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3|回复: 1

[说文讲古] 中华文化的“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9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文化的“善”
作者:贫僧孤陋 发布时间:2015-04-10 18:13:42 来源:博客


  中华文化是善文化,劝人向善的。三字经开首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佛家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并将“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儒家讲“修齐治平”,修身也是第一位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即是培养向善的品行。

  西方哲学把世界区分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认为主观世界存在于人的意识中,客观世界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主观和客观、心和物是分离的。“应该如何”和“实际如何”可以脱节,“善”彻底地沦落为人的意识观念范畴,可以与实际相脱离而存在。

  而中华文化认为天人合一,心物不二,主观和客观只是同一枚硬币的正面反面。心即是物,物即是心,主观就是客观,客观也是主观,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明朝大儒王阳明创立“心学”,提出“心外无物”,提倡“知行合一”,认为行即是知,知即是行,知而不行是未知,知行合一是良知。四句教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儒家经典《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自觉,见地正确,理论彻底;亲民就是觉他,勤于实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至善”。在中华文化看来,“表里如一”、知行合一”是“善”的。荀子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中华文化的“善”,特别注重个人内心的修炼,从来不搞强加于人,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由内而外,由心及物。论语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学》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定、静、安、虑、得”,实际上对应的就是“戒定慧”无漏之学。佛经说:“心为物转,即是凡夫;心能转物,即同如来”。一篇寥寥260字的《心经》令古今多少人获益匪浅!

  有副对联讲得好:“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这是儒家思想,教如何做人的。“人需”为儒,孔孟思想适应了普通人的日常需要。佛家要求就不一样了。“人弗”为佛,非人是什么人?就是超人。在佛家看来,起心动念是天魔,不仅淫行是罪恶,连动念头也算犯戒啦。小乘佛法认为,彻底出世,远离红尘,才能解脱,财色名食睡,都是修行障碍。而大乘佛法却标榜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官也要,财也要,名也要。有钱财了,正好行善布施;有权势了,正好扶危助困。甚至有大乘菩萨,连名声也不要,化身为妓女乞丐黑社会,到污浊底层去度化颠倒众冥。这种“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牺牲精神堪称惊天动地,一般人绝难相信。前不久热映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就反映中共地下党打入敌人内部,始终以国民党要员亲戚身份活动,即使北平解放了,也不能公开地下党身份,哪怕逝世多年,也不能暴露。连名声都可以牺牲,这种精神大概也只有中华文化的优秀继承者——早期中共所独有的。

  中华文化整个就是身心修炼的文化。佛家提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后面还有“自净其意”呢。儒家强调正心诚意对于修身的重要,“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聊斋志异》说“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俗语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道家有九字真言:“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绝不恋栈。墨家干脆当隐士,连名也不要,提倡行侠仗义而默默无闻,除了雷锋那样的,多数墨家人物历史上都没有留名。宁波出了个“顺其自然”,帮助他人也不留名,这个功德就相当的大,因为你不知道“顺其自然”是谁,也意味着你身边遇到的任何人都可能是“顺其自然”。

  民间有“积阴德”的说法,“阴德”者,不为人知的善事也。论语记载:“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佛法尤其强调“不住相”布施,“无我相”,全心全意利益他人,帮助完了就完了,就一切放下,绝不作茧自缚。帮助他人却又希图回报,那行善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明朝的永嘉禅师《证道歌》有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总之,行善者心中应当不存行善之念,否则这个善就小了。同样的,作恶者心中也不认为自己在作恶,否则他就不会作恶了。善恶只在一念之间。迷则为凡,悟则成圣,圣由自悟,不从他得啊!

  最后讲个小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徒弟子贡问孔子:“全村人都喜欢、赞扬某个人,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这个人不咋地!”子贡又问:“假如全村人都厌恶、憎恨某个人,那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也不咋地!最好是,村里的好人都喜欢他,而村里的坏人都厌恶他。”

http://www.mzfxw.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13&id=35595



发表于 2015-4-19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莫以善小而不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6 21:17 , Processed in 0.03688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