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论坛上一些人总是把张灵甫吹得神乎其神,在其它一些网站的论坛上更是如此,百度论坛上更是把张灵甫吹成抗日十大名将第九名,比他的上级名将王耀武还靠前。要确定张灵甫到底是抗战名将还是抗战草包,我们首先要解决如下问题:
1,国军编制:一个团1000-3000人,一个旅4000-10000,一个师15000-30000
2,日军编制:每师团约25,000人,每旅团约7,800人(没找到详细的) 3,张灵甫的军职: 1937年10月,第74军第51师第153旅第305团团长上校; 1938年9月,第74军第51师第153旅旅长少将; 1940年冬,第74军第58师副师长少将; 1941年10月24日,第74军第58师代师长;
1941年冬,第74军第58师师长少将; 1944年5月,第74军副军长;(同月保送入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第二期深造) 1945年2月20日,授予中将军衔 3,张灵甫的战绩:关于张的战绩网上资料大多不齐全,而且大多引用国军战报,真实性可见一斑 1937年率领五十一师一五三旅三〇五团参加上海保卫战,打死打伤日军800余人(没有作战对象、军力配置以及己方伤亡数量) 1937年12月在淳化镇、上坊镇两地阻击日军,损失分别为伤亡六百余人、官兵折损已近千人(没有对方损失情况及对方军力配置)
1938年5月28日张灵甫率305团参加兰封会战之三义寨攻坚战,伤亡百余人。(问题同上) 1938年帅51师153旅参加万家岭大战(没有详细战报,只是说张身中7块弹片,没有其它记录) 1939年3月,张灵甫率部参加南昌会战(同上,丢了条腿) 1941年3月15日,张灵甫代理58师师长,参加上高会战。74军重创日军34、33师团(看清了,是74军,不能全部算到58师头上的,王耀武很不高兴的) 1941年9月26日,在永安58师对阵日军第3师团主力和第6师团一部,58师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参战官兵为官兵约一万一千九百人,伤亡超过百分之四十;日方战报日方伤亡800人(这个战报比前面的稍微强点) 1942年6月浙赣会战,张灵甫率58师在衢州外围与日军血战3日(敌情不明,不知道老张在跟谁打)
1943年6月张率58师参加鄂西会战.6月6日,74军58师与51师携手打击日军独立混成第17旅(没战报) 1943年11月常德会战,日军精锐南京大屠杀元凶13师团主力5个联队猛攻慈利,慈利地区正面主阵只有张灵甫58师孤军作战(每个步兵联队约3700人) 1943年12月8日张灵甫与51师携手歼灭日军南京大屠杀元凶13师团大部(大部是多少?) 1944年第四次长沙会战,张灵甫指挥58师在益阳、宁乡诸战中,毙敌736人,伤敌1697人,自身伤亡一千六百余人(继续敌情不明) 1944年58师与40师团鏖战,损失超过25%(不知道此时58师有多少人,就按12000算吧)。 1944年7月23日,张灵甫率58师向金兰寺方向出击,与116师团激战两天,与敌援军激战2日,自身伤亡40%。
1944年8月10日,58师仍在鸡窝山以东的1066高地与敌激战。 上面的战报,出自百度科张灵甫,大多数战报非常不详细,要么是敌情不明,不知道跟谁作战,要么是战绩不明,不知道敌我损失是多少,只有个别几个战役有战报(上海保卫战以一个团歼敌800,这个战报是国军的,估计真正的也就是400以下;永安战役,以12000人歼敌800,自己损失超过4800人,即使把日方损失乘2也只不过歼敌1600,同时己方损失可能更大;长沙会战58师歼敌2400余人,损失1600,去除水分后估计是歼敌1200,损失3200;后面的两次战役更是不堪入目,58师损失竟然在3000人、4800人以上,如果去除水分应该超过6000、9600人)。 根据以上战报可以看出,张灵甫所参与的几次战役大多是以12000人以上,换来不过歼敌千余人的战绩,而损失数量却远远超过歼敌数量。要知道张灵甫所在的74军可是蒋军嫡系部队,军力配置比日军应该差不了多少,由此可见张灵甫确实无愧于草包将军的称号(除非张灵甫把58师的装备都支援给了八路军,自己跟58师的弟兄们小米加步枪抗日去了)。
补充1 张灵甫58师主要对象简介: 第3、6师团:1等师团,日军精锐部队; 33、34、40师团,四等师团,也称治安师团、补充师团,无装甲部队;
86联队,可能隶属于22或者15师团,22师团是四等师团,15师团是三等师团(预备役部队,无装甲部队); 独立混成第17旅(38年之后成立,无装甲部队); 13、106、116师团:三等师团。 日军装甲部队:1942年6月24日,日军大本营下令组成机甲军,由吉田德充任司令官,下属战车第一、第二、第三师团和战车教导旅团。其中战车第一、第二师团和战车教导旅团均隶属关东军战斗序列,唯独战车第三师团配属在中国派遣军。 小结:张灵甫与日军1等师团作战1次,剩余都是和3等、4等师团作战;目前我所掌握的资料表明,只有第一师团装备了30辆坦克,其它师团并没有装备坦克。而战报上张灵甫部队并没有和第一师团、战车第三师团作战。 补充2: 四三年常德会战57师守城战
日寇攻城部队:第3师团,第68师团,第116师团(包括毒瓦斯部队),共计4万余人。 常德守城部队:国民党陆军第74军57师,总兵力计8529人,代号:虎贲。 在常德会战中,负责保卫常德城的国民党陆军第74军57师,在易攻难守,无险可凭的情况下,以八千之师,对付装备精良的 四万之寇,孤军奋战16个昼夜,最后几乎全军阵亡,但给日军也造成了重大伤亡,在常德城郊丢下了上万具尸体,其战斗力大伤元气。 评论:同样是精锐师,同样是防御战,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补充3:日军师团编制及等级划分请参考321楼,原始数据出自tom网。
各位战友请注意:本贴主要目的是讨论张灵甫,不涉及民主、贪腐、个人隐私、人权、主权等问题。诸位如果怀疑本贴引用的数据,本人欢迎指正。
一、张灵甫的战术修养太差
张灵甫并无将才,兵家很早就说了,排兵布阵,地形为上,可怜的张灵甫,想都没有想,妄图依靠孟良崮这个地方来守护,企图以自己为饵,引TG上钩,可事实上呢?孟良崮的地质、地貌峥嵘突兀,,状如覆碗,顶上寸草不生。说白了就是光秃秃的石头山。这种石头山,全是大石头,一般的单兵工具无法构筑工事;“状如覆碗”,连可以遮挡、隐蔽的沟坎也很少。 这么一说就明白了,74师在孟良崮基本上没有象样的工事,因此,徒有险峻地形,根本谈不上易守难攻。
另外一个众所周知的 原因就是孟良崮山上本来是有水的,但那年提前干旱,所以断水,张灵甫的美式装备主要是水冷式马克重机枪,该枪厉害但打的时候经常需要注水冷却。所以在没水的情况下,好装备反而拖了后腿.
最后,孟良崮虽然看上去易守难攻,但能立足摆阵的地方少,人都挤在一堆里。被TG一顿炮轰就完了,TG开炮基本连瞄准都不用。
有人说,张将军那是运气差,我总觉得似乎抬举了他,古往今来,兵家第一要务就是扎营布阵之说,而他就是压根就没有注意这些细节问题。
至于最重要的一点,我甚至怀疑他压根是不是自个找死。从当时的作战地图很明显就可以看出,孟良崮的唯一后路就是垛庄,张灵甫留在垛庄一个团,下属三个营,一营和二营都是物资营,只有三营有几个连,这么一个粮草及退路的主要阵地,张将军居然不派重兵防守,任凭粟裕拿下垛庄,丢失大量弹药不说,连后路也被堵截了,彻底成了瓮中之鳖,张将军也算是写过基本战争论文的,连后勤保障以及退路这头等大事也轻易被人抄掉,只能说明他是个纸上谈兵之徒,何来名将之能呢?
相比粟裕将军,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看地图,长期游记战使得粟裕将军对地形的了解和重视远高于张灵甫这个只知道靠新式武器装备来打战的北大才子,在江南地区打游击战的经历,让粟裕知道善于利用地形进行作战的重要性,而张将军认为自己装备先进,地理位置优越,想凭借这些就能坚守三天时间,拖垮共军,那是狂妄自大的表现。事实证明,这完全是其个人的一厢情愿。
另外,更重要的还是张灵甫完全的打乱了当时的国军的战局部署,擅自主张,使得所有其他军队的战略意图完全被其打乱,变成最后都要以孟良崮为核心,进行战略调整,迫使全盘计划都要改变,国军四十万人,不是四个人那么容易调整,这么一折腾?三天?如果不是救兵如救火,没有三十天,都未必协调的下来。兵形险招,以己为饵,的确非常的了不起,但是他有没有这个资本能做到这个战略意图呢?
长期在国军里混的北大才子,根本就应该知道国军内派系林立,加上张灵甫刚愎自用,一直为老蒋所期待,看人都是冷眼相向,先是与李天霞争夺师长位置,后是怪黄百韬救援不力,人家都拼了老底子来救你,你还搞的跟什么似的,人家凭什么来救你呢?求人还那么不客气,这不也是找死么?所谓名将,爱兵如子是一方面,但是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资源,像他这样四处哀求还无人搭理,抬出老蒋才买的了些许面子的将领,称的上是名将?见鬼了。
战后,黄百韬面对蒋介石的斥责,据理力争,明确指出张灵甫的计划,纯粹是理想主义,毫无完善之处可言,弄得蒋介石也无话可说,说明老蒋对此也是默认的。
在回到前面说的张灵甫好选不选的选择了孟良崮,还出现了个最大的问题,他本来是想周边的几个师离他最多四、五公里的地,为什么就过不来呢?张灵甫可笑的地方还在于,他是坐车坐的太习惯了,压根也没有考虑过山地行军跟陆地行军是两个概念,三五公里的是直线路程,当地都是山区,真走起来,又岂是四五公里的事情呢?就是不打战,让你走走山路,也有的走,更何况是当时TG一门心思的拼死打援呢?
更可笑的是,由于大山阻隔,你只能听到远处的炮火轰鸣,黄百韬根本无法对74师进行炮火支援,在平原的三、四公里,集中火炮攻击TG部队,估计也没有多少下也就行了,可是在山区?怎么打呢。
张灵甫,自己好选不选的选了这么个地方,死了自己不说,也把最精锐的全副武装美式装备的整编74师给活活拖死在了孟良崮。
总的来说,孟良崮战役的失败最大的根源就是张灵甫自身的作战修养太差,作为几万人统帅,对扎营的地方如此草率疏忽,也很充分说明他不是合适的长官人选。在反过来看,要是他当时动作快点,想退回朵庄固守未见得不行。就算要上山中心开花,四面合围,那么自己到底能撑多长时间该算清楚吧。
张师长看来根本不清楚他自己有多少的弹药储量,撑了两天就弹尽粮绝了。要是弹药足够的话,解放军也吃不下74师。74师可是有上万战士在打光子弹后静默隐蔽在一个山谷并未被解放军发现,直到粟裕清点俘虏人数发现不对重新搜索了一遍战场才发现的。有如此战士,竟然还撑不了两天,张师长难辞其咎。
所以,按他的水准,也就是个旅团长的料,没有指挥一万人以上的能力,要是李天霞当了74师师长,孟良崮不见得能上演。说白了,孟良崮之役粟裕固然神机妙算,但是也要有张这样骄狂无能之徒才能有此大胜。张在抗战指挥连团级别打得不错,可惜技止此尔,要指挥一个军,还是太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