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斋:柴静《穹顶之下》的落点
柴静的关于雾霾调查的片子是这两天网上的热点,笔者也好奇看了整部的片子,因为不同观点的评论,甚至是两极的评论已经开始发酵。
开始的时候,觉得片 子非常的不错,因为柴静没有回避其他国家的污染历史,包括英国的,美国的,日本的等等。而很多人争议的,也就是柴静孩子出生时候的健康问题,笔者也认为问 题不大,虽然片子有影射雾霾的意思,但毕竟没有直接说,而且重心也很快转移到孩子出生以后的空气质量上来,这很容易引起大众的共鸣。
问题出在后面,也就是当柴静开始把中国空气污染的罪魁灌注在中石油,或中国的石油垄断生产和管理的时候,笔者就开始大笑了,原来如此呀。柴静后面的意思和落脚点就很明朗了。
然 后开始回顾整个片子,发现疑点很多。因为柴静的片子打着的旗号是个人制作,自己花了百万等等,可是我们会轻易发现,一个个人制作的片子,如何可以动员众多 的官员,而且大多是高级官员来协作呢?感觉柴静的名头比央视焦点访谈还大,那么多的中央各部的副部长级的官员,各市的市长,都开始协同柴静的调查,甚至有 警察系统,其他大学科研单位的合作就不用提了。
一个小小的柴静,还是退出体制的人,还是号称个人制作的东西,如何可以有能力调动如此众多的 人和大人物以及单位?这疑点太大了。比较一下个人制作的另外一个人的作品,如崔永元的关于转基因的片子,我们可以轻易比较出极大的差别。小崔的片子,肯定 是个人的,但柴静的,肯定不是。那么,问题就来了,柴静的后台老板是什么人?
不是我们小民非要猜疑,而是这片子必然要让我们猜疑。而如果此 片,根本不是柴静个人制作,那为什么要以这个名义,还非要在网上流传。我们再回到柴静结论的落脚点,就会发现,这是按照柴静的逻辑来的:中国污染严重的原 因,是煤炭烧得太多,而石油天然气烧得太少,而油气烧得少,不是中国没有,而是因为被中石油垄断控制,所以,污染严重的核心原因,是中石油一家垄断。然后 柴静还有解决的方法,就是,如果市场化中国石油,打破中石油垄断,那么中国的污染问题就会解决了。哈哈,原来如此呀。
其实,我们会轻易发 现,中国能源之所以煤炭用得多,其原因,不是煤炭的垄断和非市场化,恰恰是煤炭过度市场化和监控不力的结果。山西煤老板都是什么人?山西煤炭的市场化,从 生产到运输再到消费,市场化的结果必然是煤炭价格下降,煤炭质量下降,占能源市场份额加大,污染严重。现在煤炭市场的蛋糕已经瓜分差不多了,利益集团开始 打算进军石油和天然气领域了。可以试着想想,如果石油领域放开,结果是大家私企一哄而上,如同小煤窑遍地的年代,肯定会生产出各种质量的油气来,质量差的 油气,其价格也会非常便宜,没有人会用质量高价格贵的油气,而会都用那些差的油气,结果,肯定是污染更为严重。不要奢望中国人的监管能力。
片 子中谈到中国钢铁产量过剩,污染严重,而且也是华北雾霾的很重要的原因。其实这恰是中国的钢铁市场化的结果,各地的各种钢铁小厂遍地开花,结果不仅过剩, 而且污染控制不住。片子中也提到他们跟踪了一辆污染严重的烧柴油的卡车,最后找到一家民营柴油站,质量非常差的柴油就在那里卖,柴油来源不明。这恰是市场 化石油行业后的缩影的提前预放和预演。还有各种的作假,汽车质量作假,油气等级作假。
本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是立法和执法,其实片子中也讲了,立法已经有很多了,足够多了,问题的核心其实是执法不力,有法不依,执法主体不明,这已经非常清楚了。可片子最后的结论为何会将落脚点落在柴静版的废除石油垄断上来呢?疑点和怪异之处正在这里。
拆分中石油中石化,结束两桶油的垄断,是很多人非常急迫的梦想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