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5|回复: 0

【台湾来论】鞋子丢出来的民主习题(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18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10日,台湾的国民党在台中梧栖一个荒凉的体育馆召开十九全代会。这次多灾多难的党代表大会,场内人烟稀落,多处出现秃头型空白座位,连马英九进场时,夹道欢迎者也仅足站成一排,与2007年党大会时盛况不可同日而语。场外则有部份群众聚集了一万只鞋子,当马英九出现时,万鞋齐飞,虽然距离过远,打不到马,却也算表达了不满的声浪。

这场鞋比人多的十九全大会,原定于9月29日在台北的"国父纪念馆"举行,却因马王斗争引发党内不满,加上各种政策问题引起民怨,群众蕴酿展开“929,砸英九”活动,基于维安考虑,乃易地延期,躲到台中偏远地区举行,远离台北的政治风暴。

但即使是在台湾岛内,在人多嘴杂的"立法院",在批判性极强的媒体圈,对于“丢鞋”这事,也有相当多“不以为然”的看法,许多有识之士,认为这种作法已经过头了,是一种暴力边缘的作法。军警们更忧心:“谁知道鞋子里有没有贴炸药?如果丢出来的是钉鞋或冰刀,或是铁打的高跟鞋,里头包铁片的安全鞋,那还能算是‘鞋’吗?”

话说“丢鞋子”这种抗议模式,起源地可不是中国,而是在伊拉克。2008年,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访问伊拉克时,被当地记者丢鞋袭击,因为在伊拉克,对人丢鞋是表达侮辱此人的一种方式。没想到,当国际媒体大肆报导后,全球兴起了一波丢鞋抗议风,2011年澳洲前总理霍华德也在电视节目上,被记者丢鞋抗议。没多久,爱模仿的台湾人也学会了这套,开始向马英九丢鞋。

但用丢鞋来表达抗议,不应是民主的常态。在美国,集会游行有严格的规定,抗议者可以在指定区域内,举着标语不断走动,但不能走出封锁线外,也不能乱丢东西,否则便被视为暴民而加以逮捕。即使在2000年小布什被视为“肮脏”当选那次,在小布什就职的路上,群众夹道抗议,但依然秩序井然。

这让我们反思一连串问题:什么叫民主?怎么形塑一个优质的民主?台湾从威权转型到民主的速度是否太快,以致造成十多年来的无效率与混乱?

相反的,民主就一定会造成无效率与混乱吗?所以就不应该民主化吗?那新加坡是怎么做到民主与效率兼顾的?新加坡模式对与想要推动民主的国家,有什么参考价值吗?

民主是“长”出来的

一个世纪以来,许多国家与地区的人民,都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高喊民主。于是许多国家和地区被迫展开了民主化过程,新加坡、韩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以及台湾地区皆是如此。“民主”似乎变成了一个神圣的名词,一种普世价值,却忘了这个制度背后,负载着一段英美老牌民主国家不堪的历史

最老牌的民主国家英国,民主化的历程是极度血腥的。英国的民主起源于国王与贵族间的征税争议,双方争战经年,砍掉一个国王的脑袋,历代国王也砍掉五个国会议长的脑袋,才建立起现代的民主机制。同时,英国民主选举的过程也是充满铜臭味的,维多利亚时代,选举国会议员与市议员时,候选人不但送食物、送酒、送日用品来买票,还开流水席,牛排吃到饱,甚至摆桌都摆到了大马路上。

美国则是在开发新大陆过程中,由于地广人稀,英国、法国、西班牙的统治力皆无法及于全部殖民地,于是只能放任各殖民聚落自治。换言之,美国的民主起源于多元移民小区及聚落,法律是大家开会商量订的,警长与检察官是大伙选的,市长也是一起推的,没有上级指示,啥事都得自己来,大家伙同意了就说了算,于是形成了美国强烈的小区主义与地方主义。State这个字,在国际法上代表法理上的“国家”,美国之所以叫作“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就表明美国是五十个“国家”的“联邦”。

到现在,美国各州仍有法律上的自主权,同样是车祸,各州的刑度与判决依据就不一样;一个条约,要等五十个州政府与州议会通过,才算生效。即使现代通讯科技如此发达,美国人选总统,还是照两百年前的制度,先由各州选民投票,选出选举人团,由本州岛赢者全拿,再由这些州的选举人团,投票选出总统。因此会发生2000年小布什在普选票中输给高尔五十多万票,却在五十个州中赢了三十个州,使小布什得到271张选举人票,多过高尔的266票,因此胜选的奇异状况。

而且,大家不要忘了,美国自开国以来,历经数十年的联邦派与邦联派恶斗,还打了场南北战争,死了几十万人,才奠立了今天的民主基础。

所以,当美英民主国家在全球大肆鼓吹民主,当各国的海归派与国际商务人士在本土推销美式民主的时候,常常忘了他们民主化的历史背景与特殊土壤,以为把人家的制度搬过来,套进去,民主化就能大功告成,于是经常发生“橘逾淮则变枳”的硬性移植后遗症。

所以,推动民主化的朋友们最好记住,民主不只是一种制度而已,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既是生活方式,就必须从小时候、小地方培养起,那就可能需要一、两代人的时间,才能养成优质民主所需要的优质社会土壤,比如:守法、礼让、排队、整洁、自动自发、尊重多数决定、尊重不同意见、参与社会活动与公众事务……,更重要的,是在经济上,有庞大而稳定的中产阶级,作为社会的核心主力。

所以,那些高喊经济成长到某一程度,就一定要民主的人们,思考可能太跳跃了点。当经济达到某一水平,首先要做的是“文明社会”,把社会习惯与价值调整到定位,有了文明的社会,才会有优质的民主。否则只会造成许多假民主与政党之名,行帮派暴力胁迫之实的“合法绑架选民案”,或巨头们密室分赃的“猪肉桶政治”。

民主制度要成功,必须是在这块土地上“长”出来的,不能拿国外的制度硬生生的“套”下去。新加坡到今天,实施民主制度约五十年,仍只能算是一种由一个独大政党所控制的“菁英民主”,是“开明专制”走向真正民主的中介形式。李光耀曾经对罢工抗议的新加坡航空公司工会成员呛声:“我现在谈的不是什么伟大的事情,而是你的生活,我的生活,我为这事奋斗了一辈子,绝不容许有人毁掉它。”他也对不满新加坡干预私领域的人说:“我经常被人抱怨干预公民的私生活。是的,如果我没有这样做,如果我没有去做出那些事,我们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我要以毫无悔意的口气说,如果我们不去干预一些非常个人的事情 – 你的邻居是谁?你怎样生活?你的噪音?你怎样吐痰?或者,你使用什么语言?我们不会做到现在的程度,我们不会有经济上的发展,我们决定什么是对的,不必去管人民有什么看法。”

新加坡还没走到真正的民主,但正在不断“长”出幸福的果实;相对的,台湾地区二十年前便已开出民主的花朵,现在却正在尝着民主的苦果。(未完待续)

(郭台客 岛内政治评论者,在岛内政坛、媒体浸淫多年,熟谙当局和地方政经人事,常以妙语為墨,沾春秋之笔。)

http://tw.haiwainet.cn/n/2013/1118/c232620-1993553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1 12:58 , Processed in 0.05484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