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黄帝四经》与庄子学派的关系
帛书《黄帝四经》对于稷下道家的影响,如上所述,保存在《管子》书中的稷下道家作品(如《内业》、《心术》、《白心》、《枢言》、《九守》、《势》、《正》及《四时》、《五行》等篇)都曾征引《黄帝四经》中文字,可证《四经》与《管子》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如果我们再考察《管子》与《庄子》两书,就会发现它们之间也有不少相同或相近观念与文句,这反映出稷下道家与庄子学派相互交流的迹象。这一点,学界鲜有人探讨。由于《黄帝四经》的出土,它联系着《管子》及其他战国黄老著作,这可看出黄老思想流传之广,而庄子后学之渗透着黄老思想,就有着较为明确的线索可寻。 庄子本人是否到过齐都稷下,史无记述。但《庄子》书中文句曾为稷下道家所引述,则由《管子》书中《枢言》、《白心》等篇可以为证。王叔岷老师曾说:“五十年前,岷曾撰《管子袭用<庄子>举正》一文,所举《管子》与《庄子》相关之文约二十条(未发表)。”他在近作《先秦道法思想讲稿》书中曾列举主要的七条,以见在论道问题,修养、处世、乃至生死问题,《管子》所受庄子思想的影响。(王叔岷:《先秦道法思想讲稿》)《管》书引用《庄》之文,最明显的有这几条:(一)《管子·白心》篇(“白心”,盖取《庄子·人间世》篇:“虚室生白”之义。“虚室”,喻心);“为善乎无提提,为不善乎将陷于形。”《庄子·养生主》篇:“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即《管子·白心》篇二句所本。(二)《白心》篇:“故曰:功成者随,名成者亏。就成去功与名,而还与众人同。”《庄子·山本》篇:“功成者隳,名成者亏,孰能去功与名,而还与众人。”《白心》篇既言“故曰”明是引自《庄子》。(三)《管子·枢言》篇:“故曰: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庄子·知北游》篇:“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管子》既言“故曰,”亦明是引自《庄子》。凡此,可以见出庄子对稷下道家有所影响。此外,《管子·心术》:“能专乎?能一乎?能毋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毋问于人而自得之于己乎?”《管子·内业》:“能抟乎?能一乎?能无卜筮而知之乎?能止乎?能已乎?能勿求诸人而得之己乎?”而《庄子·庚桑楚》亦云:“老子曰:卫生之经,能抱一乎?能勿失乎?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己乎?能舍诸人而求诸己乎?”《管》书与《庄》书互见重出,这里又是一个显例。於此可见庄子学派与稷下道家有所交流。而《黄帝四经》的出土,我们又在《十大经》的最后一段文字中看到这样的语句:“能一乎?能止乎?能毋有已,能自择而尊理乎?”这些语句,在文义上与上下文之间是整体而完足的。而且,《十大经》的成书要早于《庄子·庚桑楚》和《管子·内业》与《心术》。还有一点值得我们留意的是:《庚桑楚》引述之文称“老子曰”。而战国中期的道家已将黄、老混同起来,例如《列子·天瑞篇》曾引《老子》之文而称《黄帝书》,这个旁证,或可说明《庄子·庚桑楚》的引文是来自黄老之作。总之,庄子后学已有吸收黄老思想的痕迹,最明显的莫过于《天道篇》第三节“夫帝王之德”至“非上之所以畜下也”一大段。此外,《在宥篇》的最后一段:“贱而不可不任者,物也”至“主者,天道也;道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这一大段明显是黄老思想。以前我写《庄子今注今译》时将它们删除,现在看来,庄子后学确曾受到黄老思想的影响,帛书《黄帝四经》的出土,更加修正我以前的看法。 《庄子》一书的形成年代约在百年之内,庄子本人在中青年时代就可能有作品问世(孟子要到晚年才退而与万章之徒著书立说,这在《史记》中有明文记载)。其后学之作较晚的《盗跖篇》,不晚于战国后期(年前《文物》发表在荆州出土战国竹简《盗跖》可以推翻“古史辨”学者疑《盗跖篇》作于两汉之说)一般来说,《庄子》外杂篇成书晚于内篇,战国中后期是道家黄老派成为百家争鸣中的主潮,这一思潮对庄子后学有所冲击,也是很自然的。
五、《黄帝四经》与《易传》的关系
《易传》的解《易》受到当时哲学思想的启发,这在作品中有充分的反映。三十年代以来曾有极少数学者指出《易传》在宇宙观方面,来自于老庄哲学。晚近,我们才注意到在哲学思维方式上(如天道抵衍人事的思维方式及天地人一体观),《易传》受到黄老道家的重大影响。而《系辞传》之抄录《黄帝四经》中的文句,尤足为证。 《易传》与道家的关系,最初引起我兴趣的是《系辞传》里出现如此之多的老子思想及其概念,甚而有的语句也模仿《老子》(如“其孰能…哉”,“古之…”,“是以…”乃《老子》书中惯用的语法)。以此,我在1988年写了《易传·系辞所受老子思想的影响》。接着,我又发表《易传·系辞所受庄子思想之影响》和《彖传与老庄》等文。其后,我由于对社稷下道家和《黄帝四经》的研究,逐渐注意到黄老思想在《易传》中的体现。 在《易传》七种中,《彖传》的写作最早,它成书约在战国中期孟、庄之后,《彖传》的主体部分是自然观、宇宙论。中国古代的宇宙论始建于老子,发扬庄子学派与稷下道家,为《彖传》所继承发展,而战国中期以前的孔孟儒学,则未涉及自然观、宇宙论。孔孟大儒以礼学与仁学为核心,遍查《彖传》全书,却没有出现过一个“仁”字,也没有出现过一个“礼”字。反之,《彖传》中重要的哲学概念“天行”,“刚柔”,“阴阳”,等范畴,均源于道家著作,尤其屡见于黄老道家作品中。如“天行”概念(“天行”,指天体或自然的运行变化及其规律,这是道家自然哲学上的重要概念),最早见于《黄帝四经》,《十大经·正乱》:“夫天行正信,日月不处,启然不怠。”此外,见于《庄》书的《天道》、《刻意》篇及《管子》的《白心》篇。有趣的是,这概念全出现在黄老思想色彩的作品中。“刚柔”是《彖传》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黄帝四经》出现11次,“阴阳”概念,《四经》出现47次之多,而孔孟著作则既不谈“阴阳”,亦不见“刚柔”。再则,尚阳思想与待时而动的观念,《彖传》也完全继承黄老道家,前者见于稷下黄老作品《管子·枢言篇》,后者屡见于《黄帝四经》(《四经》一书“时”的概念多达65见),司马谈《六家要旨》称赞道家的一大特长为善于掌握时机(“与时推移”),指的就是黄老道家。 饶有意趣的是,我们将《黄帝四经》与《系辞传》对照,发现不少互见重出之处,这反映了它们在思想观念上的一些内在联系。成书于战国后期的《系辞传》在许多重要的思想观念上继承着稷下道家、黄老思想而发展,如众所周知的精气说是取自稷下道家“天尊地卑,贵贱位矣”,这种天道推衍人事的思维模式本于道家——尤其是黄老道家[2]。而“贵贱位矣”的观念屡见于《黄帝四经》(如《经法·道法》宣称:“贵贱有恒位”、“贵贱之恒位”,《君正》指称:“贵贱等”、“贵贱有别”,《十大经·果童》进一步强调“贵贱必谌”);《系辞》的动静观、阴阳观、刚柔说、三极之道以及尚功思想,都受到黄老道家深刻的影响。我们再将《系辞传》与《黄帝四经》两者书原文仔细对比,就会发现《系辞》里有不少文句与《黄帝四经》相同或相近之处,兹举数例为证:(1)《经法·国次》:“天地位,圣人故载”,《系辞》引作:“天地设位,圣人成能”。(2)《经法·六分》:“物曲成焉”,《系辞》引作:“曲成万物”。(3)《十大经·本伐》:“方行不留”,《系辞》引作:“旁行而不流”。(4)《称》:“糜论天地之纪”,《系辞》引作:“弥论天地之道”。其他相近的句例也可发现,如:《经法·道法》:“明于天之反,……察于万物之终始”,《系辞》则作:“明于天之道,察于民之故。”《经法·君正》:“地之本在宜”,《系辞》则作:“与地之宜”。凡此,可见《系辞》作者熟读《黄帝四经》。
六、从出土文献重新评估黄老之学
战国黄老学派的发展,向来为学界所忽略,主要的一个原因是黄老派(稷下先生)的著作多已亡佚,而残存的作品亦被误判为伪书。近十年来,由于马王堆汉墓帛书的陆续公布,使我们对先秦黄老学派有新的认识。除了上述《黄帝四经》之外,尚有多种与黄老思想有关的帛书,兹分项介绍如下。 (一)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伊尹·九主》亦属黄老学的佚文。 《伊尹·九主》是一篇政治性较强的论文,它和《管子·七臣七主》一文有直接的联系,余明光教授认为《七臣七主》一文是藉鉴于《九主》写成的。我们再把《黄帝四经》和《伊尹·九主》两件帛书对比,仍可发现它们之间有不少相同或相似之处,如:(1)《九主》的“天企”和《四经》的“天开”观念相同。《九主》云:“天不失企(启),四纶[是]则”与《十大经·顺道》云“大庭代之天天下也,不辨阴阳,不数日月,不志四时,而天开以时,地成以财”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在思想上的联系。“天企”(启)与“天开”同义,魏启鹏教授认为“天启”是商周时期天命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参看魏启鹤:《前黄老形名之学的珍贵佚篇——读马王堆汉墓帛书《伊尹》,《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2)天、道“无朕”、“无端”说法一致。《九主》云:“天无胜(朕),……天不见端,故不可得原,是无胜(朕)。”《十大经·前道》云:“道有原而无端。”用“无端”、“无朕”形容天与道,两者近似。(3)两书都强调“明分”。《九主》云:“法则明分”。又说:“法君明分,法臣分定”。《四经·道原》:“分之以为分,而万民不争”。(4)两书都强调“无为”。《九主》云:“以无职并听有职”、“佐主无声”。《十大经》云:“形恒自定,是我愈静、事恒自施,是我无为”。《九主》之作,约在战国中期或稍晚(见余明光:《帛书<伊尹·九主>与黄老之学》,《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当在《黄帝四经》成书之后。 (二)《易》说古佚文《缪和》中的黄老思想 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帛书,至今已迄二十年,部分说《易》的佚书尚未正式公布,目前在我主编的《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马王堆帛书专号中,首次公布了帛书《二三子间》、《易之义》、《要》以及帛书《系 辞》的释文。所剩帛书《缪和》、《昭力》两篇,未及刊出。这两篇古佚《易》说,虽未问世,我有幸阅读到原件的释文,写了《帛书<缪和>、<昭力>中的老学与黄老思想之关系》一文,在《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刊出。这两篇古佚《易》说,不仅吸收了许多《老子》的观念,也表现出不少黄老的思想,现在只就《缪和》与《黄帝四经》两者的联系加以对照。如(1)《缪和》云:“古之君子,……上顺天道,下中地理,中[合]人心”。相同的说法亦见於《黄帝四经》。《十大经·前道》:“治国有前道,上知天时,下知地利,中知人事。”相类的语句亦见《经法·四变》和《十大经·果童》。(2)《缪和》:“凡天之道,一阴一阳,一短一长,一晦一明,夫人道则之”。这思想继承《黄帝四经》。《十大经·果童》有言:“天有恒干,地有恒常,合[此恒]常,是以有晦有明,有阴有阳。”《经法·论》云:“天明三以定二,则一晦一明。”而《缪和》的“长短”,即《四经》的“赢绌”。(3)《缪和》云:“……动则有功,静则有名。”“动”“静”配合的观点见於《黄帝四经》,《经法·亡论》云:“极必静,动极必静”、《十大经·果童》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