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6|回复: 0

[闲话家常] 理论批评当积极介入儿童文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5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年06月05日 09:33
   
来源:人民日报



跟不上(漫画)
  与创作的繁荣态势相比,理论批评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显得有些薄弱,许多问题亟待理论批评的梳理和关注
  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庭开始关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进步。小读者以及家长和老师们都希望得到一份权威的阅读书目,这书目从哪里来,很大程度上要靠理论批评界的推荐。但目前的状况是,我们对众多的本土原创缺乏关注,以至于有人拿出的书目竟都是国外作品,中国作家的优秀作品很少能进入推荐者的视野。
  中国的儿童文学起步较晚,真正为儿童创作的文学近百年才出现。但我们不能因此妄自菲薄,更不能因此忽视已经取得的成绩。百年来,中国儿童文学形成了五代作家的创作阵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了许多专门为儿童写作的儿童文学作家。这些儿童文学作家已经成为一支独立的文学队伍,无论在创作上,还是教育观、儿童观上,都有了比较成熟稳定的观念和技能。还有不少从事“成人文学”创作的作家也在为儿童创作,在这方面,我们有着良好的传统:上世纪50年代,中国作协曾号召“成人文学”作家每年能为孩子写一篇儿童文学作品,因此有了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严文井的《“下次开船”港》等经典作品。近年来,张玮的《少年与海》、赵丽宏的《童年河》《渔童》等,也是优秀的“跨界”之作。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本就没有鸿沟,更多的作家来“跨界”,是儿童文学之幸,更是儿童之幸。除了作者队伍的壮大,中国儿童文学在观念和创作技法上都更为丰富多样,因此有人说,中国儿童文学正迎来“黄金时期”。
  与创作的繁荣态势对照,理论批评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显得有些薄弱,有许多问题亟待理论批评的梳理和关注。比如,在当下社会现实中,如何写好“中国童年”?儿童文学的审美特性及体现方式是什么,如何看待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形成儿童文学创作“门槛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扶持儿童文学创作的新生力量?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绕不开的课题,需要理论批评界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以研讨。没有理论批评及时的把脉与矫正,儿童文学的健康发展将无从谈起。提高理论批评水平,是儿童文学发展的当务之急。理论批评应当特别重视本土的原创作品,对那些符合儿童心理特征、蕴涵丰富、艺术上有特色的作品,加大评论和推介的力度。我们应当自信,敢于宣传自己的好作品,这些工作都需要理论批评界的热情参与。
  有一颗真诚的心,尊重和理解儿童,才有可能繁荣儿童文学。有一篇很受小读者欢迎的童话,作品以反面人物的口吻道出“不送礼办不成事”的不正之风,就有人批评这是在教唆孩子们学坏。这些批评和担心,恰恰说明了成年人对儿童心理和儿童文学反映现实的规律不够了解,是在以成年人的心理去揣度和夸大事实。由此也证明,儿童文学创作亟待专业理论研究、批评的深度介入和科学引导。
  在此,我还要呼吁理论批评家写一本《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编一本《儿童文学词典》。我们曾有过相关的理论著作,但这些年来,众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和作品不断涌现,儿童文学的许多理念也在进步,我们需要更多更新的研究成果。希望儿童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比翼双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11-17 17:37 , Processed in 0.03461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