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3|回复: 1

[舞文弄墨] 中国书法——艺术与美的融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2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书法——艺术与美的融合
中国书法——境界与修养的升华

顾琛

书法是否是艺术,如今社会上对这个命题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书法就是写字,字写得好,就是书法好;有些人认为:书法就是一种行为,书家用笔,在纸上挥毫泼墨,出来的就是艺术……而什么是书法呢?书法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吗?书法体现什么?我们能从书法中获得什么?这些问题都是书法艺术需要探讨的问题——因为它是艺术。但是书法又和其他一些艺术门类有着差别。书法作品是美的,但它的美又富含着更深的意义。著名美学家宗白华有这么一句话:“书法‘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这句话生动地概括了书法的艺术性,而这艺术性体现着对何种生活方式的追求。

书法的艺术性
艺术是人类的创造物。书法有着实用性和表现力。从象形文字到草书,我们的汉字经历了一系列的抽象。古人变革书体首要的目的就是实用和方便。书体的演变存在着继承与创新。创新性是艺术得以发展的动力之一。从纵向来说,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即联系又有着巨大的差异。每种书体存在着不同的笔法和章法。从横向来讲,每一种字体又存在着不同的风格。就楷书而言,最著名的要数颜欧柳赵。行书又分行楷和行草。草书分章草,今草。书体和字体的横纵向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书法艺术。同时,书体和字体从实用角度来说都需要体现规范性。比如说学习写字当然是选择好的范本进行临摹。好的范本作为规范被继承下来。这样淘汰了一些相对差的字体。所以中国书法从实用美学角度创造出了一些用笔技法、间架结构和章法,这为我们写好书法,欣赏书法提供了一些依据。
书法是一门艺术。艺术除了表达文字内容,同时也表现了文字内容之外的一些信息。我喜欢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颜字的风格是大气磅礴。体现着盛唐的气魄。我们知道这篇祭文稿祭奠的是书家的侄子,而作者当时正作为集结各路英雄的盟主与叛军安禄山作战。他的侄子正是在与叛军作战中战死沙场。此时作者有着三种情感。对失去侄儿的悲痛,对叛军的痛恨,对战胜叛军的足够信心。这些情感全都寄托于这篇著名的文稿之中,同时也反映在文稿的书法艺术性中。我们可以从他的这篇名作内容和书法中感受到了他感情的汪洋恣肆。成为“天下第二行书”一点也不夸张。正是通过书法的实用性和表现性推动了书法的艺术创造力和艺术情感。通过创作书法和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达到互相沟通的艺术效果。

书法美的认识
美是一种感受。在书法中,不同书体和字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不同类别的美。颜《勤礼碑》,我感觉到雄健之美。字不大,但是饱满,充实,仿佛雄健的盛唐武士,威严敦厚。唐人书《灵飞经》给人以娟美秀丽的感觉,仿佛出水芙蓉。怀素的《小草千字文》体现了小草的安静,淡定;而张旭的狂草又有舞蹈和飘带的动感。有些书法作品运用了渴笔,给人以沧桑之美。仿佛一棵老树,历经了风霜,虽然树枝有着种种斑驳,但是还是在渴笔中体现着顽强……人们欣赏着不同的美,带来不同美的感受。


书法与心境的关系
书法的功力确实是靠练出来的。元朝赵子昂日书万字。而练字过程中就会有感受。不管性格外向还是内向,只要拿起笔,就要把心与书融合一起。现代社会有些浮躁,诱惑也多。从事的事情也很广。书法创作如果存在一点杂念,可能就会影响到书法作品的气韵。王羲之的《兰亭序》是行书作品中的至尊。我认为魏晋时期的文人有着一种逍遥,一种天性的解放。试想:一群好友们在会稽山吟诗对联,游玩山水,喝酒畅谈。没有这样的心情解放,没有宽松的心境,也就没有这千古名篇——《兰亭序》,也就没有这“天下第一行书”。虽然看不到王羲之的真迹,但可以从双钩的《神龙兰亭序》中依稀感受到作者要表达的一种畅快淋漓的感受。这种感受通过文字书法传递了一千多年。而且永远传递下去。有着怎样的心境就会有怎样的艺术表现。但前提是本身有着扎实的艺术基础。


书法与人品修养的关系
艺术的一种境界就是欣赏美,创造美。而欣赏和创造美的同时也达到了人品修养的提升。书法也一样。艺术是相通的。而欣赏美的眼睛是靠在艺术环境中熏陶出来。虽然字写得好坏与人品修养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书法艺术,能够提升一个人的品位。一个有品位的人必定会在各个方面表现良好,包括写字方面。根据马斯洛(Maslow.A.H)需求层次理论,大多数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倾向。书法技能在达到一定的层次,技法和技术相对不再重要了,因为它已经融入到书者的书写之中。而书法与其他艺术的融合,与自己内心的融合更显重要。所以从古至今书品与人品存在一定的联系。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价值取向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书法艺术的提高,越到后来越与一个人的修养有关。人品修养包括了为人处事,生活的态度,对美的理解,对艺术的鉴赏等等。知识的融会贯通,心境宽广和爱,这些东西一向为书者的高境界。而相对存在一些杂念或者有私心,可能会阻碍好的作品创作,体现不出独有的风格。而广博的知识以及良好的治学态度是书法艺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因为事物是发展着的。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我们可以从广博的知识中获取创作书法的灵感。也通过知识的积累以及其他艺术的学习和鉴赏,获取其中的营养。通过强化练习毛笔字是可以把字写好。而专一地强化,可能就成为技术,而不是艺术。每种艺术越是到后来越是体现一种修养,心境。而哗众取宠,我认为与艺术无关。

在书法的学习过程中当然存在着一些艰辛,尤其是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相对功利的社会环境,把书法作为一种兴趣去爱好尤为可贵。把书法当作艺术去理解,去实践,去感悟,我相信人生中一定会或多或少地获得些什么。
发表于 2014-4-22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图片都看不了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 01:55 , Processed in 0.03493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