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6|回复: 1

[军情观察] 中国的红旗军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1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周,全世界多数媒体紧盯苏格兰公投。最终,独立只是虚惊一场——一度开始考虑替苏格兰“顶班”维持空中警戒的皇家空军长出一口气,但公投当天,一架俄罗斯战略轰炸机不怀好意地前往苏格兰“串门”的警报,却证明世界各地的天空并不太平。这个节骨眼上,中国空军举行史上最大规模“金头盔”对抗,无疑为我们观察中国空军实力和发展近况提供了绝佳机会。

5顶“金头盔”

9月2日起,空军便在西北的鼎新空军基地展开中国空军第四届歼击航空兵部队对抗空战竞赛性考核。考核的胜者将得到金色的飞行头盔,战机也会被涂刷上王牌标志作为奖励,故而得名“金头盔”之战。

自由对抗获胜者的最高荣誉:金头盔

“金头盔”对抗的主要形式是近年来才在中国空军中推广开来的自由空战。所谓自由空战,就是在不设定先决条件和高度差,完全在未知条件下双方编队进行的空战。

这与中国空军最近几年在指导思想和作战体制上的变化不无关系。长期以来,中国空军以苏联为师,长期坚持在地面雷达和指挥所的引导下进行作战,大部分飞行员训练的科目除了飞行驾驶和基本战术训练,就是训练空地沟通,及时准确地执行地面指挥所的命令。虽然这种“放风筝”式的指挥相当程度上限制了飞行员的发挥,但在中国空军早期国土防空作战中,这种指挥体制一度弥补了我军战机大多没有雷达,空情掌握能力不足的缺陷。

随着中国空军战机性能的提升和空战节奏的加快,这一体制逐渐限制了战机性能的发挥,加上强调建设攻防兼备的空军,这种指挥的弊端就更加突出。

参加对抗的歼10机群

相比之下,自由空战这种相对“西方化”的作战方式更加适合现代战机的作战环境,因而得到了中国空军的青睐。首届“金头盔”比赛于2011年举行,至今已经连续举行了四届。今年,中国海军航空兵也和空军航空兵首次开展自由空战对抗训练。这种全军高度的战术大比武打破了以往在各部队、各军区今年,参与竞赛的飞行员人数从2011年的108人增加到170人,分别来自空军7大军区的19个歼击航空兵旅/团。中国空军目前编制有不到60个歼击航空兵旅/团,本次对抗竞赛一次性就出动了1/3,参演战机近百架,且全部是一线的三代战机。从目前公开的视频资料看,本次至少有四种不同的歼击机参加“金头盔”角逐,他们分别是进口的苏-30MKK战斗机、国产的歼-10A战斗机、歼-11A战斗机和歼-11B战斗机。在当前紧张的国防环境下,抽调如此多的三代战机,足见本次对抗竞赛的高规格与精锐程度。

歼10战斗机飞行员

当然,能抽调如此众多三代机参加一场对抗演练,最关键的还在于近年来迅速充实的中国空军“家底”: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空军目前已经装备了超过600架第三代战斗机,其中至少一半是重型的苏-27/30/歼-11系列——这一数字甚至已经超出了苏-27原产国俄罗斯空军装备的苏-27系列战机数量,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苏-27系列机队的拥有者。除此之外,中国空军还有多达800架左右的各型歼-7/歼-8战斗机作为二线空军部队。

朝阳中准备起飞的苏-30MKK战机

相比二战或者冷战时期动辄数千架飞机的遮天蔽日,这上千架战斗机似乎不值一提,但横向对比不难发现,中国空军600架三代机的规模和质量不仅远远超过周边日韩等国的空军力量,而且早已是世界上排名靠前的强大空军——昔日英勇的皇家空军如今只有117架三代战斗机;在空袭利比亚行动中大出风头的法国空军也仅有三代战机129架;德国空军的规模和英国差不多,只不过根据德国《明镜》周刊的爆料,随时可以出动的三代战机只有8架——真是应验了一位军事观察家的预言:21世纪的欧洲,能随时向周边派一个四机编队的,就是地区强国了。

在军演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解放军的演习实现了高度数字化。早在2004年美国纪录片《红旗军演》中,美国空军演习中的战机数据记录和模拟系统一度令中国军迷大开眼界。这套系统将战机的数据和操作实时记录并还原开来,直观地表现在电脑中,从而方便导演组判断空战结果并在战斗结束后及时对战斗得失进行讲评。如今,我们在“金头盔”演习中看到,同样的作战数据记录设备已经在我军中成功应用,并且在演习的裁判和随后的讲评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本周四,正在美国参加第21届国际海上力量研讨会的海军司令吴胜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海军司令绝不希望,或者说要杜绝,第二次中美撞机事件,也绝不希望牺牲第二个王伟。对于巩固中国的国防来说,没有比贴近实战的演习更加有效的手段了。

海军司令:绝不希望牺牲第二个王伟

之间的障碍,避免了过去“闭门造车”式的战术创新,使有关空战的经验教训能以最快速度在全军传播。

令人费解的“老树新花”

本周,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式访问印度。印度以极高的礼节欢迎习主席的到来,但这也不妨碍印度人暗地里“提防”中国。只不过印度采取的措施多少有些让人匪夷所思——将一款30年前开始研制的旧型号导弹重新包装一番,随后计划作为“最新设备”交付部队。

据星期四的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报道,印度政府叫停了与法国联合研制的先进中程地空导弹项目,转而支持印度国产的“阿卡什”国产导弹,后者已经在中印边境地区开始一系列测试。

印度“阿卡什”导弹发射车

“阿卡什”是印度军队在1983年开始研制的一款中近程防空导弹。与其说“自行研制”,不如说印度继续了拿来主义的精髓:该型导弹的结构参考了印度从苏联获得的“立方体”地空导弹,雷达用更先进的“外国技术”取而代之。“立方体”导弹曾在中东战争中大放异彩,其直系发展的后代——“山毛榉”地空导弹因为击落马航客机而人尽皆知。

按说印度参考这样著名的导弹,其衍生品本该性能不俗才是,可是印度偏偏在导弹研制中出了岔子:先是基本照抄了“立方体”的弹体外形和冲压发动机(中国早年也仿制过该型导弹,但在军方意识到冲压发动机不适合防空作战后终止),使其飞行性能“先天不足”;随后是制导模式有当时比较先进的半主动雷达制导降级为无线电指令制导,让导弹的技术一下子回到了50年代。

印度“阿卡什”导弹的主要区别是雷达系统换成了印度国产的相控阵雷达

这还没完,印度生怕导弹的电子设备不给力,又在为其配备先进的相控阵雷达的问题上“高瞻远瞩”起来——不顾项目延迟,坚决为“阿卡什”装上了相控阵雷达。最终诞生出这么一个90年代雷达+50年代导弹的奇怪搭配。

印度军队对这种武器的性能心知肚明,因此导弹虽然号称研制成功多年,印军也没有大规模装备,只是少量采购送去测试。但这次不一样——印度总理亲自指示要求加强对国产武器的扶持力度,硕果仅存的“阿卡什”自然要扛起印度防空导弹崛起的大旗。

最近的“阿卡什”导弹发射图像

目前,印度空军已经发出了8个导弹连的订单,同时计划再采购8个连。印度陆军也准备装备四个团此型导弹。对于当代复杂的电子环境,这种导弹大概只能算是装备越多、浪费越多。

类似的事情在印度屡见不鲜:为了不切实际的“国产化”目标,强行终止满足需要的进口甚至合作项目,扶植性能堪忧的国产产品,国产产品又因为无法满足需求而被更新的进口产品所替代……这种印度特色的“轮回”,看来在莫迪手里还得持续下去。

http://www.guancha.cn/shi-yang/2014_09_21_269254_3.shtml




发表于 2014-9-21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战斗力的确是杠杠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8 04:08 , Processed in 0.03238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