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4|回复: 37

[军迷互动] 克钦突击队:3000娃娃兵痛击1万日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6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2015年3月18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丁·登普西为五角大楼举办的“国家记忆”中美联合抗日摄影展揭幕时称,“今天的陆军游骑兵把他们部队的渊源追溯到曾在缅甸作战的迈瑞尔突击队,正是这支突击队扭转了中缅印战区的战局。”但实际上,登普西所言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在当时与迈瑞尔突击队齐名的、甚至战果更辉煌的还有另外一支美军部队,这就是隶属于OSS(战略情报局,即后来美国中情局的前身)的101克钦突击队(Force 101 Ranger,受美国陆军指挥)。本图集就将展现这支丛林劲旅的传奇抗日故事。
http://photo.cankaoxiaoxi.com/mil/2015/0521/787313.s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图中的美国大兵是士官吉姆·弗莱彻,这张照片可能摄于1942年的美国国内。弗莱彻1919年出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阿布威尔,2014年10月31日以95岁高龄卒于美国佐治亚州的奥斯特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弗莱彻曾以美国陆军游骑兵的身份加入101突击队,与克钦族战士并肩作战。本图集中的许多珍贵影像资料,就是由他和战友在战地拍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迅速进占缅甸,矛头直指中国怒江以西,进而切断了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图为1942年入侵缅甸的日军士兵在一尊巨大的卧佛前驻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盟军为了打通滇缅公路和光复缅甸,决定在中缅印战区(CBI)部署一支突击队,负责搜救盟军飞行员及配合盟军主力作战。经过考察,盟军选定了以擅长丛林战著称的克钦族为主力组建突击队,并将之命名为‘101突击队’(Force 101 Ranger),直接受CBI战区美军总司令史迪威将军指挥。图为史迪威(右)与迈瑞尔(即迈瑞尔突击队指挥官)(左)在交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101突击队只有数百名美国军人(注:担任军官、军医、通信兵和其他后勤、技术工作),大多数兵员都是从缅甸北部的克钦族中招募来的。据美军战史记载,101突击队下辖4个营约3200名克钦战士(注:另有资料显示,101突击队到战争末期已扩编至11个营、2万多人)。图为刚入伍的克钦新兵,他们中不少人还未领到制式军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101突击队中还有一些美籍日裔官兵。他们主要负责审问日军俘虏和解读缴获的日方情报。图为在美国国内受训的101突击队日裔军人与教官的合影(照片下方写有他们的姓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或许有人会问,“101突击队也是美国精锐步兵的鼻祖之一”,这样的说法靠谱吗?1946年1月17日,由美国总统杜鲁门授权陆军参谋长艾森豪威尔曾颁发嘉奖令,明确表示“101突击队的主要任务是从事敌后情报工作和游击活动,同时承担陆军特种部队的任务,去消灭敌人后方坚固防御阵地中强大的预备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不仅如此,在美国的军史文献(包括弗莱彻的回忆录)中,都将克钦突击队员称作“游骑兵”(ranger),而这正是今天美军“黑色贝雷帽”游骑兵的专属称谓。图为1943年,一名跨坐在树上练习射击的克钦族狙击手。请注意,他的枪上可没有瞄准镜,克钦人的好枪法从来都不是在训练场上打固定靶练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美军顾问与克钦战士合影。据弗莱彻回忆,当时101突击队的克钦战士平均年龄不过15岁,真可谓“英雄出少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然而,就是这3000多娃娃兵,却要对付隶属于18师团和56师团的上万名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鬼子兵。敌人除在兵力上有3比1的优势外,还有充足的物资和大炮、坦克等武器,并构筑了坚固防御阵地。而克钦战士的“重装备”仅限于少量火箭筒和迫击炮。图为克钦突击队员准备用新装备的美制巴祖卡火箭筒,阻击通过的日军运输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图为入侵缅甸的日军机枪猛烈开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弗莱彻曾在回忆录中写到,由于饱受日寇的烧杀淫掠,克钦族对日本侵略者恨之入骨,非常愿意帮助盟军在缅甸打击日寇。图为在一次长途跋涉结束后,弗莱彻与一群克钦族人促膝交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按照盟军统帅部命令,101突击队的主要战略任务是穿插大约由1万名身经百战的日军组成的防线,打击和消灭这些敌人。图为克钦族战士与美军警惕地搜索前进,以防日军突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图为克钦战士正在目标地域等待接收美军空投的弹药等物资补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1943年,坚守在新平洋附近一处防御阵地的克钦战士。新平洋位于缅甸北部,二战期间日军曾占领此地,作为补给据点。1943年中国滇缅远征军攻克这里,打通了中印-滇缅公路的重要一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101克钦突击队擅长采取游击战和正面进攻相结合的灵活战术。其在整个战役期间不断与敌人战斗,勇敢地消灭敌人,挫败了日寇的士气。在突破腊戌日军防御阵地的残酷战斗中,400名克钦突击队员在火炮掩护下向700名日军发动进攻,战斗持续了12小时,克钦战士仅以7人伤亡的微小代价就歼灭了281个敌人。图为克钦族战士潜伏在丛林中,准备迎击来犯日寇。从图中,可以近距离看到至少14名战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在前文提到的美国总统授权嘉奖令的最后写到:101克钦突击队的官兵们在战斗中表现出非凡勇气,立下了辉煌战功,并给予敌人毁灭性打击,体现了美国武装部队的最高传统。图为克钦族战士与美军一同开赴战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据美军战史记载,尽管敌人的防线有战壕和碉堡,但是经过10天不懈的攻击,101克钦突击队拿下了交通枢纽罗列姆。在随后最危险的丛林战中,101部队中由3200名克钦人组成的4个营,以绝对的丛林战优势获得了胜利。此次战斗中,101克钦突击队表现出非凡的英雄主义。在1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上,他们与1万名顽强的日本士兵迂回作战。虽然有37名克钦战士牺牲,但他们消灭了1247个敌人,并占领和摧毁了4座大型军需品仓库,还破坏了敌人的汽车运输线,摧毁了敌人的通信部队及其设备。图为描绘克钦突击队员与美军联合抗日的画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创意台词)等着我回来!图为克钦族战士出征前(请注意他手中的美制M3“黄油枪”),与女友依依惜别。不过看得出,大家的表情都很轻松,说明他(她)们对胜利归来充满信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使用美制勃朗宁M1919机枪的克钦族战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7 12:43 , Processed in 0.04878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