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中山陵园官方网站:http://www.zschina.org.cn/index.aspx
南京中山陵
自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后,东西方文化才开始了第一次正面较量,国人在事实面前,才知道我们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不是唯一,还有比我们先进的国家。在之后的近百年间,国内的战乱和国外列强的入侵,使中华民族再次到了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南京——再次担纲起了历史责任,成了结束千年帝制,开创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的定都之地。同时,也把南京再次推到了世界风云际会的风口浪尖上。
历史在嬗递演进中,对于南京的选择,成了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一种取向。公元229年间,一位姓孙定都在南京,开始了南京的建都史。1700多年后,又有一位姓孙,当选为民国首任大总统,他风尘仆仆地从海外归来,到南京就任。一前一后,两位孙姓英雄都在南京建功立业,逝世后两人长眠在一座山上——钟山。十朝古都从孙权到孙文,历史有时会有诸多偶然,但这偶然发生在南京,发生在一座神奇的山上,就非偶然,又亦偶然,这些历史偶然,似乎在冥冥之中想证明,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从筚路蓝缕到文明昌盛的一种必然。
尽管南京现在已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高楼鳞次栉比,商贸繁荣昌盛。然民国留给这个城市的文化,至今仍是伸手可摸。在当年的首都建设计划中和我们现在看到众多民国建筑,体现了传承和容纳的一个民族的风度,因而成为南京众多建筑的特色,成为近代建筑经典,使观者为之赞叹。
结束帝制,是结束一种与世界不合拍的文化。开创共和,是开创一种与世界先进理念相融的文化。“民国文化看南京”,看民国建筑只是看文化的一种表象,而深层的是政治经济科学技术里的隐含着的文化规律。文化是一座城的魂,也是一座名山的魂。
解放军保护中山陵
4月24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渡过长江进入南京,当时,南京的国民党军队都已撤退,解放军先头部队入城后,向前追击,他们发现陵园内还有一支国民党部队,但这支部队不是国民党的正规部队,而是守卫孙中山陵陵寝的卫队。解放军上级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认为对这支守卫中山陵的拱卫部队,应该区别于参加内战的国民党军队。随即,第二野战军第 105师派某团政委刘志诚率领一批战士进入陵园,到达陵园之后,他们与范良等拱卫处负责人谈判,双方一致决定:人民解放军分别进驻中山陵和明孝陵、灵谷寺、紫金山天文台。拱卫大队接受解放军的改编,继续担任中山陵的守卫工作。从此,中山陵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当天上午,该团政委刘志诚召集拱卫处干部讲话,说明共产党对孙中山先生是一贯尊敬的,解放军将会严格保护中山先生的陵墓,嘱咐拱卫处官兵照常安心工作,维护中山先生陵园的正常秩序。然后,刘志诚等解放军负责人由范良引导登上中山陵,检查了中山陵祭堂、碑亭、陵门等处的情况,发现没有什么损坏。当时,拱卫大队的菜金已经无法维持,还缺少粮食,当刘志诚听说了这一情况后,立即与上级联系,帮他们解决了暂时的困难。
25日又召集全体留守人员讲话。4月27日,再召开拱卫处全体班长以上干部开会,说明怎样在新形势下开展工作,并嘱咐将所有武器弹药即日起造册送刘政委转呈上级,决定各队暂时不使用的武器一律交存处部。与此同时,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亲笔书写了一条“保护中山陵”的手令,派人送到中山陵,陈毅的这条手令用镜框装起来,放置在陵堂里。
解放初期,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听信谣言,以为解放了就可以将国家财产随意占有,一些人聚众公开盗伐森林,特别是山后的情形更为严重。部分群众不但不听劝阻说服教育,反而竟敢围殴拱卫队队员,班长张文生、队员翟文炜均被殴伤。夜间盗伐尤为猖獗,队员戴元振在巡查时竟被歹徒用手榴弹炸伤。为了加强对中山陵园的保护,军管会决定派出解放军协同陵园拱卫队加强巡护。 8月1日起,姚尔觉和李务本率公安部队进驻陵园后,与原拱卫队队员共同守护森林,并抓获为首盗伐林木的冯启宝等 11名罪犯,押送十区人民政府处理,使盗伐陵园森林的坏分子受到了应有的打击,至 9月以后,盗伐林木之风才渐渐平息。
1949年11月12日是新中国成立后迎来的第一个孙中山诞辰纪念日,这一天,南京市军管会、南京市人民政府在中山陵举行了隆重的谒陵仪式。参加谒陵的有市军管会、市政府、中共南京市委的代表及各界人士共 500多人。军管会主任粟裕、副市长柯庆施、中共南京市委副书记唐亮和各民主党派代表、文化界代表李方训、吴贻芳、徐养秋、陈中凡以及人民解放军代表、工人代表、学生代表等,于 1邮寸30分到达灵堂,整齐地站立在孙中山坐像前。谒陵典礼在新中国国歌声中开始,粟裕主任向孙中山遗像献花后发表了简短的演说。随后,谒陵人员进入墓室,绕孙中山墓圹一圈,谒陵仪式在 12时结束。
以后,每年3月12 El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和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纪念日,江苏省、南京市各界人士都要来中山陵举行谒陵仪式,从未间断。
中山陵浴血保卫战
早在抗日战争前,总理陵园就已经做了不少抗战的准备,1935年,陵园曾举行了两次防空演习,其中第二次演习作为京杭镇防空大演习的组成部分,预先在陵园警卫处召集了谈话会,由警卫处处长马湘主持,参加会议的有陵园各区、村的代表共45人。1935年11月28日至30日,陵园地区官佐、卫士、学生、工人及各机关、民众团体631人连续进行了四次演习,演习的主要内容是:警戒主要建筑物、疏散人员、管制交通与灯火等。指挥官马湘事后向上级汇报时说,通过这次演习,将来“纵有敌机来袭,想亦能减少祸患。”1936年9月,陵园被编为防护团陵区第13区团,马湘任正区团长,在警卫处办公。在防护团的指导下,陵园地区逐渐建立起防空的地下室、避难所,并配置通讯设备与防护设备,7月12日,上级部门还视察了陵园的防空设备。
为了抗战的需要,1936年初,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同意南京警备司令部办理封锁紫金山事宜,协助建筑了铁丝网栏、岗亭等一系列封锁工程,如环陵路上五棵松、梗子脚、黄马、岔路口四座岗亭,就是由陵园代建的。同年夏天,参谋本部城塞组获准在紫金山构筑数座防御工事, 10月中旬完工后暂交陵园管理,这些工事到第二年有所损坏,陵园警卫处帮助检查并重新伪装。 1936年底,步兵学校抗炮连奉令到左所村建筑防空阵地, 1937年8月,警备司令部所属山炮连又在蒋王庙、黄马、青马地区构筑野战炮兵阵地。这些军事设施在抗战中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经过三个月的抵抗,终于沦陷。日军兵分三路,向南京进犯。担负紫金山总理陵园保卫任务的,是国民党教导总队,这是南京保卫战中装备最好、实力最强的一支部队。总队长是桂永清,总兵力 3万多人,下辖三个步兵旅,并有直属部队炮兵营、骑兵营、工兵营、通信兵营、军士营、特务营、输送营,步兵旅中第一、三、五团的装备和编制,都是仿效德国步兵团的编制,每个团有 16个连,战斗力较强。教导总队早在四五年前就驻在陵园孝陵卫一带,经常在陵园各处训练,他们对陵园的地形地貌非常熟悉,并构筑了坚固的防线,这些防线上都筑有防御工事和钢筋水泥堡垒。当年教导总队所构筑的这些防御工事和堡垒,至今仍分布于陵园各地,见证了这一段令中国人没齿难忘的历史。
1937年11月起,教导总队就奉命进入陵园阵地,具体配置是:步兵第一旅,附工兵一连,担任工兵学校左侧、孝陵卫、邵家山、中山门一带的守备;步兵第二旅,担任陵园新村、中山陵西侧、灵谷寺至老虎洞一带的守备;步兵第三旅担任紫金山第二峰、老虎洞至岔路 121一带的守备,炮兵营阵地在富贵山地区,特务营、军士营、工兵营、通信营、输送营为预备队,驻于太平门、富贵山一带,总队部设在明孝陵隧道内。参加陵园保卫战的,还有南京保安警察部队第二、 IN中队和总理陵园警卫处的部分官兵。
1937年12月7日,向南京进犯的日军,在攻占了溧阳、句容两座县城以后,继续西犯,与驻守在淳化镇、汤水镇南北地区的中国军队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教导总队立刻下令各旅各团、队,在防御阵地严密戒备,随时准备迎击来犯之敌。这天上午,一些军官到各营阵地巡视,他们发现陵园新村的几十幢国民党高级官员的别墅,以及四方城附近的一栋小平屋——蒋介石为躲避敌机轰炸的临时住所,都已经人去屋空。
只有部分别墅里还留下少数人看守门户和来不及运走的家具衣物。在林森和张学良的别墅内,还存放着许多宝贵的古文物、书籍。他们立即问这些留守人员:“敌人马上就要到了,这些珍贵的文物、书籍为什么还不运走 ?赶快想办法运走,否则就要毁于炮火了。”留守人员告诉他们说:“这些东西,现在已经无法运走了,因南京城内人心惶惶,江边码头要搭船离家逃难的成千上万,轮船都不敢靠岸,出高价买到票的,只能乘坐小船到江心上轮船……”巡视中,经过陈树仁、张治中等人别墅后,到达汪精卫别墅。只见他的花园别墅十分豪华,曲径通幽,亭台楼阁,花园里还设有游泳池、网球场,餐厅和地窖里还存放了许多中外名酒、矿泉水 (汪有糖尿病,常饮矿泉水)和各色各样的山珍海味。眼看一场大战就要爆发,这些豪华别墅、珍贵文物和名贵的山珍海味即将毁于一场残酷的战火,他们心里更增添了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
12月9日上午,教导总队与敌军开'始正面接触,他们凭借着坚固的工事,狠狠地向来犯的日寇开火,敌人在中国守军猛烈炮火的压制下,横七竖八地倒在阵地前,死伤狼藉,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被击退了。激战到午后,防守老虎洞的教导总队第五团,因阵地比较突出,在敌人步兵、炮兵和空军的协力猛攻下,伤亡十分惨重,只得边打边退,放弃阵地,退至紫金山第二峰东侧的山顶与敌人继续鏖战。天黑下来后,敌人仍疯狂地反复发动冲击,与教导总队前进阵地的各团守军在老虎洞西侧、体育场、马群、孝陵卫街东侧一带地区激烈战斗。从早上开始交战,这时已经打了整整一天一夜,守卫陵园的中国军队官兵不顾饥饿和疲劳,继续振奋精神与敌人展开血战。
夜半以后,我教导总队前进阵地的第一、三、五团守军,接到命令:放弃前进阵地,退至紫金山第二峰中山陵东侧,陵园新村、邵家山一带的主阵地,继续顽强坚守,与敌人展开通宵激战。
12月10日拂晓,敌人的炮兵猛烈地向教导总队第一、三、五团防守的邵家山、陵园新村、第二峰的主阵地加强射击。敌人的坦克分两路引导步兵向前猛冲。日军还放出汽球高悬空中观察,指导敌人的炮兵向我方阵地射击。日本空军的飞机也频繁地飞来轰炸扫射助战。左路敌军由孝陵卫街公路向守卫邵家山的第一团进攻;右路敌军由灵谷寺向中山陵、陵园新村进攻。教导总队两个团的防坦克炮连奋勇还击,击毁了敌人的两辆坦克,其余的日寇坦克再也不敢放肆地盲目前进。这时,在教导总队主阵地上,战斗异常猛烈,硝烟弥漫,枪炮声震山谷,双方伤亡都很惨重。
午后,攻占我第87师的工兵学校及通济门营房的日军,以三辆坦克为前导,敌步兵随坦克后向光华门猛冲,先用重炮轰毁一段城墙外廓,步兵继后猛冲爬城。教导总队第二团、军士营及防坦克炮一连,发起反攻,向敌寇冲去,与敌人展开肉搏,奋力将敌人击退,并俘虏了 3名日军士兵。随后,立即加紧修筑被敌人轰毁的城墙,加强固守070 12.月 11日,南京全线阵地的战斗更为猛烈,尤其以紫金山第二峰、陵园新村至邵家山一带的主阵地最为激烈。由于教导总队官兵历年来在孝陵卫营房驻防训练了四五年,对地形非常熟悉,而且他们主阵地上用钢筋水泥构筑的堡垒工事也非常坚固,加以中国官兵有爱国主义的士气,斗志高昂,所以,虽然已经与敌人的主力部队连续战斗了三天,官兵们仍然振奋精神浴血拼杀,英勇奋战,使敌人几天来被阻在第二峰一陵园新村一邵家山主阵地前不能前进一步。
11日夜至12 日中午,敌我双方仍在紫金山第二峰至邵家山这一带主阵地前激战。枪炮声在全线山谷密林中呼啸怒号,响彻云霄。双方伤亡都十分惨重,战斗已经连续进行了四天,官兵们得不到休息,敌人却不断大量增援,并以加农炮用穿甲弹直射我阵地。我方一些机枪掩体被击毁,新村房屋也有数处起火,烟火冲天。随后,敌人的炮兵又延伸射击,向吴王坟、明孝陵一带我方纵深阵地射击。位于明孝陵方城的我方指挥所中弹数发,但墓道堡垒坚固,日军炮弹未能击穿,并无人员伤亡。战至下午五时,得到消息,中华门已经失守,大队日军正越过中华门向城内猛扑。教导总队坚守的紫金山阵地即将处于腹背守敌的境地。总队长桂永清、旅长胡启儒等高级军官得知后竟然先行潜逃过江,随即下达撤退的命令。消息传出后,军心动摇。当晚,紫金山失守,教导总队守军纷纷向下关江边退却。只剩零星部队还在坚持抵抗, 13日,南京全城陷落。
在这场保卫中山陵的战斗中,中山陵警卫大队的卫士也参加了战斗。分队长黄惠三直到 12月12日敌人扑向中山陵时,仍在陵墓前坚守抵抗,不幸中弹阵亡,其余卫士分别在灵谷寺、五棵松、二道沟等地的战斗中阵亡。据统计,在保卫中山陵的战斗中,共有 24名警卫大队官兵阵亡或被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