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62|回复: 46

[东方区] 文革时不少中国人竟不敢照相!那时照相被批为“小资陋习”!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2-8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广丰隐士 于 2015-2-8 01:36 编辑

我是从下面这篇文章中得知这个令人极度震惊的事的:

1971年的毕业照[转帖]
转自开启中国人的“读图”时代的,著名的杂志式丛书《老照片》的第91辑:http://www.lzp1996.com/wqyd/20131025/873.html
    作者:陈卫平
    毕业照,在今天即使绞尽脑汁,也难求花样翻新了。但是,在四十多年前,连能不能拍,也是一个问题。
    1971年初夏,“文革”初期的疯狂已经不多见,在上海街头,甚至可以看到花裙子了,但整个社会氛围依然凝重。翻开我当时的日记:“牢记毛主席的教导: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我决心在最后的一个月里,用毛泽东思想统帅自己的一切行动”(1971年6月10日日记)一类的语句随处可见。
    日记中所说的“最后一个月”,指的是毕业前一个月。我和同学们——上海市卢湾区四一中学七○届三班,是九年同学。“文革”前我们就读的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是上海市仅有的两所五年制小学之一。1968年,在所谓“教育革命”的旗号下,小学易名工农兵学校,作为小学毕业班,我们年级就地整体升为中学班(楼主批注:该校现在的官方网站上的校史简介中说自己在“文革期间,曾改名为‘工农兵第一学校’,两年多后又恢复为小学”:http://www.yzx.lwedu.sh.cn/Wicresoft.PGS.Portal.Web/Detail.aspx?AppID=3&InfoGuid=69e7fd2f-f240-4d98-bd8b-cb619275b0a7&CategoryID=6505ca62-fd1f-4a27-8fda-68b64b5b3664)。翌年,一所新中学——四一中学成立,我们又被整体移去,成为学校的第一个年级。1970年本该毕业,上海又别出心裁,延长一年学制(名曰学工学农)。就这样,阴差阳错,我们成了自小学到中学的九年同班同学。(准确的说,应该是“自小学到初中”,当然,说“中学”也不算错。——楼主批注)
1010807_145716_72.jpg
    不知是哪位或哪几位同学提出了倡议,拍一张全班的毕业照。同意的同学不少(我也在其中)。动机简单至极:留念。的确,九年同学,有不少人甚至从幼儿园就在一起。有些同学却不赞成拍照,理由有二:一是此举属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之风;二是别的班没有搞。总之,怕影响不好。甚至有同学表示,硬要搞,就抵制。
    我所在的三班(有五十多名同学),以过去的标准看,家道殷实的较多,与其他班不同,“文革”前在学校就被其他班同学冠以“奶油班”的称谓。艳羡和嫌厌的意味并存。“文革”中,班里同学家庭受到冲击的约占四分之一。“文革”岁月撕裂了同学们原有的正常关系,原本是天真烂漫的少男少女之间,出现了一道道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沟壑(这令人想起了当时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不同的红卫兵团体、造反派团体之间的“武斗”。——楼主批注)。平心而论,在当时的语境下,反对意见并非没有道理,也可以说真是为了班级的声誉着想。
    今天回想起来,应当感谢力主此议的几位同学,也要感谢推进此事的班主刘进丁老师(照片中左起第一人)6月6日放学后,其他班同学已经走光。在空旷同时也安全的操场上,三班的三十七位同学和两位老师拍了这张集体毕业照。照片上,前排右起第一位是驻校工人宣传队的师傅,忠厚的陆姓老工人,他的到场意味着一张通行证。照片上方印有毛泽东的词句“恰同学少年”。对毛泽东语录在当时无人敢说不,而能够较为生动地说明照片意义又不违时流的,怕也只有这一句。作为背景的校舍外墙,一行大字标语“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清晰可见。如果稍加辨认,佩带领袖像章的人已经不多,衣着也并非完全是灰蓝中山装。一些男生的夹克,若干女生的发型,在过来人眼里,想必仍能获得会心一笑。照相师傅来自一家小有名气的照相馆:万象(当年易名为“万代红”)。在今天看,照相和洗印工艺堪称上乘。(楼主提醒:照片右下角有“上海国营 万代红”七个字)
小图.jpg
    遗憾的是,不算已经参军离校的五位,另有几名在校同学没有到场。好在,他们也没有进一步的“抵制”,在照片印发以后,也没有表示公开的不满,三班没有因照这张相出现新的撕裂。倒是我本人,在摄影后几天出现了“动摇”。翻检1971年6月8日的日记,有这样一段:“今后在生活上,必须坚持低标准,对那些容易‘豁边’(按:上海话,意为出格)的事,如逛公园,拍照片,穿什么‘的确良’等坚决不干。”(前面作者就说了当时他的一些同学反对拍毕业照的原因主要是这被认为是格调低俗的“小资情调”、“小资陋习”、“小资产阶级之风”,这里则进一步说了当年把所有的拍照行为,无论是旅游、游玩时拍照留念,还是拍集体毕业照,都批判为“小资陋习”。由此可见,当时不少中国人竟然连照相都不敢,连拍集体毕业照都不敢!——楼主批注)
      在近年的一次班级聚会上,所有同学都收到了一张重印的毕业照。
      忆当年,拍照虽小事,亦不能做等闲看。
1.jpg
IMG_20150205_131307.jpg
2.jpg

我买的是如下图所示的,一册包含四辑的合订本(以上几张图也来自于我对原书相关页面的扫描或拍照):
IMG_20150207_231530.jpg

现在的上海市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
980518_155932_15a.jpg
cd_1010320_162236_43712.jpg

点评

赫赫,LZ和作者都混淆了一个概念,把反对拍小资情调的照片等同于反对拍照片。  发表于 2015-2-8 09:45
发表于 2015-2-8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万恶的前三十年,伟光正的后三十年。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8 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ngoudujiao 于 2015-2-8 01:45 编辑

520_430.jpg

t01b7ce4479662ecd60.jpg

t01e33dfdba7337b9dc.jpg

t013c48c81f10fdf424.jpg
文革时“不少人不敢照相”,怎么会有红遍全国的照相馆?

慈禧太后喜欢照相,可是她却没玩过手机,也不会发微信。

黑文革——黑了30多年了,继续黑......
炒冷饭——炒了30多年了,接着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8 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相馆都喝风去了
SB们编瞎话都不带打嗝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8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家就是在文革时(1974年)买的海鸥牌120照相机,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8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8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标题的语气,我想到了四月消失的CCAV

看帖子的排版,我还是想到了感射CCAV

点评

就是他!  发表于 2015-2-8 08: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8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过来人可以肯定的说,那些在文革中“不肯照相”的坚定分孑正是现在黑文革的坚定分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8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8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帖子根本没有反驳的必要,家里老一辈文革时拍照的肯定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8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上纲上线只是借口,实在掩盖囊中羞涩的实质。我也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深知那个时候真没有多少学生口袋里有块八毛的闲钱。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8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革究竟搅动了那些人的神经? 文革不就是一场反修防修的全民大演习吗、干嘛神经兮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5-2-8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丰隐士 于 2015-2-8 11:19 编辑
沐霜 发表于 2015-2-8 08:15
这种帖子根本没有反驳的必要,家里老一辈文革时拍照的肯定不少
拍自己和亲友跳忠字舞、唱语录歌,演样板戏的照片当然是被允许的。逛公园或旅游时在景点大量的拍照有“自恋”、“小资情调”的嫌疑,所以当时有些人也就不敢在游玩时拍照,甚至自觉地不在游玩时拍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8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丰隐士 发表于 2015-2-8 11:08
拍自己和亲友跳忠字舞、唱语录歌,演样板戏的照片当然是被允许的。

难道你就找到跳忠字舞的???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5-2-8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428fa01fga0a6f2af28e2&690.jpg

火车靠站的间歇旅客们被要求下车跳忠字舞
125722739_31n.jpg
空军驻地演出样板戏《杜鹃山》:
6597652507819060895.jpg

基层在演出样板戏《智取威虎山》:
6597141234913535456.jpg

《红灯记》:
6598181372911847075.jpg
428fa01fg7677010271e1&690.jpg
428fa01fge467c762971d&690.jpg

背后的横幅上写有“批林批孔当小兵”:
6597720677539983622.jpg

6598262736772303628.jpg
d009b3de9c82d1581d7bbbc2800a19d8bd3e42cc.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5-2-8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丰隐士 于 2015-2-8 13:05 编辑

文革荒诞录:在石家庄坐火车得先跳“忠字舞”,否则不让上车[转帖]
我是从天津报纸《今晚 报》13年6月5日那一期上的文章《忠字舞和语录操》中得知这件事的:http://epaper.jwb.com.cn/jwb/html/2013-06/05/content_970235.htm
    石家庄得到“左家庄”这个浑名,大约是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左家庄的左,不仅具体体现在政策上,而且形象地表现在文艺宣传上。工厂、学校、街道,甚至家庭都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活动中心有二,一是火车站站前,二是八一俱乐部门前,两个广场经常人山人海,锣鼓喧天,争相表演。
    文艺宣传的内容主要是个人迷信、领袖崇拜、“三忠于四无限”。发明者是林彪,他公开宣扬“忠”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几千年,世界几百年才出一个天才,举世无双,无可比拟的,只要表示对他的崇拜,怎么做都不过分。”于是社会上把毛泽东作为偶像,顶礼膜拜的花样层出不穷,早请示,晚汇报,忠字舞,语录操,不一而足。
    学习班工宣队让各连队派代表,去市里学习工农兵,找差距。在站前广场,某棉纺厂上百人的宣传队还在跳忠字舞,人人胸佩毛主席像章,手捧《毛主席语录》,围成一个心形的圆圈,高唱“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一边转圈儿,一边表演由歌词演绎出来的舞步、手势。如唱“敬爱的毛主席”时,手举红宝书,抬头注视语录本上的毛主席像;唱“你是我们”时,把语录本收回,紧贴胸口;唱“心中的”时,两手向上伸开,左右摆动,唱到“红太阳”时,要深情地抬头仰望。进站上火车的群众,要求站队跳舞,检票员说:“跳好跳不好是水平问题,跳与不跳则是立场问题,不跳忠字舞不准上车。”
    八一俱乐部前,某军事院校的宣传队在示范“毛主席语录操”。它的雏形诞生于北京某文工团,将毛主席语录配上乐曲,再加上徒手体操,用舞蹈动作表达毛主席语录的含义。后来传到工农兵体育学院,经过专业人员精心加工,三次修改完善,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毛泽东语录操”。全套体操以斗私批修为纲,突出“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主题,有固定的体操动作和舞蹈造型。之后,另一个院校学来18节的“语录操”,更加复杂。还有的工厂宣传队表演“语录拳”、“语录跤”,把语录与武术、摔跤结合在一起,也都是从北京学来的,现趸现卖。
    我对工宣队说,文联干部都一把年纪,笨手笨脚,学不会“忠字舞”和“语录操”,可以学唱毛主席诗词和语录歌曲。
    毛主席诗词和语录歌曲,也是时代的产物,对比之下,还高雅一些。毛主席诗词歌曲可能是受战友文工团《长征组歌》启发。“组歌”由总政治部主任萧华作诗,唐珂、生茂等作曲,公演后轰动全国,争相传唱,受到周总理的推崇,说“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是神来之笔。文化革命停止一切文学艺术,舞台沉寂,万马齐喑,只给文艺工作者留下这么一点空间,许多作曲家都向毛主席诗词走来,谱写那个时代的同题歌,其中也产生了一批优秀歌曲。记得文联干部参加音乐比赛,排练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由彦克、吕远作曲,老作家张朴领唱。张朴1937年参军,曾任冀中军区火线剧社演员,前哨剧社戏剧队长,有一副好嗓子,把当时的歌舞剧院都震了。
    比毛主席诗词等而次之的是“语录歌”,也是当时的流行歌曲。诗词本来就是格律诗,抑扬顿挫,会给作曲家带来灵感,所以毛主席诗词歌曲偏重艺术。而语录是散文化的句子,谱曲难度颇大,必然偏重内容。为语录谱曲的也有高手,比如劫夫,原来是晋察冀文艺干部,由方冰作词他作曲的《二小放牛郎》,是音乐方面的红色经典。新中国成立前夕,支援东北解放区,方冰当了辽宁省文化局副局长,劫夫当了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因为音乐造诣高,他的语录歌也大都优美动听,广为流传,至今仍然萦绕在耳的有《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下定决心》、《群众是真正的英雄》。1966年在邢台搞“四清”时,为民歌《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谱曲,也曾流传一时。可惜这些明显为政治服务的作品,时过境迁便丧失了生命力。倒是他用五声调谱写的毛主席诗词《蝶恋花》,至今经久不衰,因为主要成分是艺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革时毛 左 们不许学生拍毕业照——超级蛮横!超级霸道!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0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0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有点扯......。
6、70年代,中国有相机的家庭远比现代有汽车的家庭少,是事实。当时全球的生活水品也远比现在低。
不排除个别地方那个有偏见,但是以偏带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5-2-12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丰隐士 于 2015-2-12 13:31 编辑
穆萨 发表于 2015-2-10 20:58
这篇文章有点扯......。
6、70年代,中国有相机的家庭远比现代有汽车的家庭少,是事实。当时全球的生活水品 ...
不能请照相馆帮着照相?主贴里作者所在的班级的毕业照就是上海“万代红”照相馆帮着拍的!作者所在的年级的别的班都不敢拍毕业照,就他所在的班冒着风险拍了,而且他班上有些人还对拍毕业照进行了抵制,未参加毕业照的拍摄!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9 01:50 , Processed in 0.076954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