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95|回复: 0

端午重忆王国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3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马奔腾

  1927年6月2日(农历五月初三),端午节前夕,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颐和园鱼藻轩跳昆明湖自杀。作为一名享誉世界的学者,他的逝去引起社会各界人们的震惊与痛惜。先生仙逝至今已86年了,但他的不朽成就却一直发生着深刻影响。正如陈寅恪为王国维撰写的纪念碑碑文所言:“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的确,正是那“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塑造了王国维先生的品格、成就了他学术的辉煌。
  王国维 16岁中秀才,被称为“海宁四才子”之一。他不喜八股文,对世人趋之若鹜的科举考试也不热心。他的朋友陈守谦在《王忠悫公哀挽录》中回忆:“君于学不沾沾于章句,尤不屑就时文绳墨,故癸巳大比,虽相携入闱,不终场而归,以是知君之无意科名也。”王国维觉得学习西方哲学比学习科技更为重要,所以他1898年赴上海在东文学社学习时就开始接触西方哲学理论。1903年开始阅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因不能理解,转而阅读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自言找到了“通汗德哲学关键”,之后几年反复研究康德哲学,“则窒碍更少”。他在20世纪初的几年里发表了《哲学辨惑》《叔本华哲学及其教育学说》《叔本华与尼采》《汗德之哲学论》《英国哲学大家休蒙传》等文章,足见他对欧洲哲学花费很大力气,作了系统研究。后来他感到哲学“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体味到爱与真的矛盾,而由于性格的缘故又认为自己“为哲学家则不能,为哲学史则又不喜”,因此王国维转向了文学与美学,以至美的文艺境界安顿漂泊的灵魂。
  王国维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上最著名的是其《人间词》与《人间词话》,这两者又构成互相印证的关系。他词作的成就在境界的开拓上,而境界也正是《人间词话》所着力强调的。从具体作品分析,王国维的词作多摆脱了抒写离情别绪、宠辱得失的俗套,重在展现个体的人在苍茫宇宙中的悲剧命运,是对生命与灵魂的考问。他“往往以沉重之心情,不得已之笔墨,透露宇宙悠悠、人生飘忽、悲欢无据之意境,亦即无可免之悲剧”(周策纵《论王国维人间词》),诗词中因此每每流露出哀伤的气息。如《采桑子》中言:“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发现人间的苦难,是与因循守旧、知足常乐的人生相对立的境界,是人的觉醒。如此,“境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他的词表达的就是一种哲学境界,而超越了伦理的境界。
  《人间词话》中“无我之境”的“无我”,即为王国维《叔本华之哲学教育学说》一文中讲的“无欲之我”;所谓“理想”与“写实”的提法,也是来源于叔本华使用的概念“理想”和“摹仿自然”。王国维将叔本华等人的哲学美学观内化为自己的人生观艺术观,并与中国的传统艺术实践进行了完美结合。《人间词话》成为中国美学史上融通中西、承前启后的理论巨著。后来王国维在戏曲研究、历史研究、古文字研究等领域进一步做出突出贡献,也都与其极富创造性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导向有关。
  与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上不拘格套、自由驰骋的创新精神相比,王国维的人生态度却要保守得多。他能接受西方哲学并运用于学术研究,能接受属于民国政府的清华大学导师职位,却又不能接受辛亥革命,不愿抛弃小朝廷的皇帝。他与他的师长、朋友、亲家罗振玉也在近三十年的交往中充满了说不清的恩与怨。或许是复杂、动荡的时代给了他充满矛盾的精神世界吧!这样一种矛盾竟然最终导致知天命之年的他彻底放弃了生的希望。他在临终遗嘱中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到底是什么样的世变,是何种不可承受的侮辱,让他平静地、从容地走向死亡?抑或是他心底里接受和形成的悲观主义哲学的缘故?他要去寻找另一个可信且可爱的世界?而选在端午节前夕投湖自杀,也总会令人想起历史上另一个文化名人屈原。其弟子王力在挽诗中曾言:“竟把昆明当汨罗,长辞亲友赴清波。”王国维的自杀引发了后世学人们数十年的猜测与争议,因为他的死已超出个体的意义而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事件。但毫无疑问,他是以死来捍卫自己的独立与自由,捍卫作为一个学者的人格与尊严的。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被发现和公布,王国维先生的形象正越来越丰富和生动起来。前不久在台湾和大陆分别出版的王国维之女、百岁老人王东明的回忆录(大陆书名《王国维家事》),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王国维先生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如王东明在书中说:“父亲一生清寒,又不善营生,为致力于学术研究,受人济助,十分无奈。所以,他希望儿辈不要再走他的老路,能自立自强。”
  而今,在清华园绿树环绕的优美角落,王国维纪念碑跨越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依然静静地伫立,也时有学生或游客恭敬地前往瞻仰。当前国家日益富强,我们不必再有类于王国维先生的悲剧心理;而中西文化仍互相激荡,需要面对的文化问题仍层出不穷,先生应能为知识分子的人性修养、为今日之文化繁荣与发展带来深刻启示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8 04:50 , Processed in 0.04135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