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6|回复: 2

[军迷互动] 太阳风暴将袭击地球 或致无线通讯中断数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0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 年6月的太阳耀斑,喷射温度高达1亿摄氏度



在太阳耀斑袭击下,可产生北极光现象
凤凰网科技讯12月30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太阳风暴将于近日袭击地球,预估计本次太阳风暴的来临将在北极地区形成极光引起磁暴现象、将导致无线通讯中断数日。

据观测表明,太阳耀斑周期为11年,预计在2013年达到峰值。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空间天气预测中心警告:“受太阳耀斑辐射影响,28日和29日或发生G1级(即小规模)地磁暴。31日前或将发生R1级(即小规模)无线电通讯中断事件。”使用无线电信号的设备如GPS系统、收音机、手机等都使用届时都将受到影响。
太阳日冕物质喷发所释放出的X射线、紫外辐射和气体的温度可达1亿摄氏度。地球受此影响产生的闪光现象即“北极光”。这些电离粒子若引起磁暴产生的危害甚大,可导致卫星和电网的瘫痪。早在1989年的日冕物质喷发就导致过加拿大魁北克城电网瘫痪, 600多万人断电长达9小时。
此前,2011年八月份也爆发过一场太阳耀斑,所幸未对地球通讯、电力造成大的影响。


http://tech.ifeng.com/discovery/astronomy/detail_2011_12/30/11673203_0.shtml
发表于 2011-12-30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实录]王华宁:太阳风暴及其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景海荣: 有关太阳观测,从历史一直到最近,包括我们将要研发的一些新的观测设备,可能大家也会有一些问题,等会儿一起讲完之后再互动。我们都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带给我们温暖,给我们光明,给我们所有的能源,但是太阳的活动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对我们人类产生影响,这个影响到底是多大?下面请国内太阳预报首席科学家王华宁博士给大家做这方面的介绍。 [10:28:14]

王华宁: 大家好。我向大家介绍的题目是《太阳风暴及其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10:28:19]

王华宁: 首先我们说说太阳风暴。太阳风暴作为一个名词大家很熟悉,今天的题目是“2012来了”,非常有名的美国大片《2012》家喻户晓,里面就提到了太阳风暴的问题。我们先说说太阳风暴到底是什么。前面两位科学家已经把太阳的基本结构以及太阳观测相关内容,大家可能有一点概念,所以在这里我就可以比较轻松地介绍一点。 [10:28:34]

王华宁: 太阳活动,一般来讲它有轻微的或者一般性的活动,我们把它叫做扰动。扰动激烈以后,就变成爆发了,我们就叫太阳爆发。刚才邓老师讲到的耀斑、日冕物质抛射、暗条的爆发或者日珥的爆发,这都是属于激烈的太阳活动,我们把它叫做太阳爆发。 [10:28:48]

王华宁: 这个太阳爆发可以产生电磁波、高能粒子和日冕物质抛射,这可以冲击太阳系的,太阳是太阳系的主宰,它爆发的东西要往整个太阳系扩散,而且对整个行星际空间也要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地球的所处的行星际空间是太阳风暴的影响范围。当然,也就要对我们的地球产生影响了。 [10:29:46]

王华宁: 我们说太阳风暴的本质是什么呢?刚才已经讲了,太阳活动的本质是太阳的电磁活动,是电和磁现象的变化。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太阳风暴叫做太阳电磁风暴。后面我们会讲太阳风暴和其他的灾害性东西有一定的区别。 [10:29:56]

王华宁: (图)一个黑子,一个地球,可以看到,黑子的规模远远大于地球。太阳的黑子里有非常强的磁场,这两张图都是我们国家天文台怀柔观测基地得到的观测图像。(图)这个蝴蝶图是从太阳黑子的位置而言,如果把黑子产生的数量按时间也点一个坐标的话,会有数量多少的变化,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看到,黑子数量变化也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这个周期平均年度大约是11年左右。 [10:30:53]

王华宁: 关于太阳活动周期,在我们做预报的时候,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预报太阳活动周期。回到前面来看,预报哪些东西呢?一个是预报它的高度,到底是多高。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太阳活动周高度是变化的,所以当这个太阳活动周还没有来的时候,要先预测一下它到底有多高。另外,每个周期并不是严格的11年的,有时候长,有时候短,这个周期到底长度是多少,也要做一些预测。这是非常重要的参数,我们要预测的。 [10:31:09]

王华宁: 我们周期编号大概是从18世纪开始编号的,编到现在23个周期已经完了,24周已经来临,而且过了不少了。大家注意,(图)这是23周期的,24周期已经到这里了,它的峰期线,按预测,首先我要更正大家,做太阳活动预报的时候,在这个周期还没有产生的时候,就有很多人预报,那时候有一些人预报大概是在2012年,所以美国做这个大片的时候,是根据那个来说是2012。因为预报总是动态的,不会说就不变了,从来就没有这样的,你要根据太阳的实际情况进行预报。现在的预报,在国际太阳物理界普遍接受的一个风期大概在2013-2014年之间。所以说2012还不是峰度的最高年,但是它已经往最高走了。在这里,我首先给大家一个明确的说法了,也就是2012是个普通年,对于太阳活动来讲也只是一个普通年。 [10:32:15]

王华宁: (图)这是人造卫星看到的,一个详细的耀斑过程。 [10:32:20]

王华宁: (图)这是日本的日出卫星看到的黑子区域变化的过程,这个我就不细讲了,因为刚才已经有了很多细述。日珥是会爆发的,日珥的规模也会很大的。对日珥来讲,地球就更小了,地球只有这么一点点,右边是我们怀柔观测基地观测到的色球照片。因为日珥在色球的照片上就是个暗条,边缘上是日珥了。 [10:32:29]

王华宁: (图)这是美国的SDO卫星详细观测到的一个日珥爆发的过程,非常的壮观,也非常详细、精细。 [10:32:35]

王华宁: (图)这是欧洲的SOHO卫星,连续一个月观测日冕物质抛射的详细记录,右边是照片。 [10:32:57]

王华宁: 我们现在注意,太阳爆发有哪些产物呢?太阳爆发有三个产物,一个是电磁波,因为太阳的爆发过程就是电磁的过程,电磁波是它的非常重要的产物。第二是高能粒子,在地球上要得到高能粒子,只能用加速器,比如说科学院的高能物理研究所有一个粒子加速器,它能形成高能粒子,但是太阳的爆发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加速器,现在地球上没有办法重复这个加速过程。 [10:33:12]

王华宁: 日冕物质抛射,他们到达地球的时间、光速,8分钟左右,光速每秒30万公里。高能粒子,快的可能20分钟就来了,就相当于亚光速了。日冕物质抛射大概每秒钟几百公里到一两千公里左右。几十个小时后就会影响我们地球。在太阳活动的危害性里面,对地球的磁场产生影响,电离层产生影响,中高层大气产生影响。对人类社会的技术系统,最重要的损害我们的高技术系统,像卫星、通信系统、输油管,还有电网,这些系统因为都是属于和电磁现象有关的,跟电磁有关的所有设备,像卫星上的各种仪器,都是要使用电子设备的。实际上,一个大的爆发,就是个强烈的电磁辐射冲击的过程,高能粒子也好、强烈的电磁辐射也好,对太空当中的宇航员和空乘人员的健康都是有影响的。再一个是地球气候和气象的变化,气候的变化,太阳是最重要的要素,太阳东升和西落,早上和晚上的温度不一样,对气候也是有影响的。 [10:36:10]

王华宁: 更具体一点,比如说卫星定位,我们现在都用GPS,但是如果在太阳爆发影响到整个卫星的时候,GPS有几百颗卫星在天上,当太阳爆发的时候,这些卫星就不能够正确的指示你的GPS所在的位置,这个时候就很可能不准,因为它是通过干扰卫星的通信系统,以及干扰卫星本身自己的轨道位置,来整体影响GPS导航的精度。当一个精确制导的导弹依赖于卫星定位系统攻击目标的时候,在太阳活动期间是要受到强烈影响的。 [10:36:24]

王华宁: 在太阳辐射里,尤其是高能粒子,太阳的极紫外辐射,以及对地球的高层大气密度会产生强烈的变化,密度变化以后,就导致卫星的轨道会变化,卫星会发生要失控,甚至可以直接导致卫星掉下来。太阳活动里对空间环境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10:38:16]

王华宁: 对于民航系统来讲,由于太阳活动的变化,第一个是导致空乘人员与地面指挥系统的联络发生问题,第二是影响空乘人员本身的身体健康,因为地球磁场在极地是非常低的,它的特殊结构使得高能粒子可以冲击到离地面很近的地方,所以跨极地飞行的时候,对空乘人员的健康是有影响的。 [10:38:48]

王华宁: 对于电网系统也是会产生影响的,最典型的例子,1989年3月,美国新泽西州大量的变压器由于强烈的太阳活动引起了大磁暴,导致了大面积的停电,这个就是太阳活动迄今为止对人类造成的最大的一次灾害。 [10:39:13]

王华宁: 太阳电磁活动本身对地球气候变化也是有的。我举一个例子,由伦敦和巴黎的气温变化以及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在几百年的范围内的变化,这里特别注意到的是有一个叫蒙德极小期期间,太阳上几乎看不到黑子,地球上经历了气候寒冷的时期。可能蒙德极小期和太阳活动的状态有某种联系。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对灾害归类以后,仔细地看一看,第一我们面临的最重要的灾害是地质灾害,它包括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等。气象灾害,干旱、洪涝、雷电、冰冻、热带风暴。生物灾害,群体性动物侵害、传染病。天体灾害,恒星爆发。恒星爆发不光是太阳的爆发,假如我们银河系有一颗恒星爆发了,它会产生更强烈的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辐射,如果离得太阳系近的话,也可能对我们产生影响。现在由于太阳离我们最近,是太阳系的主宰,它的爆发对我们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太阳的爆发也可以定位成是恒星爆发。 [10:41:25]

王华宁: 然后小行星撞击,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灾害。总的来看,人类面临的灾害主要就是这几大类。 [10:41:31]

景海荣: 谢谢王博士,网上有很多的消息,王博士都发表了这些消息。三位专家在四十分钟的时间里,把大量的知识全部塞给大家了,有一些可能稍微专业一点的内容还不是特别理解。没关系,下面的时间就是我们和科学家之间的互动环节,有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提问,下面以杨老师为主和大家沟通。 [10:41:40]

杨艺: 首先非常感谢三位天文学家为我们进行的解读,从三个不同的角度为大家谈了直击主题的科学依据。在座的这些媒体朋友肯定早就想好了,针对这个主题,大家有什么需要请教的,大家要积极发言。刚才讲了几个方面,有观测方面的新的一些科学进展,有现在观测到的一些新的成果,有现在已经研究到的太阳为人类造福是什么,当然天天都得有阳光,它的另一方面还有给人类带来灾害。直击这些东西,各位记者朋友从各自需求角度可以向在座的科学家提问、请教。 [10:42:09]

记者: 现在人们更多关心的是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我们怎么理解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和太阳活动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三者之间是怎么样相互影响的?第二个问题,对第24次太阳活动周,科学家有没有做一个预测,对我们生产生活,包括对农业的增产和减产,包括对交通的具体影响是什么样的?对普通百姓来说,有没有什么应对的措施? [10:42:36]

王华宁: 第一个问题,太阳、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大家知道,人类现在已经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人类的活动对环境和气候产生影响,也是一个事实。我觉得,太阳作为一个恒星,它存在了几十亿年的历史,它对我们地球影响当然是重要的。我们不能完全说只管太阳本身的变化而不考虑人类自身的活动,这几者之间,还是用古人所说的,讲究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样一个观念,毫无疑问,如果人类的活动毫无节制的话,显然是违背和谐相处这个原则的。 [10:42:58]

第二个问题,第24周太阳活动峰年。从现在太阳活动的状态来看,刚才已经说了,各个太阳活动周的最高峰,还有它的周期可能不太一样,第24周的活动相对来讲比前面几个周,比如从第19周以来,它的活动强度或者高度在逐渐减弱的,它的活动周期是相对拉长了,一般来讲有这样一个大致上的规律,就是说如果它的高峰比较低的时候,周期就会拉长一点。刚才我已经解释了,2012不是24周的峰年,峰年可能要向后推迟1-2年左右。当然还讲了另外一个趋势,再下面的25、26周是不是更弱,这是太阳物理界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我们把它叫做“活动周异常问题”,现在作为太阳物理的一个研究热点,在这里作为预测本身,我不能就这个说更多,因为在更遥远的第25、26、27周,只能作为研究课题,而不能向大家发布说现在给个什么预报,这是不科学的。 [10:43:51]

第三个问题,讲到应对措施,主要是关于气候、气象各方面的影响。一般来讲,太阳活动的因素和地球的各种灾害变化,就是指地质灾害也好、气象灾害也好,他们的关系,从统计学上有一定的联系,这个确实有联系,但是单一的一次太阳爆发活动和一个具体的太阳活动现象,说你和交通事故、健康密切联系起来,这还是有难度的,我们做科学研究是要实事求是的,不能说某一次地震就跟某一次太阳爆发有关系,不能这样说。所以,太阳作为太阳系的主宰,它提供了太阳系总体环境的控制或者约束,太阳作为主宰影响整个太阳系的环境,地球当然在其中。我们在这样一个大的范围的变化里,地球上具体怎么样响应,就是一个很严肃的科学问题。谢谢。 [10:44:09]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我还是想问,刚才王博士说到,可能未来2013-2014是太阳活动高峰年,现在又说24周太阳活动在减弱,周期在拉长,我想知道,2013、2014峰年到来的时候,太阳黑子会是什么样的活动情况?比如太阳黑子有多少?怎么样的爆发情况,才会使得地壳运动能产生异常的情况,像美国大片《2012》描述给我们的情况?有这个可能吗? [10:44:30]

王华宁: 首先说到美国大片《2012》,它的起因是说太阳活动的峰年到来,而且说太阳发出的中微子加热了地球的核心,按这个说法当然是不合适的,因为作为中微子本身,它的穿透力是很强的,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明白,中微子有一点质量,也就是说偶尔能被物质吸收了,但是不可能大规模被地球的中心吸收,如果真有能够把地球加热的中微子,那它在还没加热地球之前,所有的生物差不多就没有了。可能是搞这个片子的人还没有学到关于中微子的知识吧,这是艺术上的,我们不评价它,大家没有必要因为看了一部电影就忧虑这些事情。 [10:46:58]

说2013到2014是太阳活动峰年,我们知道第19周是很强的活动周,那大约是五十年代左右吧,我们人类不是过来了嘛。第24周是比它要低得多,第19周大概是200多黑子相对数,平均起来看,第24周我们预测是90左右,比它低很多了。第19周都过来了,第24周我们就过不去了?那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10:47:21]

会产生什么影响?我们说,黑子数量是个平均概念,黑子的寿命并不是很长,最长也不过是三、四个月左右,数量多是指某个时段里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已。黑子数量高,相对来讲,太阳爆发的次数也就会多一些,对我们地球来讲,主要影响高技术系统、通信系统,还有电网等等,我们现在社会越来越依赖这些东西,如果说它发生了一次爆发,影响就会很大。这里讲一个例子,1859年,那个时候刚刚有电报,人类第一次看到耀斑,那就是最大的耀斑,产生了很强烈的磁暴,导致了当时发报机系统产生强烈的干扰,甚至有的地方连电报纸都烧起来了。现在我们社会很多类似这样的高技术系统,在这个时候如果不注意的话,就会对我们产生影响。比如说卫星通信受到了太阳活动的影响,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干扰当然会是非常厉害的。 [10:50:10]

北京日报记者: 请问三位老师一个问题,刚才王老师也提到,第24太阳活动周似乎是在减弱的,好象有个说法,这种太阳活动的减弱有可能带来地球的降温,在气候上给地球降温。刚才王老师也讲了,在活动较弱的时候,地球上的气温是比较低的,能不能从这方面给我们讲一讲? [10:50:22]

颜毅华: 太阳能量对地球的输入,对大气的影响是肯定的,在大气模型里,至少三分之一的能量来自太阳,所以太阳的光度变化,在大气模型里,它是非常重要的输入量。所以肯定对地球的环境会有影响。但是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包括前面几位记者问的问题,大家现在关心的是人类活动在里面起到的作用是什么。我们工业文明的影响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这方面有证据表明是有关系的,但是长期影响,现在我们还没有定论。 [10:50:37]

法制晚报记者: 明年我们国家肯定要发射神九、神十,太阳活动对发射是否会有影响? [10:50:39]

王华宁: 刚才我在PPT中已经说到了,太阳活动也就是太阳爆发的时候,对地球的影响,通过电磁辐射、高能粒子和日冕物质抛射的影响,它首先伤害的是电子系统,影响电器,通过电器影响到通信系统、定位系统,当然会对我们各种空间的活动产生影响。实际上我们中国科学院,以空间中心为主,国家天文台也参与了载人航天和其他方面的空间环境保障工作,我们确实是要提供有关太阳活动状况的保障服务的。 [10:50:55]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刚才各位都说到太阳活动高峰年对人类有一些影响,很多是灾害性的,它对人类有没有什么积极的、正面的影响?第二个问题,如果有一些灾害性的影响,我们人类能够做什么,可以把这种灾害减少到最小吗? [10:51:01]

邓元勇: 太阳活动毕竟是天文学问题,对人类有什么积极的影响,这个东西很难说。今天很遗憾,有个片子里,太阳活动高发的时候,能看到很多美丽的自然现象,比如奇观这样的东西。所以,有什么积极的影响是很难说的。 [10:51:49]

第二个问题,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我们在学术界有一个说法,叫做太阳风暴对人类的影响是高科技时代的富贵病,对老百姓来说,也可能活动峰年的时候,紫外辐射会增强,这些东西可以有一些预报,最大的影响还是在高科技端,比如刚才的问题,对神九、神十的发射有没有影响。发射的话,总会选安全的时机做发射,如果防护的不好,也许在峰年航天器的寿命会减少。另外还有一类重大灾害,就是刚才王老师讲的重大例子,像1859年那种超强的太阳风暴,我们国家也已经参与了一些讨论。现在普遍的看法是在1859年那么强的超强太阳风暴面前,可能像地震、海啸一样,人类是无能为力,但是这是好几百年一遇的情况,我们要讨论的不是这个问题。我们真正想要防护的是那些没有那么强,我们人类可以做的,在这些方面,主要是在高科技领域,我们是可以防护的,当然要依靠科技的进展。 [10:54:56]

颜毅华: 我补充一下。您刚才讲到有什么积极的一面,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激励我们探索自然。你想想,我们这么熟悉的太阳,太阳的活动,很不寻常,比如刚才两位老师介绍的,日冕物质抛射发现不到四十年,上面竟然有东西能够脱离太阳自己跑出来,它没有火箭发射,自己也能跑出来,而且我们观测到的数据,只要发射的东西超过第一宇宙速度,往外跑,甚至离开太阳系。但是我们观测到的太阳日冕物质抛射,我们观测到它的速度其实低于表面的逃离速度,但是它仍然能离开太阳自己跑出来,其中的物理机制都是需要我们进行研究探索的。从防护的方面来说,风暴能量很大,相当于地球一人一颗氢弹,如果它冲着地球来了,现在观测就是为了防护这些,我看到了可以关闭电网,卫星暂时在这段时间不工作,我逃不了,但是我可以躲,等你过去了我再工作。诸如此类的。 [10:59:17]

新华社记者: 几位专家也介绍到人类对太阳的观测也在进步,最新的情况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中国的科学家在太阳观测方面和世界水平相比是处在什么样的水平? [10:59:23]

邓元勇: 我们国家在太阳物理研究方面总体上来说在国际上还是可以的,刚才颜老师也说了,我们的集团在国际上也是名列前十的。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中国的太阳物理学家,我们几个人的老师辈,他们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发明了一些很先进的仪器,比如怀柔观测站的太阳磁场望远镜,还有以后继续研制的望远镜,尤其是1984年开始使用的太阳观测望远镜,是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三台仪器之一,另外两台在美国,我们当时和美国是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因为这些观测,我们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太阳物理工作者。我们中国不乏优秀的科学家,但是像我们太阳物理这样一个以集团在国际上扬名的还是不太多见的,而我们太阳物理很幸运的是,至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时候,中国的太阳物理研究在国际上以太阳磁场的观测、太阳活动的研究为主线的话,在国际上占有非常高的地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们比较遗憾,我们中国虽然作为一个航天大国,但是我们现在没有一个空间天文的卫星,所以到空间天文时代,我们的观测手段有所落后。当然我们的研究这一块底子还在,但是我们的观测和国际上相比有一点点滞后,所以我们几个也在致力于推动中国空间天文的空间太阳观测的项目,借此机会也呼吁一下,我们曾经站在世界的制高点,但是我们现在正在失去这个制高点。 [11:01:04]

中国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现在电网越来越丰富了,而且还要建特高压的输变线路。太阳风暴对电网的影响以前是有例子的,刚才王博士也谈到了。如果太阳风暴峰值来临之后,以我们现在电网的水平,抗压能力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平,不会产生实时的影响。太阳风暴到了地球以后,我们能不能化消极为积极,把它抓取下来变成可以利用的能源?有没有这个可能? [11:01:32]

颜毅华: 关于电网的问题,其实太阳风暴对地面电网和长距离输变系统的影响,我们在东半球和西半球还是有点不一样,因为地磁是往西半球偏,所以对美国和加拿大的影响与对中国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同样强度的太阳风暴到地球以后,对我们中国这边,由于我们的纬度比较低,虽然我们跟美国地理纬度差不多,但是在磁纬上我们更靠近赤道一些,所以影响相对要弱一些。关于高压电网的问题,刘连光教授在研究这方面的问题,目前应该说是没有定论,中国的长距离和高压电网,美国也没有过,所以是否有影响,目前还没有结论,大家要关心这个问题。华北电力学院的刘连光教授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 [11:02:15]

王华宁: 怎样利用太阳爆发产生的能量。我个人的观点,人类利用能量的途径很多,如果说利用太阳爆发的能量,至少现在还没有经济的途径,因为如果人类要利用的话,一定要考虑投入产出比的问题。 [11:02:23]

杨艺: 刚才记者朋友提出了很多相关的问题。根据刚才颜老师介绍,说咱们现在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已经可以实时跟踪观测,这种观测什么时候能够对公众发布?现在是否已经和相关部门进行了常规的发布?告诉他太阳的风暴很快会影响到咱们的通信设施,有的是几十小时到达这儿,是否已经变成了一种常规性的沟通? [11:02:54]

王华宁: 刚才说的是指空间天气。空间天气为维护服务,有三种途径,一种是为公众服务,一种是为任务服务比如空间工程、航天活动等等,再一个是为我们的研究人员服务。研究人员就是刚才说的同行,大量的观测仪器,什么时候加大观测密度,是要做内部的发布。 [11:03:22]

王华宁: 我们国家天文台自己也有相应的网站对外发布我们的预报,而且在不断地改进,空间中心还有22所、中国气象局,都有自己对外发布的渠道。但是如果说比较正式和正规的,中国气象局是有正式的编制来作为空间天气预报预警中心面对公众。 [11:04:55]

王华宁: 作为空间天气这一块,国家没有相应的立法,大家都知道气象是有立法的,是按照权限来发布的,空间天气这一块还没有专门的立法。以后随着空间天气对人类社会尤其是对日常影响更大的时候,这方面还会有进一步相应的东西出台。 [11:05:20]

景海荣: 颜教授,刚才咱们看很多的小电影,有的看到是红的、绿的、蓝的,各种颜色的,这是专门仪器观测的。我们讲到的时候,很多观众包括听众都会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太阳的颜色是不同的?现在我们看太阳的时候,它是有点发白的,有时候早上是发红的,我们知道是大气的折射或者什么情况。但是我们用仪器观测到的这种颜色,给我们解释一下。 [11:06:13]

颜毅华: 我们看到彩虹的时候,就折射出来七色光。当初牛顿用棱镜把太阳分光,发现我们看到的白光实际上是有不同的颜色的,我们也叫光谱。当然光谱展开以后,比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色彩还要丰富。我们展示的图片里可能没有详细解释,比如说有的叫绿线观测的,它就是绿颜色,分光以后,我们看到太阳上不同颜色的光,如果是用绿线观测的,它就是绿颜色的,还有紫外的等等。当然这些展示的照片里,不全是真颜色,有些是“伪彩色”,所以不能说看到的是褐色的或者红色的,就说是这个颜色,有些科学家也是为了把结果给大家展示得漂亮一点,有的时候就用“伪彩色”,但有些确实就是原来的真颜色。 [11:06:26]

景海荣: 邓博士说了,我们空间观测方面是落后了,前几年我们一直要做一个太阳空间望远镜,而且报告都作了很多,这个项目到现在还没有上马,是延迟一两年?是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11:06:35]

邓元勇: 刚才颜老师报告里也提到了这个项目,我们叫空间太阳望远镜。这个项目到现在提出来已经15年之久了,当时其实我们提出这个项目的时候,刚才显示了很多卫星的照片,那时候这个项目的概念还没有呢,比如刚才颜老师显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高精度的照片,我们当时提出要做一个一米口径的空间太阳望远镜,当时日本也想做这么一个,后来日本人说,中国人要做一米的,算了,他们就先做个五十厘米的吧,结果人家五十厘米的用了十年的时间,到2006年的时候人家发射成功了,而我们一米的空间望远镜,经过十多年的项目推进,我们现在还在推进当中。当然24周峰年,我们这个望远镜可能是赶不上了,但是也许下一个峰年,我们各方面发展良好的话,会贡献给中国的科技界和中国的社会一个很大的惊喜,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为什么说一米的望远镜?可能你们要问了,哈勃望远镜两米的不都上去了?这里我也趁这个机会跟大家讲一下,太阳望远镜的难度,一个一米的太阳空间望远镜的难度,比哈勃望远镜两米四的口径看夜间天文的望远镜的难度要大得多,所以它的复杂程度,这个今天没有时间跟大家讲太阳仪器,因为它很难。总而言之,这个一米的空间望远镜曾经被人叫做太阳物理里的哈勃望远镜。我们中国的太阳物理学家正在推动这个事情,也许未来一到两年之内大家会看到一些消息。 [11:08:59]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花多少钱? [11:09:05]

邓元勇: 像日本那个五十厘米的望远镜,花了几亿美元的预算。按我们中国现在的物价,恐怕也得几亿美元的量级,也许一两亿美元。 [11:09:30]

杨艺: 请教一下邓主任,咱们国内观测太阳活动情况的最佳地点是在北京还是在别的地方? [11:09:38]

邓元勇: 从天文观测来说,以前北京的怀柔太阳观测站应该说是非常好的,但是其实跟大家关心的一样,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其实首先影响的就是我们天文学家。我们天文台从历史上,最早是在元大都,后来搬到沙河,沙河已经关了,现在在怀柔。北京的怀柔,我很遗憾地说,作为一个科学观测站,过去二十年可能是好的,现在已经不是最好的。我们在云南的抚仙湖有一个可以媲美世界上最好的太阳观测台站的地址,叫抚仙湖太阳观测站,但是对太阳活动的监测来说我们对台址的要求就相对低一点。首先能看得到是最重要的,至于看得细致,是下一层的追求。所以在国内,相对来说只要雨季比较少,晴天数比较多的地方就可以用于太阳活动监测。如果大家说哪里最好,我觉得中国的西部都很好,因为晴天数一年三百天以上,而我们怀柔做不到,国内大部分的天文台都做不到。 [11:12:51]

杨艺: 因为那里有设备,一个地理的优势,一个是设备的优势,云南最好的设备放在那儿了,可以开放吗?什么时候能邀请我们记者前去看一下吗? [11:12:57]

邓元勇: 其实我们天文还是非常开放的,我们的数据,至少怀柔的数据,每天观测的情况你在网上是可以看得到的,会有一些观测样本。至于邀请媒体朋友,只要跟我们联系,是可以安排的,这个没有问题。 [11:13:03]

王华宁: 在地面上,现在我们有很大的项目,在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寻找最佳的太阳观测地址。我还要说,最好的地方在天上,在靠近太阳的地方。比如我们也可能跑到离地球150万公里远的地方,把我们的仪器放到那儿去最好了。 [11:13:15]

杨艺: 我们也特别希望媒体和天文方面的专家联系得越来越密切,我们要从他们那里得到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和知识。非常感谢四位天文学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多新的信息,其实这是刚刚开始,因为对于天文的研究,现在全世界都在继续,正在进行,好多还是未知。在现有的情况之下,咱们为了扫除2012恐怖心理,从科学的角度给老百姓更多的踏实和安心,非常感谢四位专家给大家的解读,也谢谢媒体朋友冒着风雪来参会,非常感谢。 [11:13:27]

景海荣: 今天“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各位专家,谢谢杨老师,谢谢各位媒体朋友。[11:13:34]

【直播文字转载自中国科协网】


http://tech.ifeng.com/discovery/detail_2011_12/06/11137484_2.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0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人的心情也是会有影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11-18 09:40 , Processed in 0.04700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