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66|回复: 1

既然担心对台动武就应建立军事互信机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0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澳门新华澳报今天登载评论员富权的文章“既然担心对台动武就应建立军事互信机制”指出,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进行谈判并达成两岸和平协议的“初级阶段”,在两岸达成和平协议的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先行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一种实事求是,合情合理的安排,但马英九却就是拒绝踏上这一步。详论如下:
不知是巧合,还是“刻意安排”,由海基会主办的《“九二共识”二十周年学术座谈会》,是在中共“十八大”开幕后翌日举行。而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在“十八大”上的报告,首次将“九二共识”写进中共全党的文件中,就正好为与会对学者专家们提供了讨论的谈资,更是将了应邀前往出席并致辞的马英九和王郁琦 的一“军”:如何做出回应?
或许,由于马英九的致辞是事先已经拿拟好,难以全面及直接地对胡锦涛的“十八大”报告作出回应,但由于此一研讨会的主题是“九二共识”,而胡锦涛的“十八大”报告又是首次将“九二共识”写进中共全国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因而也就是“相约不如巧遇”,其幕僚事先为他拟好的演讲辞,也就正好为“回应胡锦涛”派上用场。尽管未能完全对应胡锦涛报告的内容,但在“九二共识”及两岸谈判部分,也可看出两岸领导人对此议题的思维定势及同异之处。
马英九昨日在《“九二共识”二十周年学术座谈会》上的致辞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重点。其一是马英九以“见证人”的身份,详述二十年前海峡两会达成“九二共识”的过程,以证明“九二共识”是确实存在的,并非如民进党所说的“凭空捏造”;其二是强调胡锦涛在中共 “十八大”报告中也有提到“九二共识”,并因此而作出海峡两岸都十分重视“九二共识”的结论;其三是仍然坚持台湾方面对“九二共识”的内涵的单方定义,那就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而对大陆方面对“九二共识”的理解,是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但在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可以暂时不提其含义,亦即台湾学者所形容的“一中不表”,避而不谈。
马英九的致辞内容,仍是属于各说各话,本来没有什么不妥,实际上在过去四年多来,大陆方面就是在明知台湾方面有意扭曲“九二共识”定义的后半部分,但只要其能够承认“九二共识”的前半部分亦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就采取模糊策略,推动并进行两会协商及签署协议;但“陆委会”主委王郁琦在出席研讨会前回答记者所谈的内容,则是值得商榷。
其一,他说“昨天有一个蛮注意的地方,大陆把‘九二共识’纳入他们正式的文件,这是第一次,的确是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过去在野党会说大陆并不承认‘九二共识’,现在两岸都承认、同意“九二共识”,是一个大家的共同基础,这个应该没有疑问的。这当即被台湾媒体“修理”,指出温家宝在今年三月五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已经将“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写入工作报告中,当时“陆委会”还做过回应。
其二,王郁琦声称两岸协商“先经后政”,两岸还有很多事务性事项还需要透过协商来解决,和平协议与政治性对话都不是优先的事项,等于是直接拒绝了胡锦涛的呼吁,这比马英九还要“激进”,因为昨日马英九尚未正式对胡锦涛的建议进行表态性的回应。
而并没有出席这个研讨会,而是列席“立法院”委员会备询的“行政院长”陈冲,在被“立委”问到如何因应胡锦涛提出的“探讨在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做出合情合理安排”时,却表示“胡锦涛的谈话没给台湾带来新压力”。果真如此?这连民进党人也不敢作如此想。实际上,昨日,民进党阵营的“台湾智库”也举行一个“利多?利空?大选后美中台新形势”的座谈会,与会的民进党籍学者都认为,中共“十八大”后的“习李体制”上路,虽然对台政策大方针不变,但具体议题设定的先后次序和执行进度将会逐步调整。“习李体制”一旦权力稳固,对台政策就将不再是胡锦涛的“软的愈软、硬的愈硬”,而是转为“软中带硬、经缓政行”。曾任陈水扁时期的“陆委会”副主委的“中央研究院”欧美所副研究员黄伟峰还直率地指出,中国当局已对马政府“只经不改”的作法感到不耐。曾任民进党中国事务部主任的“台湾智库”国际组召集人赖怡忠也指出,今年从中国大陆提出“两岸一国”后,马英九明显在踩煞车,现在越来越明显。
其实,胡锦涛“十八大”报告涉台部份的内容,基本上就是沿自于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连战,与胡锦涛达成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的内容,即使是马政府最为忌讳的“达成和平协议”部份,也是如此。实际上,《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的表述是:“促进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建构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架构,包括建立军事互信机制,避免两岸军事冲突。”而“十八大”的表述则是,“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稳定台海局势;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马英九将其前任所作出的承诺抛到太平洋去,看来这也是连战心中老大不爽的原因之一。
可以说,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进行谈判并达成两岸和平协议的“初级阶段”。在两岸达成和平协议的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先行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一种实事求是,合情合理的安排。但马英九却就是拒绝踏上这一步。而他日前在接受《亚洲周刊》专访时,还拿出“签署和平协议一定是因为之前有战争,从停火、停战到和平协议;而对两岸来说,这阶段早就过去,两岸已签署十八项协议,签的内容都是以和平为基础,所以两岸和平协议不是最优先的,而且有许多台湾民众不希望两岸交流走得太快”为籍口。
这是偷换概念。实际上,发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期的国共内战,双方一直没有宣布结束。此后还陆续发生多次战斗,包括台湾军队偷袭东山岛,及派出多股武装特务偷袭大陆沿岸,也包括发生了惊震国际的“八二三炮战”及“八六海战”,及解放军攻占一江山岛等。目前的军事缓和态势是单方的意愿。其中大陆方面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于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但《告台湾同胞书》又紧接着指出,“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这只能制造人为的紧张。我们认为,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当然,也包括了台湾方面的宣布解除“戒严”。尽管解除“戒严”主要是针对台湾地区的内部问题,但由于当年蒋介石先生宣布全国进入“动员戡乱时期”,并颁布“戒严令”以及一系列以“戡平中共叛乱”为目标的“动员戡乱法系”的本身,就是国共内战的产物,并将之从大陆带到台湾去继续实施,从而形成了海峡两岸的军事对待。虽然在数十年后宣布终止,但两岸之间仍是处于“和平对峙”的态势,军事敌对的情绪及相关部署仍然存在。万一民进党再次上台,台湾海峡可能又将重演剑拔弩张的一幕。
台湾政坛上有一种说法,说是马政府担心大陆主张结束两岸军事状态,是为了制止美国对台售武。其实,中美两国已经签署了《八?一七联合公报》,是国际双边协议,已经对军售作出了制约。何况,以逆向思维思考,两岸签署了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协议之后,中共就不能再“对台动武”了。而这正是台湾方面最为担心的事情,并整日挂在口中,甚至作为“大陆不友善”的重大理由。现在胡锦涛以最友善的态度提出来了,马政府为何又不回应,这岂非是“叶公好龙”?
http://www.zhgpl.com/crn-webapp/mag/docDetail.jsp?coluid=0&docid=102299122&page=1
发表于 2012-11-27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必要搞什么军事互信  毕竟实质的讲  中国的内战还没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11-17 09:47 , Processed in 0.03018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