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94|回复: 2

[东方区] 清代大臣不能随便自称为“奴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2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年04月11日 11:08 来源:中老年时报 作者:阮华君
http://news.ifeng.com/a/20150411/43531068_0.shtml#_doc_rec1?wratingModule=1_history
1.jpg
      本文摘自:《中老年时报》2013年4月5日第3版,作者:阮华君,原题:《臣居下,奴才为尊》

      在清朝入关之前,“奴才”一词是满族属下对上级的自称,属于民族专用词汇。入关后,一开始时有些汉人也学满人自称奴才。但是鉴于“奴才”在汉语中是贬义词,有一些汉族官员不用这个称呼。这样就使得一起面见皇上请安,或者满汉官员联名上奏折时难免出现混乱,所以清廷下令汉人不许自称奴才。后来,不同时期不同皇帝都有口头或旨谕规定,汉臣必须称“臣”,不许称“奴才”,满臣四品以下也必须称“臣”,不许称“奴才”,文官与武将有别,公事奏折与请安问候的私事书信有别等。清代文献中就有不少关于某人给皇帝的奏折中用错“奴才”和“臣”,遭到朝廷“严旨申饬”的记载。满族皇帝为什么对自己的满族嫡系亲贵要求称“奴才”,却不准汉族大臣自称“奴才”而必须称“臣”呢?


      这是因为一方面,相沿日久,已成为习惯;另一方面,满清入关以前属于“化外蛮夷”,文化程度有限,他们弄不清汉人儒家文化多如乱麻般的长幼尊卑,包括“臣”和“奴才”等一大堆乱七八糟称谓间的关系。再一点,在满人心理上,奴才是自己家里人,经常在家里走动,当然要比那些关内汉人大臣亲近、可靠。所以,在他们看来,“奴才”当然就比臣高一等了,那些汉人大臣是不够“奴才”资格的。汉臣如果自称为“奴才”就算“冒称”,往往要受到“严旨申饬”。例如乾隆三十八年,满臣天保和汉臣马人龙,共同上了一道关于科场舞弊案的奏折,因为天保的名字在前,便一起称为“奴才天保、马人龙”。乾隆皇帝看到奏折后大为恼火,斥责马人龙是冒称“奴才”。于是,乾隆规定“凡内外满汉诸臣会奏公事,均一体称‘臣’”。

发表于 2015-4-12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奴才与臣子,有着血缘上的的差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2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蓝当奴才的资格都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0 05:43 , Processed in 0.03956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