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厦门大嶝岛旅游,人们大多是参观战地观光园,或到大嶝小镇淘点台湾货。其实,在大嶝还有一个鲜有人知的地方,那就是抗战时内迁的金门县政府旧址,看似没啥亮点,那一幢幢颇具特色的闽南古厝倒是有很高颜值的观赏与探究价值。
大嶝金门县政府旧址位于福建省厦门市[url=]翔安区[/url][url=]大嶝岛[/url]田墘村。1937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url=]金门岛[/url]。1938年初,金门县政府迁此借用民居办公,直至抗战胜利后迁回[url=]金门岛[/url]。
[url=]金门县[/url]政府总部旧址,位于大嶝田墘北里131号,建于清末至民国初年(1910~1920年),坐东朝西,两落红砖古厝民居,面阔11.7米,总进深31米,建筑面积约362.7平方米。前落面阔3间,雕砖贴面,菱形红砖装饰墙面,上部为清水烟炙红砖院墙,门楣上方镌刻“荥阳衍派”四字。正面院墙水车堵装饰着彩绘泥塑,有凤鸟吉祥图案和“居之安”、“和为贵”楷书文字。裙堵为花岗岩石砌筑,底部是柜台脚石柱础,前面花岗岩磨面石埕。中为天井,两侧榉头。后落面阔3间;进深3间,进深11米;高8.5米。中为厅堂,硬山顶,燕尾脊,脊堵装饰吉祥花卉。步通两端板顶上各有一间用清水烟炙砖砌筑的马鞍脊小阁楼。
抗战时期大嶝岛上的金门县国民党总部旧址包括:金门县政府总部、文书房、保安队、会议室、盐兵楼、国民党县党部、县党部书记处等7处12栋建筑,是两岸同胞共同抗日的重要史迹。
“金门县政府旧址”总建筑面积2698.6平方米,以红砖建筑为主,大都是“燕尾式”和“马背式”。这些旧址分布都比较集中,相距都在百米内,大都是两层建筑,除了明清建造的之外,很多是民国建筑。
[url=][/url] 据翔安区文史专家张再勇介绍,1937年10月26日,日军占领金门岛,金门县政府被迫撤离金门岛,迁往大嶝岛,借用民居办公,同时,国民党金门县党部也迁至此。抗战胜利后,金门县政府于1945年10月3日迁回金门岛。在8年中,先后有9名金门县县长在大嶝就职。虽历经炮火,但这片建筑群至今仍基本保留完好。2009年,在大陆第三次文物普查中,“金门县政府旧址”12幢闽南古厝被列为当年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福建省政府、厦门市政府也把“金门县政府旧址”批准为“涉台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上报国家文物部门申报涉台文物保护。
开了50多年“大嶝相馆”的郑水忠老先生,当年是大嶝的“战地记者”,作为田墘村土生土长的摄影家,说起闽南红砖古厝如数家珍。
在田墘村的这棵菩提树已有400多年的树龄。这棵菩提树有个神奇传说。古时候,一只神龟从大海驮着一棵菩提树苗,寻找福地让它落根。神龟从海上看到大嶝岛是个钟灵毓秀之地,因此爬上岸来,在田墘村这个地方,挖开洞穴把菩提树苗安放进去。从此,菩提树在此历经沧桑,长成参天大树,庇荫全村。菩提树与佛教渊源颇深,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了7天7夜,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因此弘一法师于1928年专门题词:无上菩提。数百年来,田墘村的村民对这株古菩提爱护有加,才使得枯木重生发芽,菩提树俨然成了大嶝岛的一处活古迹。
PS:大嶝岛是嶝岛群岛中的最大的一个岛屿,也是厦门最大的卫星岛,位于[url=]厦门市[/url][url=]翔安区[/url]东南海面,面积约13平方公里。大嶝岛原属[url=]金门县[/url],由[url=]大嶝岛[/url]、[url=]小嶝岛[/url]、[url=]角屿[/url]、哈白岛组成的嶝嶝岛群岛。1949年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控制,现属厦门市翔安区[url=]大嶝街道[/url]。