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epaper.ccdy.cn/html/2009-11/22/content_7560.htm
朱晓和在吟唱四季调
赵 莲
数百年来,勤劳的哈尼族人民在云南元阳修筑了壮观的梯田,并一代代地把梯田的修筑、耕作、经营等技术口口相传,其传承方式就是《哈尼四季生产调》。《哈尼四季生产调》是靠哈尼族的“莫批”(哈尼族社会中处于第二层次的人,他们主持宗教祭祀活动,精通占卜医药,又是哈尼族音乐的承袭者)们流传下来的,承载着本民族的智慧与文化。2006年,《哈尼四季生产调》被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世纪80年代末,《哈尼四季生产调》的书面文本就已经搜集、整理并出版了,但近年来,随着老莫批的不断去世,能够完整演唱《哈尼四季生产调》的人越来越少。作为口传文化的活艺术形态,《哈尼四季生产调》面临着日渐消失的潜在威胁。
接力棒该传向谁手
《哈尼四季生产调》俗称《翻年歌》,最早作为哈尼族古歌《窝果策尼果》中的一部分被传承下来。而今“莫批的儿子不愿做莫批,歌手的儿子不愿学唱歌”,其口头传承现状令人堪忧。从小就跟着爷爷学哈尼四季调的朱晓和是目前演唱《四季生产调》的唯一传人,如今他已年近古稀,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将《四季生产调》传唱下去。据朱晓和介绍,朱家是世袭的“莫批”家庭。他3岁时,父亲撒手人寰。大伯家几个男孩天资欠缺,在族人的商议下,小小的他被定为家族“莫批”的第七代传承人。
在哈尼族里,“莫批”相当于哈尼文化的传承人,必须通晓哈尼四季生产调、哈尼族祭祀仪式等内容。那时,还是孩子的朱晓和并不明白“莫批”意味着什么,不懂事的他时常嘲笑身为“莫批”的爷爷和大伯,搞不懂他们为什么不下地干活,整天就坐在那里哼哼唧唧,唱一些自己听不懂的东西。而如今当自己的女儿对演唱《四季生产调》没有丝毫兴趣时,却让朱晓和很不安,他知道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不愿再讲哈尼话,更别提唱四季调了,再不加以保护,民族文化就会失传。为寻找能够接替自己把这一绝活传承下去的接班人,朱晓和没少费心。1973年,他开始收徒弟,教授他们《哈尼四季生产调》的演唱技艺。但是直接现在,他收到的徒弟屈指可数。
据元阳县文化馆的负责人介绍,《哈尼四季生产调》的传承危机主要表现在代际传承的断裂上。在现代化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人们对梯田农耕文化的情感淡漠了许多。不少哈尼族年轻人纷纷离开自己的村寨外出打工,优秀的民族文化在传承上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笔者在调查的过程中,结识了一批能说会唱、多才多艺、对民族文化很有感情的哈尼族地方学者,他们中的一些人四处募集资金,办起了哈尼族民间文艺传习班,亲自教授学徒,力图把哈尼族文化的精髓传承下来。传习班的成员绝大多数是从农村招来的哈尼族青年,他们一般到传习班几个月后就不愿继续学习。据学员们讲,他们每人每月仅能得到300元左右的生活费,这点微薄的收入与他们外出打工的朋友相比,实在少得可怜。一批批的年轻人相继离开,传习班已难以维系。
歌声如何永不消逝
哈尼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所以《四季生产调》的口头传承在民族的历史演变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千百年来,哈尼族祖先积累了大量关于自然风物的认知和生产生活的技能经验,这些都通过《四季生产调》的讲述而记忆和传承下来。《四季生产调》歌唱了围绕四季交替而展开的一系列生产、生活和信仰活动,它的产生、发展和传承都离不开具体的梯田农耕文化生活。人们在朋友相聚、逢年过节、新人嫁娶、新房落成典礼以及叫栽秧魂等多种场合都会演唱《四季生产调》,其中尤以重大节日为主。所以,有学者提出,哈尼族梯田文化的保护与四季生产调的传承,两者应该相辅相成。要使飘荡在梯田里的歌声永不消逝,最根本的是要保障哈尼人民俗生活的延续不中断。据朱晓和介绍,由于哈尼梯田近年来备受关注,村子里的生活受外界影响很大,传统的节日味道没有以前浓厚,一些传统习俗也在逐渐简单化。
一位研究哈尼文化的学者对包括《四季生产调》在内的哈尼文化的断层一直充满忧虑,他曾经开办研习班,四处为哈尼文化奔走呼告,但收效甚微。他说,在生活相对贫困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诸如《哈尼四季生产调》此类优秀民族文化的保护出现了令人尴尬的现象,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找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平衡。面对“外面世界”的种种精彩和诱惑,怎样使哈尼族年轻人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进而珍惜它,自觉地去传承它,是需要大家共同关注的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确立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如何在这样一个契机下,形成代际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找到他们世界观和行为模式的共通之处,从而寻求民族文化在不同情境下、不同群体中传承的可能,这将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使命就是要让优秀的民族文化不只是作为“故纸堆”被景仰,而是鲜活地流动于现实之中,哈尼族一直传唱的古歌希望不会因传人的离世从此消失。
相关链接
《哈尼四季生产调》是一部全面反映哈尼族千百年来生活状况的长篇古老歌谣,其中详细记录了哈尼族人民在同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涉及到哈尼族人民生活中的打猎、农耕、婚礼、丧葬、祭祀等方方面面,堪称一部研究哈尼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哈尼四季生产调》一直都靠口头传唱的方式保留下来。
“莫批”是哈尼族社会结构中处于第二层次的人物,是一个天资聪明、记忆力极强、能说善辩、熟悉本民族传统知识及社会历史的人构成的群体。其职能是主持各种自然祭祀活动,为民众精神上排忧解难,某种意义上起到治病救人的作用。他们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播者,也是哈尼族宗教信仰活动中的祭司,同时又是哈尼族音乐的歌者,其功能和影响范围十分广泛、深远。 |
云南, 元阳, 古歌, 哈尼族, 云南, 元阳, 古歌, 哈尼族, 云南, 元阳, 古歌, 哈尼族, 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