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听老兵讲那喀秋莎火箭炮的故事 盘点喀秋莎火箭炮(图集) 发表时间:2015-06-10 09:24:02
字号:[url=]A-[/url][url=]A[/url][url=]A+[/url]
关键字: 火箭炮喀秋莎火箭炮第二次世界大战
之后,弗利尤洛夫大尉指挥实验火箭炮连又对德军实施了数次炮击,巨大的威力甚至连苏军士兵都被震撼了。教官向伊万尼辛们宣读了西方面军司令写给大本营的信件:4辆“喀秋莎”齐射,战果极大。我军的一些官兵在未接到通知而目睹了那巨大的爆炸场面后,甚至吓得退了回来。 捷尔任斯基炮兵学校里传说,德军高层为了消减士兵的恐惧感,已经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找到弗利尤洛夫大尉的火箭炮连。 由于前线对火箭炮的需求非常迫切,而有相对复杂的高低机、方向机的制式火箭炮在1941年极度困难的战局中仍显复杂了一些,因此出现了这种简化到极点的非制式火箭炮,从它的导轨长度来看,应该是发射BM-8火箭弹的,有24联装的发射轨 1941年10月7日,弗利尤洛夫大尉和他的火箭炮连不幸在斯摩棱斯克附近与德军装甲部队遭遇。为保守火箭炮的机密,大尉没有选择弃炮逃跑,而是命令将火箭弹全部发射出去,然后将7辆火箭炮全部炸毁。经过短暂激烈的战斗,包括弗利尤洛夫大尉在内的炮兵连全部官兵阵亡,但他们没留给德军任何有价值的战利品。后来,弗利尤洛夫大尉被授予一级卫国战争勋章,成为苏联炮兵的著名英雄人物,以及伊万尼辛的偶像。 安装在STZ-5拖拉机底盘上的BM-13-16火箭炮,由于早期ZIS-6卡车载重量较低,因此只能装12枚火箭弹,要增加火箭数量就要采用重型底盘 “心里怀着对战争的恐惧” 当弗利尤洛夫大尉在前线浴血奋战时,伊万尼辛和同学们不得不撤离到乌拉尔地区,在零下40°的严寒中完成学业。“我们穿着很薄的大衣,根本不暖和。从宿舍到教室要在刺骨的寒风中走2.5千米。教官说,‘你们必须接受这样的训练,这在前线很有好处。’”伊万尼辛回忆,“他说的没错,在战争的头3年里,我只在像样的床上睡过两个晚上,而且是在医院,因为我的大腿被弹片击伤了。”但两天后,他拖着刚包扎完还未痊愈的伤腿毅然返回了前线。 “喀秋莎”很容易使用,一般训练一个发射小组只要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就够了。几乎在弗利尤洛夫大尉牺牲的同时,伊万尼辛毕业了。接下来的整个战争期间,他都是与致命的“喀秋莎”一起度过的。 采用美国卡车底盘的BM-13-16火箭炮 虽然BM-13火箭炮已经超过了ZIS-5卡车的承重上限,但在战况紧急的条件下,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图中这辆车就“丧心病狂”地在2轴的ZIS-5卡车底盘上安装了16联BM-13火箭,估计是跑不了多远,也没什么越野能力了,感觉车都要被压垮了,展示的时候不得不在底盘下面安装架子顶住 他第一次指挥“喀秋莎”作战是在1941年10月的莫斯科战役期间。当时敌人距离首都只有11千米远。“喀秋莎”连挖好观察哨位隐蔽起来,然后向着敌人打了两轮齐射。“我就站在那里,根本没有经验,手足无措。突然一发子弹就从这里飞了过去,”伊万尼辛指着自己的太阳穴说,“我们很快意识到,当德国飞机出现时必须隐蔽起来。” 最可怕的是库尔斯克战役,对“喀秋莎”恨之入骨的德国人每天都会追着伊万尼辛轰炸5~6次。“仅一次袭击他们就会出动50~80架容克-87轰炸机。那些飞机反复地在上空盘旋,直到炸弹声彻底沉寂下来。而我们只能躲在战壕里,或者钻到火箭炮车底下,”伊万尼辛此时的表情很无奈。但随后他又骄傲地说:“我们摧毁了许多坦克,应该有几十辆吧。”他比划着解释,火箭炮一次齐射就要打出几十枚炮弹,每个的重量都在60千克左右。“当击中坦克时,炮弹会当场爆炸。炽热的炮弹碎片会把它触及到的一切都燃烧掉。” 采用美国GMC卡车底盘的BM-13火箭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