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0日14:00-15:00,人民网传媒频道邀请到反CNN网站创始人饶谨做客人民网传媒沙龙,就“反外媒歪曲报道 一个草根的爱国征程”话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届时关注人民网传媒频道的视频、图文直播。
嘉宾简介:10日 反CNN网站创始人饶谨谈草根的爱国征程
饶谨介绍:
饶谨,24岁,福建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饶谨从在校期间就开始创业,曾创立过两家IT公司。
2008年西藏3·14事件后,面对西方媒体集体对中国进行的歪曲和倾向性报道。 饶谨于2008年3月18日迅速建立Anti-CNN.com网站(简称AC),并发出公开信,号召“发出中国人民自己的声音”。网站建立之初,饶谨声明:“本网站是网民自发建立的揭露西方媒体不客观报道的非政府网站。我们并不反对媒体本身,我们只反对媒体的不客观报道。我们并不反对西方人民,但是我们反对偏见。” 做人不能太CNN!——网友喊出的这一口号,迅速成为2008年网络第一流行语。
网站上线后得到海内外华人、留学生的响应,并引起了国内外主流媒体和网民的强烈关注。网站日访问量呈井喷状态,迅速达到50万以上,数百名志愿者报名参与网站的资料收集整理、翻译、技术支持等工作。网站成立仅 6个月时已近 15万 注册会员,累计浏览量数十亿次 ,300多名志愿者,遍布全球数以万计的“草根记者”,让 100多家 全球知名媒体、政府机构、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低头认错”。
Anti-CNN.com成立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极大关注。CCTV《东方时空》、《对话》、《新闻会客厅》对饶谨进行了专访,凤凰卫视、半岛电视台、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英国卫报、金融时报、NPR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德国一台ARD、 德国二台ZDF、德国之声, 法新社、路透社、法国观点杂志、奥地利侧面杂志、ABC澳大利亚国家广播公司、瑞典快报、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法国France 24电视台,法国Canal plur电视台、NewYorker杂志、芝加哥论坛先驱报、中国青年报等数以百计的国内外主流媒体对饶谨进行采访或做出专题报道。
声音响起来
2008年3月18日晚22:55:33,北京,饶谨注册Anti-CNN.com域名。 两天之后Anti-CNN.com上线,网站声明:“我们并不反对媒体本身,我们只反对某些媒体的不客观报道;我们并不反对西方人民,但是我们反对偏见。”。
2008年3月23日《华盛顿邮报》报道Anti-CNN.com,同时更正了华邮网站上一张照片的说明文字,纠正了事件发生的地点,并刊登编者声明作出道歉。随后《华尔街日报》、法新社,以及国内多家媒体纷纷采访AC并发专稿报道Anti-CNN.com。
在3月27日的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一名西方记者提问,AC是否受到了中国政府的资助。外交部发言人秦刚驳斥了这一怀疑,“这种现象难道还用中国政府去煽动吗?这完全是中国各界群众对这种不负责任,违反职业道德的报道予以自发的谴责和批判。”发布会后,AC点击率迅速升高,饶谨也成为中外媒体追逐的焦点。
随后Anti-CNN积极参与国内火炬传递、汶川大地震、奥运会等活动的民间报道,并且发起抵制跨国公司辱华广告、“捍卫中国版图”等多项活动,迫使多家国际知名媒体、外国政府机构、民间组织和个人对损害中国形象的言行做出道歉或改正。
2008年8月7日,四月青年SNS社区(April Youth Club) 正式开通,提供日志、相册、交友、迷你博客等服务,为广大网友提供了一个有别于论坛的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交流空间。
1个民间网站,成立仅7个月,近15万注册会员,累计浏览量数十亿次,300多名志愿者,遍布全球数以万计的“草根记者”,让100多家全球知名媒体、政府机构、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低头认错”,数以百计的国内外知名媒体对网站进行专门报道。饶谨说,这就是所有四月青年的AC。
“你为什么要创办这样一个网站的?”当面对这样的问题,饶谨的回答冷静而理性,“在特殊的时刻,必须有人出来担当一下”。当华盛顿邮报记者将同一个问题抛给他时,他回应说,“不实报道触发了许多愤怒,因为(报道中所说的)那些事情并不是在中国发生的”。
四月的青年
当一切渐渐归于平静,饶谨回忆起这个春天,只说了两个字,从容,“没有冲动和愤怒,只是为了把来自民间的声音发出去,让世界了解一个真正的中国”。
饶谨曾经在招聘员工的时候问过这样一组问题:当你听到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的时候,想到的第一个词语分别是什么?答案非常集中:绅士、浪漫、严谨和自由。“无论怎样,我们眼里的西方世界是善意的,只囊括了他们最为人称道的特点,可是他们又是如何看待我们的呢?”
尽管没有学习过媒体专业,也没有过留学经历,但是广阔的人脉和发达的互联网让饶谨对国际形势发展非常熟悉,“作为一个媒体,发挥这样一个群体的力量,改变偏见、树立一个客观公正的形象是我们迫切想做的,同时我希望我们也能够创造一个认识世界的便捷窗口”。
饶谨给了这个群体一个全新的概念:四月青年,四月既是事件发生的时间,更象征春天的勃勃生机。
人说“四月”未必全在4月,说“青年”也未必全是青年。“四月青年”其实并不只是代表了群体和个人,更代表了中国人骨子里的爱国激情和不屈血性。“这一代人是全球化的一代,对世界认知更快也更多,更重要的是他们爱国,尤其在四五月份火炬传递的过程中表现非常明显”。
“四月青年”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并非凭空诞生。他们从自身的生存中催生出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他们的精神力量必然化作现实力量,作用于国家经济战略转型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
“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这个群体,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表现得更全面也更客观,因为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他们比父辈看待问题更加豁达,没有什么历史包袱,不向左看不向右看,我们向前看。”
在饶谨眼中,这是有建设性的一个群体,从不否认自身的缺憾也不盲目崇拜别人的优越,而致力于发现问题并积极面对,“尊敬为前提,自我检讨的同时树立信心是他们推崇的信念”。
在饶谨的设想中,AC的使命愿景是:站在全球化和中国崛起的历史视野,争夺国际上对中国问题的话语权。致力于在一个真实的中国与一个真实的西方世界之间,构建一个纯民间思想交流的桥梁。用求真、务实的态度,以客观、理性的声音,促进中国与世界的进一步融合。
作为一个创业者,创办一个公益性网站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善于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出身互联网让饶谨更容易把握所需资源,从注册域名到服务器带宽的需求,都变得水到渠成,与此同时Anti-CNN网站和四月青年社区几乎占用了饶谨全部的业余时间,而他曾经是个最乐于享受生活,热衷交友的人。
饶谨将办公室开辟出一区做AC专用,抽调最得力的员工负责AC的相关事宜,更用公司的盈利补贴AC的全部费用。“目前全部是靠我们自己,虽然也有很多企业和个人表示愿意无偿捐助。当然,我们也在不断得思考和探索,寻求让能够让这个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CNN, 创始人, 征程, 沙龙, CNN, 创始人, 征程, 沙龙, CNN, 创始人, 征程, 沙龙, 饶谨, CNN, 创始人, 征程, 沙龙, 饶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