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5|回复: 1

[东方区] 拨浪鼓:最古老的中国童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3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拨浪鼓:最古老的中国童玩
  • 2014/12/13 09:46
  • 来源:大连日报 作者:凌子越
  • 点击:17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浙江时获赠的拨浪鼓12月8日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成为其史上首个拨浪鼓藏品。说到拨浪鼓,作为陪伴几乎每个中国孩子童年的玩具有着其不为人知的遥远过往……

最早的拨浪鼓被称作“鼗”。战国时期产生的鼗作为打击乐,依靠摇动时双耳自击发声,发声的节奏轻重、音律高低、声音大小都不容易控制,不能圆满准确地完成复杂的鼓点。

发展至宋代的拨浪鼓已经在三个领域出现,一是礼乐之用;二是商业之用;三是儿童玩具。历代礼乐中都有鼗,宋代当然也不例外。商业之用则是指“货郎鼓”,民间货郎一般是持拨浪鼓招徕顾客的。与此同时,拨浪鼓也成为深受儿童喜爱的玩具。

在南宋李嵩的《货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画中的拨浪鼓,造型颇为考究,鼓柄做成葫芦把,鼓形如罐,双耳较特殊,类似皮条,持柄摇之,皮条抽打鼓面发声。还有“四层拨浪鼓”由四个由小渐大的小鼓,逐个叠摞在一起,相间转向90度。每个鼓各有弹丸做的双耳,鼓下设光滑精致的手柄。一般而言,鼓面越大,发音越低沉,反之发音越高亢。这里的四面小鼓大小不同,摇动时一起发声。根据此图,现在的人们复制了这种货郎鼓,摇之发声,高低错落,叮咚悦耳。

南宋苏汉臣所作《五瑞图》更有精彩的拨浪鼓可观。五童子或戴面具、或涂面,聚集行大傩舞,其中一人双手各持一件拨浪鼓。右手持鼓举至额头左指;左手持鼓自胸前右指。两只拨浪鼓相同,都是两层鼓。上面的小鼓扁而圆,下面的鼓长而类似腰鼓。鼓面彩绘花纹;长鼓的鼓身铜镶小花,精致美观的程度为前所未有。

拨浪鼓这种玩具之所以得以广泛流传,主要它的音响效果与娱乐效果共同发挥了作用。如同叫卖者的吆喝声要有腔有调一样,拨浪鼓可奏出富于变化的响动,能吸引注意力;造型特点又增强了观赏性,即使是货郎手上实用性的拨浪鼓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娱乐色彩,在招徕顾客时总能体现着欢快、轻松与优美的气质。

从形式上划分,拨浪鼓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鼓面加彩绘装饰,如河南淮阳、江苏盐城、北京等地的拨浪鼓,都在鼓皮上描绘各色花纹;第二种是在鼓身加彩绘,沿着鼓身画一周花纹。这些装饰,增加了拨浪鼓的审美特色,从视觉效果上强化了这种玩具的娱乐特征。鼓面材料以牛皮、羊皮为最常见,其次又有蛇皮、皮纸、油纸多种。鼓身多为木质,不过,近年已见塑料鼓。鼓耳则以玻璃珠最为常见,其次又有用苡米、酸枣核、木珠、瓷珠等材料制作双耳者。

关于拨浪鼓的名称,历代不同,各地也不尽相同,总体说来有鼗、鼗鼓、拨浪鼓、波浪鼓、播郎鼓、博浪鼓、摇咕咚、小鼓等等。其实,以上诸多名称,皆因写法不同而来,发音近似,取字不一。不过现在看来,还是“拨浪鼓”这个名称最得人心。

纵观拨浪鼓的古今,自先秦时期鼗鼓诞生直到今天,拨浪鼓这种乐器与玩具的形态居然没有什么变化。历代绘画、图案中的拨浪鼓,与今天的拨浪鼓大都大同小异。一种玩具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流传,不改初创之型,真是难以置信。


责任编辑:喓喓
http://www.haijiangzx.com/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2-14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儿童玩具真是历史悠久,并为幼小的孩童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 12:17 , Processed in 0.04609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