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1|回复: 1

[军迷互动] 我军在俄参赛污染环境被罚款事件始末:美媒造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4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年08月14日 15:52  新华网
http://mil.news.sina.com.cn/2015-08-14/1552837085.html


中国海军陆战队05式步兵战车冲击水上课目 吴苏琳摄



中国海军陆战队05式步兵战车冲击水上课目 吴苏琳摄


昨天就听到国内传来的消息,说参加“2015国际竞赛”的中国舟桥部队在渡河时,因为使用了污染环境的材料,而被俄罗斯环保部门处以罚款。


刚听到这个消息也一惊,莫非是中国舟桥部队在人家河里拉屎了?赶紧找来相关报道阅读。一看,消息源是“美国之音”,心头的担心马上就消了七分。美国之音是一家提供45种语言服务的动态的国际多媒体广播电台,创建于二战期间,曾经是战时情报局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反击纳粹德国和日本的宣传攻势,后发展成全球最著名的新闻机构之一。


但是,由于美国之音在时政新闻中的严重倾向性报道和选择性报道,其影响力已经严重削弱,不要说跟BBC、CNN没法比,传播力甚至还不如CCTV-4。美国《纽约时报》在今年4月份曾发文评论说它“一直在走下坡路,在提供可信新闻与支持美国政策之间摇摆不定。”2013年,时任国务卿的希拉里·克林顿也说,广播事业管理委员会(美国之音的主管机构)“就其向全球宣扬信息的能力而言已经名存实亡”。


针对美国之音“中国工程兵在渡河时使用的材料有一次也被俄方当地部门以污染环境为名罚款”的有关报道,经向竞赛主办方和参加“开阔水域”竞赛的中国舟桥部队询问,均证实上述报道不实,中国工兵在比赛过程中从未使用过任何可能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的材料,更没有被包括环境保护部门的任何俄政府机构罚款。


那么事实真相是什么呢?


是这样的。中国舟桥部队在赛前勘察地形时,发现在架桥装备通往河边的一段约百米长左右的沙地上,质地松软,容易塌陷,不利于重车行进。见同场准备比赛的俄军舟桥部队用编织口袋在构设工事和平整场地,于是中国舟桥部队也用编织袋填装了沙滩上的沙子,铺设了一段简易车辙路。简易车辙路铺设好以后,行车速度明显提升。


然后,也就是简易车辙路铺设完成第二天,两名穆罗姆市的地方政府人员在俄罗斯军方陪同下来到中国舟桥部队驻地,他们告诉中国队,不要用编制袋铺设车辙路,他们认为这不符合俄罗斯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


再然后,中国舟桥部队表示理解,并马上组织部队用了30分钟时间,撤收了全部编制袋,并将沙土倒回原处。双方都表示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没有对比赛进程和心情造成任何不良影响。至于说俄罗斯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可以参见本公众号前几期的介绍就好理解,此处因与本案无关不多赘述。

就在事情已经解决完成后,一个北京口音、华人面孔的人来到了中国舟桥部队驻地,走到一名中国军官面前,大声地问:“你们准备得怎么样?”

军官看来人并不认识,但是同胞面孔,便问:“你是哪里的呀?是做什么的?”


对方答:“我是美国之音的记者。”


相信在中国,大多数人对美国之音是没有好感的,这位中国军官也必然如此。出于礼貌,军官跟来者握了一下手,没有回答任何问题转身离开。


作为武装力量成员,在未得到上级授权发布消息的情况下,这名军官的处置应该说合情合理,远远高于天津的“删了哥”。


但谁也没有想到,三天后的美国之音,就播报了“中国工兵在渡河时因使用材料污染环境被罚款”,消息源是“一名工兵军官”。


然后消息转回国内,想也能想到在这里标题为王的年代,这是一个多么骇人听闻的大字加粗标题:“中国工兵在俄罗斯因污染环境被罚款”。


这便是本案的始末,由此回到文章开头的铺叙,此个案来看美国之音的衰落,就不难理解了。


国际军事比赛同样被炒作的还有“在防空战斗能手竞赛中,中国队没能命中一个空中靶标,全部脱靶”。经向大会组委会求证亦不实。中国防空兵在比赛中使用“前卫-2”便携式防空导弹一共发射了三枚导弹,三发三中,但被裁判判罚了三发两中,一发脱靶。中国队对此结果表示难以接受,多次提出申述但未被仲裁委员会采纳。


我主观善意地猜测,应该是一发脱靶被传成“一发未中”,进而又把“一发未中”理解成“一发都没中”。(黎云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采访室机动记者)


发表于 2015-8-14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zhonggouo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0 07:52 , Processed in 0.04184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