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4|回复: 3

[当年今日] 对话:图揭崩溃前的苏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6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话:图揭崩溃前的苏联
作者:达额尔文 发布时间:2014-10-26 15:29:44 来源:民族复兴网

对话:图揭崩溃前的苏联

达额尔文

  我一直认为,苏联在解体之前,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达到了很高的程度,或许是像现在一样借助高涨的石油价格,或许是靠比当时中国宽松的经济环境,造就了二十几年的繁荣经济,高国民福利,几乎不存在的失业率,坚挺的卢布,幸福的人民生活,物资短缺是有,但远没有当时中国严重。
似乎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经济是否繁荣,百姓生活是否安详,跟社会和政治是否稳定没有必然的促进关系,民主德国就是很现实的例子。

  编者按:的确,苏联崩溃的根源主要不是经济问题,是民族的精神也就是说是意识形态出了问题.意识形态出问题是从赫鲁晓夫的全民党开始,当时,我国有九评苏联进行抨击苏修,邓小平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时细微处有质变,这个细微处开始的质变主要体现在苏联的高层。


仅以此文纪念逝去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八十年代的苏联,小汽车不是权贵的象征,而是生活必需品,据统计那时候光莫斯科就有80万辆私人小汽车,这个数量,北京好像在二千年以后才达到。
藕原来有个老师,叫谢尔盖,八几年的时候曾经援助古巴,用一年的津贴,回国以后就买了辆伏尔加小汽车,这个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

  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经济,也造成惰性,藕印象最深的事情,俄罗斯的吊车工人,经常在中午下班到点的时候,就把吊着货物的吊车停在半空中,然后大摇大摆的去吃午饭了,下午还有喝茶时间,工作效率低的吓人:

  编者按:此处是一个细节,这个细节的真伪不是我决定的,但,下文作者用宏观的视角证明苏联工人的效率不仅高而且很负责,不负责任是最大的没效率,还有巨大的破坏作用。看社会应该是用宏观的视角,细节说明不了问题,用细节来解释那还不如盲人摸象。“下午还有喝茶时间”,工人不应该有下午茶吗!我看,好得很,休息好工作效率更高!

  70年代的公共汽车,实行无人售票,多联式车票在车站或彩票站购买,上车以后乘客自己使用打孔机在车票上打孔,以示检票,汽车公司有专人抽检,一年能碰上一两次:

  编者按:有彩票站,事物正在起变化,而且,变化已经很大了。

  苏联时期的彩票业极其发达,城市里大街上随处可见彩票站,不仅有公益彩票,还有体育彩票,彩票站同时也出售车票,纪念章,地图,啤酒饮料什么的:

  编者按:修正主义这个魔鬼是有卑鄙手段的,只要把群众的贪欲给引诱出来,末法时代就到来了,接着就该变天了。事前看不懂,情有可原;事后看不懂,怪谁呢!

这个是苏联8、90年代随处可见的矿泉水或果汁售货机,通常一二戈比每杯:

  精致方糖,每公斤2卢布40戈比,当年的卢布,或许是人为因素,极其坚挺,藕有个老师,是南俄某个大学的教授,91年解体前,积攒了4万卢布,大约折合6到8万美元,到93年的时候,4万卢布只能买不到10瓶伏特加酒:

  编者按:货币不是财富只是财富的媒介,这种价值的体现依托的是物质财富。货币的坚挺恰恰说明物质的丰富,恰恰说明工农的劳动非常有效率。货币的贬值恰恰是可以人为操控的,商人“囤积”是最常见的手段,“算你狠”“姜你军”“无盐”不久之前就发生过。金融市场对货币的操纵也不鲜见,如,韩国、日本、亚洲金融风暴等等,在美元霸权下,这只不过是洗劫财富的一种手段。

  苏联时代除了主要经济是计划的,人民生活采取高福利待遇,其他百姓生活以及观念跟当代中国没有啥区别,譬如摇滚以及西方电影,比当时中国开放得多。本善那时候曾经在电影院看过美国情色大片《罗马帝国情史》(甘尼古拉),这种直接暴露性器官的片子,居然是前苏联正规引进并且公开放映的(限制未成年人),在片头还有社会主义说教,看上去很令人喷饭:

  编者按:高福利的物质基础是劳动人民高效率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体现。当时,苏联经济制度;劳动关系没变,但,上层意识形态的确出了大问题,在社会层面就表现为文化领域,这也是毛主席发动文化革命的根源之一。

  70年代的苏石化加油站,准无人,没人伺候,只有收款员,加油枪由汽车司机自己操纵,汽油很便宜,跟免费差:

  编者按:目的不一样,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是服务大众,资本主义经济是以资本以盈利为目的。

  苏联式的婚礼,在列宁像前宣誓或者签署结婚文件,政府证婚人证婚,去广场烈士墓献花,然后回家或去饭店聚餐,90年代以后这套程序由东正教神甫取代了,唯一保留的是烈士墓献花:

  编者按:苏联没了,醒悟的俄罗斯人民还有民族精神,寻找到了自己的根本。

  苏联在80年代末,大体上普通老百姓生活质量什么水平呢?本善觉得,应该比中国省会城市的年轻非领导公务员活的富足轻松,接近于国有垄断央企的中层员工:

  编者按:垄断是共性,垄断不是问题,关键垄断后的蛋糕是谁分享。全民所有制,利润全民共享,体现在低物价高福利。国企垄断,国企职工分享了一部分,当然也上交国家了一部分。私企垄断,那是改革的红利与民无关。国企不是没有问题,问题很大,但,国企比私企好,转为全民所有制相对私企要好办的多。如今,国企职工享受的红利恰恰是毛主席领导的红色革命的红利。

  苏联普通员工享有每年一个月的带薪休假,免费的旅游,免费的疗养院,免费医疗教育,这些中国再过20年也实现不了:

  编者按:中国回归社会主义,这些福利的实现一点问题都没有,哪怕是退一万步来说,只要回归新民主主义这些也不是问题,毕竟三分之二出口换美纸啊!

  穷兵黩武是苏联的诟病,也是他灭亡的原因之一:

  编者按:穷兵黩武只是一面之词,经济不好会有高福利低物价吗!美帝才是真正的穷兵黩武,世界的乱源!苏联的根本是党内出了修正主义投降派,为了一己私利暗中勾结美帝,置人民与国家于死地,极其恶毒!

  在苏联生活,最幸福的莫过于儿童和学生,几乎所有的一切都由国家买单,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入校就有免费医疗和保险,免费的书本,免费的学费,免费的校车,免费的午餐,免费的宿舍,免费的实习旅游,免费的。。。。。。

  苏联学校的免费课本比较有特色,学生一入校,可以凭学生证到图书馆领取教科书和辅导书,都是硬皮精装的,规定不得在书上写字乱画,学期结束后,需要到图书馆归还,下学期再发给新同学,一本书能用好几年:

  编者按:很好,该节约就得节约。奢侈浪费才是符合资本盈利目的社会运行模式。

  苏联对民用工业有种变态的限制和补贴,甚至对进口奢侈品进行补贴,譬如进口的薄來食忒,烟酒和化妆品,所以苏联大多数市场的商品,都是禁止或限制私人携带出口的,素以在苏联的海关出口目录上,详细规定着各类消费品的出境携带种类和数量限制,变态程度无法想象:

  编者按:限制和补贴的目的:1,满足民众的需求;2;保护国内民族产业。符合以上条件就不存在变态的说法。美国对农业的补贴已经不是变态了,是阴谋!

  苏联在7~80年代建设了大量标准住宅楼,全国各地都非常相似,以至于有一部苏联电影就是这个主题,出差到另一个城市,居然有跟自己家一抹一样的房子:

  编者按:大量的标准住宅便于大量制造,便于更快更好更安全的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房子根本是住的安逸而不是看的,外表整洁即可。都想不一样,那就出“央视大楼”了。

http://www.mzfxw.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21&id=22720










发表于 2014-10-26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黨內出現了走資派,。。。。。。。不亡也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6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毛主席的眼光敏锐,党内的走资派不可小觑,你看看现在的工农兵,比前三十年的工农兵的地位如何?光说是生活好了,那是在养猪呢,养大了好任人宰割,要被别人吃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7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苏联不顾自己国家的经济比美国差远了,大搞军备竞赛,消耗了自己的国力,国家经济建设偏重重工业轻视轻工业。并且穷兵黩武入侵阿富汗,在哪里大量装备损耗,军人丢失性命,军费开支剧增,还有贪污腐败,导致他最后的灭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0 05:22 , Processed in 0.03527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