并没有能力控制菲政府所划定的南沙海域;菲律宾政府想借助东盟的力量维护其在南沙的既得利益是不现实的,因为东盟不是一个军事联盟,在国际政治上的影响力也很有限;菲律宾政府想借助美国维护其在南沙的既得利益也是行不通的,因为菲律宾政府长达25年以占有南沙岛屿为目的的努力从未得到过美国的支持和鼓励。

菲律宾有“千岛之国”的称号,全国有七千多个岛屿,其中只有四千个有名字,其它都是无名的小岛,估计在美国人眼里,菲律宾的岛屿已经够多的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菲律宾虽然最早图谋南沙岛屿,最早与外国石油公司签约在南沙海域开发油气资源,早在1976年菲律宾就在位于争议地区的礼乐滩试钻了4座油井,但直到现在菲律宾并未在南沙海域取得多少收益,在开采油气上收益颇丰是越南、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菲律宾本土的矿藏就比较丰富,金矿、铜矿、镍矿、铬矿的储量都不小,但菲政府效率低下,没有采取得力措施吸引国内外投资以发展采矿业。现在菲律宾的主要经济动力之一是向海外输出劳务,经济增长缓慢,据联合国评估,菲律宾至少需要两代人的努力才能从贫穷中翻身。在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数十年的反zf和分裂主义冲突使得当地满目疮痍,附近海域的走私、海盗、军火贩卖等海上犯罪活动猖獗,苏禄群岛、苏拉威西岛上腐败成风、贫困现象、失业现象十分严重。菲律宾建国60多年来,除了取得侵占南沙岛礁这一大“成就”外,在发展经济、解决国内政治问题上一筹莫展,外界评价菲律宾的民主秩序出不了吕宋岛,那位在侵占南沙岛屿上立下“殊勋”的总统马科斯后来以腐败著称于世。

菲律宾占据的8个岛礁构成了从北子岛到司令礁约200海里的岛链区,驻兵1个连约100多人,其中在中业岛上驻有一支由50名官兵组成的特种部队,另有接受过准军事化训练的约300名岛民。南沙岛屿由于面积过小,军事防御的价值微乎其微,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海空军力量作后盾,岛上驻军只有象征意义,一旦有两栖部队来攻,守军只能作无谓的抵抗。菲律宾的海空军极其落后,是南海主权争议的中等国家中最差的,究其原因,是菲律宾政府长期存有对美国的依附心理,疏于国防建设。

美国国防部长科恩曾明确表示,《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仅仅涵盖菲本土,而不包括周边海域。鉴于《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签署时,所谓的“卡拉延群岛”并不归属于菲,美国不愿意菲律宾利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把美国卷入南沙岛礁主权争议问题。事实上《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签定时的战略背景早已不存在,当时是1951年美苏开始冷战,朝鲜半岛正在热战,条约的基本精神是“缔约双方将以‘自助和互助’的方式保持并发展‘抵抗武装进攻’的能力;缔约任何一方遭到‘武装进攻’时,缔约双方进行协商,采取行动‘对付共同的危险’。” 条约既有美国帮助菲律宾保卫自己领土的一方面,也有菲律宾准备随时由美国指派在太平洋任何地区履行自己的义务这一层面。冷战结束后,《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对美国而言已经没用了,菲律宾想借助这个过时的文本让美国帮它争所谓的“卡拉延群岛”,是不现实的。美国政府对美济礁事件的冷淡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如果中国收复菲占岛礁,对美国来说显然不是“共同的危险”,美国根本不可能出兵帮菲律宾争夺岛礁。

目前美菲的军事合作主要是美菲“肩并肩”演习,该演习由1978年8月开始的“高速跃进”演习发展而来,1982年改为现名,此后每年3至5月举行一次,每次2~3星期。“肩并肩”演习是两国诸军兵种联合两栖作战演习,主要在菲律宾沿海举行,其中海军的主要演习地点是在马尼拉湾;空军的主要演习地点是克拉克空军基地;医疗等民事科目在巴拉望省举行。从演习地点看,其军事意义还是在于美国帮助菲律宾抵御外部侵略这一传统。参演总兵力1000~2000人,主要演练科目包括:丛林机动作战、陆空协同作战、空中格斗、空中拦截、防空、对海攻击、空中封锁、近距离空支援、伞降、空投、民事支援、海上航渡、两栖作战、海上作战、海上搜索与救援、电子战、医疗援助、人道主义救援等。从演习规模和战术价值看,美菲“肩并肩”演习对争夺菲律宾群岛之外的零散岛礁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收复菲律宾占据的南沙岛礁,制空权是最根本的保障。岛礁距离西沙群岛约700至800公里,距离海南岛约1000至1100公里,均在“侧卫”系列战机和歼轰7的作战半径之内。如果以海南岛的机场为作战基地,以西沙群岛的机场为前进机场,航空兵部队可以有效控制菲占岛礁的上空,为收复菲占岛礁并有效据守提供安全保障。假设美军介入南海冲突,中国可以集中100架“侧卫”系列战机和歼轰7战机,10艘较先进的潜艇,这样的兵力规模可以应付一场类似马岛战争规模的现代化海空战,美军如派双航母战斗群进入南海,没有控制局面的把握。另外,南海对美军的双航母战斗群来说有些狭窄了。

一从军事角度谈南海问题,国内很多人就想到航母,其实收复菲占岛礁根本用不着航母,就像1988年中国海军没有制空权也能控制一部分南沙岛礁一样。中国收复菲占岛礁之前,可以先向菲律宾发出外交照会,通知对方中国将恢复对菲占岛礁行使主权,让菲方做好撤离的准备,至于武力对抗的准备菲方是做无可做的。具体行动是派遣一只由驱护舰、登陆舰艇组成的中等规模编队抵达目标海域,用一艘租用的民船把菲占岛礁上的菲军遣送回国就行了,中方上岛一个连驻守即可,各岛面积有限,上更多的部队也放不下。

现在中国大陆无论在体制内还是在民间,对用防务手段收复他国占领的南沙岛礁有一种畏难情绪,有一种心理障碍。经过30多年的延误,中国在南海主权问题上已经无路可走了,以防务手段打开一个突破口是唯一的选择,否则南海问题只能继续拖延下去,再拖二三十年,就遗留给更聪明的下一代了。还有人主张走国际仲裁途径,笔者认为很难走得通,南海主权问题涉及六国七方,历史和现实状况都很复杂,哪个法官裁决都头大,和稀泥是法官们最好的选择,就像潘基文就天安舰事件的表态一样。不妨再重温一下小平同志的讲话“一个办法是我们用武力统统把这些岛收回来;一个办法是把主权问题搁置起来,共同开发”,话里有两层意思,一是主权搁置是权宜之计,二是最终要用武力收回。

一旦中国收回菲占岛礁,南沙局势就大为改观,中国控制的岛数量超过了总数的一半。台湾的政治家和民众会受到很大的触动,台湾将向何处去?如果台湾向独立方向走,那就应该交还太平岛和东沙群岛,因为中国大陆是原中华民国的继承主体;如果台湾向两岸统一方向走,那就与中国大陆一起维护南海主权。太平岛是蒋介石给台湾留下的一份很大的政治遗产,1949至1971年原中华民国遗留政权在联合国的席位在南海主权问题上有重要的法理意义,在维护南海主权上发挥重要作用可以确保台湾在未来统一的中国里的政治地位。当下的台湾政坛,多二、三流的政客,而少一流的战略家,预计10年之后,与上一代相比没那么多政治包袱的新生代政治家会主宰台湾的政治舞台,两岸关系的发展有望达成“一中共表”的历史性突破。历史往往是因果回环的,如果当初中国不走“一边倒”路线,就不会参与朝鲜战争,海峡两岸很可能在60年代中期实现统一,也就不会出现南海问题,未来所做的努力就是把曾经失落的东西一一找回来。

中国收回菲占岛礁对越南将起到极强的震慑作用,促使越南与中国大陆、台湾举行双边性质的两国三方谈判。

2、 第二步:以谈判途径收复相当数量越南占据的岛礁
越南染指南沙群岛稍晚于菲律宾。

1956年6月,南越政权派军舰首次侵入了我南沙群岛,升起了南越国旗,声称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6月15日,北越外交部副部长会见中国驻北越大使馆代办,表示“根据越南方面的资料,从历史上看,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应当属于中国领土。”1958年9月4日,中国大陆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领海的声明》,指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属于中国领土。9月6日北越劳动党的《人民报》报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领海的声明》。9月7日和9日《人民报》就中国的领海声明发表评论,表示支持。自50年代至南北越统一前,北越劳动党政权一直承认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属于中国领土。

1961年南越颁布法令,把一部分南沙岛礁纳入的其版图。1963年南越在六个南沙岛屿上树立“越南主权石碑。菲律宾侵占南沙岛屿后,南越政权不甘落后,1973年7月至1974年12月,南越政权侵占了南子岛、郭谦沙洲、鸿麻岛、景宏岛、南威岛、安婆沙洲等6个岛屿。1975年北越政权从前南越政府手中接管了这6个岛屿。完成统一的越南劳动党政权一改往日对中国关于南沙主权的承认,1976年2月,越南《人民报》刊登了新的行政区划图,其附图中划入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1976年6月越南出版新的国家地图,把西沙、南沙诸岛公然划入其版图,并将南沙群岛改名为"长沙群岛"。

在70年代南越侵占南沙群岛期间,1974年1月还入侵了西沙群岛中的甘泉岛和金银岛,由此引发了中越1,19海战,中国海军击沉南越一艘炮舰,收复了自1956年起南越一直占据的西沙珊瑚岛。1,19海战本来应该是场雷战,海战爆发前,中方已经派出了鱼雷艇队,但广州军区的穿绿军装的司令也插手海上指挥,顾虑鱼雷艇航程不够而命其返回,其实用转场方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结果海战打成了炮战,中方一艘扫雷舰在海战中负重伤,幸好冲礁搁浅,不然也沉了,单从战术角度看实际上双方打了个平手。如果没有指挥体系重叠、令出多门的掣肘,1,19海战会取得更大的战果,如果能击沉南越2至3艘舰,对保护南沙群岛的主权会起到一定作用。南越在1,19海战失败后,作为弥补,加紧抢占南沙岛屿。

中越1988年3,14海战结束后,越南像1974年一样加紧抢占南沙的礁盘,只要是能住人就占住。现在越南控制的南沙岛礁总共约29个,其中有4个岛:南威岛、南子岛、鸿麻岛、景宏岛,其余为礁和沙洲。越南在岛礁上的驻军点较多,兵力也多一些,有两千余人。越南声称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均拥有主权,它的想法是借西沙之名保南沙之实,在中国控制西沙群岛,越南控制南沙群岛大部的情况下和中国展开博弈,最终达成越南承认中国拥有西沙群岛主权,中国承认越南拥有南沙群岛主权的协议。越南想争夺南沙群岛,致命缺陷是军事能力严重不足,南沙群岛距离越南本土约550公里,作战半径能达到南沙的舰艇很少。目前越南能控制大量的岛礁,完全依赖南海的和平环境,一旦局势有变,它所控制的岛礁大部分都保不住,至多能保住南沙海域西南部的少量礁盘。

  不过越南经略南沙的决心还是很大的,2009年订购了6艘“基洛”级潜艇,到手后将是威胁南海内各国舰艇的最大一股力量。加上马来西亚购买的2艘“鲉鱼”级潜艇,在南海将形成主权争议小国用8艘潜艇反制中国海军的态势。在冷战期间,潜艇是中国在海上反制超级大国的主要武器,现在中国面临小国在南海用潜艇反制自己,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海军的反潜、防空能力都很薄弱,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有较大的改善,但目前反潜能力的发展和防空能力相比稍有滞后。有效的区域防空能力取决于垂直发射的相控阵型舰空导弹系统,这种系统中国目前已经有引进和国产两种。有效的反潜能力取决于足够数量适用的舰载反潜直升机和陆基反潜巡逻机,有无航母或直升机母舰也是一个考量标准。这三个方面中国海军都不足或存在空白,首先国产直9反潜直升机属轻型机,载重、航程两个基本性能指标不理想,其次陆基反潜巡逻机数量太少,不成规模,另外造价低于航母的直升机母舰中国也没有。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反潜战方面很强,三类反潜装备俱全,陆基反潜巡逻机的数量更是达到了饱和的程度,这缘于长期以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保卫海上交通线使命。中国海军在反潜能力上的不足从根本上讲是对周边出现新的潜艇威胁没有心理预期,现在应该注意到这一点了,有必要参考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反潜体系,尽快填补反潜直升机母舰这一空白。

    越南海军装备6艘潜艇后,最佳状态下可以派遣4艘执行任务,2艘训练或维护。中方如果投入1艘反潜直升机母舰、15艘驱护舰、10至20架反潜巡逻机,能够压制住越南的水下威胁。假设在战时中方击沉2艘越南潜艇,越方的潜艇威胁就大打折扣,如果击沉3至4艘越南潜艇,越方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潜艇战了。据传越南军方研究在马六甲海峡东部以潜艇设伏打击他国海上运输线,这种信息在提醒中国海军除了维护海上主权,保障海上运输线也是未来海军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国际局势总体上没有大的恶化之前,越南军方在马六甲海峡东部设立潜艇伏击区仅是一个假想性军事课题。潜艇基本上凭声音发现并打击目标,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它不能每次攻击前都升起潜望镜看看是不是敌对国的商船,只能搞无限制潜水艇战,即只要确定目标不是已方舰艇就攻击。如果越南因为和中国发生南海冲突就搞无限制潜水艇战,那就把自己搞成1990年的伊拉克了,全世界要都反对它了。

未来的中越两国三方谈判将是很艰难的,现在两国内部在南海问题上民族主义情绪都很旺盛,在越南有因南海问题反对中国的行走,行走中有践踏中国国旗的现象。在中国虽然还没有出现行走,但网上也有群情鼎沸之势。两国要以和为贵,谈判中可以叙叙旧,在历史上越南和中国的海峡两岸都是有交情的。北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过“同志加兄弟”的交情,世人皆知,其实中越间的交情最早要追溯到孙中山革命时期了。孙中山在日本筹组“同盟会”时曾经两度与越南革命先驱潘佩珠会晤,交换了政治意见并探讨中越两国革命的关系,中越两国革命党人友好合作由此开始。后来越南维新会改组为光复会,后又改组为越南国民党,越南革命党人的独立运动一直受到中国国民党的影响。1930年安沛起义失败后,越南国民党分裂,一部分党员重组国民党,派干部前往中国的粤、桂、滇各省成立海外支部,中国国民党对越南民族独立运动表示同情,同意重组后的越南国民党在中国设立办事处,并每月资助活动经费。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第四战区先后扶助多个越南革命团体,如“越南革命同盟会”、“越南民族解放同盟会”、“越南独立同盟阵线”,胡志明、武元甲、范文同等高级领导与国民政府第四战区均有密切交往。1943年11月,蒋介石在开罗会议上明确表示,中国政府对安南无领土野心,并提议发表宣言,战后安南独立。日本战败之际,以越南共产党为核心的“越南独立同盟阵线”发动“八月革命”,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完成了越南走向独立统一的第一步。越南也可能提及不愉快的事,如1979年的边境战争,当时中方以几十万人突入越南境内几十公里,占领了谅山这样的军事要地,这种“自卫反击”在国际法上是值得推敲的。

谈判可能会有波折,出现反复,甚至可能在南海出现小刺激,但从战略上双赢的出发点看,中越双方应该能达成一个双方都过得去的结果。谈判的结局应该是越南把控制下的四个岛和大部分礁、沙洲交还中方,尤其是南沙群岛南部的南威岛、南薇滩、安波沙洲。中方则在专署经济区方面做一定让步,越南的海岸线狭长,在专署经济区上得到补偿,经济意义是很大的,另外越南已经开发的油气井,在目前争议海域内的均可保留。越南是东盟中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从长远看中国应该交下这个朋友,如果树了敌,南海秩序是难以维持的。从更乐观的角度看,中越两国应该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形成类似美、日那种合作机制,越南还可以在东南亚各国中率先进入未来的东北亚经济共同体。

3、 第三步:以谈判途径解决与另外三国的礁盘、海域争议问题
马来西亚在1978年派一支舰只到南沙群岛南端的部分岛礁活动,并树立“主权碑”。1979年马来西亚出版新地图,将上述岛礁和南沙27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划入其版图。从1983年到1986年,马来西亚先后占据了弹丸礁、南海礁和光星仔礁。

马来西亚对南沙海域的主权要求不像菲律宾、越南那样狮子大开口,较有节制。虽然在各主权争议国中马来西亚争夺南海主权的军事实力最强,但它对南海海域的划定线和中国重叠的部分并不大,所以马来西亚是最不值得中国得罪的一方。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和马来西亚在南海海域的划定线重叠部分很小,去年在联合国两国共同发表关于南海以南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的联合报告,在政治上有一定默契,要防止两国抱成一团,给中越两国三方谈判的实现制造麻烦。中方和马来西亚的谈判原则应该和中越谈判类似,马来西亚占据的弹丸礁、南海礁和光星仔礁都在南沙海槽以北,从地理条件上看收回的理由是充分的;马来西亚距油气地质储量颇丰的曾母暗沙盆地很近,在南沙海域打出的油气井在5国油井总数占相当的比例,中方如在专署经济区上做一些让步,保障马来西亚在油气开采上的利益,达成协议料非难事。

印度尼西亚和文莱没有实际控制南沙的岛礁,与中国在海域划分上的争议面积更小,应该更容易谈判解决。

五、把南沙群岛问题与朝鲜问题联系起来
去年年底朝鲜的所谓“货币改革”标志着朝鲜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货币改革”的初衷是应付通货膨胀,打击黑市交易,把资金从地下经济体系中挖出,具体做法是每张100朝元的旧币将换成面值1朝元的新币,且对换币额度设定上限。这种愚蠢的“货币改革”与蒋介石政权在大陆失败前夕搞的“金元券”改革如出一辙,纯粹是饮鸩止渴。朝鲜惩办了主管货币改革的计划财政部长朴南基,不过是找了只替罪羊,实施“货币改革”的最终决定权在金正日手中,朴南基只是技术上的操作者。

朝鲜在经济上的困境是极度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所谓的“先军政治”造成的,计划经济体制僵久必倒,朝鲜每年约占GDP20%~25%的军费支出严重挤占了发展其他产业的资金。去年朝鲜政府号召民众捐献铁制品,动员口号为“1人捐出一颗子弹、10人捐出一颗炮弹、1000人捐出一枚导弹”,经济和国防两头顾不上,都处于勒紧裤腰带的状态。

朝鲜不是没有机会,只是把机会都浪费了。早在1991年朝鲜就设立了第一个经济特区──罗津先锋自由经济贸易区(后改称罗先经济贸易区),但执政者只是叶公好龙,装模作样。朝鲜的政治高层对发展经济并不上心,最上心的是网罗俄罗斯的失业军工专家,搞自己的导弹和原子弹。执政者骨子里认为“中国式的改革开放不符合纵深很短的朝鲜,而且还会阻碍体制的维持”,把维持体制的希望寄托在了导弹和原子弹上。朝鲜政府2002年推行“7.1经济管理改善措施”,调整商品价格并提高劳动者工资,由于换汤不换药,朝鲜货币从那时起大幅贬值,截止到去年,所谓“7.1经济改革”已经宣告失败。为了“2012年成为强盛大国”,执政者利令智昏,搞什么“货币改革”,使局面更加恶化。

未来朝鲜国内形势的发展的中国利害如何呢?还得先从它的“先军政治”说起,“先军政治”有两样实物:一是原子弹,一是庞大的常规武装力量。

  中国的老左派认为朝鲜搞原子弹牵制了美国,分了美国的心,对中国有利,这种1950年式思维真是蠢得不能再蠢。2006年10月朝鲜第一次地下核试验的试验场离中朝边境最近处仅约70 km,某知名军事专家评论道“朝鲜离天津仅三四百公里。在人口如此密集的地区进行核试验,实在太危险了。”假设朝鲜和美国发生核冲突,在美国多种陆基、海基导弹拦截系统的拦截下,朝鲜那几枚导弹打到冲绳、关岛、夏威夷或阿拉斯加的可能性近乎于零,美国反击朝鲜的核弹却能颗颗命中,如果当时风向是向北或向西,核尘埃飘两百多公里就到了中国境内。表面上对朝鲜试爆核弹美国、日本反应最强烈,实际上朝鲜的核弹对美国、日本的威胁很小,核试验本身及可能的核冲突对中国的安全威胁最大。

朝鲜的常规武装力量数量虽然可观,有百来万人,但装备技术水平和1990年的伊拉克差不多,朝鲜的坦克主要是T55、T62,军事思想也很落后,现在还抱着二战时期苏军的炮兵制胜论不放。如果朝鲜和韩美爆发大规模常规军事冲突,朝鲜坦克和韩国坦克的交换比白天至少是5比1,晚上能达到10比1,在韩美空地火力的打击下,朝鲜坦克根本冲不过对方的筑垒地带。在战术上朝鲜只能玩两手,一是用远程火炮和弹道导弹攻击韩国的城镇,搞袭城战,袭城战一开始能给韩国造成一定损失,但随着时间的延续,韩美的空中火力会陆续发现并摧毁朝鲜的远程火炮和导弹;二是派特种部队渗透到分界线以南搞袭击,朝鲜有10万左右的特种部队,在大规模冲突的条件下,能渗透过去的只能是很小一部分,也许一两万,能在牵制韩国的作战后方上赶到一定作用,但起不了决定性作用,韩美能够逐渐肃清。

目前朝鲜有军事分界线以北浅近纵深(距非军事区不到100公里)部署了陆军总兵力的65%至70%,重火力的大约80%(外界估计约有2000辆坦克和8000门火炮),这一部署方式与海湾战争地面战爆发前伊拉克把陆军43个师(54万余人)部署在伊南部与科威特战区惊人地相似。在海湾战争100小时地面战中,联军以机动能力最强的部队突破防御薄弱的伊拉克西部地区,占住萨勒曼机场,进至幼发拉底河谷,切断了从巴格达到科威特的8号公路,与其它各路部队合力把伊拉克的重兵集团包围在科威特与伊拉克南部地区,歼灭、重创了伊拉克军队43个师,摧毁和缴获伊军坦克2000辆,装甲车1200辆,火炮740门。朝鲜半岛发生大规模常规军事冲突时,韩美可以发挥海空军的绝对优势,以两栖部队在元山港和平壤西部海岸登陆,东西对进,把朝鲜陆军主力包围在军事分界线和平壤、元山一线之间,予以歼灭。美军会采取与1950年不同的策略,占领平壤、元山一线后原地不动,留下北朝鲜政权苟延残喘,作为中国的政治包袱。到那时,二代金将军或三代金将军又会向先辈那样向北京要武器要人,搞得中国左右为难,出兵吧,美军不向鸭绿江进军,不出吧,金将军又纠缠不休,不管出兵不出兵,大批朝鲜难民中国是要接收养活的,被腰斩的朝鲜更是难以养活自己,非死赖上中国不可。

今年朝鲜半岛附近海域发生了天安舰事件,美韩要在黄海军演,中国以在东海搞导弹演习作为反应。据网络报道,有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老战士听说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了,急忙问周围的人“是不是又要出兵了?”。如果每隔两年就出一次类似的事件,对中国在其它战略方向上经营将起到牵制作用。这次天安舰事件由朝鲜引发的可能性较大,下一次事件也可以由美国引发呀,如果当中国在南海作出重要举措时,美国在朝鲜半岛海域搞一次类似天安舰的事件,中国不就被掣肘了?要警惕半死不活的朝鲜成为美国拿捏中国的有效工具。
1983年秘密访问中国后,金正日在党内评论:“现在在中国共产党身上找不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踪影了,有的只是修正主义。被中国共产党视为最高目标的‘四个现代化’计划中也只有资本主义道路、修正主义路线。”韩国的知情人士说:“金正日最关心的是维持自己的体制。绝对不会进行弄垮体制的战争或改革开放。”韩国总统李明博上台后,把经济合作与朝鲜核问题联系在了一起,朝韩关系倒退,朝鲜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明显上升。朝鲜国内长期处于物资供应紧缺的状态,目前消费市场约80%的产品来自中国,其中以家电、日用工业品、建筑材料、农用生产资料等为主。不能奢望金正日在位时朝鲜能进行真正的经济改革,最多是小改小闹勉强维持,金三代执政后也许才能打开局面。要警惕一种可能,就是金氏政权或其内部的极端势力在无法维持国内局势时搞政治自杀,抱着自己活不下去也不让别人好活的心理铤而走险,以核武器或常规军力挑起事端,造成对中国很不利的局面。对此要做好战略上的准备,就像前最高领袖当年说的“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对朝鲜核武器的情况要有所掌握,有所预案,危急时刻可以联合美、俄采取果断措施。

对朝鲜金氏世袭政权这一政治怪胎的形成,前苏联、中国、美国都是有责任的,现在俄罗斯经济实力有限,美国与朝鲜政治隔阂太深,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最大,且朝鲜的当政者在内心深处对中国是有依赖性的。1979中越边境战争爆发后,从东北亚到东南亚一片谴责之声,朝鲜是唯一声援中国的国家,这可是得罪苏联的表态。最好是以政治影响力促使朝鲜的领导层放弃核武器,开展经济改革,让人民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到2030年前后,中、日、韩三国很可能先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进而建立东北亚经济共同体,在这期间,朝鲜与韩国可能统一,不统一的话朝鲜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实体进入东北亚经济共同体。

在时间上朝鲜问题与南海问题是同步运行的,解决朝鲜问题可以大大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对解决南海主权问题产生正面影响,美国也可能理解、默许中国在南海发挥主导作用。应该把南海问题、朝鲜问题纳入中国未来20年亚洲总体战略规划中,在建立东北亚经济共同体后,第一步先把澳大利亚、越南吸收进来,第二步再吸收蒙古、东南亚各国。如果一切都进展比较顺利,二十一世纪上半叶将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美好时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0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0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中国渔政首次采取贴身伴随的护渔方式
早应该这样了,你说南海是中国的领土可是你没有执法能力最后还不是渔民买单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11-28 10:46 , Processed in 0.05070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