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42|回复: 4

12.01.21(9to5mac)苹果在中国生产决不是成本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9to5mac.com/2012/01/21/nytimes-why-apple-builds-its-products-in-china/

NYTimes: Why Apple builds its products in China

Seth Weintraub Apple Inc

inShare.57January 21, 2012 at 6:08 pm The NY Times just published an absolutely fascinating piece on Apple and why it builds almost all of its stuff in China. Go read it.  Clearly some of our politicians could learn a lot from it.

The short of it is that companies like Apple simply cannot manufacture product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cost (though it is cheaper in China) is not the reason, however.  Years ago,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ubsidized building cities of factories that can hire 3,000 workers to live in a dorm in a day —or 8,700 Industrial Engineers in two weeks (it would take 9 months in the U.S.).  Today’s gadgets require thousands of little parts that are all made in the same areas.  This whole global supply chain cannot be moved to the U.S.
简单地说,苹果就不能在美国生产。成本不是其原因(尽管在中国便宜),。。。
在中国,一天就能雇到3000人,两周就能雇到8700工程师。。。
春晚中。。。
发表于 2012-1-22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大家阖家欢乐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0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涉及到效率问题。。。在竞争激烈的今天,高效率成为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你的产品多好,多先进,迟过竞争者上市,很可能就面临失败的局面。。。谈到效率,特别是人员组织的效率,中国不敢说是第一,也是前三甲之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30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效率?
自由散漫的中国人如今也能胜在效率上了,万岁!
鬼子好像不用效率这个词在中国上,他们称其为密集型。。。: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苹果”为何只能“中国制造”?
2012年01月31日 09:40:20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1/31/c_122633101.htm
【美国《纽约时报》1月21日文章】题:美国是如何失去iPhone工作的




去年2月,当奥巴马与硅谷的头面人物在加州共进晚餐时,每位贵宾都被要求向总统提出一个问题。




但是,当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发言的时候,奥巴马总统却插话道:“要想在美国制造iPhone都需要投入什么?”




不久前,苹果公司曾经宣称,它的产品是在美国制造的。而今天,却很少有在美国制造的苹果公司产品。苹果公司去年出售的7000万部iPh one手机、3000万台iPad平板电脑和5900万件其他产品的几乎全部部件都在海外制造。




“这些工作回不来了”




奥巴马先生问道:“这些工作为什么不能回到国内进行?”




乔布斯的回答是明确无误的。据出席晚宴的另一位贵宾说,乔布斯说:“这些工作回不来了。”




总统的问题触及苹果公司的一项核心信念。不仅是国外的劳动力比较廉价,而且苹果公司的高管认为,外国工人的灵活性、勤劳与工业技能,以及海外工厂的巨大规模已经大大超越了美国同行,以致“美国制造”对于大多数苹果公司产品来说已经不再是一项可行的选择。




苹果公司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最受羡慕和效仿的公司之一,部分原因就是通过其始终不渝的全球经营。然而,困扰奥巴马和经济学家以及政策制定者的是,苹果公司及其许多高科技同行远远不像其他著名公司在其鼎盛时期那样渴望为美国创造就业机会。




苹果公司在美国雇用着4.3万人,在海外雇用了2万人,仅仅相当于通用汽车公司上世纪50年代在美国的40多万工人、或者通用电气公司上世纪80年代雇用的几十万人的很小一部分。另有70万人设计、制造和组装iPad、iPhone和苹果公司的其他产品。但他们当中几乎没有任何人在美国工作,而是在亚洲、欧洲或其他地方的工厂里。




贾里德·伯恩斯坦直到去年一直是白宫的经济顾问。他说:“苹果公司是一个实例,说明为什么现在在美国为中产阶级创造就业机会如此艰难。”




苹果公司的高管们说,目前进军海外是他们的唯一选择。一位前高管谈到公司是如何依靠一家中国工厂在距离iPhone摆上商店货架只有几周的时候改进其制造工艺的。苹果公司当时在最后时刻重新设计了iPhone的屏幕,因而迫使一条装配线不得不彻底改造。接近午夜时分,新的屏幕抵达这家工厂。




这位高管说,一位工头立即叫醒了公司宿舍内的8000名工人。每名工人分到一份饼干和一杯茶,被引导到一个工作站,不到半小时就开始12小时轮班把玻璃屏幕安装到斜面手机框架之中。在9 6小时内,这家工厂就日产1万部iPhone手机了。




这位高管说:“速度与灵活性是令人惊叹的。没有任何美国工厂能够与之媲美。”




对于几乎任何电子产品工厂来说,都可以讲述类似的故事———在几百种产业,包括会计、法律服务、银行业、汽车制造和制药等行业中,外包也已经变得司空见惯。




苹果公司远非唯一的例子。它提供了一扇窗口,可以从中看到一些著名公司的成功为什么没有转变成大量的国内就业机会。




贝齐·斯蒂芬森直到去年9月一直在美国劳工部担任首席经济学家。他说:“公司曾经感到有义务援助美国工人,即使这样做并非最佳的财务选择。如今,这种情况已经消失,利润和效率战胜了慷慨大方。”




“我对国家的长远未来并不感到担心”




一些公司和其他经济学家说,这种想法是天真幼稚的。高管们说,虽然美国工人是世界上受到最良好教育的,但是这个国家已经不再培训工厂需要的中等水平技能的足够人力。




为了企业的发展,各公司认为自己需要把工作转移到能够产生足够利润的地方,以支付创新的成本。如果不这样做,美国就有丧失更多就业机会的风险,其例证就是大批曾经感到自豪的国内制造商,包括通用汽车等公司。由于机敏的竞争对手的出现,它们的规模已经萎缩。




私下里,苹果公司的高管们说,世界现已沧海桑田,因此简单地通过计算公司雇员人数来衡量一家公司的贡献是错误的———尽管他们说,苹果公司在美国雇用的工人人数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一位苹果公司现任高管说:“我们不应当因使用中国工人而受到批评。美国已经不再培养具备我们所需技能的人才。”




去年,在奥巴马与乔布斯和硅谷其他高管的晚宴即将结束时,大家纷纷站起来动身离开,这时一群想要照相的人聚集在总统身边。乔布斯对奥巴马说:“我对国家的长远未来并不感到担心。这个国家真是太伟大了。我所担心的是,我们关于解决办法的讨论不够充分。”




例如席间,高管们曾建议,政府应当改革签证计划,以帮助公司雇用外国工程师。一些人曾敦促总统为公司提供“免税期”,以便其能够把海外利润带回国内,从而用于创造就业机会。乔布斯甚至建议,有朝一日是否可能把苹果公司的部分高技能制造业转移到美国,如果政府帮助培训更多美国工程师的话。




经济学家就这些以及其他努力是否有益的问题进行了辩论。他们说,一个陷入困境的经济体有时通过出乎意料的发展得到改造。例如上一次,就是上世纪80年代初,分析人士曾经对美国的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感到担忧。当时互联网还几乎不存在,很少有人预见到,攻读图像设计方面的学位正在迅速变成一个精明的赌注,而学习修理电话机则是死胡同。然而未见分晓的是,美国能否充分利用明天的创新,使之转变成千百万个就业机会。(查尔斯·杜西格基斯·布拉德舍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9 17:31 , Processed in 0.04833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