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2|回复: 0

凤凰展翅翔雍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6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epaper.ccdy.cn/html/2009-06/23/content_14575.htm



  东湖览胜


  灵山净慧寺


东湖亭子


  凤翔古称雍州,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北枕千山,南带渭水,东望西安,西扼秦陇。这里曾是周室发祥之地,嬴秦创霸之域,因传说“凤凰鸣于岐,翔于雍”而得名,以“三绝”(西凤酒、东湖柳、姑娘手)而闻名于世。现辖十二镇五乡,幅员1179平方公里,人口51万,以“苹果之乡”、“辣椒之乡”享誉南北,人称“西府明珠”。

  古雍州 骄人历史

  雍州为古九州之一。从《禹贡》的“黑水西河惟雍州”到《尔雅》的《释地》:“河西曰雍州”,都有明确的记载。雍州是人文初祖炎帝的诞生之地,是华夏文明的雏形初具之地,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周秦文化在此孕育、繁衍,汉唐盛世文明在这里熠熠生辉。

  凤翔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就有村落分布于此。那时人们就开始从事制陶,用石纺轮捻线,用石刀、石镰等从事原始的生产。夏代为雍州之域,商代为太史周任之封地,谓之周国。西周为王畿地,属召公奭采邑,称雍邑。周平王元年东迁后,封秦襄公为诸侯,遂为秦地,秦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徙都雍城──凤翔,历19公,294年,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当时以雍城为中心的秦国奴隶制经济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这为以后秦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以至最后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经济基础。秦始皇统一六国,始置雍县,属内史地。汉代属右扶风郡,汉高祖刘邦、文帝刘恒、景帝刘启等多次到雍县祭五峙。北魏为岐州平秦郡,太平真君十年,雍县东析置横水县。西魏文帝大统四年横水县并入雍县。北周为岐阳郡,辖雍县,岐州城(今东关)已为往来商贾云集之地,自此为历代州、郡、府、路之治所。唐初为岐州,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撤岐州设扶风郡,郡治雍县。其军事地位及发达的经济与交通、悠久的文化传统,使之成为陕西西府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后设节度使镇戍控边。五代时,李茂贞称“岐王”,都凤翔十八年,与梁朱温抗衡。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著名文学家苏轼出任凤翔府签书判官,先后助太守宋选、陈希亮发展酿造,疏修东湖,建凌虚台,兴利除弊,励精图治,农桑、商贾有较大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置秦凤路及凤翔府,府治天兴县,仍为边防要地。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金兵南侵,宋、金对峙,凤翔成为长期争夺的战场,经济萧条,生灵涂炭,是年3月为金占据。金大定十九年(公元1179年),改天兴县为凤翔县,仍为西府贸易集散地,置军屯兵,作为南侵战略物资供应后方之一。元属汉中道,明为关西道,清为凤邠道。凤翔从明、清一直到民国三十年之前,虽屡遭战乱和破坏,但从未失去陕西西府军事、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

  今凤翔 展翅腾飞

  近年来,凤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壮大特色产业,发展园区经济,规划建设了“一区八园”,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形成了“北果中菜南牧”三个产业带;县城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建成面积1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0万人,被确定为宝鸡市“十一五”期间撤县建市县,荣获了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双拥模范县等10多项国家级荣誉。2008年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73.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11元,荣获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全国金融生态县称号,蝉联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正在向西部百强县和关中明星城市目标迈进。

  近几年,凤翔县紧紧围绕撤县建市、建设关中明星城市的目标,坚持“拉大框架、完善功能、彰显特色、提升品位、精细管理”的思路,投资近10亿元,完成旧城改造,城市大环线和东西十里长街全面贯通,县城主街道拓宽改造、人行道彩砖铺设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全部完成,县城天然气、通信、供排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等设施齐备,休闲广场、商业步行街、住宅小区布局合理,城市载体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南过境公路和宝平高速正加快建设,城市高速环线建设拉大城市框架;长青、柳林等5个乡镇跻身关中百强镇;推动西凤步行街、城东步行街和市民中心、体育中心、敬老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供热中心建设,完善城市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实施精品工程,建成了笙箫园等一批精品公园、精品街区、精品庭院、精品路段和精品建筑,提升了城市品位,深化了城市内涵。凤翔县出台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办法》,并启动实施、组建了民营保洁公司,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被评为陕西省县城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县,荣获了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等荣誉称号,正在奋力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县和国家园林城市。

  今年以来,凤翔县紧紧围绕“跨入西部百强县、打造魅力新凤翔”的奋斗目标,按照“坚持两个推进、突出三大主题、实现八个突破”的工作思路,凝心聚力、比拼争先,抓项目、抓环境、抓民生,全县经济社会逆势发展,呈现出企稳回升、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首季度,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2亿元,同比增长14.5%;地方财政收入3109万元,同比增长12.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115.4元,同比增长13.4%。

  古今传 灿烂文化

  凤翔是周秦发祥地,也是闻名遐迩的文化古城。周、秦时期就有文字记事。西周青铜器铭文、石鼓文等,在我国史学界与考古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唐代诗人杜甫、岑参、王维,画家吴道子,书法家颜真卿曾来此,并有名作传世。宋代苏轼任府判3年,所留100多首诗和《凤鸣驿记》、《喜雨亭记》等文,皆载入典籍,流传至今。

  凤翔境内名胜古迹颇多。人们乐道凤翔有三绝:“西凤酒、东湖柳、姑娘手。”东湖柳,是凤翔八大景观之一——“东湖览胜”的象征称呼。东湖为苏轼疏“饮凤池”,引凤凰泉水注入修成,距今已943年。湖分南、中、北三部分,中部有3处绿洲小岛。有“苏公祠”、“喜雨亭”、“凌虚台”,还有保存完整的苏公诗画,唐代画家王维、吴道子的名画真迹石刻等,为北方园林典型代表。城内东南隅有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墓”门楼,绿瓦红墙,相映成趣。墓旁竖立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所书“秦穆公墓”碑,字迹庄严、雄迈。城南有距今2600多年的先秦古都──雍城遗址。秦公陵园是先秦诸侯的墓葬区,位于距城10公里的南指挥镇,总面积21平方公里。全陵区内有18座“中字形”秦公大墓,还有中小型墓葬多处。现发掘的“秦公一号大墓”,墓室为中字形,长达59.4米,东西墓道长300米,深24.5米,是国内已发现的最大的春秋时期诸侯墓葬,“秦公一号大墓”的发掘占据了中国考古史上“五个之最”。县境内沿横水河、雍水河、千河两岸还有新石器时代先民遗址20多处,并有春秋、战国墓葬及隋唐殉人墓葬多处。位于凤翔县城西15公里之灵鹫山的净慧寺,古名九顶莲花山,以先秦穆公狩猎于此见灵鹫鸟而始名,简称灵山。每年四月初一的会期人山人海,香火鼎盛,方圆200公里信众前来参禅拜佛。净慧寺居灵山之巅,建于公元唐德宗二年,历经宋、元、明、清,分接引、睡佛、铁佛、五佛四院。

  凤翔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历史人物有先秦穆公,为秦都凤翔时第四代诸侯,在位39年。他重视民力,实行缓民政策,求贤选能,知人善任,诸侯称贺。唐代天文家李淳风,精通天文历算,曾创制浑天黄道仪、《麟德历》等,著有《乙巳占》、《德象制》等。还有杨炎,早年以文采雄丽而著名,唐德宗继位后任宰相,废除“租庸调”,推行“两税法”。宋代名将杨从仪,曾知凤翔县事,同吴王介共同抵抗金兵入侵,坚守大散关、和尚塬,屡建战功,封安康郡开国侯,兼知洋州,组织群众修复八堰,灌地5000余顷。明代袁应泰,知河北临漳县时,兴水利,筑长堤,防御漳水为患,劈山开渠,引沁水灌田,后升任兵部侍郎,经略辽东,在辽阳抗击清军中踞城奋战,以身殉职。还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先驱窦应昌,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举人,追随孙中山奔走革命,为维护《临时约法》,曾登台斥责议长吴景濂,荣受一等大绶嘉禾勋章。刘治洲,曾留学日本,追随孙中山革命,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任陕西省省长,解放后为全国政协委员。

  凤翔民间工艺绚丽多彩。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了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根植于民间的工艺美术品众多,如彩绘泥塑、木版年画、剪纸、刺绣、皮影、草编、罩金漆器、木旋玩具等,凤翔被称为“民间艺苑中的大千世界,丝绸之路上的艺术之乡”,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工艺美术之乡”。彩绘泥塑是凤翔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艺术,著名的艺人有胡升、胡新明。他们创作的泥塑马、泥塑羊连续两年被国家邮政局选为生肖邮票图案。胡新民及女儿胡欣园于1998年6月还在西安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作现场表演。凤翔木版年画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其产地主要是南小里村,主要代表人物是邰瑜、邰江平、邰立平等。版画艺人邰立平曾多次去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和我国香港地区讲学、办展、献艺。老艺人邰瑜的作品曾多次在德国等西欧一些国家和国内沈阳、昆明、杭州等地展出并获奖。凤翔泥塑、木版年画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凤翔剪纸是民间流传最为普遍的一种乡土艺术,色彩上分为单色、染色、套色3种,手法分剪刻和刀刻。内容题材有神话传说、历史人物、风俗人情等,丰富多彩,千姿百态。著名的剪纸艺人有张斌杰、李科、张锋等,先后去法国、美国、埃及、前苏联等国家献艺,深受群众欢迎。凤翔皮影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陕西西路皮影的中心。著名老艺人刘改成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做工精美传神,其作品先后赴日本、美国和西欧等国展出。近年来,民间工艺品愈来愈显示出它的艺术价值,从事各类工艺品制作的人员逐渐增多,优秀人才辈出,已经成为广大群众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凤翔县成立了西部工艺美术开发中心、凤翔工艺美术研究会等实体和学会组织,县政府还于2001年命名了一批民俗村、民间工艺美术之乡、民间工艺美术家,有力地促进了凤翔民间艺术向纵深发展。

  凤凰展翅翔雍州,勤劳智慧、创新奋进的凤翔人民正以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和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围绕跨入中国西部百强县、建设关中明星城市和撤县建市的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真抓实干,拼搏奋进,建设工业经济强县;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奶畜果蔬大县;推进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化,建设生态旅游名县,努力构建绿色和谐新凤翔。务实创新、敢想敢干的凤翔人民更以开阔的胸怀、真挚的诚心和共谋“双赢”的良好愿望,期待着天下有识之士前来凤翔考察旅游,合作开发,投资兴业,共享天时,共用地利,共谋发展,共创繁荣!

  (凤翔县政协撰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6 14:07 , Processed in 1.94302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