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3|回复: 9

[国学论道] 东西方文化之结构性差异(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4 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金然寿 字坐忘(弘扬中华文明学社 社长)

  结构性差异之一:相对和绝对

  中华文明以「阴阳相对」为主轴而搭建其概念体系,而西方体系是以「绝对概念」为主轴而搭建其概念体系的。从这个方便法门切入而讨论,可以很容易的理解东西方文化之差异。

  牛顿的经典体系,可以说是西方绝对化概念体系的「典范体系」。牛顿提出了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此两者是牛顿直接提出的概念,应该没有什么异议。牛顿还提出了绝对静止和绝对运动,但这一点牛顿并没有直接点出,所以很多人并不了解这里潜伏的问题。事实上,牛顿的惯性定义里的运动和静止,正是绝对运动和绝对静止。

  惯性: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请注意惯性定义的陈述内容: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且不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对于某某物(或参照于某某物)」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然而,如果脱离了参照物,我们将无法判断一个物体到底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比如,在一辆相对于地面行驶的车上,以窗外的景物做判断则,我们是相对于窗外之物做运动(或窗外之物相对于我们做运动)。若看车体的话,我们相对于车体静止(或车体相对于我们静止)。那么,「我(或单个物)」到底是静止还是运动呢?这就要看把什么物体选择为参照物了,而不是个只拿一个物体就能做出判断的问题。

  换言之,运动与静止其实是「待判断物」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关系,而不是一个物体的独立状态,或固有属性(科共体把惯性释义为物体固有之属性,言下之意就是,惯性定义里提到的运动与静止,不是物物之间的相对关系,而是一个物体的独立属性,即绝对属性)。然而,如果运动和静止是一个物体的独立而固有状态的话,当我们开车时,即相对于车而静止,又何以同时相对于地面运动呢?

  另外,牛顿提出的质量概念,也是绝对概念。质量是一个物体独自含有的「物质之量」,与其他物体不存在相对关系(作为传统技术术语的重量,是相对概念,是指一个物体与度量衡之间的相对比值)。

  小结:如果有人要求以最简约的方式描述牛顿的经典体系,在下会如下描述:牛顿的经典体系,是以函数来描述几个绝对概念之间的相对关系的体系。

  而绝对概念之间的相对关系,这一点就是经典体系的诟病所在。下回分解。
 楼主| 发表于 2014-6-6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回摘要:

  第一,中华文明以「阴阳相对」为主轴,而西方体系以绝对概念为主轴。

  第二,牛顿的经典体系,是一种绝对概念体系。由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牛顿自己直接提出),由绝对运动和绝对静止(以惯性定义的名义提出——惯性定义里的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并没有指出参照物),以及质量(物体“独自”含有的物质之量,与其他物体不存在相对关系)等绝对概念组成。摘要完。

  我们从头开始,一个一个分析一下这些绝对概念。

  绝对时间:《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中的定义:“绝对的、真实的数学时间,就其自身及其本质而言,是永远均匀流动的,它不依赖于任何外界事物。”

  然而,如果这种“绝对时间”是不依赖于任何外界事物的,我们将如何测量它的存在呢?因为所谓测量,就是测量一个待测量对象和度量衡之间的相对关系。若无测量对象,“测量”这个行为本身无以存在,若无作为标准的度量衡,测量本身亦不存在。退一步讲,即便是获得了这种与任何外界事物无关的绝对时间(这只是假设,其实压根就不可能获得这种东西),用它来做什么?使用了必然发生关系,而如果没有发生任何关系,是毫无实用的东西。

  牛顿的意思是,要把这种跟外界事物毫无关系的东西,带入进我们的计算体系,但这可能吗?这犹如说,我们要用一种“没有任何用处”的工具,完成某种功能。但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说法,如果这个工具没有任何用处,它就不能实现任何功能,而如果这个工具能实现某种功能,它就不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工具。

  另外,这个定义中提出了“数学时间”这个概念,而这个“数学”也是整个牛顿体系的核心所在,这一点书名已经直接点出了,《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是说数学原理,而不是其他原理。这也是评价一种体系是不是科学的标准之一,即,能不能定量化,或能不能数学化。

  而“数学化时间”,恰恰把时间的其他重要特征屏蔽掉了,亦即,周期性和序列性。时间,它首先是为了用以“标示周期性事件的阶段性发生序列的”,而不仅仅是为了计算阶段性序列之间的数量关系。

  事实上,纯粹的数学时间,只适用于金融体系。比如,当我们计算银行利息的时候,不会考虑某几个月是什么节气,并考虑对事物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只计算月份数。而离开了金融体系,数学时间明显是不足用的,比如中医配药。不仅需要考虑求医者的生辰八字和出生地信息,还需要考虑配药时的节气信息,等等。

  如果对比一下中华文明的天干地支系统和现在流行的数字化西历,就非常明显的看出这一点,天干地支带有强烈的周期性和序列性,而西历因为用数字表示了序列故,不具有强周期性和序列性(实际上,数字和序列号的符号功能是不同的,但西方体系强行以数字表示序列,故产生了时间可以精确量化的错觉)。

  小结:牛顿的绝对时间定义,有严重的自相矛盾之处。不依赖于任何外界事物的东西,不能成为标示事件的阶段性序列的参照。因为,所谓参照,即是对象和掺照物发生相对关系的过程。同时,纯粹数学时间,只适用金融体系,不适用处理现实里的具体事件。

  小贴士:牛顿的职业是英国皇家铸币局局长,按现在的分类,属于金融界人士。而英文的「科学家」一词是西历1834年,由英国人〈威廉·惠威尔〉首次提出的,而此时离牛顿去世已经有110年。可想而知,假如牛顿活过来,听到别人说自己是「伟大的科学家」会非常的诧异,因为牛顿的意识形态里压根就没有「科学家」这个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8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就是研究【在限定概念下的绝对关系】的学术。

换言之,科学就是使用【绝对的数据】去无限逼近【相对的人类世界】。

而被忽略的所谓【微小误差】究竟有多少,只能在一再进步的科研中逐步获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5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回摘要

  牛顿提出的“绝对时间”概念,包含严重的逻辑矛盾。牛顿提出,绝对时间不依赖于任何外界事物存在。既如此,如何测量它和使用它?这犹如说,我们要制作一种“不可用于测时的表”一样荒诞不经。首先,制作不了这种不依赖于任何事物的东西,因为制作过程需要使用工具,而使用工具本身就是与工具发生相对关系的过程。其次,退一步讲,就算制作出了这种东西,又不能使用它,因为使用即是与其他事物发生相对关系。(完)

  A点离B点100米远,说明B点离A点100米。甲物相对于乙物做每秒100米的运动,说明乙物相对于甲物做每秒100米的运动…………这就是形而下世界的位置和位移相对性。按照相对性,一物相对于另一物发生位移,说明另一物也在相对于一物发生位移,如果只有一方发生位移,位移本身不可能发生。好比,一物离另一物相隔100米时,另一物不可能离一物非100米。即,一物离另一物100米时,另一物不可能离一物80米(在同一度量衡下)。形而下世界存在这种严格的相对性。

  然而,科学共同体引入了违背位移相对性的绝对空间概念,并以此建构了保持“绝对静止”的单边参照系。亦即,参照和被参照也是相对的,但科学共同体建立的术语体系中,坐标系直接被命名为参照系。如此一来,坐标系本身的被参照问题,在术语层面上被屏蔽掉了。或者说,谈论坐标系本身的被参照问题,就是踏入了科学共同体划定的学术禁区,科学共同体就可以凭借世人对科学的迷信,宣布对方使用的不是科学术语,并拒绝讨论。

  是故,科学共同体的讨论模式成了如下模式:某物相对于参照系运动,但参照系本身是维持绝对静止的。这显然是违背了相对性,但它是如何被人们接受和认可的呢?为了说清这里的问题,我们举个例子:

  问:如何不使用任何工具,让一个一吨重的石头,绕着我们转一圈?

  答:我们绕着石头转一圈,就能让石头绕着我们转一圈。

  很多人就会产生疑问,石头原封不动,怎么能说是绕了我们一圈了呢?关键在于,这里的原封不动是相对于什么而说的,它实际上是相对于地面而说的,而相对于我们,石头确实绕着我们转了一圈。因为,我饶某物转,意味着某物绕着我转。所以,某物相对于参照系运动,说明参照系亦相对于某物运动,但科学共同体的体系中,参照系是静止的。那么,参照系相对于什么而静止?科学共同体的说法是:相对于绝对空间静止。

  牛顿:“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相对空间是绝对空间的可动部分或者量度”。

  与任何事物无关,却又要引进到问题的讨论和计算,此中的逻辑矛盾与绝对时间定义里的逻辑矛盾是一回事,本身就是出尔反尔。与任何事物无关,就不可能引用和使用。这里的另一个关键词在“不动”,亦即,绝对空间的特点在于,静止,但这个静止,并没有提出参照物,而关于运动和静止的判断,离开参照物不可进行。其实,空间这个概念本身,犹如“空白要素”这样的虚假概念,没有实质内容,要讨论运动与静止,直接讨论位移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2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回摘要
  
  一物离另一物远100米时,另一物不可能离一物远非100米,比如,不可能80米(在同一个度量衡标准下)。同理,一物相对于另一物做每秒一百米运动时,另一物不可能相对于一物静止。亦即,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完)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绕着地球转”。这种描述,是典型的以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为背景而进行的描述。在这种描述中,地球处于地月系的中心,保持静止,而只有月亮在围绕着地球转。但从相对性的角度来说,月亮绕着地球转,意味着地球也绕着月球转,它们两在围绕着“中”相互旋转,而不是“一个静止,一个转动”。
  
  这个问题,也可以从太极图和十字坐标的区别上看出。太极图在转动的时候,阴阳两个鱼眼是相互转动的,而不是一个静止,另一个围绕静止的一个鱼眼转动(事实上,不止是阴阳两个鱼眼,太极图上的任何两点,都是相互转动的,或者说,现象界里的任何动静,都是相对的,而不是一个静止,一个运动)。而十字坐标的原点是保持绝对静止的(所谓的几何坐标系,不过是基督教十字架的变种,亦即,科学理论的传播,是基督教对儒家文化圈发动的文化十字东征。目前来看,儒家文化圈已经沦陷了,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中华”,需要从根上全面复兴)。
  
  爱因斯坦的双生子谬论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产生。爱因斯坦认为,如果两个孪生兄弟甲和乙当中的一个人,乘坐高速飞船做运动,就会导致一个年轻一个变老的结果。但事实上,甲相对于乙做高速运动,意味着乙也相对于甲做高速运动,他们依然会是同岁。
  
  科共体对外宣称说,通过「十字坐标」可以确定任何质点在空间上的位置,比如可以用(x,y,z)的方式标出一个质点的位置。但很明显,这种标示法的成立必须仰仗于坐标系原点的先定,犹且我们还知之,坐标系的原点只能是(0,0,0)。那么,(0,0,0)的位置到底在哪?或者说,我们看到(0,2)就知道一个点在离原点上远2的地方,那么,原点在什么地方呢?按十字坐标的表示方式,并且以(0,2)为新原点,它应该在(-2,0)的位置,但是原点永远只是(0,0)。
  
  是故,科共体的十字坐标,即便可按科共体的说法“可用以标示坐标系上所有点位”,却也无以标示坐标系原点本身的位置。而作为坐标系“核心”的原点,自己本身无以标示原点本身的位置,「用坐标系标示质点的位置」的说法,能成立否?事实上,由于坐标系原点,即科共体用数字所标示的(0,0,0)无法申明自己的位置,使得整个坐标系只能处于「绝对静止状态」。
  
  下回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30 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回摘要

  西方的十字坐标系统,只有质点相对于坐标系的运动,并缺失坐标系相对于质点的运动描述,故坐标系处于绝对静止态。(摘要完)

  在牛顿的描述中,坐标系的绝对静止问题,被转换为绝对空间的静止,进而貌似可以回避坐标系的绝对静止问题。而,随意引用“空间”这样的空白概念,也是西方体系的典型特征之一。事实上,“在空间里运动的质点”,这样的陈述本身存在着语病。首先,“空间”无里外,亦即,一个运动的质点,是在空间里呢,还是在空间之外呢?细想之余可以发现,无论如何描述,都是错误的,因为只有“有”才有里外。

  空间这种概念,必然只能是没有实质内容的概念。试想,空间要是有对应的实物,必然不是“空”的,如果没有对应的实物,即成没有对应实物的、缺乏实质内容的、纯粹符号。这又与中华文明的核心传统形成鲜明对比,因为中华核心传统讲究“落实”,即实事求是。然则,空间这样的概念,必然不能落实,因为一旦能落实,它就不是空间了。

  月球和地球的空间(真空)距离为多少,原子核和电子之间是真空,它们之间的距离为多少…………这样的陈述都是语病体陈述,不可成立。因为空间或真空什么都没有,所以不可能存在距离。

  假如有一处真有“空间”,我们将如何测量它呢?比如,把一个瓶子抽空之后,如何测量这个“真空”呢?测量瓶子的直径?对不起,这是瓶子的大小,依然不是真空的大小。事先放进一个尺子?对不起,这又是显示了尺子的长度,依然不是真空的大小。或者说,一个东西要想成为空间,必须要没有任何测量对象才可以,因为只要那里存在测量对象,就不是空间,所以,空间是无法测量的。既然空间不能测量,所谓的“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空间距离”从何而来?

  逻辑推理和逻辑演绎,在此也是无效的。假如我们确信一个地方,用肉眼和仪器探查不到任何东西,且如何依此进一步确信,那里一定不存在肉眼和仪器探查不到的其他东西呢?事实上,我们无法用推理或演绎去确信这一点,亦即,肉眼和仪器探测不到任何东西,不是论证那里一定不存在肉眼和仪器探测不到的东西的充分必要条件。

  总而言之,以实事求是、落实、务实、诚实等等为议题纲要的中华文明,理应拒斥和批判空间这样的虚假概念。空间这样的概念,犹如空白要素这样的无用概念,要素必有其属性,而不可能是空白,若空白即非要素。或者说,请任何人指出空间在哪。如果能指出就不是空间,因为指出了对象,而如果不能指出,空间就是不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4 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尘俗务缠身,唯星期天能做些网间仙事,更新缓慢了。先,简单的总结一下以往的帖子,结束关于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讨论,后,我们始探讨号称科学之起点的惯性。正确理解惯性,乃是正确理解“科学精神”之必,亦是理解“现代精神”之必。

  1、关于动静的判断,不能缺失参照物,但科学共同体的讨论模式,避开参照物而讨论动静。惯性定义是其典型,惯性定义里的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并未有指出参照物。事实上,物体的运动或静止,并不像科学共同体说的那样,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如果运动和静止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我们坐在相对于地面运动的车上时,为什么同时能相对于车体静止呢?亦即,运动与静止是以参照物“照”出来的,而不是一个物体独*立而固有的显示的。

  2、牛顿的绝对时间定义存在严重的逻辑自矛盾。《原理》中的定义:“绝对的、真实的数学时间,就其自身及其本质而言,是永远均匀流动的,它不依赖于任何外界事物。”

  然而,如果“绝对时间”是不依赖于任何外界事物的,我们将如何测量它的存在呢?因为所谓测量,就是测量一个待测量对象和度量衡之间的相对关系。若无测量对象,“测量”这个行为本身无以存在,若无作为标准的度量衡,测量本身亦不存在。

  3、牛顿的绝对空间,直接违背现实里的位置与位移相对性原理。这也是科学共同体基于几何概念而搭建其世界观的必然结果。讨论运动与静止,实际上牵涉视觉感知,而几何概念不具有现实可视性,必然会与可视世界的相对性违背。亦即,十字坐标的原点,是一个几何点,而几何概念上的点是没有大小的,因此,它不具有真实的可视性,仅是个假性静态图形而已(现实世界里,不存在没有大小的物体,而几何概念上的点是没有大小的,故不具有现实里的可视性,只存在于主观想象中。换言之,任何可视点之间,都做相对运动,而科学共同体提出的,处于绝对静止的十字坐标之原点,其实是不存在可视性的没有大小的形而上概念——而形而下世界,不存在没有大小的物体,抑或,没有大小即不存在)。

  这也是为什么科学在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争论中孕育的原因。所谓地心说也好,日心说也罢,只不过是把哪一个假设为绝对静止的问题而已。而从讲究务实、求真的中华文明之角度来说,这种假设体系之间的争论,不过是个无稽之谈。假定任何一点为绝对静止,即错,而错与错之间的争论,毫无真实意义。事实上,科学是以假设为前提而进行的演绎体系,所以,它不可能诞生于求真务实的中华文明之内。比如,周易以“曲成万物而不遗”为纲,而科学体系以几何直线为纲。但事实上,所谓的直线,不过是把线段假名为直线而已(所谓的几何直线,既是没有宽度且可无限延长的线。但形而下世界不存在没有宽度的物体,所以这不过是一个假设,故,中华文明直接拒斥这种讨论,且直接讨论曲线运动——带入不存在的直线运动,会与真实的曲线运动产生偏差,故而需要额外添加人为概念,比如加速度。再进而,需要把两者之间的偏差,进行人为还原,并进行所谓的逼近。所以,在科学共同体的理论体系中,力的数学推导过程和物理解释过程颠倒了。譬,力的单位从数学角度来说是以加速度和质量概念来推导和定义的,但在物理解释中力成了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然而,如果一个概念要想成为其原因,它的单位不能是被原因者的推导物)。

  下回开始探讨惯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4 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回摘要

  以往讲的东西很多,但多则惑,在开讲惯性之前,仅拿出一点来重复一下。西方基*督教文化圈,用来对东方儒家文化圈发动文化侵略和文化殖民的十字架坐标系,只有一个原点,而东方儒家文化圈的太极图,有两个阴阳鱼眼。故,对于十字坐标系来说,它总是单单描述一个质点的运动,进而十字坐标处于绝对静止。而太极图里的阴阳鱼眼处于相对关系中,一个鱼眼绕着一个鱼眼,说明另一个鱼眼也绕着另一个鱼眼。另外,十字坐标的原点,架构于失去可视性的逻辑上,亦即,几何概念上的点是没有大小的,而没有大小就没有可视性,无法参与视觉运动与静止的判断中,但它却用于解释运动与静止(实际上,它只是纸上谈运动与静止,不涉及真实的运动与静止,因为真实的运动与静止,不存在绝对运动与绝对静止,都是相对运动与静止)。摘要完。

  伽利略之所以被科学共同体誉为「近代科学之父」,是因为伽利略提出了惯性原理之雏形。后来由牛顿提纯和系统化,且在牛顿的经典体系中,惯性原理被放在了首位(牛一律),足见其重要性。之后的相对论,貌似以否定经典体系的架势出现,但它并没有否定惯性这个核心,仅仅只是以惯性系的名义,转换了叙述方式。爱因斯坦指出的经典体系之自我循环问题,相对论本身也存在,即,要确定某坐标系是否是惯性系,必需先找到另一个惯性系,可另一个又如何确定?

  以现阶段科学之视角看,惯性原理已经不再是仅限于力学(运动学)范畴的概念,在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等领域皆可寻得惯性之影,乃至在化学和生物学等物理学之外的领域,亦能发现惯性之烙印。

  比如说:在电磁学中,当穿过闭合线圈中的磁通量要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电路中的磁通量的变化。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增大,则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阻碍磁通量也增大,即线圈本身有保持原来磁通量大小的性质(楞次律: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查理律」和「盖·吕萨克律」同样在描述一种“惯性”:在等温压缩过程中,气体之体积减少则压强就增大,以阻止气体进一步被压缩,即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体现了保持原来状态的性质——假如气体不受外界干扰,将保持原有的状态。在光学中,光唯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才能发生折射,也变相的表达了惯性。其大意是,外界条件(媒介)改变了光的传播路径,而光本身是具有直线传播本性的——假如没有介质的影响,光子就会做每秒30万公里的匀速直线运动。在化学中,化学平衡理论亦是化学反应里的惯性。在生物学中,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反映了大自然的惯性…………。

  自从伽利略提出「力学——运动学」范畴内的惯性原理之后,它成为了科学理论体系的一种纲领,致使惯性原理不断的渗透到别的学科,或者说,别的学科不断的向物理学的惯性原理看齐。这是为什么?惯性的什么核心精神,导致它成为了科学的起点和纲领?

  下回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4 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往摘要

  任何两个可视点,如果其中一方绕着一方旋转,其实会是互绕。比如在一个旋转的轮胎上,只要点出两个点它们都会相互绕转,除非点出一个没有大小的局部绝对中心,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这个点没有大小,恰恰会失去现实里的可视性。(完)

  科学共同体用惯性来解释“当一辆相对于地面行驶的汽车刹车时,身体相对于车体向前冲的现象”。但这个解释恰恰不可成立。当汽车刹车时,人体受到的力只有重力和椅子的支持力,且此两力处于合力为0的状态,而刹车时的摩擦力是加于车体而非人体的。是故,按照惯性原理,当一个物体不受力或合外力为0时,将要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当汽车刹车时,原先处于相对于车体静止的人体,应该继续保持原来状态,即相对于车体静止。但事实恰恰相反,不受力或合外力为0的人体,在汽车刹车时,相对于车体非静止而运动。这说明惯性原理,不可成立。科学共同体不过是在回避参照物的方式胡乱拼凑运动与静止的相对参照关系而进行诡辩和混淆是非罢了。

  惯性力概念被提出,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按照科学共同体的解释,惯性力的提出是为了把牛顿体系推广到非惯性系,但其实,只不过是因为在不同的参照关系转换过程中,出现不同解释体系,且它们之间存在矛盾罢了。或者说,其实是因为把运动和静止解释为物体固有的属性而出现的弊病。如果运动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为什么当我们坐在相对于地面运动的车而相对于地面运动时,又同时相对于车体静止呢?如果我坐在车上而处于相对于车体的静止是我固有的属性,就不能同时处于相对于地面而运动的状态。抑或说,要讨论运动与静止,必然要涉及参照物,但惯性原理在定义中,并没有提及参照物,因此,科学共同体在不同参照系之间的不同解释,只能依托于受力等于不受力,不受力等于受力之类的强词夺理来圆谎。

  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可以看到,惯性定义有一个前提,「……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亦即,惯性是物体在不受力时才会有的状态,而「不受力」,很显然的与研究物体之「受力」时状态的力学,有严重的逻辑排斥。

  ①:力学--描述物体「受力」时的状态。

  ②:惯性--描述物体「不受力」时的状态。

  对比①和②就可知,惯性和力学是不相容的,因为「受力时」和「不受力时」是互不相容的状态。除非我们开始玩起可耻的辩证法,一个物体在一瞬间既受力又不受力。很显然,一个物体不可能在一瞬间处于,既受力又不受力的状态(除非承认科学共同体的受力=不受力,不受力=受力这样荒诞不经的说法)。

  同时,我们还可以从物理学的整个框架中推测到,「物体之不受力状态」是绝对不可能存在的,这一点我们可以引入「万有引力」概念而思考。万有引力是不受时空约束的,超时间、超距离的作用力:它是无时不刻,任何地点都会存在的作用力。进而只要承认存在万有引力,就不可再承认“在任何时刻、在任何位置”上可以存在「不受力的物体」。还有电磁力、核力等等,以物理学的描述,原子核和电子要“恒保相互施力的状态”,如不然原子就要崩散。

  我们尝试一下同时讨论惯性和力学(注:科共体通常会先提及惯性,而后再提及力学,或者反过来。但如此一来,我们就无法看到两个概念相结合时才会暴露出来的逻辑悖论):

  ①:一切物体在不受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宇宙不存在不受力物体。

  重组一下①和②并整合为一句话:宇宙中不存在不受力物体,当这种根本就不存在的不受力物体在不受力时,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不存之物,何论之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4 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回摘要

  科学共同体用惯性来解释“刹车时身体向前冲”的现象。然而,这个解释恰恰是不可成立的。因为,当汽车刹车时,人体受到的只有重力和椅子的支持力,且此两力处于合力为0的状态,而刹车时的摩擦力是,加之于车体而非人体的。是故,按照惯性原理,当一个物体不受力或合外力为0时,将要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遂,当汽车刹车时,原先处于相对于车体静止的人体,应该继续保持原来状态,即,要保持相对于车体静止之。但事实恰恰相反,不受力或合外力为0的人体,在汽车刹车时,相对于车体非静止而是在向前冲。这说明惯性原理,不可成立(关键在于,身体向前冲里的“向前”是相对于什么而说的,但科学共同体以回避参照物的方式混淆是非——惯性原理里的运动和静止,亦未提出参照物)。然而,这种荒诞不经的说法,快乐的存在于现行教育体系和现代话语模式中。(摘要完)

  按科共体的说法,惯性原理是无法通过实验验证的,换言之,它无法在现实里展现之,它只是一种抽象归纳的理论。但如此一来问题就来了,既然惯性原理从来没有用实验验证过,那么,人们脑海里的惯性原理是如何被理解和构建的?而且事实上,科学共同体的教育模式中,确实有一种实验,用来加以演示惯性原理的——伽利略的斜面实验。科学共同体一边说无法用实验验证,一边又摆出一种实验来演示,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我们换个角度仔细分析一下这个斜面实验。

  伽利略斜面实验过程如下:同一小车(或球)从同一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

  第一次,在水平面上铺上毛巾,小车在毛巾上滑行很短的距离就停下了。

  第二次,在水平面铺上较光滑的粗布条,小车在粗布条上滑行的距离较远。

  第三次,是光滑的木板,小车滑行的距离最远。

  结论是,要是能找到一块十分光滑的平面,阻力为零,小车的滑行速度将不会减慢。

  然而请注意,在这里,第一次铺上毛巾,第二次铺上较光滑的棉布,第三次放光滑的木板,这个顺序是人为安排的顺序,如果我们第一次放光滑的木板,第二次铺上毛巾,第三次铺上较光滑的棉布,我们无法与“要是能找到一块十分光滑的平面,阻力为零,小车的滑行速度将不会减慢”这个结论搭配,进而构建出量之递增或递减的量变顺序。

  这个意识形态里的关键是:某项递减可以减至0。这其实也是暗含极限思维和微积分模式的实验。同时,这个实验的表达式,是以速度和阻力为参数的相对函数关系,但当一项变为0的时候,它就会变成绝对函数了。换言之,如果阻力为0,速度和阻力之相对函数表达式本身会失去意义(无限大,0,无限小等概念的引入,是西方体系的特征。而中华文明未引入0,无限大无限小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10 11:55 , Processed in 0.04907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