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38|回复: 33

[图文写说] 西方媒体图片上的中国形象变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3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蛋糕1897

自工业革命之后,西方世界日益强大,中国却成为停滞、专制的帝国,来自西方世界的人们一次次的被这个高傲、封闭的帝国拒之门外,一次次被无情的羞辱,中国成为无礼、野蛮的象征。

 楼主| 发表于 2014-7-23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人拍摄的1900年

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更使这种形象得以巩固,深化。从此,中国在西方人眼中不再神秘,1840年的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讲,不过是用枪炮对这种中国形象的一种确认而已,从此,西方对于中国取得了完全的自信。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3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诡计多端的中国人走“后门”,鬼鬼祟祟潜入美国北疆

19世纪末美国出版的讽刺中国的政治漫画,发生于1900年的义和团战争,是这种形象认知不同的高峰——在1898年前后,多个了解中国的驻华使节被召回,中国形象在西人眼中已经低落到与非洲同等地位。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3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慈禧

在不断的碰撞和交流中,西人对中国的认识也开始多元化,多层次化,从洋务派聘请的洋教习,到各大媒体的驻华记者,除了傲慢与偏见之外,也给西人认识中国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3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镜头下的1850年中国

西人真正得以深入了解中国则是在国门全开之后,随着交流的日渐加深,不少在华时间久的学人和记者竟能由于处于更加超脱的地位,能够以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中国,得出了许多国人难以自我认知的结论。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3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反而是中国内部自身,由于隔阂日久,未能意识到这种进展,依然将西人投来的注视和观察,研判为一种误读,从而激起强烈的反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3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为1870年的宁波海关巡逻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3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最早的一个封面,期刊时间是1924年9月8日。封面人物是吴佩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3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封面人物是蒋介石,期刊时间是1927年4月4日。
小字说明:总司令蒋介石。“General Chang kai-shek”。这是指时任北伐军总指挥的蒋中正,说明时代在关注中国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3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封面人物是末代皇帝溥仪,期刊时间是1934年5月5日。小字说明:亨瑞溥仪。“Henry PuY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3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穷苦的家庭坐在关了门的银行的阶梯上,1945年上海,George Lacks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3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日战争时期,这张中国士兵肖像出自摄影师卡帕之手,并成为当年《生活》杂志的封面人物,让美国及世界了解了中国抗战的决心,赢得了广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3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为解放前的上海街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3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为《乘凉的男子》,由Howard French 拍摄。美国摄影师 Howard French 一直在记录上海旧街区的最后遗貌。20世纪早期的街区正在被夷为平地,供2010年世博会及现代开发之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3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1971年4月26日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在长城的合影。这也是中国展开乒乓外交,与美国接近的一个策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3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为尼克松访华时的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3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1983年的上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3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1984年4月30日的《时代》杂志:“中国的新面貌, 里根将会看到么?”。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手里拿着可口可乐,面露微笑,很直白的表现了中国正在开放,人们将要开始新的生活的景象。当然这也是对里根总统访华的一篇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3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1984年北京35周年国庆阅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3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1985年9月23日。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

画面很清楚地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30 22:42 , Processed in 0.04658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