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2|回复: 0

[东方区] 一场不被关注的远东格局之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8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专题:诺门坎事件-搜狐
http://history.sohu.com/s2015/nuomenkan/index.shtml

编者按:   1939年5至9月,在今中蒙边境诺门坎地区爆发了一场惨烈的战争,战争的一方是日本和伪满州国军队,另一方为苏联和蒙古军队。苏联称为“哈拉哈河军事冲突”,日本则名为“诺门坎事件”。

  相关消息:
   日本自食细菌战恶果 上千人被毒死
   日军惨败:双方签定《诺门坎战争协定》

  延伸阅读:  
   正义的凯旋——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穿越直播回顾——直击苏军进攻国会大厦  






开端

苏联“大清洗”内耗严重 日本:“机会”来了日本开始以苏联为假想敌,逐步充实和加强驻屯东北的关东军。


“九一八”事变后苏联成日本假想敌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积极实行大陆政策,严重威胁着苏联远东的安全,两国相对平静的关系被打破。边界冲突不断发生,两国关系演变成武力对抗。日本开始以苏联为假想敌,逐步充实和加强驻屯东北的关东军,对苏政策也随之进一步强硬。苏联为确保其远东领土的安全,不断增强远东地区的军事实力。日本由此感到了苏联的巨大威胁,迅速扩充军备势在必行。【详细

时机成熟:日本欲两线夹击苏联

  1936年6月,l3本大本营的《帝国国防方针》把苏联列为第一作战对象,并加紧战争准备;8月进而制定了北进苏联和南下南洋的《国策基准》;11月,日本与德国签订了《德l3反共协定》,极为亢奋的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感到从东西两线夹击苏联的条件已经成熟,随即发布了《满苏国境纷争处理纲要》,明白地告诉部队在边境纠纷中可以不受限制地“采取积极果敢的行动”。【详细




意外之“喜”:战争在即 苏联恰在此时大清洗

  1937年8月,斯大林在红军政治干部会议上发言,号召在红军中根除“人民敌人”,并要求把他们的活动汇报上来。此后一年间,共有3.5万名军官被镇压,其中包括高级军官的80%,元帅的3/5,涉及所有的军区司令和绝大部分集团军司令。日本通过收集情报,喜出望外,认为“大肃反”后,有能力和经验的指挥官基本被清洗掉了,此时的苏军已不足为虑,毫无理由的轻视对手。【详细

蠢蠢欲动:战前日本宣称1师团打3个师苏军

  日本狂妄地宣称日军一个师团可以对付苏军3个师。关东军各部队好战情绪被激发起来,据战后日军心理机构调查表明:“几乎所有参战的日本士兵都热切盼望与苏军交手,90%以上的军官对苏军情况一无所知,却毫无理由地轻视对手。”当时日军整个处在一种病态的“亢奋”中蠢蠢欲动。 【详细







进程

三部曲:苏日诺门坎火力全开斯大林对朱可夫只有一句话: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击溃入侵的日军。


破土而出:日本出兵诺门坎

  1939年5月4日,蒙古警备队由哈拉哈河西岸涉水到河东地区放牧,伪满警备军骑兵立即开枪阻截,并将蒙军赶回西岸。于是,双方不断在这一地区展开争夺战,关东军司令部将领们闻之一阵狂喜,感到经过多年精心培育的战争种子,终于在诺门坎破土而出,立即指示驻海拉尔的第23师团扩大战事,出兵诺门坎。【详细

初战失利:诺门坎成了宰杀日本13军屠场

  在这种情势下,苏蒙联军3000人在T一130坦克、BA-6装甲车配合下进行反击,战局瞬间扭转,简陋的13军l2辆94式超轻型坦克很快就被打瘫。l3军步兵只能以“肉弹”冲锋,如同飞蛾扑火,诺门坎成了宰杀13军的屠场。至29日,日军东八百藏联队被全歼,东八百藏中佐联队长被击毙。炮火停息后,日军向后撤退。诺门坎战争第一阶段以日军的惨败而告终。【详细




战争升级:朱可夫临危受命 日军“国宝”师团上前线

  此时关东军也开始大举调动军队,共集结了l3个步兵大队(相当于营)、112门反坦克炮、l24辆坦克和装甲车、400辆卡车和ll9架飞机。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亲临前线督战,命令第23师团发动新的地而进攻,其作战企图为:用坦克部队围歼哈拉哈河东岸全部苏蒙联军;以步兵主力渡过哈拉哈河,抢占西岸要点,倾尽全力形成两岸夹击态势。 此时,诺门坎战争已升到战役规模。【详细

罕见:关东军三次进攻诺门坎火力空前

  7月4日,苏蒙军队击溃了日军步兵主力,然后以坦克部队寻歼日军坦克部队。亚洲战争史上第一次坦克大战爆发。战斗中,日军第1坦克师团参战的坦克和装甲车辆,几乎全被击毁。7月23日起,关东军发起第三次诺门罕战役。当日,日军大口径火炮一起开了火,整个诺门坎战场火光冲天。战至中午,炮群一口气打出了近万发炮弹,这种消耗在日军战史上是惊人的 。【详细







结果

日军惨败:双方签定《诺门坎战争协定》日军高级军官的伤亡是空前的,前线总指挥小松原切腹自杀。


苏军还击关东军第三次进攻 日军被打的无还手之力

  日军记载:“苏军的还击远远超出预料,密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是从未见过的,阵地被黑云一般的烟尘覆盖,能见度只有两三米,浓烟遮住了视线,到处是伤员、尸体和损毁的兵器,无一处完好的炮位。”炮战延续了三天,日军已毫无还手之力,骄横的日军垂下了头,炮兵决战又输了。【详细

日军绝境肉搏 德国武官称其战术处在一战初期

  当日军冲到苏军阵地前沿时,苏军突然打开了车载探照灯,几千发照明弹也先后升空,暴露在强光下的日军还没明白过来怎么一回事,就成片成片地被打倒了。在指挥官带领下,日军继续不顾死活地冲锋。多年的军国主义教育和受“武士道”精神的影响,使日军普遍有一种亡命徒似的作风,但亡命徒式的勇敢并不能改变其失败的命运。观战的德国武官目睹了日军这些疯狂的举动后,瞠目结舌,给国内发回的报告中称日军的战术水平至多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详细




名誉扫地: “常胜关东军”惨败 死伤率高达80%

  8月20日,苏军总攻部队分南、中、北三路发动进攻,步步压倒日军,形成大包围圈。8月24日后,各守据点的日军内外两面反击,试图突破包围圈,但均遭失败。日军完全被逐出蒙方所主张的国境线以外。关东军第23师团在这次战斗中基本被歼灭——总兵力为15975人,损失达12220人,死伤率高达80%。就在日军即将被全歼之际,苏军放松了攻势。趁着苏军的疏忽,日军第23师团仅存的2000余官兵侥幸逃出包围圈。一向气焰嚣张的“无敌关东军”、“常胜关东军”名誉扫地。【详细

乞求停火:日本报纸哀叹 日俄战争后从未有过

  整个诺门罕战争期间日军损失了近50000人,步兵第23师团、第7师团、第8国境守备队(旅团)、第1独立守备队(旅团)和第1坦克师团几乎损失殆尽,11个特种兵联队彻底丧失了战斗力。高级军官的伤亡也是空前的,日本报纸哀叹:“大量高级军官如此集中的伤亡是日俄战争后从未有过的”。9月11日,日方乞求停火,双方签定了《诺门坎战争协定》。关于边界,日本全面接受了苏联的主张。【详细







意义

蝴蝶效应:诺门坎之战为外蒙古独立埋下伏笔日军放弃了对苏发动战争,使苏联避免了与德、日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苏联史学专家:诺门坎之战使日本放弃“北进”改为全力“南下”

  苏联史学家认为,在日本决策层,有两种对外侵略战略:一个是“北进”战略,即依托中国为根据地,进攻苏联,占领西伯利亚;另一个是“南下”战略,依托中国为根据地,占领南洋诸岛。但在诺门罕战役之后,日本对苏联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关东军认识到:即使日军处在补给很有利的条件下,也无法与苏军的机械化部队正面作战。如果日军深入苏联腹地作战,断难取胜。此后,日本被迫放弃了“北进”侵苏的国策,改为全力“南下”,侵占中国、东南亚,甚至最后偷袭美军珍珠港基地。【详细

苏联加深对外蒙古控制 为分离阴谋埋下伏笔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当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德国再次催促日本出兵。但日本鉴于诺门罕之战的惨败,不肯进攻苏联。日军放弃了对苏发动战争,使苏联避免了与德、日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诺门罕战役的胜利,也使苏联进一步巩固了对外蒙古的控制,并为以后的“雅尔塔协议”确定外蒙古保持现状和外蒙古的最终独立的阴谋埋下了伏笔。 【详细








指挥官

战争人物指挥官和领导者





[url=]苏联领导人斯大林[/url]




[url=]苏军主将朱可夫[/url]






[url=]日本首相东条英机[/url]




[url=]日本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url]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1 22:04 , Processed in 0.04784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