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75|回复: 77

]南都周刊:普京,沙皇式总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人面狮身 于 2012-3-6 10:42 编辑

2012年度第8期封面:普京,沙皇式总统
普京回归,南方系殚精力竭 赶制了一个专刊 这里转一篇 奇文共欣赏{:soso_e128:}
2012.03.05 南都周刊2012年度第8期

普京毫不掩饰对独裁政治的青睐,让曾经迷信他的青年人起了分化,要安抚民主意识逐渐觉醒的中产阶级,“普京大帝”就必须进行大幅度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响应变革的呼声。

3月4日,俄罗斯总统大选首次投票日。

普京,相隔4年之后,等待这一天重返总统宝座。

他当过两届总统,两次出任总理,发动了车臣战争,臣服了商界寡头,似乎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这位俄罗斯最强硬的头面人物重返权力之巅。

12年前,在他初任总统时,俄罗斯需要普京的铁腕政治和强悍风格来消除对未来的迷茫,他是这个国家唯一可以倚仗的英雄人物。

但现在时代不同了,12年过去,在西方和国内反对派眼里,原本象征着民主与自由的“总统”称谓,在普京那里,已经成了“沙皇”的代名词。

对于当下的俄罗斯来说,普京式的铁腕再也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万能钥匙;普京毫不掩饰对独裁政治的青睐,让曾经迷信他的青年人起了分化,要安抚民主意识逐渐觉醒的中产阶级,“普京大帝”就必须进行大幅度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响应变革的呼声。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人面狮身 于 2012-3-6 10:45 编辑

普京,沙皇式总统

2012.03.05 南都周刊2012年度第8期

对于当下的俄罗斯来说,普京式的铁腕再也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万能钥匙。



记者_文涛

千禧年之夜的莫斯科,人们都在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新总统出来狂欢,但他们没等到。

从叶利钦手中接过核控制箱钥匙后,普京和夫人在当晚就赶赴车臣前线。在摄像机前,新总统把200把匕首送给了即将参战的士兵,以此表明他对拿下这场战争的决心。

12年后的莫斯科,俄罗斯人又在等待普京。但这一次,他的履历表上令人瞩目的远远不只“前克格勃军官”。这12年里,他当过两届总统,两次出任总理,发动了车臣战争,臣服了商界寡头,媒体甚至报道他暗杀了几十名异议记者。



补充内容 (2012-3-6 11:57):
[color=Magenta]反人类罪啊,看来应该国际通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人面狮身 于 2012-3-6 10:46 编辑



随着3月4日俄罗斯大选日的到来,普京开始谋求自己的下一个总统任期。用反对派领袖之一、棋王卡斯帕罗夫的话来说:“他已经无法停止对权力的攫取。因为一旦放弃,他失去的不仅仅是地位和财富,可能还有自由。”

但此时的莫斯科已经悄然间发生了改变,街道上不仅仅有对他膜拜式的欢呼,更有成群结队的反对者,发出“不要普京”的喊声。选举前夕的2月26日,莫斯科成千上万的普京反对者走上街头,他们戴白色围巾或者白丝带,举着白色气球,呼吁普京淡出政坛。虽然普京的支持者也同时举行了行走,打出“Putin Loves All”的标语, 但与之前2月23日13万人的挺普集会比起来,这次支持普京的行走者被淹没在反对声中。几千辆反对者开车行驶在市中心的环路上,集体按喇叭,声援白色“倒普运动”。

去年12月4日公布的国家杜马选举结果中,普京所领导的统一俄罗斯党支持率下滑,但仍然凭借49.29%的得票率取得了选举的胜利。但随后媒体披露了大量暗箱操作的新闻,选举公平性遭到了空前的质疑,也使得3月4日的总统大选,被质疑是政治势力操纵选举,暴露在世界舆论的抨击之下。

杜马选举中统一俄罗斯党得票率的下跌和之后大规模的民众抗议,也许无法改变普京当选总统的结果,似乎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这位俄罗斯强人重返权力之巅。但对于普京,这位如沙皇一般的政治人物,在重塑“俄罗斯帝国”的过程中,内政外交树敌如林,未来的政治道路必然危机重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克格勃血液

普京从小就对间谍工作着迷。他的德语老师说,普京把所有的私人物品都上锁,他的课桌里除了当天的笔记,别无他物。“我很惊讶,还有这么一丝不苟的小男孩?”

16岁时,普京向克格勃部门求职。对方告诉他,先去学点专业知识,克格勃会主动找到他们需要的人。普京只好进入大学学习语言和法律。23岁时,克格勃终于向他敞开了大门。1975年,低级军官普京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在圣彼得堡追捕异议分子。10年后,他被派往东德,任务是和东德的情报部门合作,雇佣线人,同时建立经济往来,这段经历对普京之后的政治生涯起到很大的帮助。

已经定居美国的前克格勃高官卡卢金将军回忆说,当1975年普京加入克格勃时,跟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一样,他非常清楚斯大林犯下的罪行,以及秘密警察在那段时间的所作所为。

1989年,柏林墙倒塌。此时,在东德执行任务的普京已经是克格勃中校。他向总部申请军队支援,但没有得到回应。普京感觉东德背叛了他的祖国,于是无奈回到了圣彼得堡。也许就是在这个历史时刻,未来俄罗斯的雏形已在这个年轻军官心中诞生。

回到圣彼得堡后,普京在大学兼任教授。他的老师索布恰克竞选市长,普京加入了竞选委员会,后被任命为市长助理,这是他第一次试水政坛。他坚信克格勃的理念:严谨,低调,从不轻易暴露政治野心——这也是后来“普京体系”最重要的理念之一。

1991年,普京39岁。随着列宁像的推倒,苏联走到了尽头。这一年,克格勃分崩离析,中校普京审时度势,决定站在改革派一边。他从克格勃辞职,但已经在克格勃服役15年的普京,克格勃的体系已经深深溶入到他的血液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索布恰克的遗孀、议员Ludmila说,俄罗斯独立后,普京被索布恰克提拔为副市长,因为他有丰富的外交经验,是引入外国公司和银行的最佳人选。1991年,圣彼得堡陷入饥荒,普京利用外派东德建立起来的关系,组织了有效的物流,“石油换食品”计划是其中之一。也许从这个时候起,政治家普京已经意识到“能源换权力”的重要。

在“石油换食品”计划中,普京不得不对付大量腐败问题,这是他政治生涯碰到的第一个危机。他用克格勃的手段控制局面:秘密接触和调查黑社会组织,介入德国某公司毒品洗钱,介入该市的赌博行业,他掌握着该市的警务调动,私下利用犯罪组织,局面得到控制。

普京以铁腕治市,他公开讲话,如犯罪分子挑战政府,必须严惩:“警官们必须使用严厉甚至残酷的手段,这是唯一能降低犯罪率的办法。如果一个警官殉职,那要用10个罪犯的性命相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俄罗斯独立后,叶利钦开始修改宪法,私有化让金融寡头一夜之间成了亿万富翁。这激怒了俄罗斯民众。叶利钦出动坦克镇压反抗,150多人被打死。在圣彼得堡冷眼旁观的普京意识到:只有独裁,才能治国。

1996年,索布恰克没能继任市长。为了表示对老师的支持,普京辞去副市长职务。那一年,叶利钦在金融寡头的帮助下,通过金钱和电视秀,获得了总统连任。不过,叶利钦糟糕的健康状况和俄罗斯国内的动荡,让寡头们开始寻找他的继任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坛新星

1996年,潜入莫斯科政坛的普京利用克格勃手段,为他将来的政治生涯收集情报,建立网络。金融寡头们在寻找叶利钦的继任者,他们需要一个年轻、严谨、低调的政治家。年轻的普京,成为最完美的人选。

1998年,在金融寡头的操纵下,叶利钦任命普京兼任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前克格勃)主席。普京在就职典礼上说:“感谢总统的信任,我对这里每一面墙都非常熟悉。”尽管他是前克格勃中校,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个非现役军人担任最高情报部门首脑的人。他告诉昔日的同事们:联邦安全局必须全面恢复权力。

当时,俄罗斯正遭遇经济危机。当时的总理普里马科夫过于简单粗暴,甚至表示要把寡头们送进监狱。在对金融危机的调查中,普里马科夫总理任命尤里·斯库拉托夫为俄罗斯总检察长并展开腐败调查,他指控其中一个改建工程项目被贪污了6600万美元,涉案名单里竟包括叶利钦家族的人。斯库拉托夫触碰到了一个最敏感的领域。

斯库拉托夫回忆说,这个腐败案件的听证过程从技术上讲并不复杂,但过程非常艰难。因为案件涉及了叶利钦本人。流亡美国的前克格勃卡卢金说,叶利钦本人无法解雇总检察长,他没有这个权力。于是他找到了普京,而后者一口答应。

利用克格勃手段,普京很快获得了斯库拉托夫在前克格勃某“安全房子”里与两位女性交媾的视频,并在电视台公开。卡卢金回忆说,普京利用与妓女交媾的色情视频打击了试图调查叶利钦腐败案的总检察长,后者被迫辞职,普京因此得到了叶利钦的绝对信任。这也许是对的,普京有克格勃的素质:听命于上级。至少在这个时候,他是值得信赖的,这是他性格的一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利钦决定回报这个圣彼得堡小子、前克格勃青年军官。1999年8月,叶利钦在电视讲话中宣布:“我今天要提名一个人担任俄罗斯总理。在我眼里,他有能力让俄罗斯保持团结。他的名字叫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

这标志着,普京已经被寡头和叶利钦家族所认同。但异议人士、前议员谢尔盖·科瓦廖夫却回忆说:所有人都在问,谁是普京?名不见经传的他需要证明自己,系列公寓爆炸事件似乎如约而至。

普京就任总理后,三周内俄罗斯全境出现多起公寓爆炸事件,300多人遇难。政府立即指责这是车臣叛乱分子所为。但记者却调查发现,爆炸事件可能与政府有关,所谓恐怖分子,其实是联邦安全局特工。普京感觉不能再耽误时间了,他发动猛烈宣传攻势,指责车臣叛乱分子是幕后黑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普京的政治顾问格列布·帕夫洛夫斯基说,车臣问题是很多政治家的滑铁卢,很多人都尽力避开它,但普京却很固执地拿车臣做文章。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样做反而让他获得了实际利益。从这个时候起,普京终于成为了普京,他创造了自己的话语体系。

普京在电视讲话中说:“这些(制造公寓爆炸的)车臣叛乱分子不是人,他们是畜生,野地里的畜生。哪怕他们躲在粪坑里,也要抓出来消灭掉,这是我最后的宣言。”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将普京叫到他的办公室,把核武器的控制箱交给了普京。作为回报,普京保证了叶利钦的豁免权,以及丰厚的终身福利。

叶利钦也许没有想到,普京只忠于使命,而非服务他本人。在普京眼里,叶利钦是国家的罪人,他促成了苏联解体,输掉了第一次车臣战争,放任俄罗斯社会的政经恶化,叶利钦必须从政治舞台上永远消失。事实上,叶利钦下台之后,依然遭到普京的密切监视。俄罗斯前总理卡西亚诺夫在自己的书中透露:“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后,他的前任——俄联邦第一位民选总统叶利钦成了克里姆林宫的囚徒,他的每一次电话都被监听,行动和对外联络都受到限制。叶利钦本人对此心知肚明,但他没有反抗,因为他不想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找麻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腕治俄

年轻的总统需要一场他能控制的战争,震慑敌人,也许,还有民众。

电视台记者Dorienko回忆说,普京经常私下找他谈话,希望在节目中煽动对车臣的仇恨。“他要求我在直播中帮他说出出兵车臣的愿望,他想看到公众对此的反应。”

1999年10月,俄军战斗机空袭了车臣首都格罗兹尼。车臣独立分子认为俄罗斯声称的反恐行动实际是大屠杀,是殖民战争,十多年间,有30%车臣人遭到杀害。历史学家费尔世蒂斯基评论说,普京通过发动第二次车臣战争向人们展示了他的政治铁腕,他能在复杂的政治形势下作出决断,他是俄罗斯军队最好的主帅。

2002年的一次欧洲峰会上,法国记者指责普京政府对车臣的军事行动是种族灭绝。普京的回答让在场的各国首脑鸦雀无声。“我们是多宗教并存的国家。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伊斯兰极端分子,如果你想要割包皮,就来莫斯科吧。我们有着非常出色的专家,我可以推荐一个给你做手术,他会让你再也长不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初,普京决定把俄罗斯从车臣的噩梦中解脱出来。他宣布车臣战争结束,同时任命被炸死的艾哈迈德·卡德罗夫总统之子拉姆赞·卡德罗夫为总理,后者成为普京的代理人,让车臣陷入持续内战。

前议员科瓦廖夫说,普京的俄罗斯跟所有警察国家一样,需要两个敌人:一个是外部的,一个是内部的。如果没有敌人,这个系统就会崩溃,这跟苏联时代并没有两样。

为了向西方,尤其是美国宣示俄罗斯“秘密行动”能力的回归,普京将美国海军情报军官埃德蒙·波普逮捕并审判。后来经商的波普回忆起这段经历,说:“俄联邦安全局的官员明确告诉我,抓我就是一个政治行动,不但向西方展示强硬,也告诉人们,普京和叶利钦是多么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轮到俄罗斯的寡头们成为普京立威的活靶了。普京上台后曾告诫过寡头们:生意照做,请远离政治。但根基深厚的大亨们没把这个年轻总统的警告放在眼里,最终自食其果。2002年10月,俄罗斯总检察长办公室正式以诈骗罪起诉汽车制造业寡头别列佐夫斯基;2003年,尤科斯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霍多尔科夫斯基因税务问题被捕;同年8月,传媒大亨弗拉基米尔·古辛斯基被捕……

通过一系列对寡头的打击,普京向全世界传达一个明确的信息,控制能源是他的最新武器,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俄罗斯重新成为超级大国,不论反对力量来自于国外,还是国内。



补充内容 (2012-3-6 12:03):
挟西方毒药侵吞国家财产的大鳄  一定有办法让他吐出来

补充内容 (2012-3-6 14:39):
同年8月,传媒大亨弗拉基米尔·古辛斯基被捕…

卖拐的前苏联南方系被清算啦,当初没想到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不可一世的俄罗斯大亨们,在普京重新召集的会议上恭恭敬敬,噤若寒蝉。他们知道,这个前克格勃远比叶利钦难搞定,如有不从,他们就“肯定出局,而且是永久性的”。现在,普京成了俄罗斯最大的寡头。不论是在安全局,还是在政府要害部门,都有普京的前克格勃亲信以及在圣彼得堡的旧识把持。


补充内容 (2012-3-6 12:05):
虎视眈眈国企的宵小  别得意太早,佐利克成不了你的靠山,否则普京早成了卡大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蜥与他们的美国主子真是一个鼻孔出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俄罗斯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联合人民阵线United Civil Front的领袖卡斯帕罗夫称,普京需要打造一个集团,对他来说,管理俄罗斯就像经营一家公司,都是生意。他倡导的所谓国家主义,最终让他在生意上获利。“石油就是最好的例子,以国家的名义开采,铺设输油管道,当石油从另一端流出来的时候,就成了私人公司的利润。”卡斯帕罗夫把这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干净的“寡头经济”,为普京首创。“你分不清经济实体和政府部门的界限。金钱控制了这个国家,而政府控制着金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普京对言论自由的打压,也令世人震惊。2006年10月7日,著名新闻调查记者安娜·波利特科夫斯卡娅在莫斯科公寓被暗杀,这之前,她正准备出版抨击普京车臣政策的书籍。移民到英国的俄联邦安全局官员利特维年科随后在伦敦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证实普京是一系列爆炸案的幕后指使,暗杀波利特科夫斯卡娅的命令也来自于普京。

当年11月23日,利特维年科因为放射性物质钋-210中毒死于伦敦。这一事件也一度让俄英的外交关系面临危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西方和国内反对派眼里,普京已经完全背离民主的道路,公开把俄罗斯重新打造成了一个极权统治的国家,他甚至亲自任命地方官员,打压言论自由,通过联邦安全局招募线人,打压各种民主活动,还抵制有外国资助的NGO组织。在他们看来,原本象征着民主与自由的“总统”称谓,在普京那里,已经成了“沙皇”的代名词。

普京的所作所为也惹恼了美国。2006年,时任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了措辞强硬的讲话,称不能容忍俄罗斯用油气资源对别国进行勒索,欺压邻国,以及对民主运动的迫害。和欧洲盟友不一样,美国很严厉地抵制俄罗斯的地区霸权主义,重申将在欧洲建立导弹防御系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此,普京作出了强烈回应。他讥讽美国的国防预算是俄罗斯的25倍:“美国所有的房子都变成了军事设施,这太聪明了,这意味着俄罗斯也必须有同样的防御能力。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都清楚,狼先生(美国)正肆无忌惮地吞噬着其他国家。”俄罗斯拥有的核弹头比美国多8千枚。在普京任期,俄罗斯的核武器和弹道导弹的研发和储备有了迅猛进步。普京公开声明:“俄罗斯的核打击能力,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一个国家能与我们匹敌。”



补充内容 (2012-3-6 14:42):
流氓遇到无赖 别啰嗦 有种比试比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人真实把自由和民主这个神器使用的炉火纯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普京大帝”

普京执政后,重新确定俄罗斯国歌的旋律采用原苏联国歌,重新填词,以代表俄罗斯人期望祖国重现苏联时代的辉煌和强盛的国力。

人权组织“纪念碑”主席阿尔谢尼·罗津斯基说:“普京恢复使用苏联国歌的目的是唤起国人对昔日荣光的记忆,证明俄罗斯还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必须让世界其他国家尊重,甚至害怕,从而激发了人民脑子里根深蒂固对独裁统治的眷念。普京说,他是一个简单的人,但这个国家是伟大和强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7 06:25 , Processed in 0.04899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